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此时本该才华大展的他,却就此杳然无闻,生死成迷。
甘罗,生于公元前256年,战国末期下蔡(今安徽颍上)人。
才华初展,智对公鸡蛋
秦武王嬴荡时期,秦公子蜀侯辉在辅相陈壮的支持下反叛秦国。武王闻报大怒,调遣甘茂为大将,率军前去平叛。不久,甘茂平定蜀地返秦,被武王任命为左丞相,同时又任命樗里子为右丞相。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因举鼎丧生,弟弟秦昭王嬴则继王位,极为宠信樗里子,而樗里子又经常在秦昭王面前诋毁甘茂。因此,秦昭王对甘茂多有不喜。
[var1]
后来,甘茂在面对韩魏两国的政治问题上,由于与向寿、公孙奭二人政见不和,又再次遭到二人谗言攻陷。因此,秦昭王对甘茂心生不满,渐生猜忌,遂有加害之意。
一日,秦昭王命令甘茂三天献上三个公鸡蛋,否则以抗命论处。甘茂回到家中,愁容满面,长吁短叹。
当时,甘罗年仅6岁,是甘茂的孙子。见此,心生疑惑,跑上前去,拉住甘茂的手询问出了什么事情。甘茂随即将前事道明。
甘罗听后,却是“呵呵”笑了起来,并胸有成竹道:“爷爷,您不用担心,这等小事,交由孙儿即可。”
第三日,甘茂只好无奈目送孙子甘罗前去面见秦王。秦王以为甘茂想让一个小孩子来替他顶罪,更加生气,立即对着甘罗呵斥:“成何体统,快回去叫你爷爷来。”
甘罗一脸从容道:“爷爷来不了?”
秦王更怒:“为何?”、
甘罗回应:“在家生孩子呢!”
秦王一脸寒霜:“一派胡言,不怕寡人杀了你吗,男人能生孩子吗?”
甘罗则面露微笑:“请问大王,公鸡能下蛋吗?”
秦王一听乐了,连声称赞甘罗聪慧,随后不再追究甘茂的此事。
祖孙永别,才华惊世
数日后,身处朝堂的甘茂,深感危机重重,趁攻打魏国蒲阪停战之机,逃往齐国。自此后,甘罗便投到了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的府中,任少庶子(年轻的家臣)。
秦王政三年(公元前244年),燕国想与秦国结盟,随将太子丹送到秦国为人质,而秦国也想与燕国联合,共同对付赵国。为此,秦丞相吕不韦打算派张唐出使燕国。但是,由于张唐此前带兵攻打过赵国,而前往燕国又要途经赵国,所以心中害怕,竭力推辞。一时间,吕不韦无计可施。
听说此事后,年仅12岁的甘罗便向吕不韦“毛遂自荐”,对着心生疑虑的吕不韦,胸有成竹道:“项橐7岁可为孔子老师,而我已有12岁,何妨让我一试?”
接着,甘罗以武安君白起被应侯范睢撵出咸阳,死于杜邮的事情为例,指出张唐如果违抗吕不韦的命令,也会有同样的结局。因此,张唐更加害怕,当即同意出使燕国。
数日后,为让张唐能够顺利到达燕国,甘罗再次“毛遂自荐”,要求出使赵国。吕不韦禀告秦王后,任命甘罗为使,前往赵国。
抵达赵国后,面对赵王以及诸大臣的不屑目光,甘罗从容自若,开口第一句:“燕国已送太子丹到秦国为质,你们知道吗?”赵王点头。
甘罗再问:“你们听说张唐要去燕国为相吗?”赵王点头。
甘罗又问:“你们知道秦、燕两国想干什么吗?”赵王与诸大臣互传眼神,脸色微变,纷纷出言道:“难道想联合夹击我们?”
