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死后立祠堂,活人也有生祠,狄仁杰有3座,魏忠贤更是数量惊人

死后立祠堂,活人也有生祠,狄仁杰有3座,魏忠贤更是数量惊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029 更新时间:2024/3/12 2:48:29

其实这祠堂一词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在那时候的人们都将它修建于墓所之中,所以又被称为墓祠。它出现的本意是方便族人能够有祭祀祖先的地方,之后也逐渐成为族亲用来商议族中重要的事务,或是子孙后人的大婚之礼、寿宴以及其它红白喜事都要在此地举办。

总的来说,祠堂是封建时期的道德法庭,族中的长老通常在这里施展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包括教育和处理犯规的族人。若是这样,那生祠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生祠是一种祠堂的衍生,虽然它的建筑结构和形制与一般家祠没有太多不同,但它不再仅是一个家族的祠堂,而是一县、一州,甚至一国所有百姓们共同的祠堂,最为特别的是人们所供奉的祠堂主人仍旧在世。

唐朝时,对在任的官员无论是立祠还是立碑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只能有三种人可以在地方被建生祠,以供百姓纪念。

一种是根据国家的礼典所明确规定能够全国通祀的;二是由地方政府经合法程序所认同的;三为州县官府判定为淫祠的。

1、是记、是念,以香火通明

人们在供奉神佛或祖先时通常都会点以香、明以灯,品种多样,主要有三种,一为沉香;二为高香;三为回魂香,从请香、选香,到点香、跪拜请愿都有着十分讲究的程序,这是既是表达自己的诚恳之意,也是对神灵、祖先灵魂的敬畏。

人们到祠堂上香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通过能上达天界的烟雾来祈祷平安顺遂、驱邪避灾、子孙满堂等等,以此让神灵听到自己的心声,了解处境的困难,从而帮助自己或他人渡过难关。

2、是留、是离,其功德不忘

《日知录》中特意写到:“当日碑祠之难得。”即唐朝时期想要修碑建祠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相对于后世的宋朝和明朝生祠遍地开花的景象,比如:宋朝时有着多样立祠形式,主要有单独祠式,也就是像专为蔡襄一个人特意所建造的祠堂;也有合祭立祠,像嘉靖年间的陈公、曾公皆因为邦有公而建合祠;另一种规格较高的就是附庙配食式,像徽宗、高宗和理宗等在民间都有修建的生祠。

而唐朝时期对于修建石碑和建立名人祠堂有着相对严格的法律条例,据《唐律疏义》规定:“诸在长官吏实无政绩辄立碑者,徒一年。”然而狄仁杰却独自一人在三个地方建有生祠,这要羡煞多少为官之人。

二:天下苍生皆泽被,千秋功劳碑中记

“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这是阎立本对狄仁杰的高度赞誉,许多人更是夸他书痴神童、大理寺神探、针灸神医以及第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蓝颜知己,直到如今还有讲诉他传奇神力的探案故事,比如《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狄仁杰之轮回图》、《狄仁杰之夺命天眼》等等。

然而事实上,在他为官大理寺卿时显露出了处理积案、难案的能力只是他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他之后的大半生主要是作为地方父母官而被唐朝百姓所爱戴,虽说也曾多次官至丞相,但

其耿直性气而惨遭酷吏诬陷,或是朝堂之上犯言直谏而惹怒帝君,

使得他难以在朝堂中稳立脚跟而多次遭贬。

1、无畏彭泽之贬,乐为地方之父:彭泽位于江西省的最北,濒临长江且水流湍急、地势险要,东邻安徽,南有鄱阳,西连湖口,于是有“七省扼塞”和“赣北大门”之名。许多名人雅士历经此地时都曾作有诗词,比如: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刚到任就辞职的的东晋陶渊明

