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灭亡后,孙皓后来是如何度过的?

东吴灭亡后,孙皓后来是如何度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5 更新时间:2024/1/4 8:50:18

当时东吴皇帝是孙皓,一个“善变”的皇帝。他在当了没多久明主后,就变得残暴不堪,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晋军在这个背景下伐吴,一路南下势不可挡,东吴节节败退。于是在公元280年,孙皓听从大臣胡冲的建议,仿效蜀汉刘禅的做法,把自己两手反绑后率领太子孙瑾等人来到西晋大将王濬营门投降。

孙皓投降后,或许是由于后降,又或许是不如刘禅正统,他并没有得到刘禅那种被封公的待遇,他仅仅被封为了归命侯,与刘禅原来的蜀臣们一个级别,这可以说是很扎心了。被封侯后,他就被安排住在了晋都洛阳。

以其说是居住,不如说是软禁,孙皓在洛阳过的应该是相当压抑。而且他与刘禅不同,刘禅往往会流露出乐不思蜀的姿态来,但孙皓寄人篱下依旧是锋芒毕露,并不懂得收敛。

为何这样说呢?我们来看下史料记载的孙皓在洛阳是如何的。在孙皓刚被送到洛阳大殿上见司马炎时,司马炎对孙皓说:“我设这个座位等你坐很久了。”孙皓说:“我在南方,也设了这个座位以等待陛下。”这孙皓算是直接嘲讽司马炎了。

有一次贾充想嘲讽下孙皓,于是对其说道:“听说你挖人眼睛,剥人皮,这是什么刑罚?”孙皓说:“有作为的臣子却弑杀他的国君就对他用这种刑罚。”贾充曾经杀害了魏主曹髦,这孙皓就相当于在讽刺贾充了。

这两个事例中孙皓虽然逞了口舌之利,但过于锋芒毕露了,而司马炎与权臣贾充向来不是什么宽宏大量之人,不让他们快活,寄人篱下还要自己嘴硬,想过好日子是不存在的。

所以孙皓在洛阳的日子可以说一定会很惨,过的不太顺,肯定是不如蜀汉后主刘禅那般舒适,毕竟刘禅人家懂的说句“此间乐不思蜀也”。孙皓自公元280年投降,最终死于284年,在洛阳仅仅过了四年就去世了,终年四十二岁。这四年内,他那锋芒毕露的性子肯定让他很不受待见,在得过且过罢了。

他死后葬于洛阳的北邙山,没有什么人在乎他、关注他,除了他的妻子滕皇后,滕后是原吴重臣滕胤一族的。虽然以前并不得宠,但她陪伴孙皓在洛阳过完了最艰辛的四年,在孙皓死后,她悲痛凄楚,还亲自为其写了一篇哀悼文。

更多文章

  • 曹操杀杨修不是因为嫉妒才能,而是因为权力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杀杨修真正原因,曹操为何在用人之际杀杨修,曹操三杀杨修

    曹操是个对人才的特别重视的人,一向渴望招贤纳士,以实现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他为了招揽人才,率先提出了明扬仄陋,唯才是举的命令。对账下的人才都计功受爵,毫不犹豫吝惜。事实上,杨修确实有点恃才放旷,没有搞好本职工作,犯了曹操的忌讳。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件就有很多,比如:曹操在花园的游玩的时候,一时兴起,为了

  • 凤雏卧龙皆在手,刘备为啥没能得天下? 曹操: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为何没有得到卧龙凤雏,为什么刘备得到了卧龙和凤雏,刘备得卧龙凤雏为啥没有一统

    三国时期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一个十分辉煌的时期,在这一个时期里,有很多杰出的人物,比如说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勇武天下无双的吕布,又或者是日后被万人敬仰的关羽。三国真的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一个人才就该去那个年代建功立业。当时的三国有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司马徽说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让诸葛亮和庞

  • 春秋战国秦躁公继位后,为什么会遭到义渠南郑和魏国的反戈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秦孝公,秦孝公和魏国关系,秦孝公与魏国的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到了秦躁公当政后,原本臣服于秦国的义渠和南郑两个戎狄国先后解除与秦国的友好关系,不仅不再进贡,反而对秦国进行了有力的反击,而同一时期,三家分晋的魏国也趁机对秦国展开了争夺河西走廊的战役。原本在秦厉共公时期都向秦国进贡的国家,为什么仅仅几年之后纷纷反戈一击呢?我们知道,从秦穆公称霸春

