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为何能取代明朝?只因他们拥有了这三大优势,很多人不愿承认

清朝为何能取代明朝?只因他们拥有了这三大优势,很多人不愿承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89 更新时间:2024/2/3 17:34:22

而此时,连自己货币甚至文字都没有的满人反而不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加上即便粮食减产,处于高寒之地的满人还能靠渔猎和畜牧来补充口粮。面对这种对比,明朝反而被自己苍老而又臃肿的身体给耽误了。而后金则趁明朝艰难之际不断壮大,最终在自己的努力下取代了明朝。

一、皇太极的精明

明朝的灭亡离不开如下几个因素:

①小冰河时代的到来;②厂卫制度的恐怖统治;③纷杂混乱的朋党之争;④糟糕的经济;⑤越来越臃肿的皇室群体;⑥上层建筑的腐败。

而清朝的前身是后金,是和明朝接壤的东北之地。

无论皇太极还是努尔哈赤,他们都受到过明朝的册封,也算是明朝的大臣了。

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上,满人在入关前早就已经汉化了,根本不存在野蛮人这种自欺欺人的说辞。

在努尔哈赤最早组建的八旗中,有4800户汉人,这些人很多都和的贵族通婚。

即便是身份低下的汉人包衣,他们依然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和权力。

像后来曹雪芹家族,年羹家族,他们都是包衣阿哈出身,照样做到了封疆大吏。

为了尽快摆脱自身草原民族身上的落后文化,努尔哈赤不但大力提倡满汉通婚,还模仿明朝的行政对内部进行管理。

但努尔哈赤又担心因为过分汉化而像北魏王朝那样快速灭亡,为此,他在临死前又制定了“八王议政制”。

在雍正王朝里,想搞宫变的八阿哥就想用八王议政来架空雍正,结果被张廷玉一番反驳搞得是相当尴尬。

是的,所谓的八王议政根本就没实施过。因为这对继任者皇太极来说就是一个紧箍咒,他不想只做一个傀儡皇帝了。

为了实现自己真正掌权的野心,皇太极不但更正了努尔哈赤对汉人先前的种种强硬政策,还规定8-15岁满人子弟必须读书。

满人子弟读什么书?当然不是传说中的《三国演义》,而是四书五经,资治通鉴,孙子兵法等汉学经典。

在1629年,皇太极模仿明朝的翰林院建立了上书房,并举办了清朝历史上的第一次科举。

在300名汉人奴隶中,有200人通过科举当上了官。不但如此,皇太极还仿照明制建立了六部,并将六部的位置放到了八旗之上。

皇太极这样的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充分利用汉人,以及汉人所发明的东西来治理汉人。

1636年5月14日,皇太极在汉人大臣范文程等人的建议下改年号为“崇德”,这标志着他们从部落首领向汉人政权转向的一个起点。

但皇太极和努尔哈赤一样,他也害怕过分汉化而使八旗丧失先天的骑射优势,所以临死前规定满人绝对不能学习汉人的长袍大褂,一定要保持尚武的精神。

二、多尔衮的政治智慧

多尔衮这个人很像猪八戒照镜子,无论是在满人里还是在汉人里,他都没有得到好名声,结局也很差。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多尔衮,清朝根本就进不了关。当皇太极死后,手握重拳的多尔衮在1644-1645年间,将手下的9个总兵中的3个换成了普通汉人,6换成了抬过籍的汉人。而且,8个巡抚全是汉人。

更加令人叫绝的是,多尔衮早就摸透了明朝文人假仁假义的心思,居然打着替崇祯报仇的旗号进入了北京。

这当然是猫哭耗子,但对那些无耻的文人来说,这是给他们投靠清军最好的台阶了。不但如此,多尔衮在任用汉人时,还优先任用了北方的文人。因为这些人在明朝的党派斗争中,一直都被南方派的东林党所打压。

在1646年的科举中,共选中了373汉人进士,其中北方文人就占了365名。

无论是给明朝皇帝报仇,还是到明朝皇帝坟上下跪,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做给明朝的文人看。

而这些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就是为了荣华富贵的文人一旦找到了台阶,立刻像苍蝇一样扑倒在了多尔衮脚下。

