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小受祖父朱棣喜爱,耳濡目染,朱瞻基轻松平定叔父叛乱

从小受祖父朱棣喜爱,耳濡目染,朱瞻基轻松平定叔父叛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10 更新时间:2024/1/26 3:08:01

这种现象在明清时期都发生过,我们对清朝雍正帝的继位合法性争执不断,毕竟这位四爷在九子夺嫡的时候表现并不出众,一副韬光养晦的样子,可恰恰是这个看似不争不抢的胤禛夺得了皇位。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胤禛矫诏篡位,将康熙帝遗诏里的“传位十四”多加了一笔,改为“传位于四”。其实我是比较偏信雍正帝合法继位的,这是因为他有一个聪慧乖巧的儿子,爱新觉罗.弘历。

据乾隆帝弘历在《晴碧亭忆旧》里回忆,祖父对他的关心随处可见,有一次弘历从山下跑来的时候,康熙帝着急地喊道:“小心点,别摔倒了。”祖孙之情溢于言表,六十年后的乾隆帝还不忘祖父的样貌。

今天我们要讲的也是一位隔辈亲的皇帝,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祖孙二人的故事,康熙帝是在驾崩那一年才第一次见到年幼的乾隆帝,而朱瞻基却是从小就跟在这位征战沙场的祖父身边。

朱瞻基是朱棣的长孙,从出生的时候就得到了朱棣的喜爱,朱棣每次处理完军事的时候,都会去看看可爱的小孙子,享受含饴弄孙的快乐。朱瞻基四岁那一年,祖父朱棣正式宣布发动靖难之役,年幼的朱瞻基不知道,这一场战役事关全家的生死存亡,一旦祖父从前线败退而归,那么燕王府将会被冠上谋反的罪名,等待他的将是死亡。

1402年,燕军攻下应天府,建文帝不知所踪,祭拜完朱元璋的皇陵,朱棣在南京即位称帝,废黜了建文帝的年号,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祖父登基称帝后,八岁的朱瞻基随同祖母来到南京,长在北方的朱瞻基养成了活泼开朗的性格,可是一到肃然的宫廷竟能收起顽皮的性子,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朱瞻基的行为赢得朝廷官员的赞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魄力,将来必是大有一番作为的一国之君。

随着朱瞻基逐渐长大,懂事听话的他在宫中进进出出,难免会遇到年长的皇室宗亲,朱瞻基总是向他们礼貌问好,非常尊敬长辈。明成祖对朱瞻基的乖巧十分欣慰,皇子皇孙们到了年龄要接受教育,他决定为小孙子仔细挑选一位蒙老师。

明成祖为朱瞻基挑选的老师是靖难功臣姚广孝,一位学问渊博的儒僧,是明成祖最为敬重的谋臣。分量这么高的姚广孝给朱瞻基做老师,可以看出明成祖对他是多么喜爱了。

除了姚广孝以外,明成祖还要求翰林院文士为朱瞻基讲授治国之术和儒法之道,这是明成祖有意培养朱瞻基做继承人的信号。明成祖对朱瞻基的栽培不仅体现在请儒学大师为他讲学,还十分注意言传身教的作用,懂得自己的行为能对孙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1409年,明成祖巡狩北平城,朱瞻基跟随祖父一同出巡,沿途中看见一大片农田,明成祖便令兵士停下龙辇,亲自带着十几岁的朱瞻基到田间,看农民的辛苦劳作,并教他认识各种农作物和农具。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他在封儿子做藩王之前,派他们去安徽凤阳守祖先皇陵,让他们感受一下民间疾苦。不像其他皇帝象征性地锄一下地,明朝前期的皇帝都对农作有天生的亲近感,不仅因为他们的祖先是在土里刨食的农民,还因为他们更懂得民以食为天的道理,要想巩固统治基础,首先要安抚好农业。

朱元璋对儿子的磨练,被朱棣当作祖宗遗训,同样应用到朱瞻基的身上,并让养尊处优的朱瞻基明白了关爱百姓、珍惜农力的道理。经过祖父的教诲和培养,秉性聪慧的朱瞻基每次读书必定从头读到尾,领悟朝代兴盛衰亡的道理。

1410年,明成祖率领大军亲征蒙古,皇孙朱瞻基则留守北京,开始试着处理国事,内阁大臣夏元吉负责辅导,朱瞻基处理政事的果敢老练是从哲学来的。

1411年,年仅14岁的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之后他一直伴随在明成祖的身边,跟随祖父出兵征讨。明成祖把发展祖宗基业的希望寄托在贤孙的身上,他多次对太子朱高炽说:“今后,天下可以太平了。 ”

