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起义后,为什么唐朝仍然延续了很多年

黄巢起义后,为什么唐朝仍然延续了很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00 更新时间:2024/1/27 15:49:11

公元907年,也就是大唐天祐四年,想必对于每一位历史爱好者都不陌生。因为,正是在这一年,历史上存在了289年时间的唐王朝,最终彻底地走向了败亡。而也就是这一年,成为了“五代十国”大乱局的一个开端。可见,积重难返的唐朝在灭亡后,天下的局势反而更加混乱了起来。

其实,当我们回顾唐王朝败亡的这段历史时,便能发现,唐朝的灭亡实际上早在朱温唐哀帝禅让之前,就已经完全注定。这么说是因为,历史上唐末失败的“黄巢起义”,虽然没能彻底地摧毁唐王朝,但也给予了唐王朝以沉重的打击。一来,“黄巢起义”彻底地摧毁了唐王朝在各地的统治基础,再者,“黄巢起义”也捎带着将唐王朝控制的武装力量也全部付之一炬。以至于,《新唐书》对起义平定后唐昭宗继位的历史时期,有这样描述“其祸乱之来有渐积,及其大势已去”由此可见,唐王朝在平定“黄巢起义”后,灭亡的趋势已经完全不可扭转。

但是,“黄巢起义”在公元884年被平定后,唐王朝却还延续了二十余年的时间。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晚唐历史上最为让人诧异的一幕。这么说是因为,在“黄巢起义”过程中,唐朝皇帝唯一能够掌握的军队的神策军,近乎完全被消灭,这意味着唐王朝已经失去了制衡群雄的能力。并且,各地藩镇在“黄巢起义”后,也大多脱离了唐王朝的直接控制,而仅是名义上遵从唐王朝。这个时候的唐王朝,完全可以用日薄西山来形容。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唐王朝却依然延续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那么,“黄巢起义”后日落西山的唐朝,为何能在夹缝中延续二十多年?

首先,唐王朝所以没有在“黄巢起义”被平定后迅速灭亡,同唐朝皇帝在“黄巢起义”后大封王爵,另各地藩镇互相掣肘有很大的关系。“黄巢起义”后,虽然整个大唐王朝形同一盘散沙。但绝大多数的地方节度使,还是希望能够在唐王朝的框架下,维系自身的利益。而唐朝皇帝,为了能够保证局势,往往也选择大封藩镇节度使以稳定局势。两者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以至于,在唐朝快要灭亡的时候,地方节度使已经到了被封王的地步。

并且,为了讨要王爵,甚至一度衍生出了变乱。当时,公元895年,索要越王爵位不成的董昌甚至一度称帝来回应唐王朝,后多亏被钱镠浙江局势才得以稳定。由此可见,唐朝在“黄巢起义”结束后,实际上已经到了只能依靠大封王爵,来维系自己统治的地步。而这个举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暂时缓解了国内的诸多矛盾。

除了广封诸侯外,唐朝所以能在各方藩镇势力的夹缝中延续二十年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同中原地区,完全是群雄逐鹿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河东的李克用、凤翔的李茂贞、淮南的杨行密以及占据中原的朱温,在当时都有严重的利害冲突,贸然废唐必然会招致其他藩镇的反弹,而后来朱温选择废唐自立也可以说是走了一步险棋。并且,在“黄巢起义”被平定后的这二十年时间里,唐昭宗对各方藩镇势力也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策略方针。这对于唐王朝的延续来说,都有着极其现实的历史意义。

历史就是这样,“黄巢起义”虽然最终被平定,但唐王朝的历史也就此走到了尽头。而“黄巢起义”被平定到朱温篡唐的这二十多年历史,同时也可以说是唐王朝最为惨痛的一段历史。因为,在这二十年里,唐朝皇帝完全成为了藩镇争抢的对象。以至于,唐朝皇帝最后想在夹缝中生存也成为了不可能。

标签: 唐朝黄巢黄巢起义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帝真的没有昏君吗,实际上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皇帝

    清朝皇帝总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除了康雍乾三朝,剩下的皇帝都平淡无奇,以至于给人的印象就是有清一代没有昏君。清朝从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顶级文明,这个没有过渡,让清朝统治者汲取历朝历代的教训不免矫枉过正。清朝继承明朝的政治体制,不设宰相。皇权高度集中,凌驾于所有臣子之上,名为君臣,实为主奴。这就造成

  • 西方以文字为文明标准之一,到底合不合理?甲骨文已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方文明的精髓,东西方古代文字的差异,文字发展史甲骨文

    20世纪上半叶,澳裔英籍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文明的十项标准,其中一项是“记录信息的系统(文字)”。195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召开的一次“近东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上,学者克拉克洪提出文明三大标准,即城市、文字、复杂礼仪建筑。1977年,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的补记中,日本学者贝塚茂树把青铜

