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的是“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就不如诸葛亮?事实并非如此

真的是“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就不如诸葛亮?事实并非如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29 更新时间:2024/1/19 1:51:16

我们先不说两人的性格,单从外表形象来看,诸葛亮和周瑜的角色就颠倒了,周瑜出生于公元175年,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周瑜是33岁,诸葛亮是27岁。难道20多岁的诸葛亮要比30多岁的周瑜面相老吗?我们总不能说诸葛亮少年老成,整天操劳国家大事,以至于皱纹横生吧?误会最深的是,民间流传的版本里,诸葛亮三气周瑜,致使周瑜被活活气死。

要知道周瑜那时候已经是东吴集团里能说上话的人物,先不说多么位高权重,就单凭他和上任统领孙策的关系,两人好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这样的人物又怎么会被蜀汉集团的说客诸葛亮气的团团转呢?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都不可否认地承认,周瑜是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诸葛亮最多是在旁边摇个羽毛扇的角色,火烧赤壁的计策是周瑜部下黄盖想出来的。

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是蜀汉的左将军兼刘备幕僚,周瑜是建威中郎将兼大都督。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升为军师中郎将,属于中郎将地位较低的一种,而周瑜则是偏将军兼南郡太守。可能大家对东汉时期的将军不太了解,粗略地说,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将军这一职不是常设,只有在发生战事的时候才会有,比如孙权父亲孙坚讨伐黄巾军、董卓逆贼,朝廷封为破虏将军。

孙权兄长孙策和军阀袁术征战不休,多次打出讨伐逆贼的旗号,公元198年,朝廷任命其为讨逆将军。

孙权承袭了孙策的将军职位,当他一见到周瑜的时候,就拜他为中郎将,东汉末年的中郎将位高权重。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后才升为中郎将,且在此后获封中郎将官职的功将越来越多,中郎将的地位逐渐下降,由高级将领沦为中低级将领。周瑜在东吴集团的地位高于诸葛亮在蜀汉集团早期的地位,低于诸葛亮在蜀汉集团后期的地位。

北宋词人苏轼是周瑜的头号大粉丝,“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东坡不愧是豪放派诗人,这一句词就勾勒出赤壁之战的意境。羽扇纶巾的周郎,身边是笑眼盈盈红颜小乔,意气风发地年纪,谈笑风生的时候,战局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瑜是个不折不扣的儒将,如果放下折断的长戟,他可能是一位浪漫主义的倜傥诗人,衣诀飘飘的青年才俊,才情不亚于建安七子。周瑜生逢乱世,烽火连天的战乱,燃起了他心中的壮志豪情,他不会像陈胜那样嘲讽同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周瑜是个敢想敢做的实干家,他没有拨弄艺术气息的琴弦,而是熬夜苦读,只为熟悉运用兵法。周瑜的一生中,有个叫做孙策的儿时玩伴,两人同一年出生,早已建立起牢不可固的友情。千金易得,知己难寻,周瑜愿为孙策肝胆相照,孙策能为周瑜两肋插刀,周瑜的人格魅力大放光芒。

远在千里之外的洛阳城,外戚大将军何进被杀,奉命勤王的并州军阀董卓趁虚而入,把持朝政,酣睡龙床,淫乱后宫。各地英雄纷纷举兵勤王,打出讨伐逆贼董卓的旗号,孙策的父亲孙坚也加入到里面去。孙坚为免后顾之忧,将妻儿老小移居到舒县,儿子孙策和洛阳令周异的儿子周瑜情同兄弟,铁哥们一样的存在。用孙策母亲的话来说,她待周瑜犹如亲生骨肉,周瑜母亲待孙策亦如是。

几年后,孙策和周瑜洒泪告别,起继承父亲的遗志,接替父亲统领的军队,而周瑜则是随同父亲前往丹杨。领兵而归的孙策写信告诉周瑜,自己将准备东渡,周瑜接信后马不停蹄地率军迎接孙策,两人联手扫荡江东分裂势力,同战疆场的快意,只有孙策和周瑜能懂。通过两人的共同努力,孙策的军队发展到数万人,他激动地向周瑜表达了谢意,周瑜则是策马返回丹杨。

