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界军事战争史-099》隋朝统一战争

《世界军事战争史-099》隋朝统一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496 更新时间:2024/1/20 9:05:35

1.隋初战略形势

自西晋末年起,中国历史进入了又一次大分裂时期,南北对峙,政权林立,朝代更迭频繁,争战攻伐连绵不断。到南北朝末期,中国境内除北周、突厥和陈3个主要政权外,尚有一些小的地方割据势力。

突厥是中国北部地区一个游牧民族,兴起于金山(阿尔泰山)南部。6世纪中叶,征服了许多部落和民族,占有东至辽河,西达里海,西南到阿姆河南,南到今内蒙古沙漠以北,北越贝加尔湖的辽阔地区。其牙庭(可汗所在地)介于都斤山(杭爱山)与今鄂尔浑河上游之间。当时,突厥拥兵数十万,乘北齐与北周争战不休、争相与其和亲之机,不断向南扩展和袭扰。佗钵可汗曾骄狂地宣称:"我在南两儿(指北齐、北周)常孝顺,何患贫也!"

隋朝建立后,停止向突厥输送金帛,因而突厥经常南下侵扰,威胁隋王朝的统治。但是,突厥政权内外也存在矛盾。它袭扰高丽,驱逐契丹(居于今辽河上游一带),引起他们的仇视。同于阗(今新疆南部)、嚈哒(今帕米尔地区)、铁勒(今贝加尔湖以西地区)、奚(今沙拉木伦河流域)等被征服的民族也有尖锐矛盾。佗钵可汗死后,突厥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汗位展开了激烈斗争。摄图(沙钵略可汗)夺得汗位后,虽以其叔玷厥(达头可汗)统治今阿尔泰山以西地区,以弟处罗侯(突利可汗)统今兴安岭以西草原,以其从兄弟大逻便(阿波可汗)统治今阿尔泰山以东草原,但内部矛盾并未消除。

陈朝传至后主陈叔宝时,其疆域比不上东晋、宋、齐、梁任何一朝,仅保有长江以南、西陵峡以东至沿海地区,内部政治腐朽,剥削残酷,人民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陈企图凭长江天险阻止隋军南下,但除保有个别江北要点外,巴蜀及长江以北均为隋占有,长江天险已不足恃。

北周武帝死后,大权落入大臣杨坚之手。581年2月,杨坚夺取北周政权,自立为帝,建立隋朝。当时隋的疆域大体包括长江以北、汉代长城以南、东至沿海、西达四川的广大地区。隋文帝杨坚夺取政权后,即"有并吞江南之志",并多次与将帅讨论灭陈及对付突厥的方略。但因隋王朝新建,实力不强,又屡遭突厥南下袭扰,便决定先巩固内部,充实国力,待实力雄厚边防巩固后,再南下灭陈,然后北击突厥,统一天下。后因突厥举兵南下的规模越来越大,隋文帝被迫改取南和北战,先北后南的方针。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增强实力。

经济方面,颁布均田令和租调令,把荒芜的土地拨给农民耕种,减轻赋税和徭役,发展生产,储粮备战。政治方面,强化中央统治机构和完善官制,把分散的权力集于中央,选拔一批有能力的官吏和将帅,加强军政效能。

外交方面,联络高丽和百济等,孤立分化突厥,不断派人去陈朝,明为表示友好,实则探听虚实,使陈麻痹,疏于戒备。

军事方面,改进了府兵制。府兵制原是西魏宇文泰所建。初置6军,由6柱国分领,下设12大将军,24开府。府兵另立户籍,称军户,专事训练和征战。北周时,府兵称军人或军士,由各级将领统率,不属柱国,以加强皇帝对军队的控制。隋确定军府名称为骠骑府。通过改革,增强了军力,把军权集中于皇帝,防止将领拥兵专擅。

