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李林甫吗?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李林甫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17 更新时间:2023/12/25 5:24:13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李林甫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唐后期有个大臣崔群曾这么评价:“世谓禄山反,为治乱分时。臣谓罢张九龄,相林甫,则治乱固已分矣。”他认为唐代治乱的分水岭,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安史之乱”,而是李林甫驱逐了张九龄而独揽大权之时。显然,这是要把罪责归于李林甫一人。

开元年间,张嘉贞、王畯、张说萧嵩等一系列的宰相,都是自节度使进阶。所谓“出将入相”,这本是唐代的传统。但是李林甫不希望这些军功显赫的人物对自己造成威胁,毕竟由军功建立起来的威望和资格,是很难掩盖的,尤其是唐朝这样尚武的时代,军功更是文官政绩难以媲美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边将如果入相,李林甫将无法遏制。

根据这个逻辑下来,安禄山得志,然后造反,都是因为李林甫的私心。所以李林甫要为安史之乱爆发负责。

这个观点似是而非。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天宝元年(742),安禄山就开始担任节度使,天宝三年(744)就兼范阳节度使,天宝十年(751)身兼三个节度使。但是李林甫的这个建议则是在天宝十一年(752),在这一年,李林甫推辞了自己朔方节度使得头衔,而举荐了安思顺。司马光把李林甫这个建议放在天宝六年(747),而且振振有辞地说,玄宗很高兴,从此开始任用安禄山。嘿嘿,这可完全不符合事实。司马光未免太着急要证明李林甫的罪大恶极了。你看,一个名声不好的人,就不得不承担各种罪名,还没人翻案。

如果单就安禄山这个案例来说的话,李林甫恐怕还是有些功劳的。因为大唐也就他能够让安禄山害怕,只有他能镇得住安禄山。因为他比安禄山更加老奸巨猾,更坏。

李林甫凭着个人的手段,牢牢压制住了安禄山。安禄山是个胆大包天,同时野心勃勃的人。据说他见了太子,也敢不致敬,绝对属于骜不驯之人。其实他对玄宗都是很不放在眼里的。但李林甫就偏偏成了他的克星,因为李林甫是个心理大师。

据说安操山初见李林甫的时候,态度也是相当地不恭敬,没把他放在眼里。李林甫却不动声色,找了个借口,把王供叫来问话。王供是李林甫最忠诚的走狗和心腹,当时已经身兼二十余职,可谓恩宠无比,专权用事,和杨国忠齐名,实在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李林甫每次和安禄山讲话,都能猜透安禄山的真实心思,逐渐地,安禄山对李林甫产生了无法逃避的畏惧感。虽然他将玄宗哄得眉开眼笑,对满朝文武倨傲无礼,但只要在李林甫面前,即便严寒之时,也不免冷汗淋漓。李林甫问安禄山任何事情,安禄山都丝毫不敢隐瞒,将李林甫奉若神明。李林甫从心理上彻底压倒了安禄山。

后人对于安禄山这个悍匪这么惧怕李林甫也很惊奇。以至于有人编了神鬼故事来做解释,说安禄山要谋反,就收编了很多会道术的人。有一次他对术士说:“我对天子也没有恐惧,但是只要看到李相,就会精神紧张,战战兢兢。这是为什么呢?”术土回答说:“你有阴兵五百,都是铜头铁额,常在左右,为什么会这么怕李相公?

原来如此,强中更有强中手啊。

后来安禄山回范阳,每逢有使者从长安回来,他必然要先问:“十郎何如?”十郎是安禄山对李林甫的称呼。如果听到的是李林甫说了好话,安禄山就喜形于色。如果李林甫说;“告诉安大人一定要好自检点。”安禄山就吓得要命,反手据胡床,说:“噫嘻,我要死了!”据说这个情景曾经被李龟年在玄宗面前表演了一番。唐玄宗看到的结果呢,是哈哈大笑。呜呼!李隆基真是全无心肝啊。

