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即位流言众多,是否与他的“两面派”有关?争储夺嫡全凭这招

雍正即位流言众多,是否与他的“两面派”有关?争储夺嫡全凭这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97 更新时间:2023/12/4 16:45:23

关于雍正继位,历来有多种说法。有说雍正给康熙进参汤时,给老皇帝暗下毒药,康熙察觉后,将一串佛珠砸向他,之后七窍流血而死。而雍正则以佛珠为信物,对外声称康熙将大位传给了他。有说诏书是隆科多篡改的,他把“皇位传十四子”中的“十”字加了一横,下面再挂一钩,就是成了“皇位传于四子”了。还有说十四阿哥原名叫胤祯,隆科多将“胤祯”改成了“胤禛”。

然而仔细推敲,以上三种说法,一条也站不住脚。首先,第一条,据有关史料记载,康熙在世时最反对喝人参汤。而且他那次所生之病是重感冒,感冒发烧,怎么能以火益火,更不可能喝人参汤。至于说雍正下毒,那就更不可能了。

再说第二、三条,在清代称呼或书写皇子次序时,必先在写次序前加上一个“皇”字,如皇四子、皇十四子。如果说隆科多篡改遗诏,将十字改为于字容易,但读起来就尴尬了,成了“传位皇于四子”。所以,这一条谣言违背了清代对皇子的称呼方式。

更何况在清朝的正式文件中,“于”和“於”并不通用,传统诏书中只能使用“於”。再者而言,清朝的传位诏书,除了汉文,还有满文,不管谁来改诏书,即使改了汉文,那满文要不要改呢?

因此,以上几种说法都是说不通的。那么雍正为何会受到这样的质疑呢?这都是因为雍正的确是“两面派”造成的。

康熙末年诸皇子夜以继日地进行着争储夺嫡的斗争,当时在世人心中,有望继位的有四位人选,分别是皇太子胤礽、皇长子胤禔、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而对于皇四子胤禛,普遍印象比较淡漠。

那么这位默默无闻的皇四子胤禛,是如何作为一匹黑马杀出重围的呢?实际上,他所玩弄的手腕与其它皇子相比,也没什么高明之处,一朝胜出都是多年苦心经营的合理结果。

胤禛是康熙的第十一子,在出生前后有七个兄长皆早夭,因此按照后来的排位,他就成了皇四子。她的母亲地位也不高,不过受康熙宠幸倒是真,一路从宫人晋升为妃。

但是胤禛却不是由生母养育大的,而是由康熙的第三任皇后佟佳氏抚育成人的。由于佟佳氏无子,所以将胤禛视如己出,母子关系很好。

佟佳氏是一等公佟国维的女儿,也是康熙帝生母的侄女,还是隆科多的姐姐。可以想象,这段经历和关系对胤禛之后几十年的个人发展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康熙一向很重视对皇子们的教育,胤禛也不例外。在青年时期,他便学习了满、汉、蒙文字,经史和骑射等科目。在十九岁时便跟随康熙亲征噶尔丹,经受过军旅生活的锻炼,同时,康熙还时不时给他派一些行政方面的临时差使。

青少年时期的学习和实践,为雍正日后积累了足够的文化、历史知识,不论是争储还是夺位,他都能游刃有余。

康熙三十七年(1698),他被封为贝勒,从而在皇室中具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帝废掉了皇太子,这一事件令胤禔、胤禩欣喜若狂,他们都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向储位冲去,结果却受到了康熙的严厉打击而声名大损。

胤禛在这件事上就表现得非常智慧,他深知皇太子与康熙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康熙是念及父子亲情的人,虽然一时生气,但之后态度必然会有所转变。于是,胤禛在此次事件上采取了调和的态度。

他一面劝康熙保重身体,而另一面对于胤礽也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在有机会时就为胤礽说上几句好话,以缓和父子之间的矛盾,比如胤礽说绝无谋害康熙之心,就是胤禛代为转达的。同时,他还要极力避免触怒胤禔、胤禩等人,以免被视为太子党。对于胤禔、胤禩等人所干得坏事,他也没有揭发。

可见,胤禛考虑问题非常具有全局观,更为关键的是,他自己一再表示无意营求储位。因此,在废太子的事件中,胤禛成为获取实惠最多的一个皇子。康熙四十八年,他便被封为亲王。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康熙再度颁旨废皇太子。同时为了防止诸皇子争储斗争再度发生,康熙明谕不立储君,并禁止臣下就此建言。

