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能守住荆州的三位能人,弃刘备投曹操,是不是被关羽张飞挤走的?

能守住荆州的三位能人,弃刘备投曹操,是不是被关羽张飞挤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55 更新时间:2024/2/6 12:26:42

刘备跨有荆益并占据汉中之后,在人员调度上捉襟见肘,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魏延成了汉中方面军司令,荆州战区只有关羽一人支撑,新的大本营益州,也就是张飞赵云二人可信——黄忠和马超都是降将,而且身体也不太好:黄忠病逝于建安二十五年,马超病逝于章武二年,这两人都不可能参加伐吴之战。

在东汉末年,“汉室宗亲”“帝室之胄”的招牌,已经没有多少含金量,织席贩履的刘邦刘秀后裔,肯定不止刘备一个,有多少皇族当了贩夫走卒甚至饿死沟渠,已经没有办法统计。

“宦官之后”曹操抓到了当时最大的一张王牌,也就是名正言顺的大汉天子刘协,天下英杰趋之若鹜,诸葛四友中的徐庶徐元直、孟建孟公威、石韬石广元,都投奔曹操当了中层干部,诸葛亮还曾大发感慨:“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徐庶进曹营后并没有一言不发,而是当了“曹魏第二多嘴妪”,也就是言官的二把手御史中丞。

石广元和孟公威并没有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辅佐刘备,徐庶进了曹营之后也凭着能说会道找到了新饭碗。这三人来与不来、走与不走,对刘备来说都不算重大损失——他们在曹魏那边也没干出什么名堂,当然也不可能对刘备有太大贡献。跟另三位弃刘备而去的精英人才相比,徐庶、石韬、孟建似乎还差了一个档次。

如果那三个比徐庶石韬孟建还强的人才都留在刘备阵营,似乎都比关羽更适合镇守荆州,论起资历和能力,他们都不在关羽张飞这两个万人敌之下,在某些方面,他们还要略胜诸葛亮一筹。

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三个人,读者诸君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陈登陈元龙了。

陈登是刘备最看重的人才:“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刘备说陈登是当世罕见之才,这并非溢美之辞,陈登是真有能力,如果陈登镇守荆州,江东孙家根本就不敢动歪心眼——陈登先把江东小霸王孙策打得弃船而逃,又把后来报复的孙权打得一败涂地,两战杀了两万多东吴兵将:“引军诣贼(孙策)营,步骑钞其后,登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皆弃船迸走。登乘胜追奔,斩虏以万数……贼(孙权)望火惊溃,登勒兵追奔,斩首万级。”

陈登不但作战勇悍,战略眼光也有独到之处,他不止一次劝说曹操早点灭掉孙权以绝后患,曹操多年以后还为没有采纳陈登建议而懊悔不已:“恨不早用陈元龙计,而令封豕(大猪,贪暴者)养其爪牙。”

刘备能占据徐州,陈登居功至伟,刘备逃出徐州,陈登却不肯追随,这可能因为陈登是坐地户,不肯跟着飘泊江湖,也可能是因为刘关张关系太近,自己进不了核心圈子。

陈登脱离刘备,在曹营先后做了广陵太守、伏波将军。可能是生活太安逸,陈登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喜欢吃生鱼片,并因此埋下了病根儿——如果他一直跟着刘备东奔西跑,肯定不会死于寄生虫病,他独自或辅佐关羽镇守荆州,孙权肯定不敢轻举妄动。

在三国前期,陈登是东吴最大的克星,两战折损两万人,孙权心中阴影的面积,比六郡八十一州还大。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并非完全虚构,六郡指的是丹阳、吴郡、会稽、豫章、庐陵、庐江,八十一州指的是八十一座城池,并非像荆州益州那样的省部级区划。

除了陈登陈元龙,刘备痛失的另外两位大才,分别是牵招牵子经和田豫田国让,这两人跟刘备结识的时间,远远早于陈登陈元龙,甚至可能早于关羽和张飞。

关羽张飞有没有和刘备结拜,他们是“恩若父子”还是“恩若兄弟”,正史和演义有不同的说法,牵招跟刘备结为刎颈之交,却有石刻文字为证,《孙楚牵招碑》写得很明白:“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因恐为时所忌,每自酌损,在乎季孟之间。”

历史跟蜀汉开了一个玩笑,刘备的刎颈之交牵招,后来成了诸葛亮伐魏的绊脚石:“招以蜀虏诸葛亮数出,而比能狡猾,能相交通,表为防备……亮时在祁山,果遣使连结比能。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与相首尾。帝乃诏招,使从便宜讨之。”

牵招在曹营的地位很高,曹操在世的时候,封其为中护军、督青徐州郡诸军事,这个职务,让我们想起了刘备集团的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他是在刘备驾崩刘禅继位后才升任中护军的。

