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纸的出现是在东汉,为何在战国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呢?

纸的出现是在东汉,为何在战国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792 更新时间:2024/2/6 12:28:35

纸上谈兵的出处而“纸上谈兵”也是这个道理,在《史记》中司马迁是没有使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它是根据当时蔺相如赵括的评价演化而来的。

[var1]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史记》

这是西汉时代司马迁的记载,那北宋时代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又是怎么记载这件事的呢?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可以看到,两部正史中对这件事的记载都没有使用“纸上谈兵”这个典故。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的纸张还未发明时,司马迁就已经创造出“纸上谈兵”这个典故了。

纸上谈兵说法的形成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形成的,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去考证了。就像“不明觉厉”这个虽然只是前几年的新兴互联网词汇,但是谁也说不清楚它最早出现在哪里。

赵括的典故以“纸上谈兵”的成语形式出现应该是在明清之际,如《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就写得有: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var1]

清代曾朴在《孽湖花》第二十五回中也写得有:京朝士大夫企慕曾左功业,人人欢喜纸上谈兵,成了一时风尚。清代李宝嘉在《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中也写有: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

由此可见纸上谈兵大致应该是在明清时代由于古典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出现,在文学家的概括和传播下,这个成语才逐渐传播开来。

其实可以从“纸张”的应用程度来大致推断这个词语的形成过程,大家都知道纸张最早是在东汉时期,由宦官蔡伦发明的。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汉书》

[var1]

蔡伦发明纸张以后,虽然摆脱了以前用竹简、帛布之类的工具,但是那时的纸张应该还是属于比较前沿的发明,中下层无法普遍的使用这种新的纸张。魏晋时代,纸张的使用稍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考虑到中间有一段长达数百年的“五胡十六国时代”,恐怕这并不有助于纸张的传播。

因此直到唐宋之际,随着社会局势趋于稳定,制纸业才得到迅速发展,在社会中被广泛的进行运用。这时期出现了大量在纸张上进行题诗和绘画的艺术作品,一时半会想不起佐证,欢迎有知道的同学在此补充。

纸张的广泛运用以及唐宋之际文学诗歌的兴起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纸上谈兵”这个词汇的形成,因此到了明清小说体裁出现后,就形成一个历史典故。

亲,如果对这个答案满意,点赞关注鼓励喲~

更多文章

  • 越王勾践兵败后向吴国称臣,为吴王尝粪,具体情况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勾践尝粪有记录吗,勾践尝粪辨疾,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尝粪

    故事出处最先也是唯一记载越王勾践品尝吴王粪便的历史资料是《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其如是记载说:范蠡曰:"臣窃见吴王,真非人也。数言成汤之义,而不行之。愿大王请求问疾,得见,因求其粪而尝之,观其颜色,当拜贺焉,言其不死,以廖起日期之既言信后,则大王何忧?"[var1]当时越王勾践跑到吴国去当人质以

  • 晋国为何被三家大夫瓜分?国君原本打算反抗,却被赶出国死在路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国被哪三家大夫瓜分,晋国被瓜分过几次,晋国被瓜分的根本原因

    在每一个军中设置将一名,佐一名(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的中军地位最高,而担任这六个职位的都是晋国最早的公卿,当时一共有十一个氏族以世袭轮流的方式担任这六个职位。[var1]而后来这些氏族不断的内斗,有的氏族因为失势而失去了世袭的权力,被排挤出公卿的队伍,有的氏族却逐渐

  • 圣人孔子为什么会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婚姻状况,孔子和圣人的关系,孔子怎么讨论婚姻的

    孔子出生与公元前551年,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的鲁国陬邑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他是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之最大的开创是私人讲学,但颇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和原配妻子的矛盾,也是从他开始开办私人讲学开始的。孔子的妻子名叫亓官氏,她是春秋时期的宋国人,也就是今天

  • 秦国完成统一,有一个手段至关重要,政治联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国统一过程,秦国巩固统一措施有哪些,秦国统一时的策略

