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自乾隆起,开始盛极而衰,天地会、哥老会、白莲教风起云涌

大清自乾隆起,开始盛极而衰,天地会、哥老会、白莲教风起云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02 更新时间:2023/12/11 3:22:25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313,《清朝史话》连载20,欢迎收看。

乾隆即位初期,励精图治,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文化科学上都有所发展,达到了清朝极盛的顶点。

但是,中叶以后,土地集中现象极为严重,统治阶级奢侈腐化、挥霍无度,大小官僚贪污成风、鱼肉人民,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因而埋下了清朝中衰的种子,导致了长期积弱局面的开始形成。

01、“富贵如花”、''贫贱如草”

封建阶级剥削农民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占有土地攫取地租。乾隆中叶以后,土地兼并之风,更是日甚一日。

乾隆初期,有个漕运总督叫杨锡绂的上疏奏道:“近日田之归于富户者,大约十之五六。”

而到了乾隆末年,则有人记录说:“ (如今)占田者十无一二,佃田者十之四五,而无田可耕者十之三四。”不到十分之一二的人,兼并得大量的田地,其余十分之八九的人,不是沦为佃户,就是变成乞丐或流民,这已到了多么严重的地步!

无田可耕而又无资充佃的农民,只好跑到城市里出卖劳动力和当乞丐,或者逃亡到边疆和偏僻地方谋生了。嘉庆元年(1796) 二月,“十全老人”乾隆和嘉庆皇帝居住的北京城的一个寒冷之夜,冻死街头的乞丐就有八千人,可见当时乞丐之多!

而从康熙末年起,河南、山东、直隶等省的破产农民,到口外开荒种地的就多至十余万。湖广、广东、江西等省的破产农民,雍正时期,跑到四川糊口的,也不下数万人。乾隆中叶以后,这种赖出口外以资生计的破产农民的人数,不但继续突破政府的封禁而有发展。

而且,各省的深山老林中的“棚民”也越来越多。川、陕、楚边界的南、巴老林 中,土著人民还不到十分之一二,湖广的流民却占了十分之五,江西各省的流民则占了十分之三四!

背井离乡、流落异地的流民不得温饱,故土难离、忍气吞声的佃农,也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而占有绝大部分土地的官僚、地主和富商,却一个个锦衣轻裘、食不厌精。

真是“富贵如花”、 ''贫贱如草”,土地高度集中以后必然这样。

02、从“太平之君”到“散财童子”

清朝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中叶以前的恢复和发展,生产发达、国力强盛,每年收支,至少都能结余五百万两以上。

然而,谁能料到,乾隆末年,库存却已告罄,年剩二百万两,一遇灾荒,除了变相加赋,同时大开捐纳,便毫无办法!

大量的积蓄、大宗的收入,跑到哪里去了?除了军费、河工、宗室俸禄和官吏俸禄、养廉之外,官吏的贪污和乾隆皇帝的铺张浪费也是一笔大消耗。

乾隆大修避暑山庄,花费亿万,大修圆明园,也不下亿万。

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六十大寿、七十大寿、八十大寿,以及乾隆皇帝本人八十大寿之日,那就更是大肆挥霍之时。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五次巡幸五台山,五次告祭曲阜,七次东谒三陵,两次巡游天津,一次登赏嵩山,一次游览正定,多次避暑热河,加之“十全”用兵,又费军费一亿二千万两以上,乾隆四十七年(1782)还增加常备兵额六万名,岁添饷银三百万两,因此,他确实是大伤了祖宗积聚起来的元气。

有人曾经打比方说:乾隆皇帝“好像一个纨绔子弟,得了先人丰富的遗产,穷奢极欲、富丽堂皇”,结果,成了清朝盛衰转变的枢纽。

这话,不能说毫无道理。

03、“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和珅,姓钮钴禄氏,是满洲正红旗人。由于他的高祖尼牙哈那有军功,他承袭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但直至乾隆中叶,他不过才是咸安宫官学里一个小小的官学生,乾隆三十四年(1769)才被选充拜唐阿,在銮仪卫里当差。

一天,乾隆皇帝要坐了御轿出去,黄盖却找不到了,于是厉声责问:“究竟是谁的过失?”