而此时的胤禛,由于政治地位的提高,政治野心也随之膨胀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了 争储的斗争中去。但他又深知康熙对此深恶痛绝,因此,他的活动十分隐秘。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他的新信戴铎给他写了一封密信。大致意思就是,对当时的政治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指出在这个关键时刻,哪位皇子的策略得当、活动积极,谁就最有可能胜出。

此外,还要他注意策略,对上要想尽一切办法取得康熙的信任。对下还要处理好兄弟关系,不能闹僵。

但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大力联络百官,大力扶持自己嫡系,将他们安插到各级要职,为夺取天下做好充足的准备。

戴铎的这封密信不简单,等于是给胤禛参加争储斗争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操作指南。胤禛对此也十分重视,将其视为“金石”之言。

胤禛工作的首要重点对象就是康熙,康熙晚年儿子争储闹得心境不宁。胤禛便在康熙诞辰或闲暇之日,邀其临幸圆明园或热河避署山庄狮子园,举行一场小型的家庭聚会,让康熙感受一下天伦之乐,乾隆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康熙眼中的,为雍正也是加分不少。

这样一来,即使康熙不建储君,但在虑及身后事时,至少会将胤禛作为一个候选人。

对于与胤禛一起竞争的对手,比如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皇九子、皇十四子等人,他虽然内心对他们恨之入骨,但在表面上能做到绝不拆台。

同时,为了迷惑对手,他信佛甚笃,并自我标榜“天下第一闲人”,以示自己与世无争的心态。

而在背地里,他的动作却大得出奇。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他千方百计地招揽官员,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终于形成了一个小集团。这个集团的主要成员有:川陕总督年羹、湖广总督魏经国、副都统常赉、四川布政使戴铎、河南开归道戴锦、兰州府同知沈廷正、清江理事同知马尔齐哈、内阁中书博尔多、步兵统领隆科多、皇十三子胤祥等等。

虽然看上去人数不多,但这些人的活动能量却很大。在胤禛的指挥下,他们经常出入大学士、九卿和六部官员之门,不断地进行游说,甚至将李光地也拉到了他们的阵营。

由此看来,雍正能在康熙末年的争储斗争中胜出,顺利继位绝并非偶然,而是他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

由于胤禛在即位之前,与他的几个对手胤禩等人进行过激励的明争暗斗,在他继位之后,失败的对手为了平复内心的不忿,往往会散布诸多不利于胤禛的谣言,说胤禛争储篡位的传言,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流传到民间去的。

这些宫庭传闻到了民间之后,又不断地被发酵,文人把它演绎成小说,史学家在说正史的时候,也爱把野史逗趣。人们对小道消息的兴趣似乎永远都大于“大道”,这大概古今之人的通病,无药可解。因此,雍正篡位的流言便不断地流传,一直流到了我们的耳朵里。

不论康熙的遗诏究竟如何,历史的现实是,皇四子胤禛坐上了龙椅。而且从帝王逐鹿说的角度来看,九子夺谪斗得本来就是实力,即便其中有阴谋,那也是胆识与智慧的较量,最后胜出者也必定是凭着自己的能力胜出的。

事实上,在雍正为帝的十三年中,他的确用自己的实力向历史证明,他完全胜任皇帝一职。相比之下,那些篡位传言并不足为虑。

更多文章

  • 《花落宫廷错流年》大清第一才女与几位阿哥之间的多角恋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花落宫廷错流年雍亲王,花落宫廷错流年纳兰公子结婚,花落宫廷错流年第一季选妃大典

    故事是以为公主找伴读实际为太子和阿哥们选妃做准备开始的,年姝媛原与纳兰容若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却不料被现实因素所击败,父亲的政见不合,年姝媛与太子的关系都令纳兰容若感到无比的无奈和无力改变,这段青梅竹马的美好爱情也随着无尽的现实无疾而终。而在第一季中最主要的感情线是太子胤礽和年姝媛,年姝媛是年羹尧之妹

  • 康熙都说算了,吴三桂却仍要残忍地杀死永历帝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怎么灭的吴三桂,吴三桂绞死永历皇帝,康熙皇帝为什么会打败了吴三桂

    1661年,镇守云南的吴三桂率兵入缅,在他的逼迫之下,缅甸王不得不将朱由榔交出。自此,南明朝廷以最后一位皇帝流亡被俘为结局而宣告失败,当时康熙皇帝刚继位,朱由榔在昆明被吴三桂处死,南明朝廷最终灭亡,吴三桂因功受封平西亲王。就是这样,本为大明辽东守将的吴三桂,自叛明投清以来,靠着攻杀南明将士、手刃南明

