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历皇帝为什么敢不上朝,一份遗诏自我评价,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万历皇帝为什么敢不上朝,一份遗诏自我评价,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658 更新时间:2024/2/17 21:48:49

然而明朝的灭亡也是出人意料,总感觉还是在强盛期,突然之间就崩塌了。

很多的历史学者,依据历史对于明朝的灭亡,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比如清朝时期的赵翼,就曾经说过“明朝亡于万历,而不是崇祯”。

这个论点是怎么总结出来的呢,我们就要从万历皇帝说起。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这个皇帝在位时间很长,达到了48年之久。然而这个皇帝又一个很特点,那就是常年不上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尽管万历不上朝,可是强大的文官集团,在一起辅助处理朝政,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依然在运转。

万历不上朝的原因也很简单,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万历皇帝的身体,是在是太差了。

在万历皇帝墓葬被发掘之后,考古学家们发现一个很特殊的情况。

开馆之后,万历皇帝尸骨,尤其是右腿处于一种蜷缩状态,让人一看就不正常。还原之后发现,万历皇帝的右腿明显比左腿要短,从这个现象来分析,万历皇帝可能是一个瘸子,原因可能患有严重的足部疾病。

这样的身体条件,作为一个皇帝,自然不想让人看到他,一瘸一拐地去参加各种活动,实在是有损皇室的威严。

尽管也多次向朝臣解释“足心疼痛、步履艰难”,可是没有一个人相信。

大臣们都一直的认为,不依不饶地指责他,这是成天沉迷酒色所致,咎由自取,活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万历皇帝也没有反驳,你说我“懈怠朝政”,那就这样吧。

那么会有人问,万历皇帝几乎不上朝,那么为什么没有出现叛乱呢。

说起这个问题,其实就有点简单了。

万历皇帝是不上朝,但是不能说明他没有控制朝政啊。

在《晚明史》上就有明确的记载,在万历最后的二十年中,他处理朝政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批阅奏折,然后发布圣旨。自始至终,朝廷大权完全掌控在他的手中,掌握着朝廷的大政方针。

我们从万历年间,明朝三次出征,就可以看到出来。

第一次,万历二十年,宁夏发生暴乱,万历在出战失利的情况之下,在皇宫内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直接让明朝军队攻破贺兰山,漂亮的平复了叛乱。

第二次,四川吐司,雄踞四川,万历二十八年,明朝派兵征伐,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直接将千里之外的土地,划归于明朝中央统治之下。

第三次,丰臣秀吉羽翼渐丰,控制日本的军政大权,开始入侵朝鲜,得到朝鲜的求助之后,万历立即调集4万明朝大军支援。

历经7年的战争,击沉了日本大小船只450余艘,直接切断了日本给朝鲜的补给,也让日本人,在此后的300年,不敢觊觎中原土地。

除此之外,在东南沿海抗倭、东北边境防守的过程中,也展现了万历的知人善任的才能。

东南沿海,戚继光抗倭,成就斐然,无需多少。

而在北方边境,启用李成梁,纵横边塞40年,屡次击破豪强,立压边境之地的少数民族,各部游牧民族,为明朝开拓疆域近千里。

相较于戚继光来说,李成梁才是明朝第一大将军,因为在职期间,有贪污受贿的行为,因此让其名声受损,一直比不上戚继光。

万历皇帝在去世之前,曾经留下一封遗诏,评价自己:

“朕以冲龄绩承大统,君临海内四十八载于兹,享国最长,夫复何憾?念朕嗣服之初,兢兢化理,期无负先帝付托,比缘多病静摄有年,郊庙弗躬,朝讲希御,封章多滞,察采半空,加以矿税烦兴,征调四出,民生日蹙,边衅渐开,夙夜思维,不胜追悔,方图改辙,嘉与天下维新,而造疾弥留,殆不可起,盖意补过,允赖后人。”

这份遗诏大体的意思是:

幼年继位,执政48年,成为至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死而无憾。

刚继位的时候,也曾小心从政,以期望不负先帝所托,可是身染重病,导致不得不静养,以至于不能亲身治理国家,错过了许多政事,甚至一些奏章也不能一一批阅回复。

很多朝廷要职也出现空缺,国家税务逐渐加派,让百姓生活愈加的艰难,并与边疆民族摩擦不断的升级。

反思自己,不慎懊悔,也想改过自新,与百姓一起共享太平,可是一病不起,去弊革新之任务,只能交给继任者了。

从这份遗诏来看,万历皇帝对自己的评价,十分的中肯客观。万历不上朝,的确有其难以言说的原因,万历皇帝也不是谣传的那样不堪。

更多文章

  • 万贵妃与明宪宗,相差17岁的姐弟恋,是如何保持盛宠如一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万贵妃和明宗的关系,万贵妃与宪宗的一生,明宪宗为何最宠爱万贵妃