和珅应声插嘴:“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乾隆皇帝循声看去,觉得和珅仪度俊雅,不禁有点欣赏,一路上问他四书、五经,和珅奏对得也很不错。

巧言令色的和珅,从此开始,逐渐博得了乾隆的信用,很快就当了仪仗总管、侍卫,不久升为副都统、侍郎。乾隆四十一年 (1776)四月,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乾隆四十二、四十三年 (1777、1778)间,便由尚书授大学士,逐渐成了一人之下、万人 之上的大官,专了朝权。

乾隆四十五年(1780),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还娶了乾隆皇帝的第十个女儿——和孝公主。

自此以后,和珅更是外结封疆大吏、领兵大员,内掌官吏任免、财政收支、刑法诉讼、 谏议策划、政令公文。

他的弟弟和琳当了都统,他的亲家苏凌阿当了大学士,甚至他早年的师傅等也当上了御史、侍郎之类的京官,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说明和珅一上台就注意“内而公卿,外而藩闾,皆出其门。”

和珅每天上班入朝,文武大员都要伺立道旁,夹道迎送。人们称这迎送的人墙为“补子胡同”,还有人描写道:

绣衣成巷接公衙,弯弯曲曲路不差。

莫笑此间街道窄,有门能达相公家。

由此可见和珅威权之重。

和珅权越大,胆也就越大。他的特点是最爱榨取钱财和收受贿赂。就连皇子永锡要承袭肃亲王的爵位,也被迫把前门外两所铺面房送给了他。给他送银子几百两至千余两的人名,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甚至下面给皇帝的贡品,上等的也先被他扣下。

嘉庆四年(1799) 2月7日,89岁的太上皇乾隆死了,第三天,给事中广兴、御史王念孙等就向嘉庆皇帝揭发和珅;三天之后,嘉庆皇帝就宣布他有20大罪,把他逮入狱,十天之后,下令赐死。

在逮捕和珅的当天,查抄了他的家产。和珅寄顿移挪的东西不算(有个叫萨彬图的官员,就提出还要继续追查,嘉庆皇帝不同意),只据嘉庆四年(1799) 2月11日嘉庆皇帝所说:

查出没收的和珅家产109号,83号还没估价,单算已估价的26号,即合银223895160两!若按后人梁超的估计,和珅的全部家财,则有八亿两之多!

和珅得宠不过20多年, 积赃竟至数亿两,全国大大小小的贪官,又不知一共敛聚了多少,人民遭受的压迫剥削程度岂不可想而知!

04、“大元帅”与“草鞋”

天地会,又称“三合会”、“三点会”等名,会内自称“洪门”。有人说,它起源于顺治初年;也有人说,它起源于郑成功经营台湾之际。

“洪门”是借用明太祖的年代“洪武”表示拥护明朝,实际上它原来也确实是反满派志士反清复明的斗争工具。清朝的民族压迫(剃发、改衣冠、屠城和迁海等),使它得到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康熙年间,活动在以川、黔为中心的西南、西北、长江流域的“留汉”(后来叫“哥老会”),也是一个秘密反清的组织,它和“天地会”是同一起源。

清朝的高压政策,迫使这种组织,从雍正十二年(1734)以后转入地下,但乾隆初年,它们却又在各省广泛活动了。

清朝官方文献最早提到“天地会”的,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而它的正式创立(命名“天地会”)却在乾隆三十年 (1765)前后。

福建漳浦人洪二和尚(本名郑开,法名提喜,乳名洪)是它的创始人。它的创建地,是广东东江、北江、西江三江汇合处一带。它很快发展到了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各省和南洋诸国。

清朝的民族歧视和乾隆中叶以后阶级矛盾的渐趋激化,给它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它起初只是一种迷信色彩较淡薄的,以广东三江汇合处的肩挑负贩者、小商贩、小本营生者以及其他一些贫民流浪者的互助组织,成员之间平等、团结、嫉恶如仇、打抱不平,所以又叫“兄弟会”。

但是,很快得到了南方各省人民的广泛拥护,一些明朝的遗老遗少、知识分子也纷纷加入。只要是有旧会员介绍,又习了暗语的人,香主便在城外设场,以演戏、放马为名,举行吸收仪式加以吸收。

这样,到乾隆末叶, 天地会已是到处山堂林立,人们不论身处何地,只要隐语相通、暗号相符(喝茶、抽烟俱用三个指头;大、二、三指代表天,四指、小指代表地;大指、二指代表人,等等),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同志。

天地会最初的宗旨、口号,是“顺天行道”、''争天夺国”,后来更明确地提出了“反清复明”。入会誓文有36条,会规有21则,此外还有十禁十刑,内容大抵是抗清不降、义气相帮、勇斗不畏、严禁奸淫。

天地会的诗歌有六七百首,不少首明确提出反清,其一说:

三点暗藏革命宗,入我洪门莫通风。

养成锐气复仇日,誓灭清朝一扫空。

对联也有:身背宝剑游我门,手执木棍打江山。

可见,它反清主张用暴力手段。这较之明末清初的“复社”、“畿社”、“明社”、“雪苑社”、“惊隐诗社”、“望社”以及后来的“西湖诗社”等等单纯由知识分子组成的会社,是强得多的,比它们那种“乐志林泉、跌宕文酒、角巾野服、啸歌于五湖三卯之间”的斗争方式,积极得多。

天地会的结合比较自由,组织也较分散。

哥老会,乾隆末叶也有发展,到19世纪太平天国失败后,它更广泛地发展起来。成员间兄弟相称、义气相结,首领称“掌舵'' 或“正龙头”,下设内八堂(副龙头、坐堂、陪堂、刑堂、理堂、 执堂、盟堂、香堂)和外八堂(心腹、当家、管事、福禄、巡查、大九、小九和老么)等,会员不论身份,不论士、农、工、商、 文、武、贫、富,都得拜师傅。

只有血统不纯粹(有满族血统) 的,以及剃头匠(因为他们曾为清朝搞过剃发)、轿夫(因为他们接近官员)和伶人(因为他们为官僚演戏)才不得加入。

哥老会的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性质,从这也可以看得出来。它的宗旨,也是“反清复明”。

乾隆末叶土地的高度集中、官吏的疯狂掠夺等,使另一系统——白莲教系统的秘密结社也发展起来。

清朝很早就禁止结社,但是人民却希望过好日子。白莲教适应了人民的要求。它提出了“红阳(指现在)劫尽,白阳(指未来) 当兴”、“清朝已尽”、“日月复来属大明”的口号,又信奉“同教人都生于天宫"、都是“无生老母”的儿女、不分男女老幼、统统平等,主张同生死、共患难、“不持一钱可以周行天下”,而且还要“教中所获资财,悉以均分”、共同享受。

这一切,对于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那些破产而漂泊无定的流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白莲教还通过给穷人治病、教拳等方式扩大影响,并常常把经文编成歌词,配上民间小调,击渔鼓、打竹板、说说唱唱来传教,因此,它就更广泛地得到了流传。

像天地会后来衍生出许多支派、名目(如三星会、小刀会、匕首会、棒棒会、三点会、三合会、仁义会、孝义会、双刀会、江湖会、在园会等)一样,白莲教也有许多的分支(如罗教、清水教、圆教、长生教、弘阳教、天理教等)。

乾隆末叶,白莲教得到了大发展。福建、台湾一些地方,罗教教堂竟有74座。云南大理人张保太,自称是49代收园祖师,影响及于贵州、四川、湖北、江苏、山西等省。

天地会、哥老会,大多只是个人参加;而白莲教,人们则往往是举家齐入。老头儿、老太太、大人、小孩、妇女,甚至许许多多的寡妇,也都公然加入,他(她)们练习拳、棒,练习气功,画符念咒,每月还利用一两个深夜,男女毕集,传授秘技。总之,他们是随时准备参加战斗的。

乾隆三十九年(1774),王伦就率领清水教徒,在山东发动过农民起义。

秘密结社,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形势下,在清朝统治者高压政策的逼迫下的一种革命的(当然带有一定迷信色彩的)组织形式。

乾隆中叶以后,这种形式广泛地被汉族人民利用了;而被压迫的少数民族人民,则大多直接地发动起义斗争。

更多文章

  • 和珅被嘉庆处决,他淡定地拿出乾隆给的保命书,结果里面就3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和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要说他没有权谋,我是不信的。和珅作为乾隆时期最有权最有钱的权臣,要说他利益熏心被金钱迷住了双眼,我也是不信的。那么乾隆为何对于和珅的捞钱行为,却不管不顾?这可不是因为乾隆年纪大之后患上了眼疾,对于和珅的行为丝毫不知情,毕竟和珅的贪可是在乾隆重用他没多久之

  • 清朝年间的女道士,晚年出现“返老还童”,活到了2003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女道士活多少岁,清朝长寿道士,历史上最长寿女道士

    从后羿向王母寻求不老药丸的传说故事,到秦始皇晚年不停寻仙问药的历史,体现了人们对于长生不老的向往。古代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下,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想要“长生不老”,大多在晚年都尊崇道教,让道士炼不老药丸,但他们连活过百岁的人都很少。在我们的每个人的潜在的意识中,能活过七十岁就已经不得了。但这种现象

