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不可避免:唐玄宗放弃初衷沉迷酒色,佞臣弄权使尽手段

安史之乱不可避免:唐玄宗放弃初衷沉迷酒色,佞臣弄权使尽手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19 更新时间:2024/2/28 14:45:16

安史之乱,叛军的进军路线

玄宗“从此不早朝”

我们都知道骄兵必败,骄傲使人落后。唐玄宗这样一代帝王却没能逃过骄傲情绪的腐蚀。他在开元前期尚勤于政事,当看到国家繁荣、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景象时,伴随而来的是独特的优越感和成就感。于是,在开元中后期,唐玄宗开始安于现状,开始贪图享乐,享受着万人敬仰,左右奉承的帝王生活。此时的唐玄宗觉得辛苦了数十年治国安邦,过于辛苦,而自己还没有怎么享受生活,于是,效仿前代的皇帝们开始转向了追寻长生不老术,对神仙道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唐朝疆域

据《旧唐书》记载:“玄宗御极多年,尚长生轻举之术,于大同殿立真仙之像,每中夜夙兴,焚香顶礼。天下名山,令道士、中官合练习礁祭,相继于路,投龙奠玉,造精舍、采药饵,真诀仙踪,滋于岁月。”

唐玄宗早年勤于国事,后纵情声色,不理国事,导致佞臣当道

谈到唐玄宗,必言杨玉环。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在杨玉环进宫之前,武惠妃才是唐玄宗的宠妃。由于对武惠妃的专宠,唐玄宗竟然把自己三个儿子都给贬黜,废为庶人,其中包括自己的太子李瑛。在武惠妃死后,唐玄宗夺走了寿王李瑁的王妃——杨玉环,贪图美色的唐玄宗强纳王妃为后妃,于645年,封杨玉环为贵妃。如果读过《长恨歌》,都知道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形容的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生活状态。而自从有了杨贵妃陪伴在侧,唐玄宗距离朝政也就越来越远了。

杨贵妃,世人只怪杨贵妃,殊不知,她也是玄宗从寿王手中夺过来的,早在她以前,唐玄宗就开始沉迷酒色了

《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熔选,又数百人,贵妃姊三人岁给钱千贯,为脂粉之资,每构一堂,费千万计。”

可以看出,后宫贵妃的奢侈生活,唐玄宗这样的疯狂赏赐,胡乱挥霍。这一切都是从百姓身上搜刮而来的,帝王后妃们挥金如土的快感背后是百姓们的痛苦与不满。唐玄宗对朝廷内外的行政、军政不闻不问,沉迷酒色的,做着天下太平的美梦,被社会安定的表象蒙蔽了双眼,殊不知,边疆军事已经不稳,安禄山拥兵自重,最后安史之乱爆发了。

天宝年间的藩镇割据

佞臣小人毁朝纲

李林甫,在宰相的位置上做了19年,深得唐玄宗的心,是唐玄宗最为宠幸的权臣,因为他总能迎合皇帝的心意,给皇帝享乐创造条件,也就是史书记载说李林甫“善刺上意”,在后宫里皇帝吃和玩乐,在前朝李林甫把持朝政。

李林甫与唐玄宗,这种谄媚姿态,一般的帝王很难抵挡,或许正因如此,李林甫才能“善刺上意”吧

李林甫最先把张九龄排挤出宰相队伍。张九龄是唐玄宗任用的最后一位贤能的宰相,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并且敢于直言的大臣,他曾经劝阻唐玄宗不要任用李林甫,所以在李林甫主政后想尽办法排挤张九龄。

《通鉴纪事本末》记载:“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于是上罢九龄政事,以林甫兼中书令。”

李林甫把张九龄打击到地方上之后,非常得意,他对朝廷大臣宣布说,君上是一代明君,大家只需要听从命令做好分内之事,不要“虚言惹事”,给自己惹麻烦上身,断送了诸位的大好前程就不妥了。李林甫一边糊弄唐玄宗,一边打击朝中的谏臣。终于把建言献策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张九龄,字子寿

