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仁瑀驻防瀛洲,为御史,主要防御对象是大宋的劲敌:契丹!
除了战时之外,大家还算和睦相处,有时候,军饷朝廷一时供应不上,马任瑀就直接从当地财政当中拨取,先救急,赵匡义也不会多说什么,毕竟打仗优先吗。
盛夏时分,游牧民族往南走,许多契丹人喜欢到中原地区来购买日用品,包括瓷器,丝绸,一些精美的衣料等等,马将军乘机做起了生意,他派人到南方购进许多契丹人喜欢的物品,然后等他们过来,再卖给他们。
因此,军队还挣了不少钱,顺带充实了军饷,还为国家减轻了负担,赵匡义也乐得开心,允许他们这样做了。
他们多挣的钱,还可以作为奖励,分给士兵,让他们寄回家去,或者自己买东西。一方面,军队自己有了小金库,还可以用来招募新的士兵,壮大部队实力。另一方面,军队有了钱,也可以收买对方阵营的人,为我所用,也就是养间谍,从而减轻战斗损失。
所以,部队自己一旦有了钱,办事就顺当多了,也不给朝廷提过分要求了,赵匡义也乐得自在,养军队轻松了,军心得到了巩固,边防也很稳定,虽然他一直有打压武人的想法,但是对于边防军,他还是给予了足够的自由!
马仁瑀将军手里有了几个钱,打算在开封城里建一座房子,图纸刚刚设计好,交给负责工程官员审核,他一看就吓坏了。这个房子的规模庞大,比当今晋王赵光义的府邸都大了许多,实在不合理。
于是他上书请示,哪知道,好心被当成驴肝肺,赵匡义看到后,直接把他呵斥回去了,告诉他:边防将军远远比皇家亲戚重要多了,你别啰嗦了。
几年以后,赵匡胤驾崩,弟弟赵光义接班,刚开始,他对于边防军还是给予了足够的自由!
赵光义登基后第二年冬天,天气异常寒冷,契丹人也不出动,马仁瑀将军的部队防寒物资,准备得不够充分,许多南方的新兵,不习惯北方的气候,好多士兵冻坏了。
一时半会,朝廷不可能派发下来,也不好去买,马仁瑀抬头一看北方,心里有数了,他打算去契丹人那里去抢一些毛皮回来御寒,可是他不想从自己的防区出发,于是使了个心眼,从隔壁李汉超将军防区出发,狠狠地宰了一回契丹人,收获满满,乐悠悠地回来了!
得到消息的李将军火大了,你这不是拿我的脸充你的场子吗,你收获了,我当恶人啊!契丹人回头报复的时候肯定找我啊!
李将军率领士兵,直接跟马将军打起来了!
堂堂大宋朝的两个边防大将,竟然互相内斗起来了,自相残杀啊,要是让契丹人知道了,岂不是笑掉大牙啊!
得到消息后的皇帝赵光义,并没有责怪他们,奇怪的是,他竟然派使者,带了许多的礼物去送给两人,等他们回朝后,还亲自摆酒,帮他们说和,毕竟和谐社会吗。
就这样,犯了如此之大错的两个将军,丝毫没有受到一丝责备,皇帝还亲自摆酒说和,说明赵光义对他们武将还是很能够包容的!
这不过这一切,在不久的将来就彻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