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手下有个窝囊将军,没打过一次胜仗,死后却被封为“战神”

李世民手下有个窝囊将军,没打过一次胜仗,死后却被封为“战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90 更新时间:2024/1/28 22:15:59

有意思的是,在我国历史上却有着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代明君李世民的麾下,一战未胜却依旧能够死后封神。他又是谁呢?而在他的身上曾经又发生过什么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李世民和李寿的渊源

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我国史上最出色的皇帝了,其有着两样异于常人的才能,一个是雄韬伟略,一个是任人唯贤。大家都知道的是,大唐的领土主要不是李渊夺来的,大部分功劳是属于李世民的。

李渊如此相信这个儿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大概是由于他的所向披靡、知人善任吧。众所周知,李世民的麾下有着诸多能人志士,战无不胜的、用兵如神的以及运筹帷幄的。

因此,他才能在唐朝的开国之战中协助李渊拿下了整个江山,虽然不能说李世民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他为大唐立下的功劳却是历历在目。

正所谓:“人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李世民作为一名文治武功的君王,很多人认为他手底下都是能臣大将。可惜的是,想法与事实却事与愿违。

曾经,李世民手下有这样一名将军,他没打过任何胜仗,甚至可以说是滥竽充数。然而,这个人在李世民继位后一直被留用,还能够在死后被封为战神,这是为何呢?

此人名叫李寿,他出身显赫,是唐太祖李虎孙子,也是李渊的堂弟,从辈分上来说也就是李世民的堂叔。隋朝末年,因隋炀帝花天酒地、凶狠暴虐,而导致举国上下民不聊生。

李世民倍感隋朝的失道寡助,和李渊于公元617年在如今的山西太原发动兵变,李寿因隋官搜捕一众同族而只能被迫响应,等李渊渡过黄河以后就与平阳公主等众人前去迎接。

征战过后便功成名就,最终的结果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李渊称帝建立了唐朝,定都长安(现今陕西西安),李寿成为了唐朝江山的核心人物。

因其是皇亲国戚又是开国元勋,奠定了李寿的开国元老地位。同时,这样一分白白得到的功劳,也为他后面屡战屡败却依旧能伴在李世民身后,并死后封神奠定了基础。

李寿生前曾打过的那些败仗

纵览李世民身边的人,大多都是战功赫赫、名利双收,也确实有真本事。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本以为大将李寿也可以委以重任、可以挑大梁,可是他却不能,英明一世的李世民偏偏在李寿这里错认颜标。

武德二年(即公元619年),李寿第一次被李世民委以重任,独自统兵前去攻打宇文化及。我们都知道,宇文化及是隋朝时期各路军阀中出了名的庸才。

按照各类史书上的不完全记载,宇文化及是一个不仅蠢笨至极,而且胆小到稍有危就脸色发白的人。可是,即使在应对此人的时候,李寿竟然接连数日都未能将其攻下。

临近战事末尾,他居然还被另一个军阀窦建德给有机可乘,不仅宇文化及被别人生擒了,就连李寿自己也被活捉了。被俘虏后,李寿因其有着皇亲国戚以及开国元勋的地位,使得窦建德对其恭恭敬敬。

与李寿同时被俘的还有一个名叫徐世勣的,他凭借着自己的足智多谋、假装投降,才得以突破重围得以逃生,李寿自己却是选择了浑浑噩噩过日子,之后在李世民的营救之下才得以脱险。

后来,不堪一击的李寿并没有被怪罪,反而李世民却让他继续担任着统兵大将这一职务。这时,刘黑闼发动了叛乱,李寿再一次被任命为大将军前去平定叛乱。

当时,大唐的局面早已稳如泰山、兵多将广,更何况李寿麾下还有着诸多能人志士的辅佐,而刘黑闼的组织仅仅只是民间的一些残渣余孽,无论是在实力上,还是其他方面,肯定是远不如李寿的。

可笑的是,李寿居然因指挥不当,而在这场相差甚远的战争中被杀的折戟沉沙,结局不是一个“惨”字就能够轻易写明白的,牺牲了约五万士兵的身价性命。

自此以后,李世民大抵算是看穿了这位堂叔的庐山真面目,将李寿不堪一击、不能委以重任的事实了然于心。于是。李世民就只让他给自己打打下手,毕竟家底不能白白给他败光。

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李世民登基,便照例开始封赏有功之臣,还特地封赏了自己的堂叔李寿。然而,好大喜功的李寿似乎对李世民的赏赐并不满足。

他甚至觉得自己有着开国元勋的身份,不甘心位于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如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文人的位次之下,怒不可遏的李世民立刻道出了曾经的事实。

他将李寿与宇文化及、窦建德、刘黑闼等人,交战时屡战屡败的“光荣史”纷纷说了出来,李寿这才被怼得哑口无言,便不好意思再要求李世民给自己提升爵位了。

李寿“战神”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呢

生平都是败绩的李寿,在贞观四年(即630年)时于长安(现今陕西西安)去世,因权贵逝后都会要求专门撰写墓志铭,用来表彰、美化甚至是吹捧其生前的各种事迹。

就这样,在李寿的墓志铭上就出现了“战神”的名号。话说,即使墓志铭可以将生前的事迹进行美化,但能够做到像李寿的墓志铭这样,信口雌黄的、大费周章的进行夸赞,也足够“厚颜”的。