可以说,当时的情形已经非常危殆了。很多有识之士都看到了危机的存在。但玄宗一直都在姑息安禄山,对安禄山过分信任。安禄山肯定是早有野心的,但他是否一定会反,还得看局势如何变化,朝廷如何应对。但有一点可以相信,只要李林甫在,安禄山绝对不会反。从某种程度上讲,李林甫是大唐的定海神针,他凭一己之力死死压制住了安禄山这个魔鬼。做个假设,如果安禄山意外地死在李林甫之前,那么安史之乱就很可能不会发生。就这个意义而言,说李林甫身系大唐安危,也不算过分。

李林甫到底算有功还是有过呢?肯定还是会有各种看法。但起码,我们不应该再照搬传统的观点,将安史之乱的责任全部都归在李林甫的头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弗兰兹·李斯特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风格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弗兰兹·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历史解密

    爱之梦《爱之梦》,S541,实际上是3首夜曲,据乌兰(Ludwig Uhland,1788-1862)与符利拉德(Ferainand Freiligrath)的诗上所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Drei LiederFut eine Tenor Oder Sopran-Stimme)的编曲

  • 李隆基登基称帝后,为什么没有放过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隆基,太平公主,历史解密

    公元710年,李隆基与天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吕后集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中宗李显得以复位后,因为韦后曾和他同甘苦、共患难,给了他极大的帮助,因此李显对韦后非常的信任,韦后也得以专权。唐中宗驾崩后,韦后更是专权乱政,也想学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韦后的行为招来忠于

  • 古代皇帝是如何选取侍卫 除了武功高还需要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侍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选侍卫有6个要求?除武艺超群外,还需要什么?在我国古代,皇帝是一个国家最高的统治者,也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人,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主”。所以皇帝的日常安全显得极为重要,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朝廷会选拔一些大内侍卫,负责皇帝的安保工作,也

  • 康熙有什么历史功绩?详解康熙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有什么历史功绩?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康熙(穆麟德:elhe taifin,太清:elhe taifin;鲍培转写:engke amuγulang,西里尔字母:Энх-амгалан)是清朝第四位、清军入关后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

  • “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具体实施过程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条鞭法,明朝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和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条鞭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

  • 清朝时期的八旗士兵设立于何时?他们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八旗军是满洲最强的军队,清朝之所以能够建立起来跟八旗军是分不开的。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公元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最终,清朝入主中原,也即取代了明朝了。虽然明朝不是清朝直接灭亡

  • 犬戎:古代部落名,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犬戎,周朝,历史解密

    古代部落名,非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到西周末期,由于周幽王废嫡立庶,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王朝覆灭。后世中原王朝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类比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

  • 古代大侠吃饭都是两斤牛肉一斤白酒 古人真的吃得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大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侠客吃饭,一人真的能吃两斤牛肉一斤白酒吗?而且,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的古代人不只爱喝酒也特别能喝酒,他们每次喝酒都是几斤的大坛子,一饮而尽,而现在的我们,几个人喝一瓶白酒都能喝的醉汹汹的,然后踉踉跄跄的回家,总感觉,古人喝酒个个都是能喝

  • 巫蛊之祸后,汉武帝为太子报仇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巫蛊之祸后,汉武帝为太子报仇了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武帝征和二年,大汉王朝的统治中心长安,发生了一起重大政治变故“巫蛊之祸”。这场政治事件,对汉朝的影响极为深远,甚至影响了汉武帝以后,西汉王朝的兴盛与衰落。古语云:龙性淫!汉武帝这条老色龙,虽然宠幸美女无数,但是子嗣

  • 明朝贪官朱大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要捐出全部身家抗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崇祯,历史解密

    明朝从万历年间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崇祯年间,“堤坝”完全堵不住,所以尽管有崇祯这样即便纵览整个明朝,看上去还不错的皇帝坐镇,也回天乏术,最后落了个煤山上吊的下场,而明朝至此也关门大吉。客观来讲,明朝的消亡固然有后人所说的“气数已尽”等原因,但本身的因素也不能忽视,比如说吏治败坏、官吏贪污成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