牵招曾经跟刘备关系很铁,军政能力都很不俗,但陈寿认为牵招的综合素质还是比刘备的另一个老朋友田豫略逊一筹:“牵招威风远振,治边之称,次于田豫。田豫居身清白,规略明练。牵招秉义壮烈,威绩显著。豫位止小州,招终于郡守,未尽其用也。”

田豫没有当上大州牧,牵招只当了郡守,承认认为这是大材小用,其言下之意,就是说这二位都有镇守荆州、徐州、益州的能力。

田豫和牵招在《三国志》中同列一传,田豫排名在牵招之前:“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讬於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田豫离开刘备,并没有真的回家侍奉老母,而是先归公孙瓒再投曹操:“瓒虽知豫有权谋而不能任也,祖召豫为丞相军谋掾,除颍阴、朗陵令,迁弋阳太守。”

田豫是参谋处长还是作战科长,因为汉末官衔乱套而无法考证,但田豫文武全才却是有据可查的:鄢陵侯曹彰征代郡以豫为相,也就是用田豫为参谋长:“虏伏骑击之,军人扰乱,莫知所为。豫因地形,回车结圆阵,弓弩持满于内,疑兵塞其隙。胡不能进,散去。追击,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

田豫跟刘备的刎颈之交牵招在曹魏阵营并肩作战,田豫的地位似乎高于牵招,田豫是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俊并护鲜卑,也就是类似唐朝都护府的大都护,而田豫是有独断专行之权的。

田豫像陈登一样,对付东吴都有一套:“孙权号十万众攻新城,征东将军满宠欲率诸军救之。豫曰:"……城不可拔,众必罢(疲)怠;罢(疲)怠然后击之,可大克也……"豫辄上状,天子从之。会贼遁走。后吴复来寇,豫往拒之,贼即退。

陈登、牵招、田豫,这三人似乎都可以算是刘备的老相识或起家班底,但最后都抛弃刘备而投奔了曹操,这就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疑问:他们弃刘备而去,是认为刘备难成大事,还是和关羽张飞合不来?如果他们一直留在刘备身边,其官爵能否高于诸葛亮、庞统、法正、关羽、张飞?这三个人镇守荆州,孙权和吕蒙陆逊还能偷袭成功吗?

在半壶老酒看来,刘备虽然知人善任,关羽张飞虽然忠心耿耿,但是刘关张三人的关系,却可能是刘备集团发展的一个阻碍,诸葛亮初入刘备麾下,关羽张飞也曾表示过不满,陈登、牵招、田豫离开刘备,是否跟关羽张飞有关,史料没有记载,但是演义小说中似乎有一些描述——如果张飞肯听陈登的话,徐州根本就不会丢。

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陈登说话,张飞可以置之不理,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陈登说话就会管用吗?

任何时代的战争,打的都是资源,资源包括战略物资,也包括精英人才,刘备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足够的人才储备,庞统法正关羽张飞辞世,黄忠马超病危或病故,蜀汉集团能拿得出手的文臣武将少的可怜,而陈登、牵招、田豫、徐庶、孟建、石韬等人都在曹营混得不错,一个都没有掉过头来帮刘备。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这些人不是刘备故交就是诸葛亮挚友,他们为何依附被称作汉贼的曹操而不投奔称王称帝的刘备?如果有这六人辅佐,刘备有没有可能守住荆州进取中原一统三国?

更多文章

  • 如果刘备将从成都迁都到荆州并支持关羽北伐中原,能灭魏吞吴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不死刘备能统一天下吗,假如关羽守住了荆州,刘备统一天下关羽地位

    历史背景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背景我们基本可以推断是发生在刘备占据西川后自立汉中王这个时期,因为关羽正是听到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战胜曹魏后才想再立新功发动襄樊之战的。发动襄樊之战前时期是刘备军力到达巅峰的时期,北夺汉中、南抚僚越、东望孙吴,颇有一副志吞天下之势。此前刘备在占据荆州的基础上巧计进入西川,占据西

  • 诸葛亮死前遗言,为什么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死后为什么棺材要往南抬,诸葛亮死前为什么留下遗言,诸葛亮病死后安葬的过程

    当然了诸葛亮死前遗憾,让四个人抬着他的棺材向南走,直到绳断才下葬,也是属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分析一下,为何说他的死前遗憾是透着无穷的智慧呢?先说为何要向南走?诸葛亮是在蜀国,对于他来说,只有把自己埋葬在南边是最安全的了。毕竟北方都是曹魏的地盘,曹魏是诸葛亮的敌人,所以,他不可能把自己葬在敌国的。既然北

