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太医是什么职务,与现今的医生有什么区别

清朝的太医是什么职务,与现今的医生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48 更新时间:2024/2/6 12:22:34

清朝宫廷御医机构为医院。按照清朝制,太医院内设有院使、左院判、右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生等要职位。它们职务不同,级别同样不同。

图为太医院印

院使属于太医院最高官,位列正五品官阶。清朝官制九品,每一品正、从两级。正五品官阶在其中属于中低级官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太医院在清朝门中,地位并不算高。左院判、右院判则为正六品官阶。

这三个官职的地位,当于太医院领导,当时一般称呼为“官”。它们地位虽高,但主要办事人员仍是御医为主。毕竟御医数量更多。

清朝官制中,御医一共设立13个名额。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超出规定名额。御医级别不高,属于正七品官阶。

至于吏目,则只有从九品。这些官制属于有品级的官职。它们还算是有品级的官职。到了医士一级,即便可以得到九品冠带,但不会有相应品级待遇。它跟医生一样,在清朝属于不入流官职。

太医跟现代医生相比,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处。现代医生按照不同疾病,区分不同科室。这样可以让医生更专业。太医也是如此。它们同样会根据不同疾病,区分不同科。

清朝时,太医院有大方脉科、方脉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骨科、伤寒科、咽喉科、痘科的区分。太医擅长本事不同,遇到不同疾病,可以派出更有能力的御医。

不过,这种区分并非清朝独创。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科,就有区分。当时有食医、兽医、疾医等医科区别。后来在不同时期,又增设废除其他医科。

清朝太医院的制度,基本效仿明朝,只不过废除了明朝太医院的按摩科、金镞科、祝由科,增设痘科。

因为这些医科中,有些治疗手段在流传过程中被遗忘了。而增设痘科主要是因为天花泛滥,造成严重伤害。这些原因,也是历史医科消失的主要原因。

而在清朝自身历史的医科演变中,也裁撤增设了几门医科。接骨科被宫廷里的蒙古医生取代,针灸科被废除,痘科并入小方脉,喉科、齿科合二为一。

不过,总体来说,清朝太医院还是沿袭不同疾病设立不同医科的传统。这一点跟现代医院是相似的。

但是,御医跟现代医生的不同,并非只是医疗技术手段的区别。毕竟不同时代,技术水平有差距,无法强求相同。除了医术,更重要的区别在于,服务对象的不同。

现代医生基本以服务百姓为主。而古代御医的服务对象,仍是宫廷大臣。他们虽然会为百姓、军队熬制药物。但这并非简单处于善心,而是朝廷命令的指派。如果没有命令,即便是事,也可能为御医带来厄运。

所以,御医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此为基础。清朝太医院针灸科被废除,就是当时有人认为,皇帝是万金之躯,十分金贵,不适合用针灸这种医疗手段。

为宫廷治病,太医必须十分小心。他们还会为此建立专门的档案,既方便查阅病历,也是避免太医用药错误,区分由谁负责。种种待遇,在同时期平民中,其实是很难享受到的。

很多古代名医之所以被不断传颂,除了医术,更多在于,他们偏离传统规范,对普通人同样保持仁慈。医德跟医术同样重要。

而且,过去培养太医的办法,也跟现在不同。现代医生的培养,有专门的学校,面大众开放。每个医生都要经历非高强度的理论学习实践过程,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专业医生。清朝太医培养,主要从太医院设立的医官学习机构进行培训。

这些学生大多是太医院医官的孩。倒不一定是这些医官徇私,主要是过去这些医学知识很少对外开放,大多以师徒父子传承。所以常常会出现医官世家的情况。

除了医官的孩子,各省行医世家子弟,有经验的医生,包括科举中精通医理的人,也有机会入太医院培训。但数量较少。因为医生地位不高,待遇有限。学习的内容,都以《素问》、《本草纲目》、《伤寒论》三本医书为主,实际操作有限。

还有一些御医是从地方推荐来的。他们大多是那些老成有经验的医生,因为治病有效,受皇帝重视,钦定为御医。这也是过去御医名额超标的原因。

总体而言,过去御医的服务对象、培养途径、方式,都有较大弊端。所以,皇帝们寿命较短,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

更多文章

  • 9年前,“慈禧后人”沉浸于阿哥梦,上相亲节目时丑态百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禧后代今何在,慈禧和她的后人,慈禧后代都是哪些人

    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在这之后,清王朝便走向覆灭,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这个过程当中,原本的清朝皇室大都选择了改名改姓,以平民百姓的身份继续生活,很多人都比较的低调。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一直都拿捏着自己的所谓“皇室”身份,甚至还带代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即便是生活在现当

  • 1962年曾国藩后人抛出重磅史料,终于揭开太平天国李秀成被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李秀成事件真相,曾国藩死后李秀成怎么处理,李秀成为何杀曾国藩