此外,李林甫阻断人才入仕的道路。人才是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唐太宗朝的兴盛离不开大量的人才帮助,而唐玄宗有了李林甫之后,身边的人才逐渐减少。李林甫担心有能力的人进入朝廷,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不利于自己在朝廷结党营私,于是他在内打击直言的谏臣,在外阻止选拔人才。天宝六年,唐玄宗下令从民间选拔一批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到京城,求取天下有识之士来补充官僚队伍,但是李林甫却从中作梗,他给皇帝提建议说,先让地方官员选拔优秀者,再让优秀的人们进京面试。结果可想而知,无一人选上。李林甫正是担心那些才士来到京城后发表不利于自己的言论。最后李林甫以“天下贤士各尽其才,各得其所,地方上没有多余人才”这样的借口把唐玄宗糊弄过去了。

口蜜腹剑,指的就是李林甫做人阴险,表里不一

《资治通鉴》记载: “林甫城府深密, 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谄人, 而阴中伤之, 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 始则亲结之, 及位势稍逼, 辄以计去之。虽老奸巨猾, 无能逃于其术者。”

除了李林甫之外,还有杨贵妃的父亲杨国忠。杨国忠以外戚身份在李林甫死后独揽朝纲,但是他本人并没有多少才识和能力。《旧唐书·杨国忠传》记载:“无学术句检,能饮酒,蒲博无行,为宗党所鄙。”他自己也毫不避讳,对别人说他能进入京城做官,是因为有“椒房之亲”,也就是沾了女儿的光,他自己还说没什么大的追求,就是要在晚年好好地享受荣华富贵。杨国忠不知顾全大局,在李林甫死后专心对付自己的唯一政敌—安禄山,他多次和唐玄宗说安禄山要谋反,还抓捕安禄山的手下。从言论和行为上都刺激安禄山加快了反叛的速度。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就把诛杀杨国忠当成目标之一,要为皇帝清除身边小人。

安禄山,大唐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他以及他的部下导致唐朝长达8年的乱局,唐朝由此走了下坡路

结论

盛世由安史之乱发生转折,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从皇帝自身和他身边的奸臣来了解唐朝变衰落和安史之乱发生的背景。唐玄宗在继位初期还是一位明君,他统治前期,改革政治,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有才能的大臣,给他的皇帝生涯开了好头,把唐朝建设成为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景象。有善始的他却没有善终,在统治中后期,滋生腐败,沉迷酒色,不问政事,并且还任用了李林甫、杨国忠等专权误国的奸臣。所以在755年,安史之乱一爆发,皇帝便逃出了长安城,向四川奔去,杨国忠最后也被六军诛杀。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已经动摇了唐朝的国本,对于唐朝来说这是最大的一场浩劫,后来再回到长安的唐玄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创造的唐朝江山逐步走向下坡路。

更多文章

  • 武则天自创18个汉字,却只有1个字传承至今,只因它有特殊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独创的字,武则天发明了18个什么汉字,武则天发明了几个汉字

    原来在当时,虽然唐朝的局势十分平稳,但是武则天却想要打破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因此她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打破祖宗成法,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法依据。于是,武则天使用大禹所留下的“河图洛书”作为依据,大张旗鼓的开始更改唐朝的许多名词,比如说当时唐朝的政治中心长安被武则天称为“神都”,而负责治理朝政的中

  • 刘裕称帝后,是如何对待司马家族?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家族刘裕,司马家族和刘裕是什么关系,刘裕为何立司马德宗为帝

    辛弃疾所说的“寄奴”便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刘裕素有“南朝第一帝”的美誉,史学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他称帝之后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废除苛法,关心民间疾苦,为了消除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还多次率军北伐,“气吞骄虏一如猛虎”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为辽阔的时期,可以说刘裕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然而千百年

  • 李世民为何要将自己妙龄女儿,嫁给近60岁的尉迟敬德?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评价尉迟恭,真实的历史尉迟敬德三次救李世民,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评价

