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这之前还发生过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唐高宗在病情较重的时候曾经想让武则天摄政,而不是把皇位传给太子李贤。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记载在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那个时候李治的风疾变得更加的严重了,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这个时候这件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他竟然找来大臣们商议,商议的事情不是传位给太子,也不是让太子监国,而是让武则天摄政。虽然这个提议因为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而没能成功。
但是这个提议本身就让人很难理解,按正常的情况来说一个皇帝在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行了,不能处理政务的时候,他的正常反应是什么呀?应该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自己的皇位呀。是他感觉自己的儿子不行,不能胜任吗?
肯定不是,当时的太子李贤,年龄也有20岁了,而且李贤也很能干,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好材料。那么为什么唐高宗还想让武则天掌权摄政呢?是因为唐高宗李治“不爱江山爱美人”吗?
恐怕这样想的人就大错特错了。我认为这恰恰是因为太爱江山了,所以才做出这个决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唐高宗李治当皇帝之初,李治的权力可以说是被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些顾命大臣给限制得死死的,后来才通过与武则天的政治联合,通过“废王立武”这件事,逐渐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为了夺权李治连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都扳倒了,所以说他的权力是得之不易的,因此他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权力。
后来为了权力不是还发生过“上官仪事件”吗?连他的老婆,他的战友武则天不是也差点被废掉了吗?所以说他“不爱江山爱美人”肯定是不对的。
李治之所以让武则天摄政,想把权力交给武则天就是因为他还深深的眷恋着手中的权力。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李治让武则天摄政,那么假如有一天他病好了,那么他就可以很自然的收回自己的权力。
这就好比是现在的老板和员工,老板如果不想去签合同就可以授权员要去签这个合同,那这个时候员要对外就能代表老板,但是如果老板突然之间又想去了,那么他随时就可以取消这个授权,合同还是可以由他亲自来签定。
那么如果他把皇位传给了太子呢?他就成了太上皇了,就要退到后宫去了。如果他的身体再恢复了,那他可不可能对着新皇帝说,“我现在身体已经好了,这个皇帝还是我来做,你还回去做太子吧。这个皇帝还是等我死了你再来做吧!”估计如果他这么说的话,新皇帝很有可能马上就会想办法让他驾崩。
从这来看,李治想让武则天来摄政并不是因为“不爱江山爱美人”而是有他自己的考虑。对于小编的观点你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