1413年,明成祖的皇后,朱瞻基的祖母病逝,对于这位苦心抚养自己长大的祖母,朱瞻基和祖母的感情十分深厚。这一年,朱瞻基跟随祖父来到北京,将仁孝皇后的灵柩安葬到这里,随后又和祖父来到安徽凤阳,参拜祖陵,成祖叫他一定要铭记祖辈们开创江山的艰难。朱瞻基为父亲朱高炽的太子之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初明成祖登基称帝,曾想次子朱高煦为太子。当时的朝臣争执不下,一时拿不定主意,好在学士解缙来了一句“好圣孙”,让明成祖豁然开朗,即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则被封为汉王。

朱高煦嫉恨长兄朱高炽,多次想方设法的谋害太子,伺图夺取皇太子的位置,他常常对左右说:“像我这样文武双全的人,为什么不能做秦王李世民?”这句话突显出了朱高煦的野心,他想像李世民那样发动政变,夺取太子的位置。朱高煦的心思朝臣皆知,朱瞻基也小心警惕叔父觊觎储位的野心,并设法为父亲排忧解难。

有一次明成祖命令皇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以及皇太孙朱瞻基去拜谒明太祖的孝陵,为先祖扫墓。朱高炽的身体肥胖,走路不稳健,需要两个随从扶着,朱高煦认为这正是戏耍长兄的机会,便当着文武大臣的面,直言道:“前人跌倒,后人知警。”这时朱高煦听到后面有人幽幽来了一句“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煦回头一看,正是自己机敏勇敢的侄子朱瞻基。明成祖疼爱聪慧的朱瞻基,而朱瞻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屡次化解父亲的尴尬和无奈,巩固了父亲的太子之位。

1425年,即位不到一年的明仁宗朱高炽病逝,当时的太子朱瞻基正在据守南京,听到这个消息的他火速赶往北京城,由于动作太快,想要加害他的朱高煦没有得逞。朱瞻基明白这位叔叔的心狠手辣,而朱高煦依仗的是当初参加靖难的军人集团,因此朱瞻基不得不依靠成祖时期留下来的文臣集团。历史有时候会惊人的相似,此时的朱高煦和朱瞻基剑拔弩张,像极了20多年前的朱棣和朱允炆

朱瞻基即位三个月后,朱高煦派人痛斥明仁宗和朱瞻基违反永乐旧制,一如当初朱棣派人警示建文帝洪武旧制。仁至义尽的朱瞻基宣布出征,本来朱瞻基是打算派阳武侯薛禄讨伐朱高煦。可阁臣杨荣坚决反对,他的一句“皇上记不记得李景隆事件”警醒了朱瞻基,当初建文帝将举国之力交给李景隆,结果因为李景隆的战术无能,致使靖难之役结局扭转,兵力处于弱势的朱棣成功进入南京城。

在文臣们的劝说下,朱瞻基下定了亲自出征的决心,从小跟在朱棣身边的朱瞻基见多识广,文治武功更是不在话下。这场斗争最终以朱高煦的失败告终,也标志着靖难武将集团的失败,文臣治国的局面开启。

明宣宗朱瞻基落得和堂叔父朱允炆一样的下场,不仅是因为他身边的文臣有勇有谋,还因为他吸取了建文帝的教训。后车之师不忘前车之鉴,当初靖难之役为藩王作乱提供了自信,朱瞻基的亲自出征就是要打消那些藩王的幻想。

参考资料:《明史》等

更多文章

  • 大明风华:朱瞻基对孙若微只有征服欲,不是爱,徐滨才是初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朱瞻基对孙若微不过是统治者的征服欲罢了,后期对若薇也没有格外宠爱,就是帝王众多妃子里的一个,如果不是胡皇后自己有过错,估计他也不会废后,更不会立若微的儿子为太子,临终前要若微殉葬更是只看到了他自私的一面。婚后他得到了人,心嘛,他知道若微心里有别人,那又怎么样?他的征服欲满足大半,更何况情敌不在身边,

  • 继周迅清宫少女后,刘涛上演宋朝少女,和周渝民演一对不敢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渝民刘涛鸳鸯照片,刘涛和周渝民的戏,刘涛和周渝民合作主演

    今年是清宫宫斗剧的一年,前有《延禧攻略》看吴谨言撕众女星,后有《如懿传》看周迅和霍建华虐到最后。如果现在再出一部宫斗剧估计大家都要吃不消了吧,中华上下五千年,戏份不能全让清朝占了呀。说罢,马上就来了一部宋朝的宫斗剧。不过呢这宋朝的宫斗看点就是后宫的嫔妃们陷害来陷害去的了,而是在于看官场,毕竟宋朝的名

  • 大明风华:朱祁镇格局太小,孙若微教育不行,只有徐滨最冷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明风华徐滨和孙若微隐忍告别,大明风华徐滨跪拜朱祁镇,徐滨朱祁镇

