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晴重臣曾国藩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被后世尊称为“半个圣人”?

晚晴重臣曾国藩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被后世尊称为“半个圣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420 更新时间:2024/2/3 17:34:26

历史上对曾国藩的争议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他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人,即便吃了无数的败仗,被逼入绝境,也从未妥协,依然专注每一件事,屡败屡战,是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而且对清朝很忠心,对清朝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所兵工学堂等等。尽管当时清政府已经腐朽不堪了,但他仍然为其尽心尽力。另一方面,他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尤其在平叛剿匪的时候杀人如麻,人送外号“曾剃头”,特别是湘军从九江到南京的时候,几乎是一路屠杀,连底层的贫苦百姓都没放过,可见其狠辣程度。

1811年,曾国藩在湖南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出生,虽然世代以务农为生,却生活宽裕,所以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父亲曾麟书的全部希望。而曾国藩自然也很努力,五年时间就从秀才考到了进士,又经过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深受道光皇帝的宠爱,可谓是平步青云。

转眼到了咸丰皇帝,此时的曾国藩已经快四十岁了,而天下也不再稳定。在咸丰继位的第一年,洪秀全就点燃了起义的火把,而且这把火越烧越旺,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打得清军是事无可挡,差点就推翻了。

面对如此势如破竹的太平军,虽然清政府有着大量的八旗军,但是这支腐朽的武装根本不堪一击,于是就诞生了曾国藩组建的湘军。这支按照戚继光“戚家军”训练方式朝夕训练的军队,号称“湘勇”,在咸丰四年开始倾巢出动镇压太平军。

由于这支军队此前并没有实战经验,以至于刚开始屡战屡败,曾国藩也因此自杀过、被革职过,然而他并没有放弃,重整各军继续奋起剿杀,再加上此时的太平军内部矛盾激增开始分崩离析,而湘军则是日渐趋于成熟,最终湘军得以胜利。

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一路烧杀抢掠,对无辜百姓也不放过,简直就像一个杀人如麻的大魔头,一时间南京城哀鸿遍野,血流成河,这个“曾剃头”让南京城陷入了暗夜。同时,曾国藩的仕途也迎来了鼎盛。

而后曾国藩又北上剿灭捻军,主办洋务,成立“江南制造总局”,志在富国强兵。此时的他已然是清政府的顶梁柱,还特此回北京拜见了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

然而,由于曾国藩满脑子都是儒家的正统思想,在“天津教案”这件事情上,他进退两难,采取有意退避的做法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但赔偿白银近五十万两,还杀害群众20人,流放地方官员和民众25人。就像别人打了你一巴掌,你不但要受惩罚还要赔偿,换做任何人也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最终结果就是曾国藩被骂卖国贼,名誉扫地,被辞去直隶总督职后不到两年,便郁郁而终了。

曾国藩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德才兼备,虽然他算不上圣贤之人,却担得起“半圣”这个名号。天津教案这件事其实并不能都怪曾国藩,按照当时的处境,为了阻止形势恶化他也只能选择这样做,如果换成别人,也不一定比他做得好,你们觉得呢?

更多文章

  • 清朝真有的龙脉吗?龙脉隐藏的秘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要找龙脉,当然是想把龙脉破坏掉,这样就可以实现反清复明的大业了。那在现实生活中,崇祯皇帝与韦小宝他们是想到一块去了,他也想这么干。说到崇祯皇帝,也是挺可怜的,生不逢时,17岁登基那会,明朝就已经处于内忧外患了,尽管崇祯很努力工作了,但是还是没能抵抗过命运,最后是城破自缢了。据说,崇祯皇帝发现清

  • 福建发现3吨重清朝龙床,专家建议上交祖国,收藏家:先给5个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3吨龙床图片,清代龙床的视频,清朝龙床价值分析

    1993年的时候,有一位叫林仁贵的人通过收藏界的朋友,知道了在山东的临祈有个皇室家庭后裔家里有祖传的龙床。当时他去看的时候床全是灰尘,他依稀觉得这龙床应该是紫檀木做成的,上边雕着的龙一看就很震撼。龙则表示它是皇室的用品,也比较有价值。得到这个宝贝并不是很容易,因为这个家族有十个嫡系的子孙,他们有些人

  • 清朝最幸运皇帝,从不争皇位,父亲为他解决了兄弟们,他稳坐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十大最勤勉的皇帝,清朝最幸运的皇帝,清朝最优秀的三位皇帝

