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人都说朱元璋的画像奇丑无比,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相”

世人都说朱元璋的画像奇丑无比,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51 更新时间:2024/1/17 9:11:25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长相呢?

也就是说,朱元璋有个不同于常人的头骨,所谓的奇骨贯顶,就是:“朝天伏犀骨上至百会穴的顶部,下至中正之部,两侧周边城,直上入鬓曲,下达眉尾之福堂,形成一颗方形的印,又名方伏犀骨,主大富大贵,大名大寿。可享帝之福,最次也是将相之才,省长、部长的材料。”

只是没人可以看到罢了。

即使当时给朱元璋作画的画匠,也没那个胆量让皇帝脱了帽子去画这个头骨。

话说,在乾隆年间的《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的朱元璋画像中,朱元璋面部除了左眼下面有两颗黑子、鼻翼和额头有少数几颗外,整个面部干净光洁,无黑子,和民间“72颗大麻子”的说法出入甚大,难道是乾隆皇帝手下留情了,还是这种说法根本就是无证可考?

先不说两处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朱元璋画像,且看凤阳龙兴寺所保留的朱元璋画像,就是满脸的麻子。朱元璋一朝为帝后,心中一直记得自己早年出家礼佛的於皇寺,之后,移址新建并赐名为“大龙兴寺”,意指该寺就是他的发祥之地。那么,寺里的朱元璋画像会是他的“真容”么?

其实,这位皇帝究竟长得啥样,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了。明张萱在《疑耀 高皇帝像》中就说道“龙形虬髯,左脸有十二黑子......似为真矣。”那时的民间就流传着一个说法,朱元璋长相甚奇,脸上还有12颗黑子,后来更有36颗黑子、72颗黑子的说法。

《明太祖实录》的卷1、3、28都有提及朱元璋的长相,所用之词都为“异于常人”、“非常人也”等。不过,鉴于历代对皇帝龙颜的描述均会如此,所以,这种说法又有几分真实呢?或者,朱元璋真的长相奇丑,明初大画家王绂就曾感慨道:“写真固难,而写御容则尤难......求其形似已足幸免于戾,何暇更计及神似耶?”以至于,民间就有朱元璋杀画匠的故事。

不过,明朝官方却是另一种说法——眉秀目炬,鼻直唇长,这和民间所流传的说法完全不同。若官方所采用朱元璋画像都是圆脸俊像,民间的那些丑像便可理解为:只是民间的某种臆想罢了。但是,宫廷所藏的13幅朱元璋画像中,居然是俊像、丑像都有,这自然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究竟哪个版本更接近朱元璋的真容呢?按照王绂的说法,给皇帝作画,能照顾到形似就已经很难了。

民间流传的故事中,有一个画匠揣摩着朱元璋的意思,只略略形似,再配上肃穆、矜持的姿态,一幅帝王画像就成功了,朱元璋看后大喜。若真是如此,那么,这两个版本的朱元璋画像很可能都和本人的真容有所出入,只不过就是哪个更接近些罢了。

关于每个开国皇帝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有些神道之说,目的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安心的臣服于自己,借助这些故事更好的巩固自己的统治。这其中的重点,就是在相貌上大做文章,都会将自己说成是奇人异相,以此证明自己是天生的统治者。不过,像朱元璋这么丑的,估计还真没第二人。

于是,有人就从遗传学的角度进行了反驳,朱家的后代子孙就算谈不上俊美,但是,离丑陋还差得很多。其实。除了基因外,影响外貌的还有营养。朱元璋小时候很苦,发育肯定也有影响,当了皇帝后,吃喝不愁,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是,此时的心境完全不同,相貌应是有所改观。

《明太祖实录》卷28中有一段话,朱元璋梦见有人将璧放于自己的项部,很快这处就有一块肉隐隐凸起,还有点痛,心中怀疑是疾病,于是用药敷,后来,这里就慢慢的变成了骨头,“隆然甚异”。这就是朱元璋的“奇骨”,如果,算一下出现的时间,距离他登基的日期很近,只有28天,所以,按照民间的说法,他就是帝王的不二人选。

当然,朱元璋的长相,让人议论最多的还是“大麻子”,这是凤阳的地方说法。刘邦的屁股上有七十二颗黑子算是奇相,那么,朱元璋的脸上有七十二颗黑子也算么?这就要回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上了,“七十二”是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简单理解就是:朱元璋的脸上分布的这些“黑子”,其实,就是一方天地、一幅日月星辰图。古人普遍认为:只有帝王才会有如此的相貌。

所以,再看朱元璋那幅“丑图”,就得从贵人奇相的角度去欣赏,而不能用人间通用的审美标准,因为,那是看普通人的。至于朱元璋的真容是否是一个美男子,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他是一国之君,只要突出“龙颜”即可,至于那个长得有点怪异的下巴,也是对应于明朝的“五行”以明为火克金元:火德,故而,他的下巴又尖又长了。且又一次印证了自己取代元朝是上天安排合理又合法。

参考资料:

【《明史》、《明太祖实录》、《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

更多文章

  • 两宋战胜不了游牧政权,是没有骑兵的原因?骑兵:这黑锅我们不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骑兵,宋朝骑兵有多强大,宋朝骑兵的实力

