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水淹七军,是料敌于前精心部署,还是借题发挥纯属巧合

关羽水淹七军,是料敌于前精心部署,还是借题发挥纯属巧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71 更新时间:2024/1/15 1:37:08

庞德射伤关羽后,每天来到阵前搦战。关平因父亲关羽箭伤未愈,不敢贸然出战,坚守不出。于禁唯恐庞德击败关羽、夺得头功,下令全军前往距离樊城城北十里的罾口川下寨,并亲自扼守要道,强行将庞德所部部署在全军最后,将庞德与关羽隔开。

一段时间过后,关羽的伤势终于痊愈。此时,关羽得到于禁突然屯兵樊城城北的消息,便亲自前去查探。当发现江水湍急、于禁的营寨地势低洼之后,关羽很快便想出了破敌之策。

没过几天,樊城一带暴雨倾盆而下,持续多日。督将成何得到关羽在汉水预备战船的消息,担心一旦江水泛滥,全军将遭遇不测。但当他将这一担心告诉于禁时,却遭到了于禁的呵斥。成何转而去找庞德商议。庞德赞同成何的意见,并说自己将于次日移军驻扎在高处。

没想到就在这天夜里,江水突然暴涨,将七军的营寨淹没,不少将士被淹死,于禁、庞德等人慌忙登上小船,各自寻找附近的小山躲避。此时,关羽率领战船杀到。于禁见身边仅有五、六十人,走投无路,向关羽投降,被关羽命人押上战船。

此时的庞德与督将成何、部将董衡和董超及五百多名士卒也遭到了关羽所部的包围。关羽命乱箭齐发,令庞德伤亡惨重,士卒死伤大半。董衡、董超提出投降,被庞德所杀。庞德率领余部死战不降,遭周仓生擒。关羽故意提及庞德之兄庞柔和故主马超,企图劝降庞德。庞德破口大骂,誓死不降。最终,关羽将庞德斩首示众。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提过,“水淹七军”尽管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但庞德却并非是七军的成员,而是樊城守将曹仁的部下。那么,为什么在“水淹七军”之际,庞德会与于禁一起被关羽抓获呢?关于这个疑问,在史料中却找不出答案。

较为合理的推测是,当时庞德奉命曹仁之命在樊城外围与关羽作战,并与于禁的七军合兵一处。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作为守军的庞德与在城外的援军于禁会先后被关羽俘虏。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董衡和董超,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据《三国志•庞德传》载,董衡当时任职将军,董超则是部曲将。关羽“水淹七军”后,董衡、董超与庞德一起遭到关羽水军的围困。两人欲投降关羽,结果被庞德当场处死。

小说中还提到了一位曹军将领——成何。有关此人的记载,在史料中只是一笔带过。此人时任督将,随同庞德参战。庞德被围时,成何就在庞德的身边。在小说当中,此人被关羽一箭射死。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水淹七军”后,成何便下落不明,也不知是在战斗中阵亡还是被俘。

尽管小说与历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汉末三国期间,的确发生过“水淹七军”之事。那么,“水淹七军”究竟是关羽临时起意还是精心部署呢?从《三国演义》的描述来看,当关羽得知于禁的七军在樊城城北十里的罾口川下寨,大喜过望,并说出“吾已差人堰住各处水口,待水发时,乘高就船,放水一淹,樊城罾口川之兵皆为鱼鳖矣”之语。由此可以看出,“水淹七军”经过了关羽的精心部署。不过,从史料的记载来看,情况却未必如此。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史料中的记载。早在此战发生前,就有人预判樊城前线很有可能会出现“水淹七军”的情况。这个人名叫温恢,时任扬州刺史。据《三国志•温恢传》载,温恢曾对兖州刺史裴潜说过:“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没过多久,“水淹七军”之事果然出现。

而在《三国志》相关传记中,对于此事的记载也比较一致。例如《三国志•关羽传》载:“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三国志•于禁传》称:“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三国志•庞德传》云:“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

最能证明这次行动是关羽临时起意的证据还有一个,那便是此战过后司马懿蒋济的表态。“水淹七军”后,曹操打算迁都,以避关羽的锋芒。不过,这个决定遭到司马懿和蒋济的反对。据《三国志•蒋济传》载,司马懿和蒋济对曹操表示:“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其中的“非战攻之失”就足以证明,在司马懿和蒋济看来,“水淹七军”只不过是一次有利于关羽的巧合而已。

从这些记载可以发现,所谓的“水淹七军”之战其实并非关羽战前的精心部署,而是临时起意,利用河水暴涨,突然向于禁的七军及庞德的樊城军队发动突袭。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奠定曹操北方基业的重大战役:仅凭三城之地,成功夺回兖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兖州豪强和曹操的关系,曹操平定兖州,兖州之战曹操兵力

