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立了一个规矩,朱棣当上皇帝后废除,结果明朝因此走向灭亡

朱元璋立了一个规矩,朱棣当上皇帝后废除,结果明朝因此走向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82 更新时间:2024/1/4 16:32:17

朱棣朱元璋第4个儿子,建文帝朱允炆最恨的叔叔,朱元璋登基三年后将他封为燕王。其实朱元璋本来的意思是让这些藩王掌握一定权力,好拱卫皇室,免得这个武将造反,那个武将搞事,威胁大明江山。

万万想不到他的好意坑了朱允炆,1402年,朱棣攻破应天府,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当上皇帝。朱棣自然也不会让藩王得意,他表面上恢复了周、齐、代、岷诸亲王的旧封,实际等到皇位稳定,就立刻把谷王赶到了长沙,宁王赶到了南昌,辽王和齐王也各有削弱护卫等。

总之,朱棣是个很懂得“除旧迎新”的皇帝,手段比他侄儿朱允炆高明多了。在朱棣的一系列“迎新”措施中,有不少是能帮他监视臣民、了解隐私秘事的,比如他爹朱元璋在位时曾经废除了锦衣卫,朱棣又重新设置起来,再比如,朱棣打破了他爹“太监不得干政”的禁令。

朱棣不是傻子,他读过史书,知道唐朝的宦官之乱,难道他这么干是为了跟爹赌气吗?当然不是,这话还得从朱元璋说起,当年朱元璋从一个没什么文化的人,不断学习进步成为大明开国皇帝,他最担心的就是明朝跟秦朝、西晋那样迅速垮掉,于是他搬来一堆史书,不断汲取经验教训。

看了前朝的历史后,朱元璋深深觉得,太监问题是个大问题。虽然宫里离不开这些人,但这些人因为和皇帝靠得太近,危险系数非常高:“吾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不可拯救,未尝不为之惋叹!”

也就是说朱元璋认为太监有倾覆天下的能力,于是他规定:不准宦官兼外臣文武衔、不准他们读书识字搞文化、不准让他们的官阶超过四品。《明史》记载,为这事朱元璋还做了面铁牌挂在宫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任何公文,朱元璋都不许各大部门交宦官插手。

事实证明朱元璋很有先见之明,朱棣“靖难之役”中,有不少太监帮他传递消息,立下了大功,比如狗儿、李兴、郑和、马靖这些人,事后都得到了永乐帝奖赏。

朱棣重用太监不是因为没听过宦官之祸,而是他登基时,民间和朝廷都对他通过武力手段杀侄夺位的做法有点儿议论,这个皇位他坐得不稳,锦衣卫设在宫外他嫌用起来不顺手。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设置“东缉事厂”,一方面监视庙堂江湖,另一方面也牵制锦衣卫。

东厂的首领,就是朱棣宠信的宦官。于是,明朝的“宦官干政”历史开始了,朱棣不仅让东厂权力凌驾于锦衣卫之上,还设置了“内书堂”教宦官们识字念书,宦官文化水平高了,搞事的本领也就上去了,史书记载,明代有4大太监专权:

明英宗时的王振;明宪宗时的汪直;明武宗时的刘瑾;明熹宗时的魏忠贤

汪直甚至建立起西厂,势力将东厂和锦衣卫压得死死的,甚至可以不奏明皇帝就抓捕大臣制造刑狱,导致宦官之乱大起,明朝灭亡的原因里,宦官和朝臣对立,内斗激发的矛盾是一大主因,当时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这也算是明朝的一个特色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才子巧对下联,直接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最好的下联,朱元璋传奇经典下联,一才子给朱元璋题词

    朱元璋虽说文化程度不高,但也喜欢卖弄他那稀少的文采。当他开始舞文弄墨时,自然就有一些圆滑的人,开始阿谀奉承他。朱元璋早些时候还为此感到开心,但渐渐地也逐渐腻烦了,人们便开始想其他的招数来让朱元璋开心。可有一人却因此丧命了,怎么会这样呢?据说有一天,朱元璋与臣子们在欣赏名画时,突然想出了一个对子,说:

  • 明英宗被瓦利俘虏后,靠着一项特殊个人魅力,硬生生从敌营归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几年,明英宗出征瓦剌,明英宗瓦剌和谁关系好

    明英宗被俘虏之后,瓦刺自然非常高兴,他手里握着明朝的头目,他想用以跟大明谈谈条件,以便交换一些自己想要的好处,可惜明朝的于谦早就看准了瓦刺的心思,他直接抛弃了明英宗,并主张定朱祁钰为皇帝,结果在于谦的运作之下,朱祁钰成为新皇帝,即为明代宗,这下倒把瓦刺弄傻了。明朝竟然直接不要皇帝了?重新另立一个皇帝