    历史上,君主与臣子之间总是会有奇妙的关系。在征战之时,君主与臣子之间一般都是一心同体,一致对外,而一旦征战结束,主子成为了帝王之后,却会相互的猜忌,臣子可能会想要得到更好的地位,甚至是皇位。然而君主也可能会怀疑臣子,即便是当初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功臣。这样的君主就如同李世民。毫无疑问,李世民是一个善于治

  • 大唐统一天下关键之战,李世民差点被射成刺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统一天下的四场战役,李世民是通过战争夺取天下吗,李世民统一大唐多少年

    爆发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的“虎牢关之战”,被称为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01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虽然建立了唐朝,但依然是群雄争霸的局面,天下远不是他一个人的天下。当时,李渊的强劲对手,至少还有两大割据势力,一是建立了夏国、称雄河北的窦建德,一是占据河南、以洛阳为都城建立了郑国的王世充。李渊若想

  • 为什么清朝,还没有唐朝鼎盛时期的领土大,你听谁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和清朝哪个更强大,清朝与唐朝的变化,唐朝与清朝中间隔了多少年

    根据历史记载,唐朝的疆域在四个方向上是前所未有的:从东方的日本海、到西方的咸海、,再到最高峰时的北方贝加尔湖。也就是说,西方到达了阿富汗、咸海。突厥被摧毁后,北方已经到达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北部地区。在南部,脚趾被纳入领土。东方占据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清朝的疆域更加具体,在乾隆完全平定西北后达到顶峰:

  • 杨玉环死后,唐朝最伤心的人是谁?不是唐玄宗而是此人,伤心到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活了多久,杨玉环与唐玄宗的结局,历史上的杨玉环有没有死

    众所周知中国有四大美人,可是这四大美人最后的结局都不是很好,这其中要说最悲惨,最冤屈的当属杨贵妃,可以说她是含冤而死的,因为她并没有犯下什么大的过错,只不过是和唐明皇有着真挚的爱恋。只可惜这样的爱情不被世人所容忍和认可,最后的杨玉环的结局竟是被逼着自缢而亡,在杨玉环去世后,唐玄宗悲痛不已,每每到深夜

  • 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上,直到宋朝才有下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诗人李贺的最经典诗句,唐朝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全诗,鬼才李贺的爱情诗

    说到“天若有情天亦老”,你是否会顺口的接下“人间正道是沧桑”呢?那你又是否知道,这两句并非为一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半句诗,可是被认为是“奇绝无对”的,从唐朝便出现上半句,却等到宋朝才有人能够对出合适的下半句。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再详细讲讲。话说,大唐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王朝,不仅政

  • 《长安十二时辰》:唐朝是如何做好社会治安管理的?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朝,唐朝长安治安怎么样,唐朝的治安理念

    如今,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即将要迎来大结局。而这部电视剧其原著就叫做《长安十二时辰》,是由一名知名作家,马伯庸先生所写的一本探案小说。这一部改编自小说的影视作品,不仅是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更是获得了原著作者马伯庸的肯定。然而,在观看《长安十二时辰》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却又让人想起了一个问题,在古

  • 武则天一共造了18个字,17个已被废除,剩下的1个字却无人敢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创造了哪些字,武则天一生创造了几个字,武则天造了18个字是哪18个

    要说我们在日常交流最离不开工具就是汉字了,正是因为有了汉字,我们与人的交流才会更加的明白晓畅。纵观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长河进程,不难发现汉字也在增增减减,有着自己的演化进程。一些有识之士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多的汉字以供人们使用,并且推进汉字的演化。武则天就曾经创造过18个字,都有哪些呢?武则

  • 唐代宝藏挖出“水缸”,内藏12条“幼龙”,消息被秘藏了3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5件与龙有关的出土文物你见过几种,出土了距今超过5000年的龙文物,出土文物中的龙

    工地突然出现“宝物”,千年文物遭到了普通民众的哄抢因为科举而繁荣,也因为科举而消逝繁华,唐朝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由于时间过于久远,如今唐朝能够留下来的实物并不多了,但是唐朝的文化依旧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的传播。在1970年的陕西的何家村,有一个施工队正在建造地基,一名工人在运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