    据《三国志•张邈传》记载:“兴平元年,太祖复征谦,邈弟超,与太祖将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共谋叛太祖。”张邈也是曹操的儿时旧友,但是在曹操出征徐州的时候,他听取了陈宫的意见,将吕布拥戴为兖州牧。在张邈的突然反叛之下,兖州几乎全部落入到了吕布手中:“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可以看到,在吕

  • 三国时期的曹操,权力极大,为什么却不敢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有没有当皇帝,曹操皇帝简介,曹操在历史上的政治地位

    首先,不是皇帝的职位,享受着皇帝的待遇,没有必要引起别人的反感。其次,曹操年轻时候就想着做个忠臣,一直想要墓碑这样写:汉征西大将军曹操。内心还是希望历史上留下点好名声吧!第三,天下没有统一,曹操不愿意当个不完整的皇帝。第四,汉献帝是自己女婿,老丈人不好意思抢女婿的位置。第五,年轻时候没能力当皇帝,年

  • 东吴淮泗集团三大统帅:协助孙权鼎足江东,却无一人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吴淮泗将领,淮泗指哪里,淮泗派与江东派

    这里所说的淮泗集团,指的是淮河、泗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地域主要包括现在黄河以南的河南、山东地区和安徽、江苏、湖北等地的北部地区,为躲避战乱而逼祸江东的士族及宾客和早期跟随孙氏兄弟东进的主要将领们。在这其中有三位知名的人物曾先后担任过军事统帅。他们谋武兼备、胆略过人,在建立东吴大业的过程中靠着长远的战

  •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什么要赐死刘备的儿子?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后期为何疏远诸葛亮,刘备赐死长子刘封视频,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有什么关系

    但是,诸葛亮为什么最后却要赐死刘备儿子刘封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不是刘备所生,刘备46岁生刘禅,这是刘备亲生长子。刘封比刘禅大十几岁,且文武才全,作战勇敢,才能比刘禅强了不知多少倍,刘备立刘禅为太子,刘封肯定是不高兴的,诸葛亮害怕刘备死后,刘封取代刘禅,更换了刘氏纯正的血统。为

  • 秦朝军队很容易战胜匈奴,为什么汉朝军队却很难做到?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秦朝军队为什么很容易战胜匈奴呢?原因很简单。秦军装备精良,最可怕的是强弩箭阵,二,秦军重甲军团能压制机动性极强的骑兵。三,蒙恬也是一代名将,善于利用地形以守为攻,据河为塞,因山为固。而且秦国也常年与胡服射骑改进的赵国交战,谙熟射骑优势。但是到了汉朝的时候,为什么他们的军队却很难做到。这是因为,

  • 马超投降刘备后,关羽为何硬要跟他决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有两次不满,一次是针对马超,马超归附刘备后,兵取成都,立下大功,关羽表示要入川和马超较量一下武艺孰高孰低;另一次是针对黄忠,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之后,封黄忠为后将军,关羽大为不满,表示自己“誓不与老卒同列”。为什么关羽会有这些举动呢?咱们来分析一下关羽的心态,事情要从刘备入川说起。刘备受同为

  • 关羽在荆州苦苦支撑,刘备为何不出兵协助,原因并不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为什么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有多爱刘备的老婆,刘备留关羽守荆州

    《三国志•关羽传》中详细记载了襄樊之战的过程:“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从这一记录来看,曹操对

  • 刘备城府实在深,故意让张飞参战,轻而易举骗了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张飞周瑜谁厉害,周瑜张飞,刘备和张飞的真实关系

    对阵鼓声响处,曹洪出马搦战,瑜自至门旗下,使韩当出马,与曹洪交锋;战到三十余合,洪败走。曹仁自出接战,周泰纵马相迎;斗十余合,仁败走。阵势错乱。周瑜麾两翼军杀出,曹军大败。瑜自引军马追至南郡城下,曹军皆不入城,望西北面走。韩当、周泰引前部尽力追赶。瑜见城门大开,城上又无人,遂令众军抢城。数十骑当先而

  • 刘备决定东征伐吴,有人反对有人支持,诸葛亮又是什么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为了宣扬“忠义”思想,便给刘备加上了“为关羽复仇”的幌子。在此情形之下,诸葛亮曾提出了明确反对意见。然而在历史上,刘备东征的最主要目的,却是为了重新夺回荆州之地。对此,诸葛亮的态度却很值得玩味。因为他从一战争的一开始,便保持了沉默。如此一来,诸葛亮对于刘备伐吴这件事,是采取

  • 刘备的同门师兄公孙瓒:本是世家子弟出身,偏偏选择了战争扬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与公孙瓒,刘备跟公孙瓒关系怎么样,刘备怎么对待公孙瓒的

    在不少读者看来,公孙瓒只是刘备创业过程中的一个领路人。正是由于他的举荐,刘备才能顺利当上安喜县尉。可在历史上,公孙瓒之名,可谓是响彻北疆和中原。作为中原地区早期最大的北方霸主之一,公孙瓒对袁绍、曹操、黑山军、袁术等诸侯势力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公孙瓒,字伯圭,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公孙瓒是世家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