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昌:通晓中西医的潜伏者,32岁牺牲于苏联,牺牲46年公布身份

魏国昌:通晓中西医的潜伏者,32岁牺牲于苏联,牺牲46年公布身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88 更新时间:2024/2/5 5:31:22

这位烈士遗孤晚年一身伤病,生活艰难。董洪泽告诉表哥,他现在正在争取让舅舅魏国昌烈士"魂归故里",在康平县烈士名录上写上"魏国昌"的名字。

而魏宗久却摇了摇头,他觉得这件事他可能终其一生都看不到了。

当年魏国昌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严格按照党组织的规定,没有告诉父母和妻儿,只有少数几位领导人知道。

从事秘密工作的人没有档案留下,为了安全,魏国昌改名为魏兴华,自从参军后常年在外,极少回家。

[var1]

图|魏国昌烈士之子魏宗久

是以,战友们不知魏国昌,乡邻们不知魏兴华,更何况他牺牲在遥远的苏联,因为种种原因,烈士的身份不得公布。

董洪泽见到表哥失望的表情,更是心酸。

就在此时,康平县人大主任王凤仁找到他们,他曾经主编过《康平县志》的第一册,怀着对烈士的崇高敬意,他答应烈士的亲属,魏国昌,一定要回来!

魏国昌,1906年出生于康平县一个医药世家。

魏家当年一路逃荒来到了康平县,魏国昌的父亲魏秉和继承家族医术,在当地看病救人,是小有名气的中医,深受乡邻的尊敬。

魏秉和不仅慈心妙术,还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

在辛亥革命之时就追随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做斗争,是东北最早一批同盟会会员。

魏国昌出生之时,家中的经济条件已经很不错了。

魏家大院已经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有十几间青瓦房,院墙的东西两侧都有炮台。魏家一大家子百余口人都在这个院子里面居住,足够魏国昌衣食无忧度过一生。

[var1]

图|魏国昌与妻儿合影

魏秉和为他起名"国昌",字"兴华",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为这个国家的安定和昌盛奋斗一生,在有生之年看到真正的太平盛世。

每当和别人说起父亲名字的由来,魏宗久就会说:"可能从有了这个名字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吧!"

魏秉和将一身医术传授给魏国昌,更将这爱国救国的决心传给下一代,他经常给魏国昌讲岳飞的故事,以此来激励他。

为了更好地磨砺自己,18岁的魏国昌前往沈阳和法库县外国人开的教会医院学西医,中西医融会贯通,让他的医术得到了突破,为后来潜伏打下了基础。

1926年,魏国昌与夫人崔桂馨结婚,两年后生下了长女。

不久后,魏国昌放弃了安定的生活,加入了东北军,担任张学良东北边防军第二十五旅军医官。他在行医之时不忘向东北军官和辽北蒙边上层人士宣传反帝爱国思想。他颇有口才,语言幽默,总是能生动地说服别人。

那时候的魏国昌英姿勃发,喜欢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左肩挎着一只枪盒子,右肩挂着一个药箱。

他不仅仅希望自己能医好人身体的痛,更希望可以治好人心中的病。

因为革命运动的需要,魏国昌辗转于多处,开设了多家医院,医术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与东北著名的爱国人士阎宝航等人相识以后,魏国昌所办的医院都成了地下党的组织的联络点,医院的所有收入,他一分不留,都交给地下党员和爱国人士作为活动的经费。

魏国昌个头不高,能文能武,特别是他站在高岗上为官民们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之时,总是掌声雷动。

魏国昌曾经的警卫员张伯骞记得,魏国昌的医术非常高超,通晓日文,还略懂英文和俄文,对任何人都是和蔼亲切。

阎宝航十分欣赏这个20多岁的热血青年,总是非常亲切地叫他"魏小个子"。

在阎宝航的介绍之下,魏国昌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苏子元。1929年,在苏子元的介绍下,魏国昌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9月18日,日本进攻沈阳,由于东北军的不抵抗,东北大部分国土沦陷。日寇在辽北与内蒙边界地区进行煽动,妄图制造民族分裂。

[var1]

图|魏国昌烈士

据《康平县志》记载:"1931年蒙边宣抚专员高荫周派刘文藻、张春阁二人来康平组织抗日队伍。"

救国会派魏国昌为特派员,协助高荫周组建一支由救国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北蒙边抗日救国义勇军骑兵第一、二路军成立。