公元198年,周瑜逃脱军阀袁术的控制,纵马狂奔来到了吴郡,刚刚升为讨逆将军的孙策,亲自出城迎接,当即封周瑜为建威中郎将,并从手下的精锐部队里挑出2000人,调拨给周瑜做手下。用孙策的话来说,周公瑾英俊异才,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24岁的周瑜的名声传开,吴郡百姓纷纷称他为周郎,一个快意恩仇的青年才俊。第二年,25岁的周瑜和孙策,攻破了皖城,得到了乔公两个倾国倾城的女儿,孙策迎娶大乔,周瑜则是迎娶小乔。孙周情同真兄弟,大小乔也是真姐妹,四人的佳话注定要成为千古传奇。

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消息传遍东吴,自然也瞒不了在外地统兵的周瑜。关键时刻,周瑜没有离开东吴,而是召集全部兵马前来奔丧,孙策的弟弟孙权接过了讨逆将军兼会稽太守的职位。

孙权忌惮手握重兵的周瑜,仅仅给了他一个中护军的官职,忠心耿耿的周瑜没有计较,而是一心一意地以君臣之力对待孙权,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东吴军政要务。孙策和周瑜的友情发挥了作用,竭尽全力的周瑜为东吴集团的崛起不辞辛苦、奔波劳碌。曹操80万大军南下之际,是他给了畏首畏尾的孙权一颗定心丸,让他拔剑斩下桌角,表示自己联刘抗曹的决心。

赤壁之战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孙刘联军不过10万兵马,却已经是东吴和西蜀最精锐的部队。赤壁之战如果失败,身后的东吴将会被夷为平地,孙坚三代的基业毁于一旦,东吴面临的是生灵涂炭的命运。周瑜没有丝毫犹豫,在小说里他是心胸狭隘的青年都督,可在历史上他是忧国忧民的军事统帅。要拿10万兵马硬碰曹操的80万兵马,能赢简直是天方夜谭的结果,可周瑜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实现了这个不可思议的结果。赤壁一战,扬名天下,世人皆知江东有位周郎,英姿雄发,有勇有谋。魏晋时期崇尚俊美之风,上到豪门贵族,下到歌姬戏伶,无不涂脂抹粉、搔首弄姿。

三国时期的周瑜同样是位俊美男子,可他不是个虚有其表的草包,反而是沙场点兵的名将。就冲这份魄力,也冲这份雄心,他的功绩和名望远超南北朝时期的兰陵王高长恭。北齐王朝的高长恭尽管战功赫赫,最初的目的是为自己所在的皇族而战,算不上为国为民的一代名将。周瑜和东吴集团没有什么关系,要说有关系,也是和孙策有手足之情,可也正因为手足之情,周瑜拒绝了实力雄厚的曹操的拉拢,一生忠于孙权。

公元210年,36岁的周瑜病逝在江东,此时距离知己孙策遇刺时已达10年,重情重义的儒将周瑜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像是上天派下来拯救东吴命运一样,赤壁之战结束后,周瑜也飘然仙逝了。

只留下“曲有误,周郎顾”的浪漫风情,这是历代才女的最高追求,可以得到周郎的青睐,此生也就不是白来世间走一遭。

参考资料:《三国志》等

更多文章

  • 能守住荆州的三位能人,弃刘备投曹操,是不是被关羽张飞挤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为什么要跟曹操争夺荆州,关羽刘备张飞和曹操谁死得早,曹操关羽张飞

    刘备跨有荆益并占据汉中之后,在人员调度上捉襟见肘,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魏延成了汉中方面军司令,荆州战区只有关羽一人支撑,新的大本营益州,也就是张飞赵云二人可信——黄忠和马超都是降将,而且身体也不太好:黄忠病逝于建安二十五年,马超病逝于章武二年,这两人都不可能参加伐吴之战。在东汉末年,

  • 如果刘备将从成都迁都到荆州并支持关羽北伐中原,能灭魏吞吴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不死刘备能统一天下吗,假如关羽守住了荆州,刘备统一天下关羽地位

    历史背景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背景我们基本可以推断是发生在刘备占据西川后自立汉中王这个时期,因为关羽正是听到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战胜曹魏后才想再立新功发动襄樊之战的。发动襄樊之战前时期是刘备军力到达巅峰的时期,北夺汉中、南抚僚越、东望孙吴,颇有一副志吞天下之势。此前刘备在占据荆州的基础上巧计进入西川,占据西

  • 诸葛亮死前遗言,为什么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死后为什么棺材要往南抬,诸葛亮死前为什么留下遗言,诸葛亮病死后安葬的过程

