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你知道贞观之治,你知道李世民有多昏聩吗?看他晚年做的这些事

你知道贞观之治,你知道李世民有多昏聩吗?看他晚年做的这些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02 更新时间:2024/1/24 22:23:58

李世民作为儒家眼里的千古一帝,不但开创了贞观之治,还创造了我国古代最具包容和开放的时代。虽然唐朝的疆域没有清朝大,但唐朝对世界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历史上所有的朝代,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世民的功劳。

·晚年性情大变的李世民

李世民之所以备受儒家士子们的推崇其最本质的原因是李世民做到了主动放权、虚心纳谏和勤俭节约这三条。

在李世民的时代,朝廷最多时同时拥有15名宰相,这些宰相不但可以自主制定帝国的大政方针,还受到来自李世民的默许甚至鼓励。

其实,对于一个封建帝国而言相权过大是很危险的,皇帝很容易被“内阁”架空。

而儒家学说里所提倡的“无为而治”,其理想状态就是让皇帝成为帝国的权力象征和法律源泉,真正干活的事全部都交给下面的大臣去做。

看看明朝后期的文官集团就是打着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幌子来架空朱姓皇权的,像正德和天这样有想法的皇帝就被他们直接给弄死了。

李世民之所勇于放权,除了他开阔的胸襟之外也有自己苦衷,那就是他不得不收买人心。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的皇位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得来的。在尉迟敬德手持李建成血淋淋的人头去“保护”李渊时,李渊如果再迟钝一点就命丧黄泉了。

尽管在天子之家弑父杀兄的事情太多了,但每一位靠兵变上位的皇帝都要搞一些遮掩的动作。

永乐皇帝在靖难之后为了彰显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他不仅花巨资派郑和去和亚洲各国大搞外交关系,还不遗余力地去修改历史和编纂《永乐大典》。

李世民也深知自己的处境,他上台之后必须给天下人做出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姿态。

在华夷之别那么严重的古代,李世民一边放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将天下所有文化和能人都吸收到自己的帝国内,一边广开言路,让文臣武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日月都会变,更何况是人呢?

李世民在坐稳了江山之后,他的晚年就不再克制自己的欲望了。晚年的李世民不但经常和大臣发生剧烈的争吵,还一意孤行非要去远征高句丽。

对于一个帝国来说,开疆扩土是强大的表现,但当时的唐朝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全靠水路北上提供粮食的唐朝面临着当年隋朝远征高句丽一样的困境,而隋朝的灭亡就和远征高句丽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听劝阻的李世民最终兵败而归,这让唐朝很长时间没能缓过神来。

由于李世民不采纳大臣提出先休养生息再开疆拓土的稳健策略,非要冒险扩张,到了李世民执政晚期,唐朝实际控制的人口还没有隋朝末年三分之一多。

晚年的李世民只想着对外用兵,但眼前的山东他都不敢去,因为去山东举办封禅大典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

如果说隋炀帝将隋朝推向死亡的原因是因为心太急的话,李世民的晚期也犯了同样的毛病。

而对于自己儿子和武则天之间的眉来眼去李世民也是一清二楚的,他只是选择了妥协。

李世民后期的系列决策失误造成了唐朝北方和东北方的边界祸患,这一大弊病也是导致唐朝最后灭亡的主要原因。

当我们站在后来人的角度去审视历史时我们往往看得十分透彻,但身在历史中的李世民会意识到这一点吗?对于李世民在位期间的前后差距,读者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更多文章

  • 是谁打破的门阀垄断?不是科举,不是武则天,不是安禄山,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时期的门阀,武则天对科举制度做了怎样的贡献,武则天是如何建立科举制度的

    在士族时代,门阀势力很多时候都大于皇权,所以他们才有蔑视皇权的资格。但门阀的存在,无论是对皇权,还是对平民,都是一颗巨大的毒瘤。·门阀体系对社会的危害“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什么是王谢?就是“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门阀势力有多大?他们不但可以左右皇权,还能垄断整个官场的仕途。必要的时

  • 为何说唐朝的突然衰落是对外扩张所导致的?这还要从一件事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不但女人可以做官,甚至还能当皇帝。在唐朝,形成了一个疆域无边界、文化无边界、信仰无边界的鼎盛时代。当然,这一切的根源都源自唐朝的开放和包容。对比唐宋元明清,儒家思想在唐朝起到的作用最小。其实,禁锢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扼杀自己。唐朝皇帝被称为天可汗,并和世界各国建立有密切的贸易往来。从亚非拉到欧

  • 为何说此帝国比唐朝厉害?作为历史上的第二王朝,我都想穿越过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与唐朝并列的帝国,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帝国,和唐朝对应的西方帝国