日寇实力强大,徒有旧军人是远远不够的。高荫周还派刘向忱、魏国昌、张伯骞等去法库说服十五路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刘翔阁撤出法库,不要与蒙军对峙,刘翔阁率部回康平改编为第七梯队。

这是东北沦陷后,第一支由抗日救国会领导的多民族抗日武装,到了1932年9月,已经拥有2万多人的队伍。

这支军队是和当时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相违背的,在抗击日寇的过程之中,一直在收纳大量的民间武装力量。

里面不仅仅有军人,还有胡匪、农民秘密会社、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辽北、热边、吉西各部,属于救国会第四、第五两军区范围,有宋国荣、金山好、包善一、魏国昌、吴家兴各路义勇军。

谁能想到这位救死扶伤的魏医师,竟也能跨马杀敌。

1932年春,康平沦陷。8月,高荫周部收复康平,坚持断绝与伪满洲国关系。

11月16日,日军集结伪军6000多人再次攻击康平县,高荫周部虽然早就有所准备,但寡不敌众,大部队被打散。

正在家人忧心之时,魏国昌、高荫周和战友们乘着夜色满身疲惫地回到了老家附近。

[var1]

图|手握长矛、青龙刀的东北抗日义勇军

魏国昌的妻子崔桂馨当时正有身孕,还是下厨给战士们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一场败仗,魏国昌情绪低落,几次看向父亲,欲言又止。

魏秉和怎会看不出来儿子的难处,他马上将手上的几十块大洋都给了魏国昌。

崔桂馨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眼看着就要生产了,还是狠下心,将自己所有的嫁妆都变卖了,给了魏国昌。

1933年,魏国昌带着义勇军回到老家,炸毁了日军的军火库,震惊全国,极大地鼓舞了抗日群众。

日军为了报复,来到魏家大院将魏秉和老先生带走了。

其实当时在魏家大院,知晓魏国昌从事革命地下工作的人并不多。

原本魏国昌和妻儿在外安家,后来突然将妻儿送回了魏家大院。"九·一八事变"之后,魏国昌就回来三次。除了1932年的那一次,还有两次也都是为了取钱,数额都特别大。

当时魏家的族人们只是觉得奇怪,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明白,魏国昌是共产党,他一直参加义勇军抗日。

[var1]

日军将魏家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有找到什么证据或者线索。

带走了魏秉和之后,他们依旧没有放过魏家人,特务时时刻刻都在魏家大院外面监视着,魏秉和兄弟五个,有三个为了保命不得不改了姓氏,从此搬出了魏家大院。

只有魏秉和的兄长、魏国昌的伯伯在经济上支撑着魏国昌的小家。

在这最为动荡不安的一年,魏国昌的儿子魏宗久出生了。

崔桂馨专门为魏宗久拍了一张照片,在事情渐渐平息之后偷偷托人带给魏国昌。

她不知道魏国昌到底有没有收到,有没有看过小儿子可爱的样子。因为魏国昌再也没有回过家。也没有给家中寄过信。

魏秉和在长春监狱中被关押了3年多,受尽了严刑拷打,他咬紧牙关一个字都不愿意说。

3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明明知道父亲受尽了煎熬,魏国昌为了组织、为了大家一心抗日隐忍着绝不露面。

他知道,在抗日这件事上,他们父子永远是一条心的。

因为掌握不了足够的证据,魏秉和最终被放了出来。然而一直到这位老先生离开人世,他都没有再见到自己的儿子,魏宗久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

1934年到1936年期间,阎宝航负责地下情报工作,魏国昌成了最优秀的地下情报员之一。

他利用医生的身份作为掩护秘密进行情报工作,负责收集北平、热河、辽北蒙边一带的军事情报,关注伪政府的动向。

根据苏子元晚年的回忆,当时上级对魏国昌的工作非常满意,曾经给予他高度的肯定和嘉奖。

[var1]

图|苏子元(前排右一)