同时,这里成为了狄仁杰人生中第一座生祠的修建之所,也是人生中第一次遭遇大起大落后的被贬谪之地。

来这之前,狄仁杰本已官居丞相,却被害怕无法成为皇嗣的武承嗣勾结来俊臣而诬告其与大臣密谋为反,随即被捕入狱,

在残酷的刑罚之下他只好以非常之举承认罪行,在武则天的亲自过问后被释放,

但被贬彭泽。

一路上只见草枯村凉,百姓纷纷苦诉,于是他立即拟《奏免民租疏》以恳请为当地民众减免租税。

并于当年年底,就将前任官员所拘捕的全县三百余名囚徒逐一审理完全,并放归家中团圆。

就是这些牢狱之人,回家反狱后每人在狱中用一捧小土堆积成立了狄仁杰的第一座生祠,后人接着为他在祠前修建庙宇,从此香火供奉。

2、解忧契丹之侵,还以国民之安:“贼犹在远,何必如是。万一贼来,吾自当之,必不关百姓也。”这是狄仁杰授武则天旨意到魏州抵御契丹族在河北各地的顽强进攻,在经过仔细考察之后对胆战心惊的前任魏州刺史独孤思庄所说。

在契丹攻陷翼州之后,独孤思庄因害怕遭遇攻城而派重兵围守,与此同时下令全城百姓以修筑城墙为由聚集城中不出。

却没想到狄仁杰的“空城计”竟让敌人自愿退兵,州中百姓也仍旧安居乐业,于是魏州的紧张局势不打自缓,百姓们纷纷称赞他的仁政之策,感怀之余自愿为其再建一座生祠。

3、扫去宁州之苦,换颜农桑之兴: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山川平原皆有,地势沟壑纵横,为少数民族与汉族主要的杂居之地,在唐初是为“屏蔽京 ”军事要地,战乱频繁,因此往届宁州地方官员都特别强调该地的军事部署,苛政之下又夹杂着各类税收,许多人不得不变卖家产和田地,这些让当地民不聊生而怨声不断,狄仁杰到任后却是首先惩治贪官污吏,拯救腐败的朝政,这一举动让当地民众人心大快,还有了狄梁公除母龙、斩孽种的神话故事。

除此之外,狄仁杰在此处积极治理壅塞的河道,鼓励垦田植桑等农业生产,又倡导抚和戎汉,推动民族之间融合发展。

桩桩件件都让百姓铭记于心,当狄仁杰再次要调离他方之时,

当地民众纷纷站在为他树立的德政碑旁以泪送别。

总结

纵观整个生祠的出现和发展,从情感上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国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国家规定、地方认可或人们为了感恩而自发修建。

比如:东汉出任九真太守的任延、出任巴郡太守的王堂,唐朝分别担任过三州刺史的狄仁杰、治荆州有功的吕諲;宋代的李谷等皆是如此。

而另一种则为受到权力逼迫的无奈,或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主动迎合,其中最为著名的要属明朝的奸佞宦官魏忠贤了,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为他修建的生祠。比如:苏州的普惠祠、淮安的瞻德祠、扬州的沾恩祠等等,但无论生祠的修建有多少、多么宏伟壮观都抵不过来自百姓的忠心爱戴。

参考文献

1、《学习时报》

2、《历史研究》

3、《文史天地》

更多文章

  • 西晋的“占田制”到底发挥了怎么样的影响?即是兴奋剂也是鸩酒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要出台“占田制”?1:曹魏屯田制遭到破坏东汉末年受战争、瘟疫的影响,人口直线下降。“十室九空”、“户口十不存一”诸如此类的记载太多了,史学界统计截止三国时期人口为780万人,是汉朝巅峰时期的八分之一(武帝时期四千万人口)。在这种情况下没人种地了,农业严重减产。曹操为了保障国家吃饭问题,开始在境

  • 隋朝著名大将,一刀斩下了李元霸的头,却因天生双瞳被隋炀帝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李元霸资料图像,隋唐四大猛将李元霸,解密历史李元霸

    他不光在真实世界中杀得突厥人望风而逃,在民间小说里,也曾在众目睽睽之下刀斩李元霸!此人便是隋朝名将鱼俱罗!鱼俱罗刀斩李元霸无论是褚人获所写的《隋唐演义》原著中,还是近些年来拍摄的《隋唐英雄传》等隋唐题材的影视剧里,李元霸都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好汉。他本是大鹏金翅鸟转世,虽然骨瘦如柴,却能使一对八百斤

  • 唐代宗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快刀斩乱麻”扫平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代宗安史之乱怎么平定的,唐玄宗如何平定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什么突然爆发了安史之乱