    当然了诸葛亮死前遗憾,让四个人抬着他的棺材向南走,直到绳断才下葬,也是属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分析一下,为何说他的死前遗憾是透着无穷的智慧呢?先说为何要向南走?诸葛亮是在蜀国,对于他来说,只有把自己埋葬在南边是最安全的了。毕竟北方都是曹魏的地盘,曹魏是诸葛亮的敌人,所以,他不可能把自己葬在敌国的。既然北

  • 汉惠帝驾崩时24岁,已有6个儿子,看他生前做的事,也算是高寿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惠帝死后他的6个儿子哪去了,汉惠帝哪一年死的,汉惠帝的6个儿子惨死后没人报仇吗

    汉惠帝刘盈是刘邦的儿子,是汉文帝刘恒的哥哥。他在刘邦和刘恒之间当了皇帝,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说过他。是刘邦和刘恒太过于耀眼,盖住了他的锋芒,导致他的存在感很低的吗?也许是吧!事实上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他的母亲是吕后。吕后是刘邦的原配,刘邦驾崩后就把皇位传给了刘盈。刘盈当了皇帝,按理说他就是天下的主宰,天下

  • 刘邦多次请商山四皓出山被拒绝,为什么吕后很容易就做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为什么要去商山,商山四皓对刘邦的影响,刘邦为什么请四皓做官

    有的人,三言两语的好话就能被请到;有的人,花费一些钱财就能被请过来;有的人,凭借高高在上的权势就可以被请到;还有一种人,即便是地位再高的人、花费再多的钱也很难被请到。这种人,需要的是马斯洛需求之最高层次——面子。汉高祖刘邦聘请商山四皓出山,就是因为没有给足他们面子,因此,商山四皓也不管来者何人,一样

  • 秦灭楚统一天下,楚人项羽灭秦,结果最后项羽还是被五个秦人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是项羽灭了秦国吗,项羽为何能灭了秦国,项羽灭秦国后历史走向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还真是应验轮回和报应,比如说秦朝在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打楚国打的是最惨烈的。楚国本身真是一个大国,所以秦国实际上用了很多欺骗的战略,甚至有很多下三滥的做法。比如说本来是请人楚国国王过来开会,结果把人扣了。扣成人质,还要求人家拿很多金银财宝,拿很多土地来换。后来是连哄带骗加军事攻

  • 蜀汉为何如此重视荆州?诸葛亮早就看透,失去后北伐五次以求弥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从荆州北伐,诸葛亮北伐期间蜀汉民生如何,蜀汉诸葛亮几次北伐

    熟悉三国的朋友,想必对于蜀主刘备的生平好不陌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刘备虽然在“黄巾起义”时期就踏上创业道路,但是前期一直处于迷茫状态,得过且过、随遇而安,虽胸有大志向却如无源之水,一直到诸葛亮加盟以后,刘备集团这才有了明确目标,最核心的就是“隆中对策”时提出的战略目标。▲刘备早年剧照诸葛亮指出,“跨有

  • 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李治,因运气做皇帝?在位时期唐朝版图达到极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治在位时唐朝的版图,唐朝李治怎样当上皇帝的,唐朝李治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中国古代历史上数代王朝中,唐朝是最为强大的朝代,也是实现中原大统一的王朝之一,大唐盛世是现代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唐朝从昌盛到衰落长达二百八十九年之久,历经了二十一帝。李治是唐朝历史上第三位皇帝,提到唐高宗李治可能更多的人想到的是他的皇后武则天,但鲜为人知的是,李治在位期间将唐朝的版图达到了极盛。唐高

  • 武则天不只是唯一的女皇帝,她还有4个世界第一,至今没人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之任用宰相最多查阅过史料得知,武皇在位期间共有73位宰相。这73位宰相之中,有69人可从史料中查出,被流贬的有22人,被杀害的有19人。为什么宰相这么多呢?其一是因为当时多个官职的长官都可以被称为宰相。其二是武皇当时重用人才,许多人可以自荐为宰相。其中最为著名的为狄仁杰。当值四个月

  • 刘禅逝世后,司马炎放了哪3样陪葬品?每一样都在嘲笑挖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禅死后司马炎的陪葬,司马炎是怎么安葬刘禅的,刘禅对司马炎的评价

    蜀国的创始者刘备,也算是逆袭界强人之一。他从一无所有的平民开始,一步步的走向更高的地位,最后建立了蜀国。虽然蜀国刚开始被很多人看好,但是这个国家终究是一个短命的国家,它仅仅存在了42年,就灭亡了,一共只经历了两位皇帝,一位是刘备本人,一位则是他的儿子刘禅。说起刘禅,很多人可能会想起''扶不起的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