魏国昌成为昌平县送往苏联留学的三名中共党员之一,他们要从上海乘坐着苏联的客船秘密出发,前往莫斯科学习深造。

1936年,魏国昌即将离开祖国。

他不便回家和父亲妻儿道别,来给他送行的只有阎宝航和他的夫人高素。

魏国昌一身衣服已经破旧,阎宝航不忍看他这样出国,就把自己结婚时穿的西装送给了他。

没想到这一走,魏国昌就没有再回来。

1936年,斯大林以基洛夫被刺杀案为由搞了一场大规模的肃反运动,当时被判刑的大约有130万到150万人,几乎占据了苏联共产党员的一半。

1937年,苏联肃反扩大化,魏国昌被杀,年仅32岁。

因为年代久远,苏联此后又经历战乱,魏国昌在苏联的资料留存得很少,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他的遗体了。

而在他的家乡,妻儿们依旧在默默等待着他的消息。

得知魏国昌牺牲的消息之后,阎宝航一直在打听魏国昌家属的消息,然而时局动乱,他一直无法联系上。

解放后,长女阎明诗(曾任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费尽周折找到了魏宗久,才知道烈士的遗孤过得如此清贫。魏宗久当时考上了大学,却筹不到钱交学费。

为了烈士的后代,阎宝航多次向中央内务部反映魏国昌的事迹。1961年,中央内务部批准了魏国昌为革命烈士,家属享受烈属的待遇。但当时考虑到中苏关系紧张,没有对外公布。

[var1]

图|阎宝航

1964年,阎宝航给魏宗久打来电话,让他来北京见一位重要的客人。

魏宗久到了北京之后,发现来找他的是父亲的入党介绍人苏子元。

魏国昌牺牲20多年了,苏子元也在苏联受尽了磨难。他被关押了近20年,双手已经没有了手指,一直到1956年才回到祖国。

在见到魏宗久的一瞬间,他忍不住热泪盈眶,对魏宗久说:"你的父亲是为中国革命牺牲的,为世界革命牺牲的,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牺牲的。"

这位抗日救国义勇军的早期中共地下党员,辽北蒙边地区的抗日先锋,却在数十年内英雄无名。

他的儿子为了父亲荣归故里等了70多年,外甥董洪泽询问过康平县的有关部门,希望给魏国昌烈士修一座墓,立一块碑,希望他为之奋斗的土地,能够记住他无私的奉献。

王凤仁多次找到魏国昌烈士的亲属了解情况,亲自到县里寻找有关领导查阅历史文件和资料,就是为了还原这位英雄的一生,宣传烈士的事迹。

1983年11月,中央民政部下发"革命烈士证明书"公开魏国昌烈士身份,此时距离魏国昌牺牲已经46年。

上世纪90年代,康平县在撰写县志之时,根据魏国昌烈士生前战友们的回忆,为烈士写下传记。

2011年清明节,在九一八事变80周年前夕,在魏国昌牺牲74年后,他的故乡康平县烈士陵园纪念堂中,魏国昌的名字写在了烈士名录里。

[var1]

图|烈士牺牲74年后,终于魂归故里

魏国昌的遗骨依旧没有任何消息,他的骨灰盒之中,安放着一面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下发的烈士证书复印件。

对于魏宗久而言,没有见过父亲是一辈子的遗憾,他在自己的诗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父之英雄显为人,父子一回面无面。"

因为地下情报工作的特殊性,魏国昌留给后人的资料并不多,但从战友和亲人简短的回忆之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魏秉和、魏国昌以及他的妻子崔桂馨的执着和真诚。这是一股生生不息的精神,也是一种舍生取义的豪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靖康之耻究竟有多“耻”,为何说是宋国的至暗时刻?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的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靖康之耻有哪些影响,靖康之耻主要发生了什么

    后妃、公主、宫女都被当做阶下囚,大宋至暗时刻彻底来临,而这个时候并没有骑着白马的王子拯救宋帝国。宋帝国的皇帝、皇族、嫔妃、大臣接近3000余人被金人掳掠,京城的各类财宝洗劫一空。此外,我们需要给靖康之耻贴上三个标签,分别是带来沉重灾难、宋王朝的百年国耻、汉族历史上的一次大劫。[var1]靖康之耻的持

  • 赢政只是下令让吕不韦迁到巴蜀,为何吕不韦收到信之后就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嬴政与吕不韦真实历史,吕不韦为啥不杀嬴政,吕不韦对嬴政的影响

    [var1]秦王嬴政确实没有下令让吕不韦去死,但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吕不韦: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仅仅25个字,没一个字含有让吕不韦自杀的意思,但是字字如刀,杀气重重!以吕不韦之精明何须明示?以秦王嬴政之精明岂会让自己背负刻薄寡恩的骂名?这就是高手之间的

