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佩服刘邦收买人心的能力,一个在大家看来再合理正常不过的政令就把人心收买笼络了。可谓是人之常情的一个举动,便将人心笼络。
这与古代残酷的战争现象有关,古代战争不像现代战争,现代战争都是热武器,火箭导弹、坦克机械化的。而古代连铁器都非常稀缺,是冷兵器的时代,打仗全靠拼命,是实打实的肉搏。
因此,古代战争中死伤的人数都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死亡率也是最高的。一场战争下来死伤数万都是很正常的,战争之所以残酷正是因为战争就像一个巨大的绞肉机一样吞噬着人的生命。
在古代一场战争下来死伤人数巨大,而且都几乎不会打扫战场,战场立刻变成了尸横遍野的荒地,阴森恐怖使人无法靠近。面对着数量惊人的尸体,根本就没人人来收尸,因此,在战争中死亡的人便成了孤魂野鬼。
而军队处理尸体的手法也是极其简单粗暴,只是把人的尸体全部堆放在一起,简单的处理一下。而且古代军人都以人头建立功勋,杀人越多获得的功勋越大,因此,军人便将尸体堆砌起来,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绩。
“京观”一词可能有很多朋友对它还很陌生,知道它的都明白它的恐怖。在古代,一场战役结束后,面对数万数十万的尸体,对于打扫战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因此,为了快速解决这一问题,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就将尸体堆放在一起,一层一层的堆放,每堆放一层便撒上一层石灰防止尸体腐烂造成疾病的传播。
因此,一场战役后,战场上便多出了许多座人山,用死人堆成的山丘。而这种用死人堆成的山丘便被称之为“京观”。
“京观”的形成主要还是源于古代的军功制,军人的军功是靠人头堆砌起来的,因此“京观”也是代表着军人的荣誉。
因此,古代战争胜利者为显示战功,收集敌人的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
《左传.宣公十二年》:“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
《后汉书.皇甫嵩传》:“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于城南。”也作“京丘”。
京观: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古之战场所在有之。(张岱《夜航船》)
《旧唐书–东夷列传》:“贞观二年,破突厥颉利可汗,建武遣使奉贺,并上封域图。五年,帝诏广州司马长孙师临瘗隋士战胔,毁高丽所立京观。”
而刘邦下令让官吏给战死沙场的将士,用衣被棺木殓尸,并转送回死者家中,这是对将士及家属百姓的一个最大的安慰。因为,一但战死沙场,就等于尸呈荒野,也就成了孤魂野鬼。
作为战士,最大的心愿也是死后能回归故里,落叶归根。作为战将士的家属,同时也是希望能给死去的亲人收尸,安葬。
而刘邦的这一指令等于是安抚了将士及将士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