    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却有一对令人羡慕的姐弟恋,就是明宪宗朱见深和万贵妃的爱情,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但是却独得朱见深的宠爱长达23年,不得不令人惊讶,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了解这段历史。朱见深被立为太子之后,曾被废过一次,但是不是被自己的父亲废的,而是被自己的叔叔废的。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就立自己的长子

  • 一无所有的歌女刘娥,是如何为自己制造四大背景,成为宋朝天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古代是一个身份社会,也是一个权力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背景,他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刘娥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背景的人,她的身份也只是一个街头卖唱的歌女,地位极为低下。但是刘娥却成功了。刘娥成功,是不是因为刘娥打破了没有背景就不能成功这一条法则呢?其实并不是的。刘娥的经验在于,她虽然毫无背景,地位又极

  • 中国古代王朝中,得位最正的是哪几个?朱元璋的明朝是其中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王朝:秦朝。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而它的第一任统治者便是秦始皇。论起当皇帝的正统性,恐怕没有人比秦始皇更有资格。因为在秦始皇之前,根本就没有“皇帝”这一称呼。后世王朝的标准和框架,基本都是参照秦朝的典章制度设立的。所以论得位的正统性,秦朝当之无愧。虽然秦国

  • 万历战争:明帝国最后的荣耀,一战让东亚和平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万历战争,万历是昏君还是明君,明军和万历的战争

    《战争论》中的一段名句讲述了为什么会发生战争,明朝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其实就是政治博弈的后果。这一战极大程度影响了东亚局势,朝鲜严重衰弱、日本元气大伤、明朝国力骤损。这一战被人视为大明帝国最后的荣耀,而这一战也让东亚和平了三百年。三国国情对比大明张居正改革完成之后,明朝国库丰盈,原有的弊端也被尽可能的

  • 东林党到底是干什么的,有哪些主张,为何说是这些人毁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东林,东林学派的基本主张,明朝东林六君子是谁

    1610年,明朝官员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之所以叫东林,是因为这些人在东林学院讲学,宣传自己的主张。不过这些人不仅仅是讲学这么简单,讲学之余还评论朝政。就这样,这些人形成了一个政治团体——东林党。当然,如果仅仅是讲学这么

  • 中东有一神秘民族,自称是成吉思汗后裔,希望祖国能接纳,后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东成吉思汗后代,中东人会拜祭成吉思汗吗,中东三大民族

    德鲁兹人没有自己独立的国家,主要是生活在黎巴嫩叙利以色列等地方。说起他们为什么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还得从一个人说起,这个人就是真正的成吉思汗的后裔旭烈兀。旭烈兀出生在1217年,他出生的时候成吉思汗还活着。他是第四个儿子拖雷的儿子,旭烈兀的同母兄弟还有蒙哥跟忽必烈。旭烈兀从小就在草原上长大,他有身份跟血

  • 两位宰相为争娶他人遗孀,双双贬官谪迁,北宋寡妇为何如此抢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从前有句俗语,叫“寡妇门前是非多”,说是的丧夫寡居的妇女,其私生活最易引起旁人的关注,稍微有点绯闻,就会遭人说长道短。对于男人来说,寡妇的杀伤力远高于其他女性。北宋咸平年间,宋真宗的两位宰相(60岁的“右仆射”张齐贤、53岁的“左仆射”向敏中)就因为“争娶”一个寡妇,而受到贬官谪放的处罚。这个一出马

  • 中法战争的“非败而败”直接促使满清政府建立台湾行省和北洋舰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法战争过程,中法战争的真实情况,中法战争的历史记录

    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场战争就是“中法战争”。它虽然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在本质和结果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但在过程上却存在明显不同,属于一场“战胜而败”的战争。 越南和中国不仅山川相连,而且关系密切。它在历史上一直就是我国的附属,甚至还被长期直接统治,直到明朝中期才真正独立。随着满

  • 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为何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鸿章与北洋水师,中法海战福建水师,李鸿章怎么指挥北洋水师

    在陆战上已经取得了几次胜利,为什么还要签订不平等条约?刚打出来的民族自信心,一眨眼功夫又被李鸿章搞没了。以至于左宗棠拍着桌子大骂: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儿!于是乎很多人就跑出来为李鸿章叫屈,为啥叫屈?因为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取得了一定胜利,可海上作战福建水师可是全军覆没了!这个时候不签条

  • 谁更狠?慈禧打算除掉手握重兵的曾国藩,结果手下两江总督被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禧太后与曾国藩,慈禧为什么训曾国藩,曾国藩和慈禧太后谁厉害

    刺马案称得上是清末四大奇案之首,这个案件扑朔迷离,复杂曲折,影响巨大。至于说为什么刺马案是一个奇案,奇的就是这个案件的真相根本不重要,这你敢相信吗?光天化日之下,新上任的朝廷重臣居然被一个平民当街刺杀,而后不治身亡。这件事震惊朝野,引得举国关注,就连慈禧都亲自出面要求严查,结果却只是因为私仇而草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