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李自成农民起义还是因为后金崛起?

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李自成农民起义还是因为后金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16 更新时间:2024/1/22 18:32:43

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城内城外兵荒马乱,辽东患有后金八旗军虎视眈眈,吴三桂面临复杂的局势举棋不定,勤政爱民的崇祯皇帝也因为无法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最终选择上吊自尽。

然而这一切都是注定的,或许早在几十年甚至更早之前,明朝的腐败现象和诸多因素就已经导致了这个结局。

乱世年代,有灭亡就会有得益者,后金趁虚而入,随着李自成的溃败,最终入主中原,开了满清统治的时代。

后金的崛起对明朝而言确实威胁重大,满清八旗军也替代了汉人入主中原,只不过辽东局势并非明朝灭亡的唯一因素,但却在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的背脊上加重了负担。

自从魏忠贤权倾朝野开始,崇祯皇帝继位之后从来就没有停息过斗争,为了消灭阉党势力,朝廷内耗不止。

对于一个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想要斩草除根难度颇大,耗费十几年都已司空见惯。朝中大臣贪污腐败,每个人只为切身利益着想。

崇祯皇帝如履薄冰却又刚愎自用,每天都在钢丝线上步步为营,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起以往的皇帝,崇祯容不得犯下丝毫错误,每一个错误都有可能葬送大明王朝。

其实明朝的灭亡并不能将所有责任全都推卸给崇祯皇帝,崇祯在位期间,朝廷已经腐败透顶,内忧外患、国力匮乏,这就要从明朝中后期说起了。

王朝到了中后期,土地兼并造成大量流民,这在过去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屡见不鲜的现象。即便张居正带着“愿以身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的觉悟奋力推动改革,可都会因为利益集团的阻碍而步履蹒跚。

万历中兴是短暂的,像是昙花一现一般,随着万历皇帝晚年倦怠朝政、沉湎酒色,致使明朝发展停滞、经济止步不前,国家逐步走向衰亡。

同一时期的政权总是此起彼伏,后金势力正是在此时迅速崛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开始不断向外扩张,后金政权得以建立,也同时成为了明朝的心腹大患。

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率军在萨尔浒一带发起防守反攻,集中兵力逐一击破各路明军的围攻。此战役不仅大败明军近5万兵力,并且获得了辽东一带的主动权。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和后金之间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通过萨尔浒之战,后金逐渐占据优势,明朝也开始由攻转守。

不过如果说明朝的灭亡是因为一次战役或许太过牵强,大明王朝自朱元璋建立以来的百年基业,又怎么会毁于一两场战役带来的影响呢?

即便后金的崛起严重威胁到了中原王朝,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明军若是一心抵御外族,后金即便兵强马壮也无能为力。

最关键的则是明军二线作战,既要提防辽东局势,又要出兵剿灭李自成的起义部队,这才是最致命的。

我们都知道,战争无非就是一个烧钱和死人的过程,两线作战的明朝政府久而久之就会耗费大量的银两,造成国库空虚,经济压力极大。

这让崇祯皇帝很头疼,他刚坐上龙椅就惩办了宦官魏忠贤,紧接着就要面临李自成的起义军和辽东的八旗军。

崇祯虽然已经巩固政权,可是朝中早已腐朽不堪。为了筹集军饷,王公大臣全都避之若浼,没有人愿意真心帮助皇帝,崇祯不得已只能自掏腰包发行军饷,在没有经济支撑下的明朝又焉能不败?

难道就没有解救的办法了吗?

当然不是,之前明军面对蒙古军的时候也发挥了其优势,利用中原的地形将强大的游牧民族骑兵挡在明朝边境之外,对于满清的八旗军也是如此,只不过战争总会出现意外,更何况是降临在经济落魄的明朝军队上,同时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辽东局势日益紧张,后金政权也在不停扩张。为了应付关外的八旗军,明朝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能够募集军饷,这钱自然就克扣到了百姓头上。

西北地区连年闹蝗虫,饿殍遍野,百姓早已困苦不堪,可是明朝政府却在此时不但没有减轻人民的负担,反而加重了赋税,由此才有了李自成死灰复燃的故事。

再接着,明朝末年又恰好赶上了小冰河期,即使崇祯有回天术,恐怕也无法拯救大明王朝。

农民起义、辽东局势、朝政腐败,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压死大明王朝这个即将累死的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何况它们是在同一时期接踵而至。

当我们再一次提到明朝灭亡的原因时,我们应该知道明朝并非某一个历史事件导致的,而是在自身本就朝不保夕的情况下面临内忧外患。

不过小编有理由相信,辽东局势是所有事件的牵引源头,在天灾不断的情况下,后金政权的出现严重危及到大明江山,导致明朝政府出现一系列的财政危机,紧接着恶性循环,然而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的出现再一次将明王朝推向深渊。

所有不利因素如排山倒海似地涌向明朝江山,仅仅只靠崇祯一人又怎能改变已成定局的命运呢?

