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晋的“占田制”到底发挥了怎么样的影响?即是兴奋剂也是鸩酒

西晋的“占田制”到底发挥了怎么样的影响?即是兴奋剂也是鸩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84 更新时间:2024/3/12 2:48:22

为什么要出台“占田制”?

1:曹魏屯田制遭到破坏

东汉末年受战争、瘟疫的影响,人口直线下降。“十室九空”、“户口十不存一”诸如此类的记载太多了,史学界统计截止三国时期人口为780万人,是汉朝巅峰时期的八分之一(武帝时期四千万人口)。在这种情况下没人种地了,农业严重减产。曹操为了保障国家吃饭问题,开始在境内大规模推广屯田制。屯田制其实早就有了,但是因为是强制性的屯田,所以百姓们种地积极性不高,产量、效率都非常低下。对此曹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把强制屯田改为自愿屯田。史学家把曹操的屯田制分为两种,分别为:军屯、民屯。

军屯:一个营60人,负责耕种一定的土地。这60人世代为军,政府给解决编制、配偶的问题,保障军人有土地耕种、有老婆。但是如果本人跑了,那妻子就要受到惩罚,包括但不限于为奴、处死等刑罚。

民屯:一个屯50人,百姓自愿加入、随意退出。朝廷提供工具、种子、耕牛等一系列的生产资料,百姓出卖自身劳动力,种地所得粮食官6民4,或者双方对半分。

对农业的刺激是显而易见的,曹操得粮“百万斛”,解决了粮食需求。但是曹魏后期统治者开始忽视“屯田制”,原本的分成从64分变成了82分,百姓累死累活才得两成,这种剥削力度导致大量百姓不愿意屯田。而且官僚阶级纷纷私吞官田,史书记载何宴和其他几个世家大族“共分割洛阳、野王典农部桑田数百顷,乃怀汤沭地以为产业。”能上史书的个例一般都是冰山一角,这只是我们看到的,我们没看到的该有多严重?这群人打着儒家的名义净干一些剥削百姓的活,嘴上喊着百姓民生,背地里都在压榨百姓。基于屯田制严重遭到破坏,司马氏逐渐放弃了“屯田制”,并且开始思索着变迁土地制度。

2:士族阶级强大使西晋投鼠忌器

为什么要“占田制”?其他土地制度不好吗?其他土地制度固然好,但是不适合当代国情。秦、汉初时期地主阶级开始萌芽,到汉武帝时期地主阶级就已经非常强大了,史书记载:“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地”。在这种情况下轻易打击地主阶级很容易起到“投鼠忌器”的效果,王莽就是一个例子。王莽试图将土地收归国有,结果哪?坟头草都两丈高了。与其对应的光武帝就不会去做如此愚蠢的决策,光武帝掐准地主阶级会在一定程度上妥协,所以颁布了“度田制”。

在这个时候我不得不提一下鲁迅先生的经典言论:“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

地主阶级总是喜欢调和的,譬如你说,你们太有钱了,我需要向你们收税,大家一定不允许。但是如果你主张杀了他们收回土地,他们就会调和,愿意交税了。王莽收回土地就是典型的拆房子行为,地主阶级肯定是不允许的。但是光武帝的“度田制度”就是开窗行为,地主阶级很乐意开个窗户。所以王莽失败了,光武帝成功了,这对历史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东汉重儒,所以导致一大批地主以经书致仕,形成了很多“世食两千石”的豪门望族。说白了以前只是土大款,现在人家是贵族了,不仅有钱还有权。地主阶级得到强化,并且经过长期的发酵逐渐过渡为士族。在这种情况下西晋如果仿照王莽来一次拆房子行为,那西晋不用说,指定完蛋。为啥?因为西晋是通过篡位得来的江山,统治基础就是士族的支持,如果连最起码士族的支持都失去了,那西晋还怎么统治天下?司马炎考虑到这点,所以在土地制度上必然会对士族有所倾斜,我们从“占田令”的主要内容上就能看出来。

“占田制”的主要内容

一:占田、课田限制

1:百姓编制的待遇:

占田限制

男子最高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不论丁、次丁)。

课税限制

丁男五十亩、次定男二十五亩、定女二十亩、次定女免课税。

户调标准

丁男要缴纳绢三匹、绵三斤;定女缴纳绢1.5匹、绵1.5匹;次定男同定女标准。

总结:丁男最高占70亩土地,但不管有没有70亩土地,都需要按照50亩土地的标准交税(每亩8升田谷,总计400升田谷),而且需要上缴户调,也就是绢三匹、绵三斤,其他人的按照公式带入。

