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道台比知府大吗 道台对知府有没有生杀大权

清朝的道台比知府大吗 道台对知府有没有生杀大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59 更新时间:2024/1/21 18:58:07

清朝的道台比知府大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清朝的道台肯定比知府大,这个不用怀疑。

在各种古装电视剧的熏陶下,现代人对“知府”这个官儿有所了解,知道这是管理一府的职位,手下管着好多位县令。

按照电视剧的剧情,县令如果是好人,那知府肯定是坏的;县令要是坏的,那知府就是主持正义的青天老爷,权力大大滴。

那道台又是什么官呢?这就得从清朝的官制讲起了。清朝官制沿用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制度,每一品有正、从之分。所谓从,其实就是0.5;另外还有各种贵族头衔,不在此例。

道台又称为道员(就如知府也会被称为府台大人一样,在古代称呼人的时候加“台”字是尊称),为职外官,全称是“各省守巡道员”,是省与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清朝初期的时候品级不定,经是奉着皇帝的圣旨或口谕就去了,到乾隆十八年的时候才正式定为正四品官职。

“道”的历史很悠久,唐朝玄宗的时候,陆续将全国划分为十五道,那时的“道”所管辖的范围可比“省”大得多,什么剑南道节度使、陇右道节度使的,那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堪比汉代的

到了明朝,朱元璋改革官制,“道”就没那么大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省、道、府、县,“道”被“省”管着了,道员也无定例,根据实际情况看,有需要就设,没需要就不设,反正省也可以管府。

清朝初期也如此,后来才慢慢固定下来,但还是可以由地方长官兼任。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必须要有的职位。

而知府则是从四品,从品级上就比道台低,要受道台上司的管辖。但差的也有限,只是半级。而且如果要论实权的话,知府是一地主官,管的虽然没有道台那么广泛,但更实际。捞钱什么的,比道台方便。

根据以上所述,虽然民间俗语说“官大半级压死人”,但道台对知府并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他可以申斥知府,想把他弄下台却绝非易事,除非这名知府真的有把柄可抓。

如果没有别的原因,知府在道台面前也并不需要战战兢兢,两者的差距不算大。

标签: 道台知府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国六卿之一:智氏的历史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智氏,周朝,历史解密

    智氏起源于东周时期,曾是晋国六卿之一,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华夏望族,得姓始祖是晋国次卿智庄子。春秋时期,晋国相国荀息之孙荀首,食采于智邑(今山西永济市),史称智庄子,是为智氏始祖。智氏连续七代立身晋国政坛,到智襄子执政时,智氏远强于韩、赵、魏三卿,成为晋国乃至周王朝最具权势的大夫家族,在晋阳之战中,智氏

  • 囊瓦为什么囚禁盟国君主?最后招来亡国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囊瓦,春秋,历史解密

    囊瓦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字子常。囊瓦的爷爷是楚庄王第三个儿子,在楚共王和楚康王时任令尹,所以囊瓦还是楚国王族。囊瓦这个人孤高自傲、目中无人、贪得无厌,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之一。楚平王时,囊瓦担任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吴国经常来骚扰楚国边境,还常常以少胜多,囊瓦为以防万一,不去加强防御,反而大兴土木,

  • 古代是如何称呼糖尿病的 古人又是怎么医治糖尿病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糖尿病,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糖尿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糖尿病在古代叫作什么?古人在面对糖尿病的时候,古人是如何医治的?糖尿病在我国古代中医中称为消渴症,对其最早记载,出自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其对消渴症的描述:“消渴病者慎者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它;

  • 关于言偃的评价是怎么样的?言偃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言偃,孔子,历史解密

    身处一个文化断层的时代,并被这个时代裹挟着浮躁与功利,这种悲哀相当无奈。从懂事开始,我们这一代人就一直在迷茫,左顾右盼、千人一面,也许,我们的茫然与2500前未开化的吴人无两,需要的是一种先知先觉的引领。言子,名言偃,是孔子的晚年弟子。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二,言子是其中唯一的南方人,所以孔子会说:“

  • 华佗给曹操做开颅手术,以那时的医疗条件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佗,三国,历史解密

    华佗给曹操做开颅手术,以那时的医疗条件能成功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华佗在三国时期,而扁鹊在春秋战国时期,朝代相差甚远了,两人都是神医。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经常犯头疼的毛病,当时华佗去就诊的时候建议曹操让他劈开脑袋治疗,这让曹操着实害怕,认为华佗是关羽派来刺杀他的人,在曹操的极力打压下,

  • 有关于赖汉英的轶事有哪些 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平天国,清朝,历史解密

    赖汉英(1818-1909)广东花县九间乡四角围村或炭步赖屋人,原籍嘉应州(今梅县),洪秀全妻赖莲英弟。轶事典故赖汉英计除向荣的江南大营,忽然发生了变故,大概是因为向荣病亡的缘故。太平军自占据金陵(今南京)以后,即被向荣所围困。当时,向荣的江南大营就驻扎在金陵城外的孝陵卫,对太平军形成了合围之势,太

  • 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相当于现在多少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八百里加急,历史解密

    古装电视剧中出现八百里加急这个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地方督抚或是边疆将领遇有紧急军情都会飞马传递文书,文书中往往会写道:"紧急军情,六百里加急,或是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经常用来形容紧急情况下信息的快速传递。古代依靠驿站来进行文件的传递。那么这种传递军情的方法在古代真的存在吗,如果是真的到底有多快呢

  • 襄城公主的丈夫:唐宋国公萧锐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锐,唐朝,历史解密

    萧锐,萧瑀长子,母独孤氏。尚唐太宗长女襄城公主,袭父爵为宋公。沉毅有大量,善隶书,性蕴慈仁。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将征高句丽,命萧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根据唐俭碑,萧锐卒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后。襄城公主,下嫁萧锐。性孝睦,动循矩法,帝敕诸公主视为师式。有司告营别第,辞曰:「妇事舅姑如父母,异宫则定省阙。」止葺

  • 与范蠡齐名的谋士为勾践复国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最后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要说到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肯定津津乐道、耳熟能详,尤其是他身边的谋士范蠡更让人看成是智慧的象征,传言他最后与西施泛舟西湖,十分乐哉,还坐拥万千家财,让千百年的人都十分艳羡。然而在当时勾践的身边,不只有范蠡这一位谋士,还有一位对勾践复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人,就是文种。这位能臣之所以不如范蠡出名

  • 傅善祥: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状元”,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傅善祥,清朝,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经历了那么多朝代,共产生了多少名状元呢?据有关文献记载,共选拔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这些都是有文字记录的)。在这些精英当中只有一名女状元,她就是傅善祥。她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状元,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都知道,在我国古代,封建思想十分顽固,保家卫国征战沙场、参加科举独占鳌头的一般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