    这期间,这些国家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拉拢更多的帮手想了各种招,连自己的父母子女都成了工具。而最快的一招,就是结亲。每个诸侯国都在使用这个办法,其中,秦国的功力可以说是炉火纯青。这方法一直伴随着它的发展和扩展,为日后统一六国埋下了长长的伏笔。[var1]这期间,最具战略眼光的一次联姻,就是秦襄公赵开的

  • 六国人才的持续输出助攻秦国成就统一霸业,哪些人才起到关键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一统六国时谁最厉害,秦国用了哪些六国人才,帮助秦国完成统一的三大名将

    [var1]秦国对人才的渴求助其成就霸业秦国地处西部边陲,虽然有八百里秦川作为基础但是毕竟不如中原富庶。况且不但是产出相对贫瘠,并且在秦国早期还被六国当作戎狄蛮夷来看待。所以秦国要想强大仅凭自己默默发展不行,吸引六国人才为己所用才是弯道超车、超常规发展之路。由于秦国对人才的渴求,很多在东方各国不受重

  • 俗话说,子承父业,诸葛亮的儿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训,诸葛亮的儿子有多聪慧,诸葛亮的儿子听诸葛亮的话吗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最高谋士,作为刘备的心腹大臣,诸葛亮在蜀汉的建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诸葛亮在蜀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唯一可惜的是诸葛亮只活了54岁就死了,如果诸葛亮多活10年,三国的历史肯定会改写。历史没有如果,诸葛亮虽然死了,但蜀汉依然存在。但没过多久就被曹魏给灭了。刘禅和刘备是父子,两个人很不一样

  •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手里有3件宝贝,在吕布死后,它们怎么样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布死后他的三件宝贝给了谁,三国大将吕布简介,吕布死后他的三个宝贝都去了哪里

    首先,我们来说吕布的第一件宝贝,就是他的兵器,方天画戟。吕布将自己的一把方天画戟使得是出神入化。据说当初袁术和刘备交战的时候,双方都想要拉拢吕布到自己的阵营,这样己方就必胜了。但是吕布却非常的谨慎,那一方也不愿意加入,但是他也不愿意得罪两人,因为一旦他将袁术和刘备都得罪了,很可能双方联合起来打自己,

  • 六出祁山后,如果诸葛亮能多活十年,他能率领蜀军打进长安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初出祁山,诸葛亮六出祁山有可能成功吗,诸葛亮六出祁山算不算侵略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但都没有打进长安城,最后病死五丈原。如果再给诸葛亮十年寿命,他能率领蜀军打进长安吗?六出祁山我们先大致的看一下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大概情况:第一次: 228年,诸葛亮命赵云出斜谷,自己率蜀军主力出祁山,前期顺利,但马稷在街亭被张郃击败,蜀军退还。第二次: 228年冬,趁曹魏兵败

  • 三国一个比一个厉害的谋士,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最顶级的十大谋士,三国中顶尖谋士有哪些,三国中最厉害的3个谋士

    在封建时代,成者王侯败者贼。成者往往成于谋划,败者也往往败于谋划,谋士的一大特点在于经世致用。三国中的谋士众多,今天我们来为其排名,不知道是否符合大家心中的印象,就跟着卧仔一起来看看三国六大谋士排名都有谁吧!徐庶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人物,后归曹操,并仕于曹

  • 双乳山发现西汉诸侯王墓,墓主未穿戴金缕玉衣,专家:原来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汉诸侯王墓,西汉诸侯王墓完整视频,西汉王墓真实历史

    说起济北王刘宽,相信很多人都不熟悉,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玄孙,济北王式王刘胡之子。刘宽在位期间,因与父亲刘胡的王后和妾室通奸,悖离人伦,并在祠庙祭祀时诅咒皇上。事发后汉武帝下令将其押往都城问罪,刘宽闻讯后自刎而死,此后济北国被废黜,改设置为北安县,归属泰山郡管辖。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就是末代济北王刘宽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