2:官员编制的待遇:

占田限制

1品官为50顷,之后每降低一品就少五顷,2品官为45顷、3品为40顷,以此类推到9品官为10顷。

课税限制

当官交毛线的税啊,官员不用课税。

户调标准

当官交毛线的户调啊,官员不用户调。

荫客特权

官员是有特权的,西晋的特权就是官员可以荫客和荫亲。

荫亲就是庇佑自己的亲族,大官可以荫九族(上至高祖、下至玄孙),最低的可以荫三世(爷、儿、孙三代)。

荫客就是食客,六品以上可以荫3个,七、八品可以荫2个,九品可以荫1个。

佃客的标准为一品、二品五十户,三品十户,四品七户,五品六户,六品三户,七品二户,八品、九品一户。

不管是荫亲、荫客,他们都不用缴纳税务,这算是一个特权。

“占田制”的主要影响

“占田制”有用没有?有用,在当时由于人口锐减,导致大量土地空余。对此史书的记载是:“上田已耕,唯中地以下未也。”意思就是好土地基本上都被占了,但是还有大量中等土地以及下等土地没人耕种,“占田制”从一定程度上鼓励百姓去开垦那些荒地、中等、低等土地,但是更大程度上还是现实去逼迫百姓去种地的。百姓的课税标准是50亩,意味着不管你有多少地都按照50亩的标准去收税,而且老人也算在其中,百姓只能拼命去耕种。但是在很多地方土地是无法耕种的,或者灾年来临之际会导致土地大规模减产,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导致百姓杀婴、卖儿卖女、弃老人,所以史书对西晋的描写并不怎么样。

占田制只在最初时期发挥了作用,百姓们纷纷抢占优质土地,所以形成了社会富足,农业迅速发展的盛世局面。此时“占田制”就如同兴奋剂一般刺激西晋经济增长,开创了“太康盛世”的局面。但是不到五十年,就形成了“今贵者广占荒田,贫者种植无地。”的局面。为什么?因为优质土地已经被占领了,西晋时期天气大规模降温导致土地产出低于平均水平线,所以西晋民不聊生的记载不绝于书。而且士族利用经济、政治优势兼并土地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这群人嘴里说着民生,背地里都在压榨百姓。

这是“占田制”最直接的影响,从长远看“占田制”就是一记“鸩酒”,此制度巩固了士族的特权、地位,以至于日后东晋步入“门阀政治”社会。大家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百姓的经济要比士族差太多了,百姓从一出生就要学种地,成年之后要没日没夜的耕种土地,试问一下各位有没有农家子弟?我们按照最低标准50亩来算,一个人白天耕种50亩土地,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劳动量啊,他到晚上还能安静的读书吗?而且九品中正制更是严重倾斜士族,先天优势外加政策倾斜,农家子弟怎么能斗过士族?

在西晋灭亡的时候大量汉人加入少数民族政权,这群人为什么?还不是求口饭吃。王猛大家都知道吧?就是辅佐苻坚统一北方的猛人,他可是汉人啊,但是他不齿东晋士族当道的局面,放弃去东晋为官,选择了辅佐苻坚。如果不是苻坚,他可能只是一个种地的,终生都没可能跻身晋朝的统治层。因此我认为“占田制”是兴奋剂,刺激的西晋初年的经济、农业,但是从长远看,“占田制”是鸩酒,巩固了士族的地位,以至于西晋灭亡、东晋步入“门阀政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朝著名大将,一刀斩下了李元霸的头,却因天生双瞳被隋炀帝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李元霸资料图像,隋唐四大猛将李元霸,解密历史李元霸

    他不光在真实世界中杀得突厥人望风而逃,在民间小说里,也曾在众目睽睽之下刀斩李元霸!此人便是隋朝名将鱼俱罗!鱼俱罗刀斩李元霸无论是褚人获所写的《隋唐演义》原著中,还是近些年来拍摄的《隋唐英雄传》等隋唐题材的影视剧里,李元霸都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好汉。他本是大鹏金翅鸟转世,虽然骨瘦如柴,却能使一对八百斤

  • 唐代宗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快刀斩乱麻”扫平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代宗安史之乱怎么平定的,唐玄宗如何平定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什么突然爆发了安史之乱

    安史指以安禄山、史思明为主的一场大规模叛变,此次叛变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令百姓长时陷入苦厄、经济全面萎缩、分地割据严重,最后由唐代宗结束了这历时七年两个多月的混乱,而其平定之手段众说纷纭。内藏墙头草,外驻强劲敌秋瑾利用“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将战乱时期之国