    南北两宋并称宋朝,国祚320年,纵观其兴灭一生,战争灾难总是伴随着他们,步步紧逼。一场接一场的战争,贯穿着宋朝始终,一边是歌舞升平的汴京,另一边是狼烟烽火的边塞;两宋士大夫们觉得这是古来少有太平盛世,中下层的百姓官兵却认为大宋在风雨飘摇中陷入一种内忧外患的境遇。其实两者的感觉都没有错,错的是双方身处

  • 一生一死两皇后同时存在?宋仁宗坎坷情路,《清平乐》哪里说得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仁宗一生有哪些皇后,清平乐中宋仁宗经典语录,深度解析宋仁宗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宋仁宗的确被人给掉包了,只不过是直接被刘娥从李宸妃那里抢走了,刘娥也因为有了这个抢来的儿子,从而被册封为皇后。李宸妃只是刘娥身边的一个侍女,宋真宗和刘娥一直生不出儿子,所以就想出了借腹生子的办法,让李宸妃受宠,果然给宋真宗生下了一个儿子,那就是宋仁宗赵祯。只可惜孩子刚生下来,

  • 专家在伊朗发现元朝文物,上面有6个汉字,波斯原是中国的一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朝在伊朗发现的文物,元朝的十大文物,伊朗元朝文物图片

    20世纪中叶,一位西方学者无意间在伊朗发现了一件来自元朝的文物。这件文物是当时的伊儿汗国第四任君主阿鲁浑,写给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一封羊皮纸信件。阿鲁浑在心中明确表示如果腓力四世派兵祝他打下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以后,他将把耶路散冷送给教会作为合作的礼物。同时,他本人也将加入基督教帮助宣传教会文化和信仰。经

  • 中国古代四大名医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哪一位是药王,华佗张仲景李时珍扁鹊谁医术高,张仲景与李时珍

    华佗是三国时期的神医,死于公元208年,是外科医生的鼻祖,现在医学动个小手术什么什么的,觉得很简单的,你可想过一千多年的东汉时期,华佗也能动手术,是不是相当震憾,没错,华佗擅长于外科手术,尤其精通针炙之术,经他手治过不少当时的没法解释的疑难杂症,都是手到病除。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华佗就医治过发热病

  • 上世纪5人联名挖掘明朝帝陵,却挖出考古史上的悲剧,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皇帝墓考古,明朝皇帝陵墓发掘纪实,明朝哪些墓被发掘了

    1955年的10月,有五位专家提出挖掘明长陵的建议,而这五位分别是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以及范文澜。虽然建议得到通过,但是却因为没有充足的经验,反而造成了大量文物的毁坏。并且,这件事仿佛是为“盗墓贼”打开了一个大门,让帝陵遭到了二次的损害。明朝定陵,是埋葬万历皇帝以及他的两个皇后的帝陵。整个帝陵

  • 万历皇帝为什么敢不上朝,一份遗诏自我评价,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吗,万历皇帝真的不理朝政吗,万历皇帝哪年开始不上朝

    然而明朝的灭亡也是出人意料,总感觉还是在强盛期,突然之间就崩塌了。很多的历史学者,依据历史对于明朝的灭亡,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比如清朝时期的赵翼,就曾经说过“明朝亡于万历,而不是崇祯”。这个论点是怎么总结出来的呢,我们就要从万历皇帝说起。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这个皇帝在位时间很长,达到了48年之久

  • 万贵妃与明宪宗,相差17岁的姐弟恋,是如何保持盛宠如一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万贵妃和明宗的关系,万贵妃与宪宗的一生,明宪宗为何最宠爱万贵妃

    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却有一对令人羡慕的姐弟恋,就是明宪宗朱见深和万贵妃的爱情,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但是却独得朱见深的宠爱长达23年,不得不令人惊讶,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了解这段历史。朱见深被立为太子之后,曾被废过一次,但是不是被自己的父亲废的,而是被自己的叔叔废的。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就立自己的长子

  • 一无所有的歌女刘娥,是如何为自己制造四大背景,成为宋朝天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古代是一个身份社会,也是一个权力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背景,他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刘娥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背景的人,她的身份也只是一个街头卖唱的歌女,地位极为低下。但是刘娥却成功了。刘娥成功,是不是因为刘娥打破了没有背景就不能成功这一条法则呢?其实并不是的。刘娥的经验在于,她虽然毫无背景,地位又极

  • 中国古代王朝中,得位最正的是哪几个?朱元璋的明朝是其中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王朝:秦朝。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而它的第一任统治者便是秦始皇。论起当皇帝的正统性,恐怕没有人比秦始皇更有资格。因为在秦始皇之前,根本就没有“皇帝”这一称呼。后世王朝的标准和框架,基本都是参照秦朝的典章制度设立的。所以论得位的正统性,秦朝当之无愧。虽然秦国

  • 万历战争:明帝国最后的荣耀,一战让东亚和平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万历战争,万历是昏君还是明君,明军和万历的战争

    《战争论》中的一段名句讲述了为什么会发生战争,明朝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其实就是政治博弈的后果。这一战极大程度影响了东亚局势,朝鲜严重衰弱、日本元气大伤、明朝国力骤损。这一战被人视为大明帝国最后的荣耀,而这一战也让东亚和平了三百年。三国国情对比大明张居正改革完成之后,明朝国库丰盈,原有的弊端也被尽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