甘罗微笑点头。而赵王和诸位大臣却是议论纷纷,面露惊慌。
甘罗小手一抬,神情不变道:“大王,各位大人,不必惊慌,在下有一策,不但可化此危,而且还会给赵国带来莫大好处。”闻听此言,赵王及诸位大臣尽皆禁声,望向甘罗。
[var1]
甘罗中气十足道:“很简单,只需将河间五城割让秦国。”赵王及诸位大臣皆微露怒色:“为什么?”
甘罗又不慌不忙道:“秦国与燕国绝交,任由赵王攻取燕国之地,秦国绝不干涉。”早有攻占燕国之心的赵国,本就担心秦国乘机攻打赵国,这才不敢攻打燕国。而甘罗所言,正好化解赵国的顾虑。因此,诸位大臣略作计议,遂将河间的五座城邑送给了秦国。
后来,赵王派大将李牧攻燕,所经之地,攻无不克,顺利占领燕国三十多座城邑。赵王高兴之余,为表秦、赵两国之好,又将所得燕国的十一座城邑相送秦国。
因此功,秦王封甘罗为上卿,赏金数百,并返还曾经祖父甘茂封地、府宅等。
神童陨落,探秘背后黑手
这一年,甘罗12岁,秦王嬴政15岁,甘罗被秦王封为上卿,位同丞相。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而甘罗却是成长中的“神兽”。
这一年,吕不韦已任秦相7年,朝中大事皆为其所定,秦王称他为“仲父”。同时,15岁的秦王,对太后与吕不韦私通之事,心中如同明镜。
再到后来,嬴政重用嫪毐反抗吕不韦。不难看出,当时嬴政对同为热血青年的甘罗,无疑寄予了厚望,并有培养甘罗对抗吕不韦之心。因为,甘罗的雄辩口才与政治谋略,已然超越了丞相吕不韦。因此,后人还将他与姜子牙相提并论,并传有俗语:“少不少,甘罗十二作宰相;老不老,姜尚八十事文王。”
古人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虽然,吕不韦确实也有大才,但是他的上位却是依靠“奇货可居”的投机手段所得,也就是不光彩的行为。而作为他家臣的甘罗,却一跃跳到了和他平起平坐的地位,以他对权势的“热衷”,又岂能不防甘罗这个随时可以取代他的隐患。
所以,以吕不韦的身份地位,想要让甘罗这个曾经依靠他生存的神童“消失”,无论是条件和机会,都会有太多太多。要不然,正值如日中天的甘罗又怎么会不声无息地消失呢?正常情况下,总该留下一些历史记载才对。
至于传言中,12岁的甘罗因用手去捏王后的脚,还理直气壮承认自己被杀。明显将一个神童当成精神看待,显然不可信。还有《东周列国志》记载:“奉上帝命,召归天上。”说甘罗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被接到了天上,则更加的不可信。更有小说《哑舍》中说,甘罗因为与公子扶苏关系亲近,而被赵高和胡亥害死。如此悬殊的人物时间差距,又岂能相信。
同时,因为甘罗还未成年,也未到婚配的年龄,所以也不会留下后人。
甘罗墓与甘罗村探源
前去甘罗墓祭拜的人,大都会产生一个疑问:“甘罗的祖籍在安徽,又在陕西咸阳任上卿,为啥死后会葬在鄢陵?”
[var1]
据《鄢陵地名志》记载,甘罗村,原名为张湾。相传,汉灵帝年间,甘罗的灵柩是从古蔡河上游被大水冲到这里搁浅后,当地百姓将其棺木进行安葬,甘罗村也因此得名。
对此,有人存疑。鄢陵地处豫中大平原,甘罗的棺木又是如何被冲到这里来的。后来,经水系专家考察发现,古时候的鄢陵并不似现今这样平坦,而是沟壑纵横。
同时,甘罗村的西北确实也有一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旧河道。此外,在县城的北部还有两条较大的水系。因此,甘罗的棺木被冲到这里来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祥子有个疑惑,甘罗的棺木经过四百多年的岁月侵蚀,又经过1千多里的水流冲击,为何还能被百姓确认,难道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