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朱元璋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暴君,他为了达到皇权的绝对集中,残忍地杀害了10多万官员和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为了垄断海洋贸易,朱元璋不顾沿海几百万靠海吃饭百姓的死活搞出了历史上最严的海禁政策。为了虚荣,朱元璋恢复了早被淘汰的殉葬制。为了像秦始皇一样千秋万代,朱元璋还复古了分封制。
这一切的一切,朱元璋就真的错了吗?
一、为何有人说朱元璋就是一个狂躁症患者
对于朱元璋杀人这事,恐怕不同年龄和经历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
什么叫帝制时代?什么叫家天下?说白了,在帝王眼里,早已经将人分为了三六九等,除了他们自己皇室家族,其他人都是奴才,这才是帝制的本质。
所有赞美帝制和帝王的人,如果他不是小朋友,就是十足的奴才性格。
在2000多年的帝制时代中,如果真的有一个皇帝肯为老百姓着想过,也不会出现“黄宗羲规律”和“约瑟夫之谜”了。
作为一个明朝忠实的爱国者黄宗羲来说,他一生都在寻找明朝灭亡的原因。
最后经过黄宗羲一生不懈地努力,他终于发现,不仅仅是明朝自己,是在历史上所有朝代里,越往后老百姓的税赋越多,农民起义也越多,这才是明朝灭亡的主因。
至于朱元璋杀功臣和文臣这样的事,在历史上算什么呢?
项羽、刘邦、刘世民、忽必烈、常遇春、朱元璋、白起、多尔衮、左宗棠等,这些人古代的英雄哪个没屠过城?哪个没大批量的屠杀并劫掠过平民呢?
对于杀人这件事,就像黄巢、张巡、张献忠、曾国藩、洪秀全、李自成这些人一样,这算是事吗?
只要能达到目的,对于帝制时代的人来说,最终都是成王败寇。当坐稳江山后,书写的历史的笔就落入了自己的手里。
你改一点,我改一点,每个帝王都有改写的权力,每个帝王也都无法阻止后人去再次改写。
如果一个帝王也考虑因果报应的话,开国皇帝们晚上还能睡得着觉吗?所以,对于朱元璋杀人这事,作者觉得这是帝制时代的本性,没什么值得探讨的!
二、朱元璋搞海禁是自断皇家财路吗
平心而论,以明朝当时的地盘、经济和军事,朱元璋真的会因为害怕几个倭寇而“闭关锁国”吗?
这就和朱元璋捧杀胡惟庸一样,朱元璋心里算计的宰相制,而不是一个啥也不是的胡惟庸,这才是帝王之术。
朱元璋之所以要搞“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其真实的目的就是看中了海禁后皇家官卖海货这块肥肉。如果不是海禁,朱元璋也没那么多钱以“朝贡”的名义到处送钱!
为何朱棣能一生都在打仗,还有那么钱修了《永乐大典》和明皇城呢?朱棣就是通过下西洋为大明从海外不断地输血所赢得的资本。
都说刘伯温是神算子,能前算一千年后算八百年,如果他真有那本事,他自己怎么还会被人给害死呢?从后来明朝海上贸易的走势来看,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白银都被明朝赚走了。但搞笑的是,这些钱却几乎全部都流入到了士绅阶层的手里。
在“土木堡事变”之后,海禁这块蛋糕就从皇室手里转到了各大官僚的手中,明朝最后反而被“饿死”了。
有人说,如果朱元璋当时能不那么自私,能按规矩合理开放口岸,明朝仅仅靠海关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明朝能从朱元璋时期就开放海禁,明朝至少能收获如下几点好处:
1、允许民间贸易,还会有后来明朝未来几十年的“倭乱”吗?
2、发展民间海上商业,明朝仅靠关税就能国富民强;
3、没有海禁,明朝能在第一时间与世界融为一体;
4、一直发展皇家舰队,明朝可能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海洋帝国;
5、开放海禁,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可能会在明朝诞生;
6、开放海禁,明朝可能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霸主;
一个要饭出身的人最后做到朱元璋这样的位置,人家容易吗?
厚黑学里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又有几个人不只看眼前利益呢?朱元璋如此,文武百官又有几个不是如此呢?
三、分封制真是历史的倒退吗
从秦朝开始,李斯和秦始皇就已经认识到了分封制对朝廷的危害。这些一生下来就有封地和爵位的皇室子孙,难道不是帝国最大的蛀虫吗?
看看周朝的分封制后,皇家还有一点权势吗?朱元璋搞的也是分封,他以为这样后子孙后代就不用再吃苦讨饭了。
但看看朱元璋之后,从几个藩王造反案例就知道了,这还不算朱棣造反成功后削藩了,如果朱棣不削藩,这些王爷能嚣张到什么程度呢?
朱元璋生了44个子女,他的这些有钱、有地位、有封地、有俸禄、有爵位、有特权的子女们会比朱元璋生的少吗?这种以几何倍增长的皇室贵族在延续了16代,200多年后,朱元璋开始的44位子女能繁殖多少人呢?
这些人可都要天下百姓来养的,这还要包括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和奴仆家眷,这谁受得了呢?问题是,像明朝这样的设计,哪个朝代不是如此呢?只是形势不同而已。
所有帝制时代的王朝开始都很牛,越往后贵族土地兼并越厉害,贫富差距越大,逼得老百姓造反的事就越多,最后王朝覆灭,这有啥区别吗?
四、明朝文人没骨气是朱元璋惹得祸吗
有人说,看看明末,不仅有东林党,还有魏忠贤和“福王”这些人。什么头皮痒、水太凉、我没钱,什么吴三桂、李成梁、尚可喜,有一个真心为国为民的吗?
为何明朝中期的官僚都那么自私和贪婪呢?有人说,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
看看朱元璋当初提倡的那些东西,什么八股、理学、海禁、删减孟子、建立锦衣卫、诛杀百官、文字狱,那一件不是只为了他们老朱家自己着想的呢?
特别是理学这个在宋朝被认为是“歪理邪说”的儒家变种,到了明朝居然被朱元璋奉为了经典,这种自作聪明的小把戏,最后才是害人害己的“鸦片”。
理学,对于皇家来说是那么好的一样东西,明朝用后,几乎将所有的百姓将都变成了“京巴”,清朝当然要继承了。
但作者要说,这能怪朱元璋吗?理学仅仅是儒家学说的延续,是宋朝时就提出来的,这读书人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
对于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在民间永远都是功也千秋罪也千秋的。
至于不同的人对朱元璋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那也是人家的自由,不是吗?百家争鸣总胜过一家之言,读者您又是怎么看待朱元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