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徽宗的“艺术大考”到底有多难?

宋徽宗的“艺术大考”到底有多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89 更新时间:2024/1/26 3:48:57

古代“高考”分为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

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

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当然,古代的考试可不仅限于科举。

宋朝徽宗年间,朝政理得不怎么样的赵佶,不仅是位才华横溢的书画家,创建并主管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画院——宣和画院,同时,也是一位评判行家和命题高手。

为了把最优秀的人才吸收到画院,徽宗建立考试制度。他将美术考试分成六科: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考试内容以文人诗句来命题,要求考生画出诗句的意境,构思巧妙,不落俗套,做到笔意俱全。

宋徽宗

1104年,宋徽宗设立画学,即现在的美术专业学校,正式将绘画纳入“高考”科目,以招揽天下画家。

看看当时考题究竟怎么出的?又出现过哪些高分答案?

命题一“踏花归来马蹄香”

画家独具匠心,他的画面是:一个落日近黄昏的夏天,游玩了一天的官人带着女伴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蝴蝶追逐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那是因为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的缘故,考题中的涵义非常巧妙的被带了出来,含蓄又有意境。

命题二“嫩绿枝头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如何表现“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须多”的境界?

中规中矩的答案就是这样的↓

或是这样的↓

反正是众多绿叶配点红花。但,诗意要求“春色不须多”,红花绿叶这样的表达春意太多太滥了。

来看看满分答案:

绿树丛中一亭阁,一仕女倚栏而立,樱桃小红唇在一片绿色中,显得醒目,人物象形明艳照人。

宋徽宗在绘画上,看重想象力,喜欢含蓄的意境,不落俗套,独具匠心,真是一名有思想的画家。

命题三“竹锁桥边卖酒家”

有一个应试者叫李唐(后来成为南宋大画师),他只画了一座小桥,桥边画了一大片竹林,林中挑出一个酒招子,上写一个“酒”字。这个“锁”字就是要画家在“藏”的构思上下功夫,而李唐的画恰恰表现了“藏”。将酒店“藏”于竹林之中,只露一招儿,其趣在半含半露之中。这种“露其要处而隐其全”的艺术手法使宋徽宗大为赞赏。

命题四“深山藏古寺”

这个题目好刁钻!

画中的古寺要“藏”起来,而且还要让人觉得它是存在的。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庙,半遮半露,总算有“藏”的意思。

有些只能让古寺露出小角,也算是“藏”了起来。

但满分答案是,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和尚在挑水。

有和尚挑水,就说明附近一定就有他住的寺庙。

高!

命题五“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这两句诗出自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很显然,寇准的两句诗是化用了韦应物“滁州西涧”中的“野渡无人舟自横”。荒村野渡意象鲜明,以此为题试士的确是不错的选择。其中大部分考生都画成孤舟系岸,几只白鹭停立在船舷之间或几只寒鸦栖息于篷背之上,唯有一人画一船夫斜卧船尾闲吹竹笛,同样是野渡孤舟,一苍凉一闲适,高下立判。两种构图谁优谁劣暂且不说,但对当今的艺考却不无发,意境是作品的灵魂,而画工只是一种单纯的技巧而已。

命题六“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这两句出自诗人崔涂的《春夕旅怀》。

杜鹃是一种鸟,叫声凄婉,听起来好像是在叫“不如归去”,浪迹天涯的游子听到它叫,可想而知内心会是何等的痛苦与哀伤。蝴蝶翩翩飞舞,这是何等的轻松美妙,但这终究只是在梦中梦境的美好更反衬出现实的凄凉,使思乡的情感更能打动人心。

诗句中有很明确的实物:“蝴蝶”、“子规(杜鹃)”、“树枝”、“明月”,如果你只以这些意象入画,那妥妥得收拾画具,明年再来。而当时的夺魁者王道亨究竟是怎么画的呢?我们来看看后人的一幅复原图↓

他画的是苏武牧羊假寐,梦回故乡的情景。

苏武在异国的冰天雪地中,正在打瞌睡,睡梦中一定是千万里远的家乡,一幅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这幅画好像也预言了徽宗本人的命运。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汴京,将徽、钦二帝押送北方,汴京被洗劫一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被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晦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这一句算是真正体会这幅图的真正境界了。

赵佶-红蓼白鹅图

以上六题,各位才子以为如何?

要想从这么才子皇帝挑剔的眼光中杀出重围,除了要有超高的绘画功底,还需更为深厚的文学功底,特别是诗词造诣。所以,在宋朝做个画家,实在太难了!

但是,如此之高的门槛,却引来社会各界趋之若鹜,是当时的文人才子都喜欢挑战?还是说艺术生比纯文科生更易跨过独木桥入朝入仕,换得功名?都!不!是!

这事儿说起来可能有点俗,但却是根本原因:在徽宗时代,画家的地位待遇特别高!!

北宋沿袭五代旧制,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官职配备也非常完善,并且提高其政治地位,改善其经济待遇。当时文学艺术界官员能穿红、紫色的高官服装,但不能配鱼袋(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但是唯独宋徽宗允许书画院的官员配鱼袋。

在官员上朝排列时,以画院为首,书院次之,再往后才排到琴、棋、玉、百工等官员。宋徽宗还规定其他局的工匠所发的钱叫食钱,只有画院、书院所发的钱为俸直。

如果你出生在徽宗年代,又恰好有艺术天分,你敢不敢挑战一下徽宗的艺术大考呢?

