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故宫此地于清朝重修,康熙专为一人修建,雍正朝失去意义

故宫此地于清朝重修,康熙专为一人修建,雍正朝失去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90 更新时间:2024/1/26 19:08:09

毓庆宫之所以能够得到修建,完全是康熙为了一个人。大家一听“毓庆宫”,会不会是某位妃子居住的呢?也就是说,康熙可能是为了某位受宠的妃子而建。但如果这样想的话就错了,事实上,康熙下旨修建毓庆宫,是专门为了他最疼爱的儿子胤礽

之所以说,胤礽是康熙最疼爱的儿子,是因为胤礽的生母是孝诚仁皇后,康熙的嫡子。康熙与孝诚仁皇后伉俪情深,可惜在生下胤礽后,皇后便因难产而死。康熙悲痛万分,下定决心要好好培养这个儿子,将来让其继承皇位。因此胤礽刚满周岁,便被册立为皇太子。

众所周知,皇太子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宫殿,称之为“东宫”。可当时在紫禁城里,却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东宫”。康熙如此疼爱胤礽,自然不愿意亏待了儿子,于是决定要重修一座东宫,以彰显胤礽储君的地位。

那么或许有人会说,明朝虽说是“嫡长子继承制”,也每一朝基本都册立过太子,既然有太子,就证明有东宫。而清朝入关后,所住的紫禁城本来就是明朝时期修建的皇家宫殿,那么直接将明朝的东宫,继续给清朝的太子住不就行了?

这就要说一下明朝的东宫了,明朝的东宫是文华殿,因此明朝有“文华殿大学士”一职,就是辅导太子读书的。不过到了嘉靖年间,这里就改为明经筵之所。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文华殿大部分被毁坏,直到康熙二十二年,才开始重建,之后也一直用于经筵之所。

所以,康熙才会重建一座东宫,最后便有了这座“毓庆宫”。清朝也就是从此刻起,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东宫”。但没想到的是,康熙费尽心思培养出来的胤礽,却并没能令他满意。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第一次被废,康熙下令将其禁锢于咸安宫。不过,这时候康熙还没有完全放弃胤礽,所以三个月就把他放了出来,之后还复立为太子。康熙五十一年,胤礽第二次被废,这次康熙彻底对他失望,仍下令将其禁锢于咸安宫。

在此之后,胤礽便一直被禁锢在咸安宫,毓庆宫就长时间无人居住,因为康熙直到驾崩,都没有再次册立太子。到了雍正朝,毓庆宫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因为这里作为东宫,是给皇太子住的,可雍正即位后,决定设立“秘密立储”制度。从这时候起,无人再知道皇帝会传位给谁,所以毓庆宫就从“东宫”,降格成为皇子居住的地方了。

不过,清朝后来的皇帝,有很多还是曾在毓庆宫住过。比如乾隆12岁到17岁期间,就一直住在毓庆宫。嘉庆小的时候,也住在毓庆宫,即使后来乾隆禅位于他,由于乾隆仍然不肯放权,还霸占着养心殿,嘉庆也就不得不继续住在毓庆宫,直到乾隆去世。

清朝后期的三位皇帝同治光绪和宣统,都曾在毓庆宫读过书,其中光绪皇帝在这里住过。宣统帝溥仪在写《我的前半生》时,就将曾经在毓庆宫学英语的情况详细描述了出来。

(参考文献《清史稿》等)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姐妹俩一起嫁给嘉庆,姐姐稳居后位50年,妹妹历经四朝封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嘉庆妃子个人资料,嘉庆的妃子排名,嘉庆晚年宠爱妃子

    孝和睿皇后与恭顺皇贵妃来自镶黄旗钮祜禄氏,她们有一个共同祖先,名为额亦都,是清朝开国五大臣之首,爵位为弘毅公。孝和睿皇后的六世祖是额亦都第六子达隆霭,恭顺皇贵妃的六世祖则是额亦都第八子图尔格。其实,从个人成就来看,图尔格要更耀眼一些。在很小的时候,图尔格便跟随太祖努尔哈赤在战场上厮杀,皇太极继位后得

  • 慈禧作为女流之辈,文化程度很低,为何她却能掌控大清47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慈禧的手段有多可怕,慈禧的最高统治权,慈禧的政治能力有多大