隋文帝提倡讲武,训练出一支较有战斗力的军队。为了对付突厥,多次派大批丁壮加固长城北部西部地段,在东北、北、西北诸方向设15个州,命阴寿、窦荣定等担任总管,负责该地的军政。在并州(今山西太原)设河北道行台,派次子杨广主管北境防务。在长城附近和河西等地屯田,解决部队的供给。改进武器装备,打造战船,训练水军,又派有才领的将帅贺若弼、韩擒虎坐镇江北要地广陵(今江苏扬州)和庐州(今安徽合肥),"委以平陈之事"。

2.隋攻突厥之战

隋文帝代周后,对突厥不再沿袭送礼怀柔的办法,而采取防御和抗击的方针,引起摄图的怨恨。因此,摄图不断派兵南下,威胁隋朝。

隋朝虽然在北部加固了长城,增筑了不少城寨亭障,并在幽州、并州等地屯兵数万加强防守,但仍不能阻止突厥南进。这时,曾经出使突厥并深知其内幕的长孙晟分析了当时的情况:突厥四可汗之分立,摄图为大可汗,玷厥实力最强,而位在摄图之下,心怀不满;处罗侯曲意收揽人心,为摄图所忌,心怀疑惧;大逻便力量较小,畏惧摄图,采取左右逢源的态度,谁强就依靠谁。长孙晟认为,突厥内部虽互相猜忌,但各拥强兵,实力尚强,"难以力征,易可离间"。建议采取"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谋略,然后再"承衅讨之,必可一举而空其国"。杨坚采纳了这一建议,派人结好玷厥,由西面牵制摄图;联络奚、契丹等部及处罗侯,争取他们站到隋一边,从东面牵制摄图,从而孤立分化削弱了摄图的力量,使其"首尾猜嫌,腹心离阻",为军事进攻造成了有利的形势。同时,为了避免在北攻突厥时两面受敌,杨坚采取先打后拉的策略稳住陈朝。581年9月,派兵分路攻陈,陈叔宝被隋的威力所震慑,割地求和。杨坚见目的已经达到,便顺风转舵,许结盟好,下令班师。陈叔宝慑服于惰军的声威,又满足于暂时的苟安。因而在后来隋攻突厥期间,陈军始终未敢轻举妄动。

582年5月,摄图以40万人马,突入长城,分道南进。杨坚增调部队加强防守。12月,突厥在击败乙弗泊(今青海乐都西)、临洮(今甘肃岷县)、幽州等地隋军后,进至武威、金城、天水、安宁(今甘肃泾水北)、延安等地。摄图主力10万与隋军战于周(今甘肃庆阳南),直接威胁隋都城长安。摄图正欲继续深入,玷厥因与隋已有联系,借故率部西归。长孙晟乘机散布"铁勒等反,欲袭其牙(庭)"的假消息,摄图害怕铁勒袭其后方,慌忙撤军回师。此次虽由于分化政策生效,制止了突厥的继续深入,解除了长安之危。但在军事上并没有给突厥以有力的打击,故仍不能制止其再度南下。

583年春,摄图统率大逻便等部又大举南下。但这时整个形势已发生了有利于隋而不利于突厥的显著变化。突厥内部矛盾尖锐,其境内发生了严重灾害,水草干枯,疾病流行,加上连年征战,引起被征服的奚、契丹等部的猛烈反抗。隋经过几年的准备,实力增强。于是对突厥由防御转为反击,决定乘机分路出塞进击,"使其不敢南望"。其进攻部署是:秦州总管窦荣定出凉州(今甘肃武威);河间王杨弘出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夏州总管豆卢勣出夏州(今陕西横山西);卫王杨爽率军出朔州(今山西朔县);幽州总管阴寿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左仆射高颍出宁州(今甘肃宁县);右仆射虞庆则出原州(今宁夏固原)。以杨爽为元帅,节制各军,总共兵力20余万。隋军的作战意图是:在河套地区集中杨弘、豆卢勣、杨爽等7万为主力,形成优势兵力,打击图摄军;以窦荣定军在河西牵制大逻便,使其不能与摄图配合;以阴寿军向盘踞在和龙(今辽宁朝阳)的高宝宁进攻,配合主力行动;以高颍、虞庆则军为战略机动部队,策应主要方向行动。隋军集中兵力于中央,两翼配合,以摄图为主要打击目标。