  • 为啥“姓张的”不出皇帝,却出了那么多的道士?原因跟姜子牙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姓张出过皇帝么,道士姓张的原因,姜子牙在道教有多厉害

    相信各位小伙伴都知道秦始皇当初一统天下的事情,从秦始皇把天下统一后一直到最后清朝灭亡的这个期间里,一共前前后后经历了80多个朝代,而这上过位的皇帝就有494位,这么多位皇帝当然也不是全部都出自一家,所以在位过的皇帝的姓氏也比较多,例如、赵、李等等,但是不知道小伙伴们注意过没有,这出过的如此多姓氏里,

  • 搜神故事:商汤为君念苍生,以身为祭求降雨,七年旱灾转眼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汤的故事,商汤最新消息今天,商汤皇帝顺序表

    在伊尹的辅佐下,商汤成功打败夏桀,取代夏朝,一统天下。在商朝成了天下诸侯的一把手之后,发生了一场持续七年的旱灾,洛水都因为缺乏降雨干涸断流了。商汤为此忧心如焚,最终决定牺牲自己,向上天求雨。商汤来到桑林,剪掉自己的头发和指甲摆到祭台上,以自己的身体作为供品,开始向上天祈祷降雨。商汤的祈祷得到了上天的

  • 搜神故事:发生地面突然暴长或塌陷的异象,周朝人会认为这是战争的征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周隐王当政的第二年四月,齐国有块土地突然隆起生长,隆起的地面长一丈,高一尺五寸。根据京房所著的《易妖》记载:“不同季节的土地暴长,对应着不同的征兆。如果土地暴长发生在春季和夏季,预示着将有好事发生,发生在秋季和冬季,则预示着将有祸患发生。”历阳郡一夜之间陷入地下,被水淹没,形成了今天的麻湖。这件事情

  • 以行政区域而论周朝从未统一,秦朝的统一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与秦朝的政治制度,周朝和秦朝都是在山西,周朝和秦朝谁的版图大

    为什么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后,周王国会持续分裂这么长时间?在回答之前,这一问题的反面其实更加有意义: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西周覆灭前,周王室就已经一统天下了吗?《史记·楚世家》曾记载,“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楚国国君熊渠看出时局混乱,趁机四处扩张:向西攻打庸国(今湖北竹山西南),

  • 从杀牛卖肉的穷老头到百家宗师,兵家鼻祖,姜子牙怎样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子牙临死遗言,老梁完整版姜子牙,姜子牙大招变方向教学

    写完了麒麟阁中的十一位名臣,见证了汉宣中兴的过往。笔者再次感谢读者大大的热忱奉陪,也感谢小编们的鼎力支持。笔者不揣简陋,将继续以拙笔铺陈往事,绍介雄杰,让灿若星河的历史名人更好地走近我们。如果能达成此愿,实在是幸何如哉!希望各位读者大大和小编们能继续给予关爱与支持。今天,笔者将开写《武庙元哲》专辑。

  • 古代有2人娶九尾狐为妻:一位是暴君纣王,另一位却成了大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哪些人物与九尾狐有关,正史中记载九尾狐,古代九尾狐妲己和纣王

    九尾狐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形象中,有时候是正义的,有时候则是邪恶的,有的人称九尾狐,这种动物曾经是在上古的时候一种神兽的代表出生,是非常高贵典雅的,有的人则是传闻,九尾狐只会在人间造孽,属于蛊惑人心的一种妖媚动物。在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些历史的记载中,曾经有两个人类取了九尾狐这种动物,他们最终获得的结果也是

  • 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到底存在过吗?不接受反驳的史诗级解读(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一口气看懂夏朝,老梁讲夏朝完整版,夏朝美女真实照片

    言毕,读者朋友说他曾专门研究过夏朝历史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并且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文史君有幸拜读。他对夏朝文化研究之深,令人敬佩。今天,借文史君之手将其发布出来,以供大家赏阅。还有黄河水的泛滥。黄河带来松软土地,造成耕地越来越多,但是,随着时间长了,湖面越来越小,蓄洪和调节能力下降,很多泥沙的黄河水泛

  • 周朝不称帝而选择称王,其实是因为周人不敢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朝称王时间表,周朝君王为何不称帝,周朝可以称帝国吗

    商人将自己的君主称为帝,而不是像夏王朝一样称为后,这是和商王朝的祖宗一元神教有关。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后,集王权、神权于一身,既是君主,又是祭司,在灭夏之时,按《尚书》的说法,是打着天命大旗的。天命为什么在商汤一边,解释起来有些费力。因而自商汤起,经不懈努力,终将原始的多神教改造成祖宗一元神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