  • 长平之战大胜后,秦昭襄王为何赐白起一死,却让范雎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国范雎杀白起,范雎为什么阻止白起灭赵,史书范雎为何要杀白起

    秦昭襄王乃是少有的明主,他赐白起一死,绝不会出于一己之私愿。秦昭襄王为何赐死白起,却让收取贿赂,极力罢战给了赵国喘息机会的范雎善终呢?他的决定其实没错。[var1]将相之间的事情始末长平之战,白起斩杀赵卒45万,威名显赫。在白起看来,经此一战,赵国已经失去抵抗之力,如果不给他喘息时机,以大胜之师乘胜

  • 配享曹操宗庙的26位魏国功臣,郭嘉排在最后,第一则是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魏第一谋士郭嘉简介,曹操的军师排名郭嘉,历史上郭嘉对曹操的贡献

    [var1]曹操死后,被供奉在魏国宗庙里。为了表彰魏国的开国功臣,从魏明帝曹叡时期开始,便将一部分死去的功臣配享曹操宗庙。根据史书记载,一共有二十六位魏国功臣得以配享曹操的宗庙。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二十六位配享曹操宗庙的开国功臣,是分为五批进入的。故而,他们的配享次序是不同的,谋士郭嘉位列最末。那

  • 越国强盛一时,此后也没有国家专门打击它,为何此后少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越国最强盛时期,越国文化,马皇后收复越国

    [var1](越王勾践)一、卧薪尝胆,成就百年霸业。越国在消灭吴国后,越王勾践首先将吴国当年夺取的领土,归还给各个国家,然后迁都琅琊,被周天子封为霸主。勾践死后,从公元前446—前410年,在其曾孙朱勾统治下,越国先后兼并了滕国、郯国,并使莒国成为附庸国。国力达到鼎盛时期,和齐、晋、楚并称为诸侯四强

  • 赵括真就只会纸上谈兵?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说出了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平之战赵括为什么会败给白起,赵括与白起的长平之战,赵括打败白起了吗

    每当人们提起秦统一六国的决定性战役,脑海中总会蹦出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雄壮之举。但要说起赵军统帅赵括,人们习惯性的将其归为纸上谈兵的庸才,因为长平之战不仅让赵国大伤元气,同时也该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持基础。那么作为赵军统帅,赵括真就只是会纸上谈兵吗?真就是个会说不会做的庸才吗?张平之战结束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平之战赵国真有40万军队吗,长平之战后的赵国还有实力吗,长平之战赵国真实实力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史料记载“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秦国暗地之中将统帅换成战神白起,而赵国因廉颇拒不出战,把将领换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此消彼长之间,白起取得决定

  • 赵国战神李牧和秦国战神白起,如果二人在战场对决,谁将笑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白起和李牧,白起与李牧比谁厉害,赵国李牧和秦国白起谁厉害

    [var1]李牧同样是战国末期的赵国“战神”,比白起出道稍晚,其一生在与秦、燕、匈奴等邻国的战争中,屡战屡胜。比如李牧在早先镇守赵国北部边境时,采取诱敌深入、两翼包抄的战术,歼灭来犯的匈奴骑兵10万人。公元前233年秦大将樊于期带重兵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为大将军大破秦军于宜安(今河北高城县西南),歼

  •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最后越国是如何消失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勾践灭吴之后越国怎么样了,越王勾践最后灭了吴国吗,越国勾践灭吴之后的结局

    越国是春秋时期东南地区的一个诸侯国,关于越国的起源,史书记载是非常少的,最初,越国作为东南一隅的一个小国,与中原各诸侯国几乎毫无往来,唯一沟通外界的联系便是吴国了。[var1]在晋楚争霸的春秋中后期,吴国得益于晋国的帮助而开始崛起,此时越国依旧是一个闭塞落后的蛮国,直到吴国攻入楚国郢都,威震中原后,

  • 长平之战大胜,为何“杀神”白起还是被赐死了?不懂君臣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起长平论兵完整视频,长平之战白起厉害吗,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取得胜利

    提到白起这个名字,想必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便是那杀神的名号。作为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运筹帷幄使秦军在对外战争中显现出无往不利的态势,为最后秦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令人奇怪的是,如此一个功勋卓著的将领,最后却并非死于疾病或战斗,而是被自己效忠一生的君王赐死,可谓是一大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