583年夏,隋军开始反击。阴寿军顺利击败高宝宁,攻克和龙。杨爽率主力出朔州,在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西北)同摄图军相遇。杨爽乘摄图屡胜轻敌,以精骑5000袭其不备,大败突厥军,俘虏千余人,摄图潜伏草中逃走,部属"死者极众"。杨弘率部出灵州,击败摄图另一部。窦荣定部出凉州,几次击败大逻便,使其不能东援。隋军这次出击,重创摄图,使突厥内部因战败而互相指责,矛盾更深,演成尔后的自相残杀。

大逻便本与摄图不和,又屡遭挫败,深惧摄图加罪。长孙晟乘机规劝大逻便依附隋朝,连结玷厥,免为摄图所图。大逻便于是归附隋朝,使摄图完全陷于孤立。摄图北逃后,怨恨大逻便归附隋朝,率兵袭其王庭,杀死大逻便之母。大逻便愤而投奔玷厥,得其援助,率众10余万进攻摄图。双方打得难分难解,均派人向隋朝求援,杨坚均予拒绝,使他们继续残杀,互相削弱。584年,玷厥投降隋朝。摄图自遭隋军打击之后,力量大为削弱,又屡为大逻便击败,被迫于同年秋向隋投降。杨坚对他们均予安抚,此后10多年间,突厥未再南下袭扰,隋保持了北部地区的安宁,为南进灭陈创造了条件。

3.灭陈之战

隋在取得突厥作战的胜利后,即积极谋划和准备南下灭陈,统一中国。经过几年的整治,国力日强。587年,尚书左仆射高颍、虢州刺史崔仲方等纷纷提出灭陈之策:在江南收获季节,调兵佯攻,误其农时,并不断迷惑麻痹陈军;在长江上游打造战船,准备水战;派人潜入陈境,破坏其储备物资;待陈疲惫懈怠时,突然渡江,东西呼应,一举击破。杨坚采纳了上述方略,在战前多方误敌,疲敌,并大量散发揭露陈后主罪行的诏书,争取人心。

588年10月,隋文帝任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高颍为晋王元帅长史,发水陆51.8万大军,由杨广节度,分8路攻陈。其具体部署是:杨俊军出襄阳,杨素军出永安(今四川奉节东),荆州刺史刘仁恩军出江陵,此3路由杨俊指挥,直指江夏(今武昌),阻止长江上游陈军东下增援;杨广军出六合(今属江苏),贺若弼军出广陵(今扬州),韩擒虎军出庐江(今合肥),蕲州刺史王世积军出蕲春(今湖北蕲春),青州总管燕荣军出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此5路由杨广直接指挥,指向陈都建康(今南京)。12月,隋各路大军集结于长江北岸。

陈朝统治者对隋军即要渡江南进的形势熟视无睹,疏于戒备。隋师大兵压境,沿江守军相继告急,但陈叔宝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照常纵酒赋诗,寻欢作乐。同时因春节即临,命令镇守江州(今江西九江)、京口(今江苏镇江)的两个儿子率战舰回到建康,导致江防更加薄弱。

位于长江上游的隋军首先发起进攻。杨俊率水陆军10余万进屯汉口,陈将周罗率兵数万据江夏与之相持。杨素率水师沿三峡东下,刘仁恩率军由江陵西进,两军配合袭占狼尾滩(今湖北宜昌西北),后又攻破西陵峡口岐亭和延洲(今湖北宜都西北)等要点,击败陈将吕忠肃,继续顺江而下。陈荆州刺史陈慧纪见势不妙,率军从公安东撤,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以西。