将一个屡战屡败、毫无胜仗的庸才,吹捧成一代战神的墓志铭应该是少之又少的吧,这一结局真令人啼笑皆非,这个名字的由来也多少有些可笑。

大抵是因为李世民碍于其叔侄关系,才没有拂了她的面子吧,如此情况下,一个未曾有过任何胜仗的“常胜”将军也就此产生了。

有意思的是,李寿虽然没有太多的才华,大多是靠着与李渊、李世民父子二人有着血缘关系上位,但是他却有着优于常人的政治敏感度。

当年,李寿不仅可以先人一步响应号召紧紧追随李渊,还可以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定位准确地去投靠李世民,每一次的站位都是非常准确的,所以说独属于李寿的那份封赏与嘉奖从未间断过。

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便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让唐太宗一辈子念念不忘的女人,这一册书足以成为万世表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晚年最爱的女人,唐太宗传记哪本好,中国历史上唐太宗的最爱的女人

    两人一辈子恩爱异常,即使长孙皇后在36岁时去世以后,早已成为一代天可汗的李世民还是对她念念不忘,在继承人的人选中也始终坚持以两个人的后代为主。长孙皇后实乃一位自信、美丽、妩媚的女子,更让人难忘的是她的端庄秀丽、兰心蕙质,并且每次李世民遇到危难的时候,她都会和丈夫一起,生死相随,相依相偎。可能就是因为

  • 上官婉儿的宫斗戏:不报杀父之仇,反而与武则天平安相处长达27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和上官婉儿私下关系,上官婉儿如何和武则天相处,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的态度

    夜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上官婉儿一首《彩书怨》写尽她的绝代风情,才华横溢。一代女流之辈,文学才情却丝毫不逊色须眉。上官婉儿,一个蒙着神秘面纱的女子,朦胧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更勾起我们对她尘封往事的无限遐想。遭来横祸,沦为女奴她,是一代名门之后,相府千金。本应享尽荣华,却因一纸书文,而惨遭诬陷,牵连

  • 陕西出土唐朝阎庄墓志,揭开千年疑云:武后为何亲手毒死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安出土一处墓志揭露阎庄,阎庄墓志高清,武后时期墓志

    一代女皇武则天黄光任曾经在文中写过“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人们对于武则天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夸赞她当政时期做出的优秀成绩,有人对于她的为人加以诟病,陕西曾经出土了一篇墓志就揭露了1320年前武则天所做的恶事,为史书记载加以辅证,原来这些事真的是武则天所为。秀

  •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没有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下场,玄武门之变李渊后来干嘛,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不动

    李世民剧照李世民锋芒太盛,李渊忌惮却无力抗衡有些人会把李世民与朱棣放在一起作比较,因为他们同是战功赫赫的亲王,谋求上位的手段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朱元璋与李渊却有本质上的不同。朱元璋这个人出身不高,之所以能顺利登基全靠自己,所以他有足够的底气掌控全局。为了给自己中意的继承人铺路,朱元璋让朱棣等人尽

  • 李世民释放390名死囚到底是真心大赦天下还是政治作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想了想,试图用德感化死囚。于是下令释放390名死囚,让他们回家看看家人,然后再回来受死。死囚得到释放之后都跑回家团圆了,一年之后这些人全部回到长安,一个都没有跑。李世民很满意,认为是自己德化有了功劳,让这些犯人改过自新,于是就赦免了所有死囚的死罪。长期以来这件事一直都让李世民饱受赞誉,白居易还

  • 李隆基称帝后立马除掉上官婉儿,为何不能容忍这位“巾帼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上官 婉儿,李隆基为何杀上官婉儿,上官 婉儿

    民间俗语里有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诗经》中也记载道“妇无公事,休其蚕织”。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总认为女性只是时代的附属品,她们自身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也因此,在传统的封建思想影响之下,导致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要远远低于男性。但是,在中国的盛世唐朝却出现了华夏第一任女性皇帝——武则天。她的出

  • 安禄山有什么能耐,能和杨贵妃搭上关系,还成为她的义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喜欢看热闹是中国人刻进了基因链里的“传承”,像现代人抱着手机浏览名人的八卦和绯闻一样,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扎堆凑热闹。其实对于名人绯闻的喜好,古人们自然也不会比现在的人更弱。如当年的大唐第一美女杨贵妃,当年和节度使安禄山之间的绯闻更是流传到了现在。唐朝的著名诗人白居易,还“蹭”着杨贵妃的“热点”,

  • 隋唐演义中的四位忠义名将,他宁死不降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唐李世民简介,隋唐演义46个人物排名,隋唐演义中的所有名将

    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为其废朝三日,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程咬金、秦琼奉李世民之命迎战尉迟恭,程咬金不敌尉迟恭。秦琼与尉迟恭比试,程咬金趁机偷袭,却

  •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铸币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五代十国吴越国铸币,吴越国钱币图片,五代十国货币一览表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在这些割据政权中也有一个特殊的存在,生活在这里的百姓,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锣鼓之声相闻,这个地方就是钱氏治下的吴越国,吴越国之所以能够远离战争,甚至成为整个五代十国中百姓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这一切都归功于它的创立者钱鏐,和五代十国其它割据政权多由外来势力建立不同

  • 常何本是李建成部下,为何玄武门之变时,却为李世民打开城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建成兵败玄武门原因,李建成玄武门之变真相,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李建成

    甚至到了今天,世界各国都以唐人街来纪念数百年前,那个辉煌而璀璨的年代。 尽管最终依旧不可避免的像其他朝代一样,逐渐走向衰弱,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存在,已经证明唐朝的君王们,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不过要说起唐朝为何能够有如此发展,主要还是“归功”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若没有他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