像海宁陈家,就是在这个时候投奔过去的。

陈家是谁?就江湖传说红花会总舵主陈近南的家族,相传也是乾隆皇帝亲爹的家族。

这个家族自投靠清朝之后,在300年中出了208名举人,3名大学士,可谓真正的名门望族。

除此之外,多尔衮还顶住了满人贵族的反对,在战争期间减轻了税赋,进一步收买人心。

另外,在司法方面,多尔衮完全以明朝法律为依据进行司法审讯,这在历史上是极少有过的。但多尔衮和顺治相比,他火候还是不到。

三、将帝王之术玩到炉火纯青的顺治

只有不懂历史的人,才会认为顺治只是一个一心谈恋爱的毛头小子。这位少年天子比后来的康熙还要早熟,还要懂得治国。

在被多尔衮压制了6年之后,顺治彻底翻身了。顺治不但抄了多尔衮的家,还将多尔衮手里的三旗兵马转到了自己手里。即便顺治真的是多尔衮的私生子,在权力面前,依然没有情面,更何况那仅仅只是宫廷传说。

在顺治亲政的这12年里,他独断专行,将皇帝的权力发挥到了历史的极致。而他所利用的工具,一个是资治通鉴,二个就是儒家经典。

为了彻底消灭明朝文官集团的局面,清朝的皇帝必须勤政。无论是累死在皇位上的雍正,还是表面上悠闲自在的乾隆,他们和明朝的皇帝相比,工作量都大了好几倍。

顺治将君君臣臣、三从四德等儒家学说充分诠释,彻底消除了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让他们变成了彻头彻尾服务皇权的工具。

1653年,顺治抓住了一个小小的“任珍案”对满汉之争展开了扩大化讨论。本来就是一个政见分歧小问题,最后被顺治上升到了政治和党争的大问题。三院、九卿、六科、十四道的所有满汉官员都涉及到了其中。

“任珍案”原本定罪3位大学士杀头,13名大员流放,28名汉官被议罪。但最后顺治没有学朱元璋赶尽杀绝,而是一笔带过。

这样搞了两三次,大臣们终于明白了。在帝国大政方针上,顺治要的是绝对的服从,而不是官员的意见。

无论满汉,谁再敢像唐宋元明一那样拿着过去的士大夫精神干涉皇权,谁就得死。

也正是这样,顺治将所有大臣变成了他们爱新觉罗家的包衣。

从朱元璋将朱熹捧上神坛,将官员杀破胆那一刻,文人就已经失去了士大夫所拥有的独立人格,这也正是朱元璋和顺治这些皇帝想要的。

所以,很多历史学家将宋之后称为流氓时代和奴隶时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坚持认为“天圆地方”,外国人用一妙招,康熙见到后直接认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和百官谈话,康熙上朝讲话霸气,康熙突然能听到周围人的心声

    而西方人又是如何认为的呢?早在公元前5到6世纪左右,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认为地球是圆的。但他并不是基于科学推断,而是在他眼中,球体是所有几何立体里最完美的。所以,他认为地球也是一个完美无瑕的球体。直到后来的亚里士多德,在一次月食中看到地球的投影是个圆形,才初步给出了“地球是圆的”的证据。再到后

  • 乾隆83岁寿辰写了一个字,群臣看后哄堂大笑,仅和珅一人笑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给乾隆写了三个字,乾隆与和珅的奏折,乾隆临终时对和珅怎么交代的

    或许真是因为和坤长得清秀,又或许真是因为他的才华,加上他又特别会拍马屁。乾隆为此很是迷他,他也就成为了乾隆晚年最重用的大臣。其实一开始的和坤,也并不贪污,那个时期的他还是一个清官。但后来大概是在官场待久了,便也被感染了,开始利用自己的地位收敛钱财。他还不停地发展自己的势力,朝中其实能跟他斗的人并不多

  • 她才是康熙最爱的女人,生完孩子去世,康熙为了她,不惜违背祖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最宠爱的五个女人,康熙临死前最爱的人,康熙最宠爱的是谁

    康熙不惜违背祖训的这位女人就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好多年以前大火的《宫》里,就有描述过康熙对于赫舍里的眷恋。1654年2月3日,当朝大臣赫舍里·索尼的家里迎来了一位小千金的出生。她就是未来的赫舍里皇后,她的家族有着极高的地位。父亲和爷爷都在朝堂担任要职,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驾崩。当时继任