589年大年初一,长江下游隋军利用陈军欢度春节之机,分路渡江。贺若弼从广陵率军南渡;韩擒虎率军由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夜渡,袭占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接着,杨广也率大军进屯六合南之桃叶山。陈叔宝此时始觉事态严重,下诏调兵抵御。隋军渡江后积极向前推行。贺若弼军于6日占领京口后,以一部进至曲阿(今江苏丹阳),牵制吴州(今苏州)的陈军,主力西进;韩擒虎军于7日攻占姑孰(今安徽当涂)后,沿江直下,与贺若弼钳击建康。17日,贺若弼进据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屯于山南白土冈之东。韩擒虎与总管杜彦合军2万进屯新林(今南京西南),同时隋行军总管宇文述也率军3万渡江,占据石头(今南京城西),对建康形成包围态势。在此期间,在两翼配合隋军主力进攻建康的王世积军,大败陈将纪瑱于蕲口(今湖北蕲春西南);燕荣军沿海南下,入太湖,拟攻吴州。

时陈军在建康附近尚10余万人,陈叔宝弃险不守,也不采纳部将有关建议。20日,仓促下令诸军出战,在白土冈一带摆成南北长20里的阵势,但缺乏统一指挥,首尾难以相顾。贺若弼率8000甲士与陈军初战不利,后奋力攻陈军薄弱部位,陈军一部败退,随即全军瓦解。同日,韩擒虎自新林进至石子冈(今南京雨花台),陈镇东大将军任忠投降,引韩擒虎经朱雀门进入建康城,俘陈叔宝。当日夜,贺若弼也从北掖门进城。22日,杨广入建康后,命陈叔宝以手书诏谕上游陈军投降。2月,陈朝所属州郡悉数归隋。至此,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长期分裂的局面。

隋王朝之统一全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自西晋末年以后,中国南北长期陷于分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南北之间的联系日趋密切,统一成为时代的要求。杨坚建立隋朝之后,注意争取人心,奖励生产,发展经济,因而比内部分裂的突厥政权和腐败的陈王朝,在政治上较为巩固,经济上较为雄厚,军事上较为强大,加上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准备,终于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实现了南北的统一。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后唐朝这么多位皇帝,为什么始终不能扭转乾坤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皇帝,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和五代十国,安史之乱后唐朝还存在了多少年

    安史之乱后从代宗开始算起,唐朝延续了150多年,又历经了13位皇帝,数量确实不少,甚至比某些王朝所有的皇帝还要多。按道理是绝对有时间解决这些问题,而且不缺乏英明之主,但为什么唐朝始终不能扭转乾坤呢?甚至很长时间里给人的感觉一直在生死边缘徘徊。别看安史之乱只是国家内部的一次叛乱而已,但对唐朝的伤害着实

  • 王世充占据东都,兵力强大,对战李世民时为何输得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如何处置王世充视频,李世民与王世充兵力对比,李世民为什么要打王世充

    王世充剧照隋炀帝杨广登基后,王世充对杨广那种拒谏饰非、唯我独尊的作风深有体会,马屁拍得极准,于是一路高升。当然,王世充也是有些本事的,在隋末混战中,王世充屡立战功,成为隋炀帝麾下讨伐起义军的急先锋。所以,被派去解洛阳之围,才成就王世充的霸业。洛阳地处国家中心,是杨广最重视的城市,筑有洛口仓、黎阳仓等

  • 都是失败者,叛军杀了隋炀帝为何没杀萧皇后?最终是如何处置她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萧皇后怎么被杀的,隋炀帝和萧皇后,隋帝与萧皇后的关系

