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说几个算是没争议的,分别是靠山王杨林和花刀将魏文通,他们俩正好对应着老将黄忠和关云长。一个是年龄,一个是形象,甚至说杨林略高于魏文通的武艺,也能符合黄忠和关羽之间的武力差距,毕竟老黄忠在年迈时,能与壮年关羽不分上下,如果在同年龄段相比的话,也许黄汉升更高一点点。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说唐》的作者,最早在定隋唐英雄这个排名的时候,是否是顺便为黄老将军“站台”也不好说。
接下来的两个人,可能略有出入,但具体差别不大,分别是八马将新文礼对应猛张飞,以及四宝将尚师徒,对应着赵子龙。首先,这两对将领在形象上都算贴近,且张飞的力气和脾气,跟新文礼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而尚师徒翩翩风度和儒将的气质,与赵云更有契合之处,更重要的是,赵云的青釭剑在《三国演义》中算是难得的宝兵器,而隋唐中有宝刀宝马加成的人很多,尚师徒有四宝在身,算是更加出类拔萃的,所以这个地位,也只有赵云能与之相匹配。
最后一个要说的,就是多少有些不好对号的人物了,那就是马超马孟起,隋将之中想找这么一个人并不容易,也许南阳侯伍云召最为贴近,一杆大枪罕有敌手,而且伍云召明显高于另外四人,在不少三国迷眼中,单纯论武力,马超也是五虎将中最强的。还有,伍云召背负着家仇国恨,这跟马超都很像。但问题是,伍云召并不算完全意义的隋将,他之于隋朝,跟马超之于曹魏差不多,跟另外四人并不是同一阵营,而且从伍云召拥有青釭剑的角度来看,说他跟赵云相似,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么,除了伍云召之外,谁才算是隋朝的“马超”呢?如果再找这样一位名将的话,就只剩下宇文成都了。而且宇文成都身上的某些悲剧属性,也算是跟马超类似,可问题是,宇文成都的地位跟另外四人比,明显高过一大截,这又跟马超和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的距离不太一样,因此,将宇文成都列入,多少也有些勉强。
至于其他人选,就更加困难了,也许这就是《三国演义》的一大优势吧,后世无数作品,都在模仿着三国设计的五虎将元素,除了隋唐有这种名头外,就连跟《三国》比肩的《水浒》,都有直接的原因,更不用说其他林林总总,良莠不齐的演义小说,但是,像《三国演义》这样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设定水准,其他作品只能用当年网络上的一句名言来形容了——只能被模仿,从未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