上文所说的这位手刃兄长、谋害父亲的皇帝就是唐穆宗,这唐穆宗时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其父亲是先帝唐宪宗。李恒当时是唐宪宗排名第三的儿子,但是李恒的母亲是嫡母,可是唐宪宗就是没有让李恒当上太子。在唐宪宗登基后,也没有立下皇后之位,只是封了李恒的母亲为贵妃。
历史相关书籍上是这么说的,后宫册封了皇后之后肯定会横处事端,为了让宫内继续太平下去,就暂时不册封皇后了。郭氏的家族势力在朝廷占了很大一部分,当时皇上是被皇后的家族盯着,如果不册封皇后就可以避开郭氏和其家族的打扰,继续在后宫作乐,岂不美哉?因此一个后妃的儿子李宁登上了太子之位,不过没多久,李宁便去世了,太子之位又空了出来。
太子之位不能总空着,于是朝廷大臣们纷纷上奏希望尽快立新太子,那么这个新太子之位应该由谁来坐呢?有人认为应该让排名第二的儿子当太子,也有人推举排名第三的儿子李恒。那老二的母亲没什么家族背景,而老三的母亲是尊贵的贵妃,且其外祖父是著名的郭子仪,因为家族势力实在太大,多数朝廷命官都是拥护李恒当太子,从此,为家国日后的破亡奠定了基础。
李恒虽然成功登上了太子之位,但是他坐的并不算安稳,之所以如此有两个原因。原因一就是,李恒的母亲还是没有被册封皇后,中间有一次很多臣子一起联合上书想让皇上册封太子的母亲郭氏为皇后,但是皇上说当年不适宜婚嫁,就搪塞回去了。第二个原因就是之前支持另一个儿子成为太子的群臣们地位逐渐变高,而站在太子刘恒这边的大臣们都被贬职了。
就在当时的两年中,李恒从小身边的侍读后来当上了宰相,可是宰相之职被废。一年后,新的宰相是老二的拥护者。除此之外,不仅仅是宰相的职位,连多数禁军统领也都是拥护老二的。此时李恒意识到形势的反转对他十分不利,为了不让二哥的势力再次扩大,李恒决定和他的部下们出击。
经过一番部署后,一年后皇帝唐宪宗在宫中去世了,除此之外,老二李恽和他的最大后台都死于非命,所有支持李恒的朝廷官员都被废黜,有的还被流放到了边境。
李恒这下算是好不容易排除异己登上了皇位,但是当上皇帝之后,根本不理会朝廷政事,每日只知道贪图享乐。最终唐朝朝廷动荡不已,别的国家都对其很有想法。
唐穆宗还没享受几年快乐时光,在一次马球场上,唐穆宗突然得了重病。没过多久,唐穆宗在三十岁那年在宫中过世了。
在李恒死了20多年之后,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李忱继位。唐宣宗一上位就立刻对外说明唐宪宗究竟是怎么死的,他说虽然父皇死的时候我还很小,但是这件事情我记得很清楚,是唐穆宗的冷酷无情让多少臣子和父皇丢了性命。
小编看了唐朝的这段历史之后,李恒确实是个很冷酷无情的皇帝,为了登上皇位,罔顾父子亲情和手足情谊,把父亲和兄长都置之死地,属实不孝。所以后来李恒的下场也很惨,没过多久安乐日子就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