  • 汉惠帝驾崩时24岁,已有6个儿子,看他生前做的事,也算是高寿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惠帝死后他的6个儿子哪去了,汉惠帝哪一年死的,汉惠帝的6个儿子惨死后没人报仇吗

    汉惠帝刘盈是刘邦的儿子,是汉文帝刘恒的哥哥。他在刘邦和刘恒之间当了皇帝,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说过他。是刘邦和刘恒太过于耀眼,盖住了他的锋芒,导致他的存在感很低的吗?也许是吧!事实上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他的母亲是吕后。吕后是刘邦的原配,刘邦驾崩后就把皇位传给了刘盈。刘盈当了皇帝,按理说他就是天下的主宰,天下

  • 刘邦多次请商山四皓出山被拒绝,为什么吕后很容易就做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为什么要去商山,商山四皓对刘邦的影响,刘邦为什么请四皓做官

    有的人,三言两语的好话就能被请到;有的人,花费一些钱财就能被请过来;有的人,凭借高高在上的权势就可以被请到;还有一种人,即便是地位再高的人、花费再多的钱也很难被请到。这种人,需要的是马斯洛需求之最高层次——面子。汉高祖刘邦聘请商山四皓出山,就是因为没有给足他们面子,因此,商山四皓也不管来者何人,一样

  • 秦灭楚统一天下,楚人项羽灭秦,结果最后项羽还是被五个秦人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是项羽灭了秦国吗,项羽为何能灭了秦国,项羽灭秦国后历史走向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还真是应验轮回和报应,比如说秦朝在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打楚国打的是最惨烈的。楚国本身真是一个大国,所以秦国实际上用了很多欺骗的战略,甚至有很多下三滥的做法。比如说本来是请人楚国国王过来开会,结果把人扣了。扣成人质,还要求人家拿很多金银财宝,拿很多土地来换。后来是连哄带骗加军事攻

  • 蜀汉为何如此重视荆州?诸葛亮早就看透,失去后北伐五次以求弥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从荆州北伐,诸葛亮北伐期间蜀汉民生如何,蜀汉诸葛亮几次北伐

    熟悉三国的朋友,想必对于蜀主刘备的生平好不陌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刘备虽然在“黄巾起义”时期就踏上创业道路,但是前期一直处于迷茫状态,得过且过、随遇而安,虽胸有大志向却如无源之水,一直到诸葛亮加盟以后,刘备集团这才有了明确目标,最核心的就是“隆中对策”时提出的战略目标。▲刘备早年剧照诸葛亮指出,“跨有

  • 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李治,因运气做皇帝?在位时期唐朝版图达到极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治在位时唐朝的版图,唐朝李治怎样当上皇帝的,唐朝李治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中国古代历史上数代王朝中,唐朝是最为强大的朝代,也是实现中原大统一的王朝之一,大唐盛世是现代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唐朝从昌盛到衰落长达二百八十九年之久,历经了二十一帝。李治是唐朝历史上第三位皇帝,提到唐高宗李治可能更多的人想到的是他的皇后武则天,但鲜为人知的是,李治在位期间将唐朝的版图达到了极盛。唐高

  • 武则天不只是唯一的女皇帝,她还有4个世界第一,至今没人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之任用宰相最多查阅过史料得知,武皇在位期间共有73位宰相。这73位宰相之中,有69人可从史料中查出,被流贬的有22人,被杀害的有19人。为什么宰相这么多呢?其一是因为当时多个官职的长官都可以被称为宰相。其二是武皇当时重用人才,许多人可以自荐为宰相。其中最为著名的为狄仁杰。当值四个月

  • 刘禅逝世后,司马炎放了哪3样陪葬品?每一样都在嘲笑挖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禅死后司马炎的陪葬,司马炎是怎么安葬刘禅的,刘禅对司马炎的评价

    蜀国的创始者刘备,也算是逆袭界强人之一。他从一无所有的平民开始,一步步的走向更高的地位,最后建立了蜀国。虽然蜀国刚开始被很多人看好,但是这个国家终究是一个短命的国家,它仅仅存在了42年,就灭亡了,一共只经历了两位皇帝,一位是刘备本人,一位则是他的儿子刘禅。说起刘禅,很多人可能会想起''扶不起的阿斗'

  • 都是同时期建立,为何后晋、南唐、大理国祚相差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唐国祚,南唐灭亡真实原因,历史上真实的南唐政权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风影近日,一则大理划定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分区的文章冲上热搜。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三个在同时期建立的政权:后晋、南唐、大理,处于同一个群雄争霸的年代,却最终出现了大相径庭的结果。本文尝试着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一种解读,通过认识历史来梳理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原因,以供参考。一、三者简介1、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