  • 朱元璋微服出巡,被巡逻兵当成奸细抓获,朱元璋不怒反大喜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微服出巡过哪些地方,朱元璋皇帝微服出巡,朱元璋微服出巡被抓县令让他下跪

    朱元璋没做和尚之后,就开始游历天下,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期间正是元朝走向衰亡的开始,各地掀起了起义的浪潮。朱元璋在这个时候决定放手一搏,投身革命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从一名最底层的小兵做起,但因为人勇猛而不失灵活,逐渐受到郭子兴的赏识。随后不仅成了独当一面的将军,还娶到了郭子兴的宝贝女儿!公元135

  • 朱元璋为什么要说,大明的天下不是从元朝手里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承认自己继承元朝正统吗,元朝与朱元璋战争,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延续了多少年

    洪武二年,明军攻克元上都开平,元顺帝率宫室退守应昌。洪武三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左副将军李文忠率东路军出征应昌。四月,妥欢贴睦尔卒于应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称必力克图汗。五月,李文忠师进开平,降元平章上都罕等。复兼程北进,大败元兵,攻克应昌,俘惠宗孙买的里八剌等,缴获宋、元玉玺、图书、玉册、镇圭

  • 本是秦观后人的秦道然,为何被误传为秦桧后裔?造谣者竟是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本是秦观后人的秦道然,秦观和秦桧,秦观与秦桧有亲缘关系吗

    如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寄畅园,曾经是秦家的私产,这里也是康熙和乾隆两代帝王南巡的必游之地。不过在雍正年间,秦氏家族遭遇了一场劫难,寄畅园一度被充公。而秦道然正是这场劫难的亲历者,他不但深受牢狱之苦,甚至被雍正诬陷为秦桧后裔。康熙巡幸寄畅园,道然奉旨进京秦道然是秦德藻的长孙,他的入仕之路并不顺利,

  • 明英宗朱祁镇到底有多宠信王振,奸宦王振有多贪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王振和朱祁镇,朱祁镇对王振的态度,朱祁镇和王振什么关系

    王振画像王振初始接触朝政,就被太皇太后张氏发现。当时张氏想要按照祖宗的规矩,同时也是警醒明英宗和朝臣,于是想要将王振斩杀。若是那个时候王振被杀了,明朝后面的历史也就没有他什么事儿了。王振在那个时候之所以逃脱一命,就在于明英宗一再的请求。看在明英宗的面子上,张太后最终放了王振一命。要说有这样的事情,明

  • 朱元璋能得天下,多亏有这三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能得天下,朱元璋是怎么统一天下的,朱元璋一生最大的功绩

    李善长李善长 字百室,定远人。幼年时就好读书,有机智谋略,学习法家言论,谋划的事情多能成功。朱元璋攻滁阳时,李善长前去拜见,朱元璋对他很是礼遇,留他做书记官。经常和他讨论以天下大事,李善长说:秦朝大乱时,汉高祖刘邦起于平民,但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喜欢杀人,五年成就帝业。如今元朝纲纪紊乱,天下土崩

  • 明英宗与钱皇后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当真让人动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英宗晚年变明君,聊聊明英宗皇后钱氏的痴情绝恋,女医明妃传钱皇后生子

    钱皇后是位识大体的贤内助,当初太皇太后选中她作为英宗皇后,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婚后,英宗皇帝要给钱皇后的娘家人加官进爵,本来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钱皇后却坚持认为自己的娘家人无功不应该受禄。另外,钱皇后虽然自己无所出,但是他主动劝说英宗宠幸后宫嫔妃,为皇室开枝散叶。随后,几年间,后宫妃嫔为英宗生下

  • 山河月明:朱棣帮符离公主留在皇宫,徐妙云被未来夫婿嫌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山河月明朱棣娶徐妙云第几集,山河月明朱棣找徐妙云哪一集退婚,山河月明朱棣与徐妙云视频

    朱棣跟着部队,而符离公主却格外注意他,要不是他进言求情,他说不定就身首异处,为此还为他被罚了40军棍。符离公主记得这份恩情便想要接近朱棣,直到被押回京城才知道这是四皇子朱棣,朱棣在自家的地盘也不必隐瞒身份,就按照规格安排身为质子符离公主的住处,符离公主刚到此处就想要联系姐姐秦王妃,可是他人生地不熟,

  • 明朝建都:朱元璋钟意开封却只能选南京,朱棣天子守国门定都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真的很怕朱元璋吗,朱元璋和朱棣什么关系,朱棣朱元璋有什么关系

    洪武元年五月他亲自去汴梁考察,明确表示:急至汴梁,意在建都,以安天下。他回到应天后正式宣布,应天称南京,开封称北京。在徐达等人攻占大都后,朱元璋又再次去开封,可见他对开封还是很重视的。但是开封最终却没能成为明代的首都,既未进行都城营建,也未建立行宫。原因是朱元璋经过两次实地考察后,看到那里“民生凋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