  • 甄嬛原谅了雍正那么多次,这次心寒真的是因为纯元?有些事她没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甄嬛后期对雍正的态度,甄嬛最后为雍正哭了吗,甄嬛和雍正私下关系

    在甄嬛进宫,她的苦难生活就开始了,别看她前期一直被雍正宠着,看到后面会知道,这才是甄嬛苦难的源头,要是雍正不宠甄嬛,她就不会陷进爱情里出不来,也不会在被雍正伤了之后,一次次原谅他,更不会在纯元旧衣事件后立马对雍正心寒了。而这个原因,她一直都没有说出来。雍正一次次伤害甄嬛在爱情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 老照片: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士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英国女性真实照片,珍贵历史影像抗日战争,中国抗日十大女性

    1961年12月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内拍摄的照片,这台大型机器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第一台12000吨水压机。蒋介石的前妻陈洁如,1919年的夏天,还只有13岁的陈洁如在张静江家第一次见到了蒋介石,蒋介石对陈洁如一见钟情,此后就对她展开了追求。在蒋介石的不断追求下,陈洁如逐渐接受了蒋介石,两人于1921年

  • 袁绍死后,他帐下的8大谋臣9大猛将,都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绍手下有哪些名将,袁绍十大谋士是谁,袁绍死后的十大谋臣

    他死后,他的三个儿子陷入了内斗,并曹操利用,将他们逐一攻破,袁绍打下的天下也落到了曹操手里。袁绍的地盘落在了曹操手里,那么他手下的那些谋臣武将,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袁绍的谋士中,才能最好的当属田丰、许攸、审配和郭图。田丰因屡次劝阻袁绍征伐曹操,这惹怒了袁绍,将他关入了大牢。兵败后,袁绍恼羞成怒,将田

  • 三国正史十大武将,别再提吕布、马超,真正的第一猛将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超赵云吕布谁更厉害,三国四大猛将马超,吕布郭嘉马超搭配

    唐宋两代武庙名将名单,都有吕蒙。吕蒙前半生没有过任何奇谋,也没有任何出彩的战例,甚至不怎么识字。但吕蒙苦读兵书,终成一代名将。建安二十二年,吕蒙在濡须坞挡住曹操的进攻。后来吕蒙白衣渡江,导致关羽败走麦城。9、魏延魏延是蜀汉不可多得的将才。魏延的去世,给蜀汉带来的尴尬局面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 三国:孙权和刘备在荆州问题上的因果,刘备不占理,孙权有主动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为什么借刘备荆州,孙权何时要求刘备还荆州,刘备为什么不把荆州还给孙权

    三国时期,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之间,就荆州南郡的归属权问题,纠缠了十多年,从赤壁之战后到夷陵之战为止。最终的结果是,刘备集团失去了整个荆州。孙权集团获得荆州的方式,被很多三国爱好者诟病。因为,孙权集团是借着关羽北伐之际,从背后偷袭荆州得手。这个行为,被认定是不光彩之举,且背叛了所谓的孙、刘联盟。但我个

  •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阿房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阿房宫为谁建的,秦始皇修过阿房宫吗,秦始皇在什么地方修建的阿房宫

    然而也有人持完全不同的看法:秦始皇不惜民力,残害百姓,把全国百姓投入到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中,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长城和阿房宫。唐代杜牧有《阿房宫赋》,认为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阿房宫呢?今阿房宫仿古建筑历

  • 孟达带着四千余家部下,投降曹丕,是不是把整个上庸掏空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孟达曹丕,孟达为什么投降曹丕,曹丕为何喜欢孟达

    《魏略》记载:达以延康元年率部曲四千馀家归魏。孟达后来写信劝刘封也投降,但刘封不降,诸葛亮认为刘封刚猛,百年之后,无人能控制他,建议刘备借此机会除掉刘封,刘备同意了,刘封被迫自杀。孟达投降曹魏,把曹丕高兴坏了,立即对孟达加官进爵,重赏孟达。孟达在刘备手下,只是作为刘封的副手,镇守上庸,充其量是一个太

  • 李世民12年没让武则天怀上,李治为何就能一夜中奖?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为什么嫁给李治,武则天对李世民和李治的态度,武则天为什么一跟李治就怀孕

    导语:在我国历史上,说起盛世,那就非唐朝莫属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让原本就富裕的盛唐,又繁荣的许多。而说起唐朝,就不得不说一说武则天,这个从一个小才人,到最后成为女皇帝。在这期间,她做了很多的努力,毕竟作为一个女人,能坐上皇帝的位置,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过很多人都很好奇,武则天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