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药王孙思邈曾在他的《千金方 房中补益》一书中提到过,说当年轩辕皇帝之所以能成仙,是因为他修炼了一种采集阴阳的秘法。而他的后宫之中,至少有一千二百名妃子。当然,此时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但到了西周时期,由于周公旦等人的努力,礼乐制度形成。后宫妃子侍寝,也就有了初步的规矩。
据史料记载,西周时实行按月轮流侍寝制度。即每个月的正月十五,天子必须与王后待在一起。剩下的日子,大约每5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内,由身份、地位不同的数个妃子共同侍寝。据《史记》记载,西周的这一制度,旨在突出天地阴阳的和谐统一(天子为阳,王后为阴)。不过,从孙思邈的说法中咱也不难看出,至少从唐代开始,古人就将后宫女子视作了成仙,或者长生不老的工具。
所以,此时的后宫,对于侍寝,压根就不会有什么特别严格的要求,只要皇帝开心就好!西周的那种按月轮值制度,很多时候也只是流于形式的。到了清朝,妃子侍寝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可就多了。比如说,妃子沐浴后,必须直接裹进被子里,由太监直接抬到皇帝的龙床上。而此时的皇帝是躺在床上的,但床尾的被子是掀开一个角的。妃子就得从床尾钻进被子里去。
此时,外面一般会有专门的内务府太监守着,等时间差不多了,就喊“是时候了”。等皇帝答应了,太监还会问,是留着还是怎么处理。第二天,妃子一般还会去皇帝或者皇后那里谢恩。据说此制度是雍正死后确立下来的。因为吕三娘就是这样杀了雍正的。但据史料记载,由于这套妃子侍寝的流程十分繁琐,而且规矩颇多,清朝的皇帝大多不愿意遵守,所以他们更喜欢找借口住到圆明园里去。在那儿,妃子侍寝就没这么多规矩啦!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