  • 毁于英法联军的圆明园,如今挖出10万件瓷器专家:需要钱修复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圆明园出土的十大珍贵文物,圆明园出土的瓷器图片,圆明园旧瓷器修复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道永不磨灭的伤痕,这一伤痕的名字,为圆明园。圆明园又称为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坐落于北京西北郊,被誉为“万园之园”,被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然就是这样一座中国人的骄傲,东方的凡尔赛宫,在1860年的一场大火中付之一炬,只给后人留下一个遗憾,一个伤痛的记忆。圆明园

  • 调戏妇女结果会怎样?清朝是这样处理的,谁还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对出轨女人的处罚,清朝男人可以随便打女人吗,清朝处理出轨案件

    但后来呢?估计让这公交之狼溜走了。可见,现在调戏妇女还真是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最多也就是拘留。但是在清朝,调戏妇女可是大罪,后果十分的严重。在一书里有记载,就算是调戏妇女未成,但是导致妇女羞忿自尽的,其罪当斩。怎么样,是不是吓到了。当然这个罪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情实,一种是缓决。什么是情实呢?就是用

  • 清朝妃嫔脖子上挂着的那条白布条有何用?除了美观,更为方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妃嫔脖子上为何有一条白绢,清朝的妃子为什么挂白布条,为啥清朝妃子脖子上总挂一条白绢

    第一个方面是为了压住领口。如今洛阳周氏银器博物馆中藏有一件名为“清花丝香囊压襟”的珍宝,作用就是压在清朝旗装的领口处,起到装饰以及压住领口的作用,有诗云:“只闻香袭人,不知香何因。抬头看少妇,胸前动压襟。”这清宫女子脖子上面挂着的那条白布条名为龙华,其实是一种领巾,第一个作用就跟压襟一样。因为古代后

  • 历史上的慈安太后不出名,也没有一儿半女,为何却压了慈禧30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的慈安太后,慈安太后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的关系

    慈安太后给人的印象是性格懦弱,不善谋权,和当时西太后慈禧的性格有着天壤之别,甚至有人说当年的“垂帘听政”时她也就是一个傀儡。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实,真实的慈安不仅善良聪慧,德行兼备,还有着出色的大局观念。清朝正是因为有了她,才有了短暂的“同治中兴”。在咸丰皇帝驾崩后,慈安在名义上就压制着慈禧,直到

  • 大清最难吃的一顿饭,8位投诚的敌将刚入座,菜还没上却首级落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清王朝十大名将,大清朝最饿的人是谁,大清三巨头吃饭一个比一个豪横

    事情得从太平天国说起,在中国来说,农民被压迫到了一定的境界,便会起义造反。清朝向来不得人心,从数次的反清复明就能看出。而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赔款,又数次搜刮人民,一个叫洪秀全的落榜书生便发起了金田起义。早在起义之前,他就在广西建立了拜上帝会,吸收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等2000多人,这些人在后来

  • 马未都:乾隆瓷碗卖3万,嫌贵没买,结果被“捡漏者”转手卖850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马未都乾隆年制碗,马未都收藏的乾隆玉碗,马未都瓷碗收藏

    于是马未都嫌贵没有买,就去看了其他的文物,没想到回头再看看这个碗时,居然不见了。卖家称,一个外国人买走了这个碗,当时他们都很高兴,3万在1987年的时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没想到1988年的时候,马未都又碰见了这个碗,这个碗是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出现的,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这个乾隆瓷碗卖出了850万

  • 雍正到底是不是乾隆联合大地主阶层谋杀的?看完证据,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和乾隆有什么关系,乾隆的一个举动暗示了雍正的死因,乾隆为什么瞧不上雍正

    在帝制时代里,无论是秦汉和唐宋元明清,有一个王朝没屠过城的吗?有一支军队没对平民实施过奸淫掳掠的吗?这些残忍的事情仅仅发生在底层吗?在我国历史上的200多位的皇帝中,有50%多的皇帝都死于非命。皇帝这个职业,是最应该买保险也是最危险的一个职业,没有之一。对于雍正的死,至今众说纷纭,很多人将矛头直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