    安史指以安禄山、史思明为主的一场大规模叛变,此次叛变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令百姓长时陷入苦厄、经济全面萎缩、分地割据严重,最后由唐代宗结束了这历时七年两个多月的混乱,而其平定之手段众说纷纭。内藏墙头草,外驻强劲敌秋瑾利用“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将战乱时期之国

  • 庞大的人口涌进长安城内,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唐朝咋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首都长安城,关于唐朝长安城108坊的资料,唐朝长安城的管理体系

    唐朝是我国历史朝代中最兴盛的时期,已经达到了封建王朝的巅峰,不管是外交还是经济、农业还是政治,都远超过我国历朝历代,所以唐朝的人口迅速增加起来,长安城内也展现出一幅热闹的景象。庞大的人口涌进长安城内,一时间长安城内的人口流动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唐朝为了解决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也是从户籍管理以及政

  • 李白被“同居女友”嫌弃,怒写一诗分手成名作,转头娶了宰相孙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白婚姻史,李白诗词最佳十首,李白是哪里人

    在古代,很多富有学识的文人墨客虽说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但却依然创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李白、杜甫、苏轼、范仲淹等人皆是如此,正如那句诗句而言: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丈夫不入仕,妻子也着急,李白人至中年的时候,还没得到一官半职,竟遭妻子出言嘲讽,李白对此也无以应答。而当他一朝博得玄宗垂

  • 立儿子还是立侄子?武则天犹豫不决,狄仁杰指出关键,她茅塞顿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册封狄仁杰,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武则天,武则天为什么怕狄仁杰

    在古代的朝代中,女性基本上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但是在这么一个时期中,女性的地位一下子就提高了。这一切都是源自于,当时出现了一位女皇帝。这千古女帝就是武则天,她打破了传统的观念,改变了人们对女性的认知。可武则天只是昙花一现,而且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犯了难。立侄子还是儿子?武则天十分犹豫。这时狄仁杰一语指出

  • 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柴荣,为何不除掉赵匡胤防止其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柴荣不死赵匡胤会起兵吗,柴荣 赵匡胤,赵匡胤和柴荣民间故事

    赵匡胤剧照柴荣去世之后,赵匡胤靠着军队再度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这也建立了宋朝。宋朝的出现结束了五代的乱象,开始渐渐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让中原大地重归太平。然而宋朝的问题还是比较大的,由于得国不正,赵匡胤等人一上来就开始严格限制武将的权力,这也导致宋朝的军事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可有柴荣打下的底子

  • 李世民手下有个窝囊将军,没打过一次胜仗,死后却被封为“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手下九大名将,李世民最爱的女人,李世民手下大将谁的功劳最大

    有意思的是,在我国历史上却有着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代明君李世民的麾下,一战未胜却依旧能够死后封神。他又是谁呢?而在他的身上曾经又发生过什么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李世民和李寿的渊源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我国史上最出色的皇帝了,其有着两样异于常人的才能,一个是雄韬伟略,一个是任人唯贤。大家

  • 让唐太宗一辈子念念不忘的女人,这一册书足以成为万世表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晚年最爱的女人,唐太宗传记哪本好,中国历史上唐太宗的最爱的女人

    两人一辈子恩爱异常,即使长孙皇后在36岁时去世以后,早已成为一代天可汗的李世民还是对她念念不忘,在继承人的人选中也始终坚持以两个人的后代为主。长孙皇后实乃一位自信、美丽、妩媚的女子,更让人难忘的是她的端庄秀丽、兰心蕙质,并且每次李世民遇到危难的时候,她都会和丈夫一起,生死相随,相依相偎。可能就是因为

  • 上官婉儿的宫斗戏:不报杀父之仇,反而与武则天平安相处长达27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和上官婉儿私下关系,上官婉儿如何和武则天相处,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的态度

    夜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上官婉儿一首《彩书怨》写尽她的绝代风情,才华横溢。一代女流之辈,文学才情却丝毫不逊色须眉。上官婉儿,一个蒙着神秘面纱的女子,朦胧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更勾起我们对她尘封往事的无限遐想。遭来横祸,沦为女奴她,是一代名门之后,相府千金。本应享尽荣华,却因一纸书文,而惨遭诬陷,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