    在大清王朝史上,统治最长时间的帝王就是乾隆皇帝,乾隆在位60年,还做了太上皇三年,其次就是康熙了,虽然他在位61年,但在康熙6年才正儿八经的亲征,实际上就是55年的时间!排在第三位的是便是慈禧太后了。慈禧不是皇帝,作为一介女流之辈,她统治大清王朝长达47年之久!1861年,仅有27岁的慈禧太后开始垂

  • 曾国藩一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放弃了黄袍加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面对这些属僚,曾国藩十分冷静地给众人写下了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坦露心迹,放弃了在他手上创造曾氏王朝的机会。看这段历史,不禁要问,这位手握重兵的曾大帅如果顺应了“民意”,振臂一声高呼,就有机会黄袍加身,一步登天成为一帝。难道曾国藩真的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吗?其实,早在安庆战役

  • 庚子国变,慈禧为何调不动两广总督李鸿章?李鸿章:休想让我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有读者提了一个问题,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为何调不动李鸿章?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要了解此时李鸿章的身份,他早已不是1894年前的李鸿章了。1894年甲午战争大清惨败,李鸿章背锅,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遭撤职。李鸿章来到了人生最低谷,可他因此因祸得福,成功躲过了“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惊险时刻

  • 打仗虽是努尔哈赤强项,但敢以七大恨讨伐明朝,离不开这五大要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努尔哈赤攻打明朝,努尔哈赤起兵攻打明朝的原因,努尔哈赤是如何打败明朝的

    努尔哈赤并没有急于嚷嚷着报仇雪恨,而是以祖、父曾效力明廷为由与明朝边官谈判,谈判时努尔哈赤用尽浑身解数而据理力争,最后终于从李成梁那“捞”到好处,为自己人生挣得“第一桶金”。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_图努尔哈赤成功要因之一:理智地头脑,自知之明的姿态,以

  • 慈禧有多贪权?费尽心机扳倒议政王奕䜣,统治清朝近半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为什么能掌握清朝大权47年,清朝慈禧说话原声,清朝慈禧是怎么一步步掌权的

    咸丰驾崩后,贪权的慈禧和奕䜣本是站在一条线上的,他们联手共同对付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最终以慈禧等人完胜,从此慈禧便有了“垂帘听政”的权力,而奕䜣则成为议政王,掌握一切军政要务,权力达到顶峰。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慈禧和奕䜣都是渴望更高权力之人,因此也是勾心斗角,都想打击对方。奕䜣自从成为议

  • 被误解的吕字:甲骨文改写认知,史书又一记载被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字甲骨文解释,吕字演变过程,吕字在古代怎么写

    所谓“心吕”,就是心与脊骨,“心吕之臣”意为“心腹重臣”。因此,西汉启蒙书籍《急就篇》中说“尻髋脊膂腰背吕”,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吕,脊骨也。象形。膂,篆文吕”。从古书中看,吕为脊骨已成定论,且“膂”(脊骨之意)是篆文“吕”。问题在于,“膂”与“旅”似乎关系更为紧密,在“旅”的基础上演化出“

  • 春秋和战国是如何划分的?三家分晋礼崩乐坏,周朝天子被债主堵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战国三家分晋,周朝和战国的历史过程,周朝战国历史简介

    01春秋和战国如何划分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共计294年。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共计254年。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年限现在还没有统一,有三种说法,以上的说法为最主流的观点。第一、以公元前475年为战国开始,原因为司马迁写的《史记》其中有一篇《六国年表》

  • 大禹可以把位子交给儿子夏启:背后的潜规则,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大禹夏启的后代,大禹儿子夏启简历,关于大禹夏启民间的故事简短

    (我在以前的文章写过关于禅让制的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但在尧舜禹时代的所谓禅让,肯定没有史书或者儒家记录中写的那么美好。因为从尧到启的时间太短,短到不足以改变一种制度。尧到舜再到禹期间经历了多少年,已经不可考,但这个时间绝不会太长。以那个时候的生存环境,人活到40岁就已经很难了。《史记》中记载舜在

  • 商汤灭夏后实行了哪些措施?如何统治部落?对民族发展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商汤灭夏的真实历史,经典传奇商汤灭夏,商汤建立商朝后的发展

    迁都西亳之后,原来僻处东方的商部落进入了中原地区,直接继承了黄河流域的先进文化。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黄河流域的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这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与汤所开创的事业是分不开的。其二,实行内外服制。据史书记载,在夏王朝统治时期有“诸侯万国”,这些部落在事实上都是“自然长成的结构”。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