    到了最后,朱家帝王个个为了权力变得疯魔,朱棣一生都有打不开的心结,常常做恶梦,朱瞻基最后抑郁成疾,临终前才后悔莫及,说自己一直想当个画师,老了可以躺在床上,画作挂满四壁,卧游天下,儿子想当皇帝就当,不想当也可。徐滨也是一样,从来没有执着于报仇,他放下得更早,知道朱棣愿意跟建文谈合,他就积极联络朱允炆

  • 大明风华:朱祁镇教育失败,要怪朱瞻基走得早,孙若微负次要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与孙若微最后对话,大明风华 朱瞻基朱祁镇,朱瞻基是怎么评价朱祁镇

    从小朱祁镇就体弱多病,两岁还不会说话走路,历史上母强子弱好像是个很难打破的规律,武则天孝庄历史上比较强势的女性,儿子一般都很叛逆,孙若微也不例外,她一个女人掌管朝政,把大明管理得天下太平,有她的一半功劳,但是面对这个一个儿子,她也是无能无力。朱祁镇生在皇宫,一直顺风顺水,身边不是奉承他纵容他的大臣,

  • 大明风华:朱祁钰已病入膏肓,命不久矣!朱祁镇为何急着夺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朱祁镇朱祁钰,大明风华为啥突然立朱祁钰为皇帝,朱祁钰和朱祁镇的关系

    先来分析一下当时的背景,历史上的朱祁钰虽然野心不大,且有点懦弱无刚,但完全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么一无是处,在土木堡战变里,他临时即位,他的英勇果断为国家为江山做出的贡献不小,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过善良,当时把朱祁镇接回来,没有处死。朱祁镇制造夺门之变的时候,景帝朱祁钰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造成身体不好

  • 大明风华:朱瞻基喜怒无常,婚前苦追孙若微,婚后看不到一点偏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与孙若微谈心,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感情,大明风华朱瞻基孙若微日常生活

    在朱瞻基眼里,孙若微太特别了,跟宫里的女人完全不一样,在接触中慢慢发现这姑娘不仅很仗义,还心胸天下,没事喜欢去诏狱玩,虽然知道她随时有杀自己的可能,但依然将她带进宫,不是真爱,谁会吃饱了这样玩。最让观众感动的有两幕,一是孙若微为爷爷挡箭后,朱瞻基对孙若微的那段深情告白,那一刻他真的害怕孙若微再也醒不

  • 大明风华:朱瞻基问孙若微是否愿意殉葬?是试探还是真有想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与孙若微最后对话,大明风华孙若微接受朱瞻基,大明风华朱瞻基与孙若微的爱情

    虽然孙若微这个皇后来得晚一些,但终究还是坐上了皇后之位,而这点也看出了朱瞻基对她的爱,当初先帝朱棣曾下遗诏,知道孙若微谙熟文字,于军政之事颇为用心,彼乃朱家仇人,若日后得子,帝又早夭,应当及早诛杀之,他命令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见此遗诏,立即执行,但是朱高炽显然对若微很满意,不可能杀她,朱棣也是怕这个女人

  • 大明风华:朱瞻基被编剧祸害,才能没展现,人设却彻底崩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超燃片段素材,大明风华朱瞻基个人资料,大明风华朱瞻基御驾亲征

    战争戏很精彩,但后宫着实让人觉得脑残,特别是朱棣和朱高煦下线以后,胡善祥成了后宫唯一搞事业的人,本来对她莫名其妙怀孕就觉得很突兀,结果朱瞻基居然十分欣喜,握着她的手迟迟不松开,眼神还瞟了一下孙若微,有点挑衅的味道:“你怎么还没怀”?看到这里观众已经颇有不满,虽然皇帝三妻四妾十分正常,但他的真爱是孙若

  • 大明风华:朱高炽罢黜于谦,让儿子去南京,是保护还是为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大明风华于谦与朱高炽,朱高炽之死真相大白,于谦与朱高炽视频

    汉王和赵王两个铁憨憨一直被蒙在鼓里,等有所察觉后,爷爷已经驾崩好几天,错过皇位的他们俩,像热蜗上的蚂蚁,这失去的不仅仅是皇位,还有可能性命不保,以朱瞻基那急红眼的性格,早已把当初在爷爷面前立的“绝不沾朱家人的血”誓言忘得一干二净。可以理解朱瞻基复杂的心情,这次继位不成功,自己就会被两个叔叔杀害,就算

  • 大明风华:朱瞻基这么痴情有趣,孙若微为何就是不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明风华孙若微爱过朱瞻基吗,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感情,大明风华孙若微朱瞻基第二次见面

    但在孙若微眼里,却看不到朱瞻基的优点,只看到他是一个不折手段且十分有野心的男人,当初汤唯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孙若微只对徐滨心动过,对朱瞻基一辈子都没心动过,那么,朱瞻基这么一个像玉一样的少年,孙若微为什么就是不爱呢?首先还是仇恨,就算朱瞻基再优秀,他的爷爷也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这种仇恨不会因为对方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