  • 乾隆给嘉庆说不能杀和珅,嘉庆不听,15年后嘉庆才了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这个名字对于那些懂历史或者说是经常看电视的人都比较熟悉和认识,他是历史上乾隆皇帝身边比较有名的大臣,他这个人跟纪晓岚是同为皇帝身边比较有名的,他在皇帝身边为皇帝做过很多事情,而相同的来说,他也是一个比较贪恋财的人,从古至今我们所知道的皇帝就是希望他的大沈抖是那种比较清白不贪的人,如果发现有贪国

  • 多尔衮有10多个女人,却只有1个女儿,她成了多尔衮唯一的骨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多尔衮一生娶十个女人,多尔衮一生最爱的女人是谁,历史上的多尔衮为啥没有孩子

    清成宗,谥号“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丧礼也依帝制,也就是说这是官方承认的皇帝。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多尔衮昔日的部下不是倒戈就是被收拾,顺治见时机成熟就把多尔衮的一切荣誉都剥夺,随即毁墓掘尸,死了也不安宁。顺治对多尔衮如此之狠,那对他的孩子又是如何呢?拜影视剧《孝庄秘史》所赐,多尔衮成了

  • 和珅那么聪明,为什么不提前巴结嘉庆以避免嘉庆上台后清算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和珅那么聪明为何不提前巴结嘉庆,和珅为什么不讨好嘉庆,和珅为何不去巴结嘉庆

    然而,这种费解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和珅巴结过嘉庆,但是嘉庆皇帝出于种种原因,最终还是处死了和珅。据《清史稿》记载,乾隆驾崩后,嘉庆派和珅去给乾隆守灵,将他冷处理。紧接着,嘉庆就令人搜集和珅的罪证,一共二十条。其中排在第一条的大罪,就是嘉庆怒斥和珅巴结自己。朕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

  • 太平军逼近上海李鸿章率军支援却受冷落?上海人一句话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鸿章大战上海太平军,李鸿章打过太平军吗,李鸿章平定太平军图片

    淮军:建军之初落魄潦倒其实当时的李鸿章还没有成长为日后独当一面的晚清重臣,他来上海之前是曾国藩湘军中的幕僚,此时刚刚奉曾国藩之命在安徽组建淮军,能带来的部队也仅有数千人,而且多为地方团练部队,少部分为亲友投奔过来的人马。共3000多人,主力是张树声、刘铭传、潘鼎新、吴长庆四个营的地方部队。也就是这支

  • 张之洞63岁喜得小儿,从小精心栽培,长大后竟然成为卖国求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之洞详细资料,张之洞真实面目,张之洞的一生简介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这是说一个厉害的父亲严教自己的儿子,儿子长大自然也会成才。但是,凡事无绝对,在历史长河中也曾出现过很多“虎父皆犬子”的现象。一个名门望族真能做到“一门二帅”的,并将祖宗基业完好传承下来的,那也是屈指可数。甚至,还有很多的败家二代仰仗着自己老子位高权重或者腰缠万贯而胡作非为,这类人

  • 《康熙王朝》中大阿哥胤遈送蓝齐儿和亲,她为何向胤褆射一箭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胤褆女儿,胤褆和蓝齐儿的关系,康熙王朝大阿哥蓝齐儿关系好吗

    蓝齐儿和亲的历史背景蓝齐儿和亲的时间节点正是大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首先康熙历经八年,机会发动倾国之力才终于平定三藩的叛乱。在平叛的关键阶段缺乏军队,孝庄甚至到了从满清亲贵那里借家奴组建军队去平定察哈尔叛军的地步。而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的葛尔丹趁机做大,逐渐蚕食蒙古各部。葛尔丹的势力已经从西域

  • 清朝平定太平天国的湘淮军是火枪兵吗?说实话要感谢西方和李鸿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淮军简介,李鸿章的淮军,清军平定太平天国

    那么作为推翻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各股起义军主力的湘军、淮军,是否装备了现代化武器装备?为何又说湘军、淮军的发展要感谢洋人和李鸿章呢?首先这里所说的现代化装备不仅仅指简简单单的火器,其实说到火器明清军队都有装备,就连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也有火器,这里所说的是包括西式枪炮、练兵方法、洋操、装备数量、先进程度等

  • 光绪葬礼现场照:1628人仪仗队,撒90万张纸钱,送葬百姓交头接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光绪皇帝葬礼真实图片,老照片光绪皇帝出殡,光绪葬礼图片大全

    光绪因此一生都在和慈禧对着干,都在试图实现自己的抱负,即便是快死了,他也要在日记中写:“我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指慈禧)一定会死在我之前。如果这样,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不过连这一点也没有能实现,公元1908年10月21日光绪去世,年仅38岁,慈禧立刻让溥仪继承大统,她又成功熬死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