  • 杜甫把他比作刘禅,有人说他是中兴之君,他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杜甫与皇帝的关系图,杜甫做过哪些伟大的事情,刘禅简介

    和唐朝的很多皇帝一样,唐代宗的皇帝之路并不平坦,虽然他被立为皇太子,但是,他并不是张皇后所生,而张皇后又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想做武则天第二,因此,她想方设法要把太子拉下马。不过,在代宗的父亲唐肃宗临死前,拥护太子的宦官李辅国和程元振抓住兵权,抢占先机,扳倒张皇后,拥立代宗当上皇帝。因为有拥立之功,李

  • 曹操杀董未遂逃跑,路遇中牟陈宫捉放曹,多疑错杀吕伯奢一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和陈宫杀吕伯奢,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多少人,曹操错杀吕伯奢完整视频

    1.故事梗概。曹操在董府献刀,董卓领着曹操出来看马。曹操拜谢过后说:“我想骑上试试。”便纵身骑上,狠打几鞭,往东南方向飞也似地逃跑了。曹操逃出都城后并没去徐州,反而改道去了陈留,因为去那里可以投靠老朋友张邈。曹操跑了后。董卓气得暴跳如雷,怒骂曹操是王八,不知好歹。就马上传令下去,全国通缉曹操,将其速

  • 东吴坐拥二十万兵马,为何对外战争少有获胜?是没有治军的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东吴兵力,东吴为什么每次只有10万兵力,东吴鼎盛时期的兵力

    让人遗憾的是,东吴在对外扩张的战事上,也仅仅只赢下了这一次,除此之外,东吴在其他对外扩张战事上几乎都是吃亏的,比如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就曾亲率大军围困合肥,同时派张昭攻打九江郡的当涂县,然而张昭出兵不利,孙权在攻打合肥一个多月后,仍然未能破城,最后只得退兵。特别是在曹操率军征讨张鲁时,孙权趁机以十万大

  • 东汉末年,乱天下的到底是谁?曹操早就说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汉末期曹操地盘有多大,东汉末年曹操,关于东汉末年曹操的资料

    其实汉朝的灭亡乃是必然,即使没有董卓进京也是迟早的事,我们不妨来看看汉灵帝刘宏这个人。由于历史原因,刘宏一上台就是一个烂摊子,但摊子再烂那也是个摊子,只要皇帝不是太过昏庸,还是有希望收拾好的,刘宏显然就不是这种人,他不但昏庸,而且无道,一个皇帝若是两样都沾了,那这个国家基本上离灭亡已经不远了。刘宏在

  • 曹操为何比孙权、刘备还狠,遭世人谩骂,真实原因让人更欣赏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曹操孙权谁更厉害,历史上曹操刘备和孙权,曹操与刘备的历史关系

    曹操的形象有三面,一个是真实历史上的形象,第二个就是在演义中的形象,第三个就是在民间百姓中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为了衬托刘备,把曹操形容成是一个奸诈,却又是一个有大才的小人。而在民间百姓中,曹操彻彻底底变成一个奸贼的形象,这是为什么呢?历史上的任何人物都是一个多面形象,曹操也不例外,民间的老百姓之所

  • 曹操为解决军饷问题,派出一个师的兵力,结果养活全军1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军队总兵力,曹操带兵打仗全过程,曹操的军队是怎么组建的

    那就是盗墓,曹操在当时可以算是一个英雄,年轻时候就因为刺杀董卓而名声大噪,也就是这件有胆识的事,才让很多的人追随他,不过他这样的英雄确对一件事情犯了难,在当时那个动乱的年月,就连百姓都没得吃,很多庄稼都被士兵毁坏,所以军饷就成为一件难事,而且军队最重要的就是粮草,没有饭吃,谁还跟着你打仗?算是曹操的

  • 曹操为何如此偏爱关羽?正史中也是这样,还是演义中虚构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正史上关羽真的放过曹操吗,正史曹操和关羽有什么交情,正史中关羽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是不是曹操偏爱关羽的事情,都是演义中虚构出来的呢?其实在历史上关羽并没有受到曹操的礼遇呢?其实曹操偏爱关羽,这个不仅仅是演义中是这样的情况,就是历史上也是如此,其实这个恰好说明了曹操看人的眼光是很准的了。曹操看人的眼光并不比刘备差,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时,一针见血的指出刘备才算是英雄,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