更多文章

  • 残害岳飞的皇帝,竟是书法家?楷书、草书无一不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岳飞草书之作霸气十足,岳飞楷书真迹,岳飞书法大全欣赏

    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卷,落款“德寿殿书”,作者赵构就是《岳飞传》中提到的康王,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又是北宋徽、钦二帝被金国掳走后偏安江南一隅建立南宋王朝的皇帝。秦桧是宋高宗朝的宰相,岳飞就是他俩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的。于是,在人们心目中,这个皇帝不是好人。但是,这个皇帝和他爹一样,当不好皇

  • 李自成打下北京城后,崇祯的内帑还有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为啥不跑,崇祯几年李自成攻下北京城,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为什么不逃

    那为什么会传言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崇祯内帑会有3700万锭银子,每锭银子2500两?甚至更多?更有传言内帑的很多铜钱存的时间太长都霉变了。其实有这样的传言并不奇怪,大明灭亡后,不止是崇祯,整个大明皇帝都被黑了一遍。首先散布这个谣言的是闯王李自成。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发现北京城基本没有什么钱了,没有钱百万大

  • 北宋灭亡,南宋守住半壁江山150年,为何南明却只坚持不到20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宋灭亡全过程,南宋灭亡到大明相隔多少年,北宋灭亡后南明怎么样了

    南明和南宋的共同点是,都占据着经济文化基础强大的南方。1644年,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自缢后,明朝宣告灭亡,同年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初期的南明和南宋一样,拥有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的广大领土。江南自唐朝开始,已经成为天下经济中心,杭嘉湖地区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具有相当大的粮食基地和

  • 赵匡胤解除大将兵权,唯独这个武将例外,结果15年后他成为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解除兵权的大将,赵匡胤能削兵权五代为何不行,赵匡胤释兵权真实历史

    这并不是赵匡胤忘了收回,而是有意为之,这是自古以来约定俗成的一个东西,即用自己人,这个自己人不仅仅是心腹的问题,而是血缘的问题,只有血缘纽带才是最牢固的,至少能保证政权没落到别人手中,一个皇帝不信任自己的兄弟、叔伯、子侄,难道要去相信外人吗?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和节度使制度就成为唐朝的一个问题,这个

  • 宋徽宗的“艺术大考”到底有多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徽宗的艺术造诣,宋徽宗的艺术水平怎么样,宋徽宗在艺术上的成就

    古代“高考”分为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当然,古代的考试可不仅限于科举。宋朝徽宗年间,朝政理得不怎么样的赵佶,不仅是位才华横溢

  • 康熙皇帝多次祭拜朱元璋陵墓,三跪九叩,墓前立碑“治隆唐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朱元璋三跪九叩,康熙为什么帮朱元璋扫墓,康熙乾隆为什么祭拜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二的白手起家的帝王,另一个是刘邦,两人最初背后都没有门阀或者贵族的支持,都是依靠个人能力在乱世之中创造的伟业,相较于朱元璋,刘邦最开始的境遇还好一些,毕竟是个小官,而朱元璋却是从乞丐起家一步步走上了帝王的道路,朱元璋这样传奇的经历,使得后世一位同样伟大的帝王推崇备至,这个人就是康

  • 都说宋朝皇帝怂!宋朝三百年没做成的事,朱元璋用一年就搞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恢复宋朝的原因,朱元璋谈宋朝,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宋朝

    但实际上,宋朝的发展还是不错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本不是一般的朝代可以比的,不然宋朝怎么会出这么多的清官?因为官员的福利待遇实在是太好了,根本花不着钱,所以才有这么一个太平盛世。那既然这么有钱,为啥还这么怂呢?因为除了有钱,宋朝真的是一无是处啊!也不能说宋朝的皇帝都是怂包,毕竟还有一个赵匡胤,不过除了这

  • 两岸嘉宾纪念郑成功,郁慕明批“台独”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表示,郑成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固有领土台湾,这是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外来殖民侵略的斗争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辉煌胜利。高翔强调,两岸同胞应携手同心,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9年前的电视剧《精忠岳飞》中的小演员现如今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精忠岳飞全体演员表,精忠岳飞是哪年拍的电视剧,精忠岳飞扮演者有哪些

    这个电视剧上映于2013年,影片号称是用切合史料记载的方式来讲述岳飞的生平及他带领岳家军征战的传奇故事。不过对于我这么一个岳飞历史相关研究的爱好者看来,这个片子和历史的结合性并不强,影片和《说岳全传》贴合度高,有关岳飞案的僧一行、孙革这样的关键人物都没有进行设置,不尊重历史的描写马家渡之战和淮西之战

  • 明朝大将常遇春是怎么死的,常遇春是哪里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名将常遇春后代,明朝大将常遇春祖籍是现在哪里人,怎样确定明朝大将常遇春是回族的

    1.1359年,常遇春将军在夺取衢州的过程中,以奇兵突袭,使元军无力支援,秘密协议派人投降,断了的成本。2.1363年,陈友谅以所谓六十万大军发动进攻。在鄱阳湖,他与朱元璋的军队在水上进行了36天的决战。常遇春亲自射杀陈友谅和张定边将军,在关键时刻救了朱元璋,而陈友谅则死于乱局,全军覆没。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