  • 庞大的人口涌进长安城内,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唐朝咋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首都长安城,关于唐朝长安城108坊的资料,唐朝长安城的管理体系

    唐朝是我国历史朝代中最兴盛的时期,已经达到了封建王朝的巅峰,不管是外交还是经济、农业还是政治,都远超过我国历朝历代,所以唐朝的人口迅速增加起来,长安城内也展现出一幅热闹的景象。庞大的人口涌进长安城内,一时间长安城内的人口流动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唐朝为了解决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也是从户籍管理以及政

  • 李白被“同居女友”嫌弃,怒写一诗分手成名作,转头娶了宰相孙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白婚姻史,李白诗词最佳十首,李白是哪里人

    在古代,很多富有学识的文人墨客虽说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但却依然创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李白、杜甫、苏轼、范仲淹等人皆是如此,正如那句诗句而言: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丈夫不入仕,妻子也着急,李白人至中年的时候,还没得到一官半职,竟遭妻子出言嘲讽,李白对此也无以应答。而当他一朝博得玄宗垂

  • 立儿子还是立侄子?武则天犹豫不决,狄仁杰指出关键,她茅塞顿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册封狄仁杰,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武则天,武则天为什么怕狄仁杰

    在古代的朝代中,女性基本上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但是在这么一个时期中,女性的地位一下子就提高了。这一切都是源自于,当时出现了一位女皇帝。这千古女帝就是武则天,她打破了传统的观念,改变了人们对女性的认知。可武则天只是昙花一现,而且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犯了难。立侄子还是儿子?武则天十分犹豫。这时狄仁杰一语指出

  • 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柴荣,为何不除掉赵匡胤防止其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柴荣不死赵匡胤会起兵吗,柴荣 赵匡胤,赵匡胤和柴荣民间故事

    赵匡胤剧照柴荣去世之后,赵匡胤靠着军队再度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这也建立了宋朝。宋朝的出现结束了五代的乱象,开始渐渐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让中原大地重归太平。然而宋朝的问题还是比较大的,由于得国不正,赵匡胤等人一上来就开始严格限制武将的权力,这也导致宋朝的军事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可有柴荣打下的底子

  • 李世民手下有个窝囊将军,没打过一次胜仗,死后却被封为“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手下九大名将,李世民最爱的女人,李世民手下大将谁的功劳最大

    有意思的是,在我国历史上却有着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代明君李世民的麾下,一战未胜却依旧能够死后封神。他又是谁呢?而在他的身上曾经又发生过什么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李世民和李寿的渊源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我国史上最出色的皇帝了,其有着两样异于常人的才能,一个是雄韬伟略,一个是任人唯贤。大家

  • 让唐太宗一辈子念念不忘的女人,这一册书足以成为万世表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晚年最爱的女人,唐太宗传记哪本好,中国历史上唐太宗的最爱的女人

    两人一辈子恩爱异常,即使长孙皇后在36岁时去世以后,早已成为一代天可汗的李世民还是对她念念不忘,在继承人的人选中也始终坚持以两个人的后代为主。长孙皇后实乃一位自信、美丽、妩媚的女子,更让人难忘的是她的端庄秀丽、兰心蕙质,并且每次李世民遇到危难的时候,她都会和丈夫一起,生死相随,相依相偎。可能就是因为

  • 上官婉儿的宫斗戏:不报杀父之仇,反而与武则天平安相处长达27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和上官婉儿私下关系,上官婉儿如何和武则天相处,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的态度

    夜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上官婉儿一首《彩书怨》写尽她的绝代风情,才华横溢。一代女流之辈,文学才情却丝毫不逊色须眉。上官婉儿,一个蒙着神秘面纱的女子,朦胧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更勾起我们对她尘封往事的无限遐想。遭来横祸,沦为女奴她,是一代名门之后,相府千金。本应享尽荣华,却因一纸书文,而惨遭诬陷,牵连

  • 陕西出土唐朝阎庄墓志,揭开千年疑云:武后为何亲手毒死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安出土一处墓志揭露阎庄,阎庄墓志高清,武后时期墓志

    一代女皇武则天黄光任曾经在文中写过“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人们对于武则天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夸赞她当政时期做出的优秀成绩,有人对于她的为人加以诟病,陕西曾经出土了一篇墓志就揭露了1320年前武则天所做的恶事,为史书记载加以辅证,原来这些事真的是武则天所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