    颙琰是乾隆的第十五个儿子,出生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的母亲魏佳氏在清朝来说都算是一个比较传奇的女人,从一个小小的宫女当上皇贵妃。魏佳氏在生下永琰之前就已经是贵妃的身份了,除了永琰她还给乾隆生下了5个孩子。永琰六岁的时候开始学习,七岁拜见孝圣宪皇后也就是太后的时候就很受乾隆的喜欢。按理说他年

  • 清朝女性穿的“花盆底”鞋,除了美观之外,专家:更为了方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贵妃穿花盆底鞋的图片,清朝宫廷侍女也穿花盆底鞋,清朝妃子穿花盆底鞋有什么用

    这种鞋更是其它朝代没有的,花盆底鞋还有一个称呼是旗鞋,史料上称呼为“高底鞋”。这种鞋跟现代的高跟鞋很相似,但又很不同。花盆底鞋的底一般是木头做的,高跟都会在5厘米到10厘米左右。有些厉害的还能到14厘米或者是16厘米左右,最高的一个是25厘米,看来清朝后宫去踩高跷可能比普通人更容易学会。这种鞋最主要

  • 你知道吗?清朝皇妃脖子上的“白围脖”除了美观外,还有一个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皇妃手指上戴的是什么,清朝皇妃上戴的白布条,清朝皇妃戴的白布条有什么用

    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大统一的封建王朝,自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算起,到1912年2月12日,清废帝溥仪下诏退位结束,国祚276年,共传十二帝。现在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剧很多,在剧中,很多观众会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便是清朝妃子们都会在脖子上围一条白色围脖。这样的白色围脖看起来既漂亮,又不乏时

  • 乾隆最爱的妃子是谁?陪葬名册上早有答案,嚣张跋扈的高贵妃在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高贵妃资料,乾隆皇帝的妃子排名,乾隆最爱的妃子是哪位

    乾隆皇帝可谓真是后宫佳丽“三千”了,皇后有三位,皇贵妃还有五位。就连贵妃和妃加起来都有11位。其余的嫔啊、贵人啊、常在啊、答应啊合起来有24位。总的来说,他的后宫里有着43位美人,相比后来的光绪只有冷冷清清的三位后妃可真是多。如果按照古人说的,真是泉下有知的话,乾小四该如何平衡这群后妃的地位呢?乾隆

  • 清朝为何能取代明朝?只因他们拥有了这三大优势,很多人不愿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而此时,连自己货币甚至文字都没有的满人反而不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加上即便粮食减产,处于高寒之地的满人还能靠渔猎和畜牧来补充口粮。面对这种对比,明朝反而被自己苍老而又臃肿的身体给耽误了。而后金则趁明朝艰难之际不断壮大,最终在自己的努力下取代了明朝。一、皇太极的精明明朝的灭亡离不开如下几个因素:①小冰河时

  • 康熙坚持认为“天圆地方”,外国人用一妙招,康熙见到后直接认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和百官谈话,康熙上朝讲话霸气,康熙突然能听到周围人的心声

    而西方人又是如何认为的呢?早在公元前5到6世纪左右,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认为地球是圆的。但他并不是基于科学推断,而是在他眼中,球体是所有几何立体里最完美的。所以,他认为地球也是一个完美无瑕的球体。直到后来的亚里士多德,在一次月食中看到地球的投影是个圆形,才初步给出了“地球是圆的”的证据。再到后

  • 乾隆83岁寿辰写了一个字,群臣看后哄堂大笑,仅和珅一人笑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给乾隆写了三个字,乾隆与和珅的奏折,乾隆临终时对和珅怎么交代的

    或许真是因为和坤长得清秀,又或许真是因为他的才华,加上他又特别会拍马屁。乾隆为此很是迷他,他也就成为了乾隆晚年最重用的大臣。其实一开始的和坤,也并不贪污,那个时期的他还是一个清官。但后来大概是在官场待久了,便也被感染了,开始利用自己的地位收敛钱财。他还不停地发展自己的势力,朝中其实能跟他斗的人并不多

  • 她才是康熙最爱的女人,生完孩子去世,康熙为了她,不惜违背祖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最宠爱的五个女人,康熙临死前最爱的人,康熙最宠爱的是谁

    康熙不惜违背祖训的这位女人就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好多年以前大火的《宫》里,就有描述过康熙对于赫舍里的眷恋。1654年2月3日,当朝大臣赫舍里·索尼的家里迎来了一位小千金的出生。她就是未来的赫舍里皇后,她的家族有着极高的地位。父亲和爷爷都在朝堂担任要职,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驾崩。当时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