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爱哭”之外,刘备留给我们最大的印象莫过于其独特的自我介绍了,“我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中山靖王也就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那么,刘备为什么放着更有名的祖宗汉景帝、汉高祖不认,而只是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呢?
首先,从礼法上讲,刘备并没有资格自称刘邦或者刘启之后。中国古代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皇位,其他诸子无论是嫡出还是庶出都必须到封国居住,分封出去的诸子为了与嫡长子区分开来,又叫“别子”。
一旦“别子”分封出去,就证明与宗室没有关系了,去世后由嫡长子继承家业,又形成了新的家族。嫡长子的家族被称为“大宗”,“别子”的家族被称为“小宗”。所以刘备只能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因为中山靖王没有继承皇位,只是“小宗”。
所以刘备在称帝之前只能祭祀中山靖王,不能祭祀刘邦和刘启,毕竟刘邦和刘启都是皇帝,只有皇帝才能祭祀他们,刘备要是祭祀他们就是“僭越”,在古代史造反的罪名。
与刘备境遇相同的,还有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刘秀在王莽篡位时起兵,虽然自己是汉朝宗室,但是也不敢自称刘邦之后,只是尊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为祖。直到经过十二年的战争统一了全国,才正式尊刘邦为祖。
而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之后,在成都称帝,才开始以刘邦为祖宗。因为此时的刘备已经是皇帝了,在礼法上已经继承了汉室的基业,已经有资格自称刘邦的后代了。
在封建王朝宗法制度是礼法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执行起来也是相当严格的,稍有疏忽就会留下把柄给竞争对手,所以古人是非常重视的。现代人不了解宗法的严格,所以才会产生刘备为什么不自称刘邦之后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