    尽管明朝的粉丝很多,但作者还是要说明朝的朝贡体系就是拿钱买外交,明朝自永乐之后到天启领土缩小了三分之二,还将澳门弄给了葡萄牙人。而宋朝,这个明朝粉丝最喜欢贬低的朝代,却被无数的文人和海外汉学专家怀念和赞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何说宋朝比唐朝厉害从存活年龄上来看,宋朝比唐朝多活了30年。从军事上来说

  • 她是大清最后的格格,也是溥仪的妹妹,临终遗言道出一生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溥仪七个妹妹临终遗言,大清最后的格格临终遗言,清朝最美格格和溥仪的故事

    与我们想象的相反,帝王家的孩子,心酸和痛楚更是我们体会不到的,特别是女性,尽管有高高在上的格格或者公主的身份,但是从出生开始,她们的一生都是被规划好的,如果说历史上比较惨的格格是谁?小编认为,那就是清朝最后的一位格格,溥仪的妹妹韫欢了。韫欢出生的时候,清朝就已经灭亡快十年了,仅仅是身份的特殊,就让她

  • 她是乾隆唯一的答应,出身高贵却连降两级,死后被扔出皇陵之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一生的最大贡献,乾隆出身最高贵的女人,乾隆真实出身

    据相关统计,乾隆后宫一共有41名后妃,这41人分别被葬在了裕陵地宫和裕陵妃园寝。如果仔细研究史料,就会发现其实乾隆后宫的女人不止有41人,还有一些人没有被葬入皇陵,比如说乾隆十一年苏州织造曾给乾隆送了一名潘姓汉女,这名女子最终神秘消失了。此外,本文要讲的这位则是乾隆唯一的答应,她就是祥答应。清朝乾隆

  • 多尔衮要称帝,孝庄一顿猛怼多尔衮立刻就怂了,孝庄到底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多尔衮与孝庄在一起多久,孝庄对多尔衮的期望,多尔衮与孝庄是何关系

    ·多尔衮的野心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满清八旗不到20万人,这其中还包括了满、蒙、汉三股骑兵。他们是如何打败人口几乎过亿的大明的呢?其实,大明不是满清打败的,而是和其他朝代一样,都是自己作死,从内部坍塌的。所不同的是,在朱元璋的“严酷教导”下,所有文人和百姓都没有了膝盖。在满清还没入关时,就有大批文人和官

  • 《辛丑条约》还了10年大清就亡了,剩下的钱,民国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辛丑条约赔款相当于现在多少钱,辛丑条约赔款到哪年结束,辛丑条约的赔款最后都给了吗

    19世纪的末期,慈禧太后妄图通过利用山东的民间武装组织“义和团”来对付西方列强,却不想要自己多出一分钱。而义和团发动了一场名为“扶清灭洋”的农民运动,初期确实粉碎了西方列强们妄图瓜分中国的计划,也在一定程度上的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可未曾想到的是,这一运动也加速了西方列强们的行动。他们开始准备快

  • 《辛丑条约》赔款分39年偿还,清政府灭亡后,剩下的债如何偿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辛丑条约赔款到哪年结束,辛丑条约的赔款额还清了吗,辛丑条约赔款总额

    不由得怀疑,史书上的康雍乾盛世,是否真实。1840年,西方国家使用坚船利炮,叩开中国大门。 此后,中国从睡梦中惊醒,开始寻求自强之路。虽经一番励精图治,但终是幻影,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完败。 并且,还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也使得西方列强,重新认识到中国外强中干,不堪一击。中

  • 《辛丑条约》签字时, 李鸿章为何只写一个“肃”字,有啥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鸿章为何要签一个肃字,辛丑条约李鸿章在哪里签,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是真的吗

    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后,就意识到中西方之间的差距,他痛感晚清积贫积弱,试图“先富后强”,因此推动了洋务运动,开展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同时培养了一批留学生。 “铁路之父”詹天佑就是晚清洋务运动送出去的学生,他们掌握了先进的科技技术,进而回国效力。 李鸿章很早就意识到清朝的威胁来自海上,他一

  • 此帝国被称为清朝的孪生姐妹,它为何能生存600年?至今还在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一个富裕强大的清朝帝国,与清朝一起存在的帝国,清朝的帝国兴衰

    而这个帝国建立时我国正处在元朝,而它的发展模式几乎和清朝一模一样。这样一个曾经人口占比极小的草原部落,是靠着什么统治的一个横跨欧亚两个大陆的超级帝国的呢?·被西方列强称为“西亚病夫”的庞大帝国看看奥斯帝国所管辖的版图,再对建立帝国的那几个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奥斯曼帝国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