更多文章

  • 康熙皇帝多次祭拜朱元璋陵墓,三跪九叩,墓前立碑“治隆唐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朱元璋三跪九叩,康熙为什么帮朱元璋扫墓,康熙乾隆为什么祭拜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二的白手起家的帝王,另一个是刘邦,两人最初背后都没有门阀或者贵族的支持,都是依靠个人能力在乱世之中创造的伟业,相较于朱元璋,刘邦最开始的境遇还好一些,毕竟是个小官,而朱元璋却是从乞丐起家一步步走上了帝王的道路,朱元璋这样传奇的经历,使得后世一位同样伟大的帝王推崇备至,这个人就是康

  • 都说宋朝皇帝怂!宋朝三百年没做成的事,朱元璋用一年就搞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恢复宋朝的原因,朱元璋谈宋朝,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宋朝

    但实际上,宋朝的发展还是不错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本不是一般的朝代可以比的,不然宋朝怎么会出这么多的清官?因为官员的福利待遇实在是太好了,根本花不着钱,所以才有这么一个太平盛世。那既然这么有钱,为啥还这么怂呢?因为除了有钱,宋朝真的是一无是处啊!也不能说宋朝的皇帝都是怂包,毕竟还有一个赵匡胤,不过除了这

  • 两岸嘉宾纪念郑成功,郁慕明批“台独”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表示,郑成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固有领土台湾,这是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外来殖民侵略的斗争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辉煌胜利。高翔强调,两岸同胞应携手同心,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9年前的电视剧《精忠岳飞》中的小演员现如今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精忠岳飞全体演员表,精忠岳飞是哪年拍的电视剧,精忠岳飞扮演者有哪些

    这个电视剧上映于2013年,影片号称是用切合史料记载的方式来讲述岳飞的生平及他带领岳家军征战的传奇故事。不过对于我这么一个岳飞历史相关研究的爱好者看来,这个片子和历史的结合性并不强,影片和《说岳全传》贴合度高,有关岳飞案的僧一行、孙革这样的关键人物都没有进行设置,不尊重历史的描写马家渡之战和淮西之战

  • 明朝大将常遇春是怎么死的,常遇春是哪里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名将常遇春后代,明朝大将常遇春祖籍是现在哪里人,怎样确定明朝大将常遇春是回族的

    1.1359年,常遇春将军在夺取衢州的过程中,以奇兵突袭,使元军无力支援,秘密协议派人投降,断了的成本。2.1363年,陈友谅以所谓六十万大军发动进攻。在鄱阳湖,他与朱元璋的军队在水上进行了36天的决战。常遇春亲自射杀陈友谅和张定边将军,在关键时刻救了朱元璋,而陈友谅则死于乱局,全军覆没。3.136

  •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导致他对功臣最残酷的杀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封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跟朱允炆的关系,大明皇太孙

    此前历史上,太子去世后,立其所生皇孙为储君的有: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立北魏文成帝拓跋浚。 南齐武帝萧赜,立齐废帝萧昭业。 辽道宗耶律洪基,立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世宗完颜雍,立金宣宗完颜璟。 元世祖忽必烈,立元成宗铁穆耳。此外,隋炀帝杨广,也一直以故太子杨昭的几个皇孙为储君人选,而不考虑其他皇子。太子去

  • 为何说明朝亡于党争,党争始于万历 看了文官所行之事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时期东林党和三党相继形成明朝的“文官集团”以及文官的权利之大,在古代历朝历代中,都是很出名的。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就要拜朱元璋所赐,朱元璋建国后找了个机会取消了丞相职务,后来朱棣又仿造丞相职务的特性,设置了内阁机构,又经过仁宗朱高炽对内阁的改制,使得内阁权力进一步扩大,最终超过了相权。内阁阁臣权

  • 赵构为何甘愿得罪自己的亲戚,也要选择赵匡胤的后人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和赵构是同宗吗,赵匡胤与赵构谁厉害,赵构是赵匡胤的什么人

    但宋朝是个例外,因为不只是宋高宗赵构提前退位了,宋徽宗赵佶也是提前退位的,并且这两位皇帝提前退位都有一些相似的原因,宋高宗赵构又要特别一些。公元1111年,宋徽宗开始派遣使臣到辽东和女真(金)结盟,一同对付辽国,经过多年谋划,宋金对辽国发动了进攻,按照约定,由宋国攻打燕京,结果宋朝十万大军,两次进攻

  • 曾经的大宋皇帝,还是很重视武将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宋皇帝一览表,大宋最能打仗的武将,大宋武将为啥出名

    马仁瑀驻防瀛洲,为御史,主要防御对象是大宋的劲敌:契丹!除了战时之外,大家还算和睦相处,有时候,军饷朝廷一时供应不上,马任瑀就直接从当地财政当中拨取,先救急,赵匡义也不会多说什么,毕竟打仗优先吗。盛夏时分,游牧民族往南走,许多契丹人喜欢到中原地区来购买日用品,包括瓷器,丝绸,一些精美的衣料等等,马将

  • 岳飞被雍正移出武庙,为何乾隆格外推崇他?简析岳飞在清朝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岳飞为什么会被雍正移出武庙,岳飞在武庙的位置,南宋皇帝对岳飞的评价

    清朝的历代皇帝,对于岳飞的感情都非常的复杂。乾隆对于岳飞的语录非常熟悉,常常用岳飞的臣子之道劝勉官员。并且乾隆并不满足于此,曾经亲自在岳飞墓前题词,用诗句表达出对于岳飞的赞美。“翠柏红桓见葆祠,羔豚命祭复过之。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但是早年的清朝,碍于自己的正统位置继承于金朝,所以对于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