    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大型的农民起义,当属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起义的规模,甚至可以称为两千年之最。在太平泰国的冲击之下,清政府再也无法让自己恢复到太平天国之前,从此以后走向败落的道路。虽然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其反抗精神却一直为人称赞,尤其是太平天国之中出现的优秀将领,李秀成便是其中之一。天京事变,

  • 晚清皇宫第一美人玉照,比珍妃婉容还漂亮,慈禧照相为何带上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婉容和慈禧的关系,晚清皇帝妃子照片欣赏,婉容最漂亮老照片

    那个时候就连慈禧太后她的姿色也是只能算是中等,珍妃和婉容也算得上是晚清的一些美人。还有一位被称为晚清的第一美人,那就是亲王的四格格,有图像可以证明,确实她长得非常美。还有一些宫女回忆,当时这个格格长得真的是美丽,慈禧本人很时尚,她那个时候喜欢用一些法国香水,她总爱照相,在合影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一位漂

  • 道光并非明君,为何在负责禁烟这件事上,却明智地选派了林则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用鸦片打开了清朝的贸易港口,对清朝百姓毒害很深,对清朝的统治也产生了很大的威胁,所以道光皇帝施行禁烟。那么派谁去禁烟呢?当然是林则徐。道光皇帝为什么会派林则徐去禁烟呢?其原因有两点。1、林则徐了解鸦片林则徐认识鸦片,因此道光皇帝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林则徐。那么林则徐怎么会认识鸦片呢?因为早在嘉庆年间

  • 历史上的天理教起义:小混混意图谋夺天下,袭杀皇帝计划令人捧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天理教教首林清,原为京城混混出身 根据遭到林清牵连的外甥董国太的供词,天理教教首林清原为绍兴人,后随父亲林先本移居顺天府大兴黄村,其父曾在黄村巡检衙门当书吏,而林清则在十七岁时被送到了京城西单牌楼南首路九如堂药铺作学徒。林清在京城做了三年学徒,学了些手艺之后,便到了三里河一个药铺内做伙计,每月得工

  • 大清自乾隆起,开始盛极而衰,天地会、哥老会、白莲教风起云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的天地会白莲教存在多少年,清朝白莲教实力,乾隆年间白莲教是怎么回事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313,《清朝史话》连载20,欢迎收看。乾隆即位初期,励精图治,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文化科学上都有所发展,达到了清朝极盛的顶点。但是,中叶以后,土地集中现象极为严重,统治阶级奢侈腐化、挥霍无度,大小官僚贪污成风、鱼肉人民,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因

  • 和珅被嘉庆处决,他淡定地拿出乾隆给的保命书,结果里面就3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和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要说他没有权谋,我是不信的。和珅作为乾隆时期最有权最有钱的权臣,要说他利益熏心被金钱迷住了双眼,我也是不信的。那么乾隆为何对于和珅的捞钱行为,却不管不顾?这可不是因为乾隆年纪大之后患上了眼疾,对于和珅的行为丝毫不知情,毕竟和珅的贪可是在乾隆重用他没多久之

  • 清朝年间的女道士,晚年出现“返老还童”,活到了2003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女道士活多少岁,清朝长寿道士,历史上最长寿女道士

    从后羿向王母寻求不老药丸的传说故事,到秦始皇晚年不停寻仙问药的历史,体现了人们对于长生不老的向往。古代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下,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想要“长生不老”,大多在晚年都尊崇道教,让道士炼不老药丸,但他们连活过百岁的人都很少。在我们的每个人的潜在的意识中,能活过七十岁就已经不得了。但这种现象

  • 乾隆给嘉庆说不能杀和珅,嘉庆不听,15年后嘉庆才了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这个名字对于那些懂历史或者说是经常看电视的人都比较熟悉和认识,他是历史上乾隆皇帝身边比较有名的大臣,他这个人跟纪晓岚是同为皇帝身边比较有名的,他在皇帝身边为皇帝做过很多事情,而相同的来说,他也是一个比较贪恋财的人,从古至今我们所知道的皇帝就是希望他的大沈抖是那种比较清白不贪的人,如果发现有贪国

  • 多尔衮有10多个女人,却只有1个女儿,她成了多尔衮唯一的骨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多尔衮一生娶十个女人,多尔衮一生最爱的女人是谁,历史上的多尔衮为啥没有孩子

    清成宗,谥号“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丧礼也依帝制,也就是说这是官方承认的皇帝。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多尔衮昔日的部下不是倒戈就是被收拾,顺治见时机成熟就把多尔衮的一切荣誉都剥夺,随即毁墓掘尸,死了也不安宁。顺治对多尔衮如此之狠,那对他的孩子又是如何呢?拜影视剧《孝庄秘史》所赐,多尔衮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