    当北方动乱四起之际,隋炀帝杨广竟然打算不予治理,反而是逃到了江都,眼不见为净。但是,这场民情愤慨的起义可不是单单放任不管就能使其烟消云散的。因此,选择逃避的杨广其实是在走向灭亡之路。然而,杨广最后却不是因为起义军而死,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非凡人,平民百姓见局势不对可以躲起来过

  •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老奸巨猾,凌烟阁排名在秦叔宝之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程咬金的真实历史,历史程咬金有多厉害,程咬金和秦叔宝谁大

    而学长今天要介绍的人物是程咬金,后来改名程知节,他在电视剧中的固有形象是憨厚忠诚,那么在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也是这个样子的吗?在电视剧的形象中,程咬金的好友秦琼,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而程咬金本人却是一个武艺平平,憨厚鲁莽的人。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程咬金本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十分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判

  • 李世民12年没让武则天生育,为何与李治却一夜怀孕?原因并不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与武则天有没有孩子,武则天和李世民有子嗣吗,武则天为什么会嫁给李治

    更加难得的是,她不仅在治理国家方面极具才能,而且还精通诗文辞赋,在唐朝那样一个诗人辈出的年代,还有好几部文学作品传世,甚至收录整个唐朝最为精彩诗歌的《全唐诗》中,便收录了武则天的46首诗,都是传世之作。毫不夸张的说,武则天在个人才能上是无可挑剔的,而根据她在位期间所做的事情来看,也是具有强大历史功绩

  • 安史之乱,民不聊生,全靠他大唐才重新回到长安,百姓们出门迎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史之乱长安的惨状,安史之乱大唐惊变,安史之乱大唐失败原因

    洛阳的存在就是为了辅助长安,洛阳的政治和军事这两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后来在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时候,他首先想要占领的就是长安和洛阳,最后还是成功的占领了,当时的大唐王朝就很危险了。当时长安城和洛阳的百姓们被安禄山欺压的生活很是艰难,在洛阳城的附近还出现了人吃人那惨不忍睹的画面。当时的人民是有多希望唐朝的

  • 武则天和李世民11年都没怀孕,为何李治一夜让她怀上?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和李世民李治的关系,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真的有过真爱吗,武则天与李治有爱吗

    “日月当空,贞观遗风”,可以说是这对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简评了,继贞观之治之后,创贞观遗风,启开元盛世,虽窃李唐王朝,但也创大唐盛世辉煌。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有着传奇的故事和强硬的能力,让她得以在大唐这种强盛的王朝中立足,甚至能够权倾朝野,成为一代女皇。虽然成功后的她日

  • 现代版“武则天”,山东一农妇“称帝”,在村里建庞大后宫男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有数百位皇帝,其中只有一名女性武则天,她曾凭借自己的美貌与智慧登上王位,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帝。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近现代的发展过程中,皇帝制度早已被废除。却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突然出现了一位女皇帝。除此之外,她还向武则天学习,建立属于自己

  • 安庆绪为何要杀了自己的老爸安禄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安庆绪第几集杀安禄山,安庆绪和安禄山的关系,安庆绪简介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胡人安禄山于范阳起兵,携范阳、平卢、河东三镇之兵及罗、奚、契丹、室韦等胡人附庸,共计十五万大军,开启“安史之乱”。当时安禄山所向披靡,大军所至,唐军皆望风瓦解,短短半年,唐朝洛阳、长安两都陷落,李唐宗室远逃剑门避祸。可谁知,如此人物,起兵不过年半,却为子所弑,死得异常尴

  • 房玄龄地位显赫,为什么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怕老婆”的名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房玄龄是哪里人,房玄龄历史图片,房玄龄 简介

    那么,房玄龄为什么怕老婆呢?第一,房玄龄不是怕,而是敬。第二,房玄龄的老婆的确有些霸道。第三,房玄龄老婆家族显赫,能够当年嫁给他,很珍惜而已。第一房玄龄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深得皇帝李世民的信任。这在当时可谓权倾朝野了。如果说他怕一个人,那么这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了。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女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