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我觉得这样名言,出现在校园内非常合适。到了晚上,我接儿子回家,给他讲了颜真卿小时候刻苦读书,长大后成为凌烟阁功臣的故事。我今天把这个故事整理成文章,传上网络与诸君分享。
图为颜真卿的名言,拍
摄于永丰县藤田中心小学院内。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县人。唐朝的时候,京城以朱雀大街为界,一边是长安县,一边是万年县。公元709年,颜真卿出生在万年县敦化坊。
颜真卿是颜之推的后人,颜之推是《颜氏家训》的作者。颜真卿家族世代为官,但是官阶都不高。比如颜真卿的祖父颜昭甫,就只得到一个曹王侍读的官职。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陪李世民的儿子曹王李明读书。
颜真卿的祖上虽然官阶不高,但都是读书人,颜家是标准的书香门第。颜真卿的父亲颜惟贞也是读书人,他娶了书香门第殷氏之女为妻。颜惟贞在颜真卿虚岁4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图为陆游的名言,拍摄于永丰县中心小学院内。
颜惟贞去世之后,殷氏承受不起京城的物价,带着颜真卿回到苏州娘家生活。殷氏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含辛茹苦抚养颜真卿成人。颜真卿也很争气,他在母亲、外公、舅舅等人的教导之下刻苦读书。
几分刻苦科场见真章,多少努力金榜论高低。颜真卿的苦读,给自己铺就了一段大好前程。公元734年,虚岁26岁的颜真卿,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并且步入仕途。
颜真卿年轻的时候,有个尼姑范氏问颜真卿:“
小伙子,你那么努力读书,你的志向有多高?”
图为欧阳修的名言,拍摄于永丰县藤田中心小学院内。
颜真卿回答说:“当一个五品官,给儿子赚一份补斋郎的荫封,我就心满意足了。”
尼姑对颜真卿说:“你那么努力读书,前途一定不止五品官,你将来肯定可以穿上紫色的官服。”
《资治通鉴》记载,唐朝的官服以颜色定品级。八品九品穿青色官服,六品七品穿绿色官服、四品五品穿红色官服,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
图为朱熹名言,拍摄于永丰县藤田中心小学院内。
由于秦王李世民当过二品尚书令,唐朝的实权官职,没人敢超过唐太宗。唐朝有实权的宰相、御史大夫、十二卫大将军、六部尚书,都是三品官阶,他们都是穿紫色官服,戴三梁进德冠。
尼姑说颜真卿能穿上紫色官服,就是说颜真卿能当宰相、尚书级别的大官。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尼姑的判断。颜真卿后来果然当了宰相、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官职。
公元784年,76岁的颜真卿殉国,唐德宗追封颜真卿为司徒。司徒是一品荣誉职位,是唐朝最高的官,但是没有实权。
图为永丰县文物保护单位天章阁,拍摄于永丰县藤田中心小学院内。
颜真卿年轻的时候,只想当五品官,结果得到了一品哀荣。颜真卿年轻的时候,只想给儿子赚一份候补官员的荫封,结果给两个儿子赚到正员官的荫封。
唐太宗钦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时候,有奖掖后进的意思:“
大唐朝的有志青年们,只要你们对社稷有重大贡献,就可以像朕的二十四功臣一样,成为万众敬仰的凌烟阁功臣。”
历朝历代的大唐天子,也把一百多位功臣的画像挂进凌烟阁,史称“后凌烟阁功臣”。颜真卿和张九龄、郭子仪、李光弼、苏定方、褚遂良等人,就是后凌烟阁功臣。
图为孝道文化宣传栏,拍摄于永丰县藤田中心小学院内。
从没爹的孩子,到大唐宰相。颜真卿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他为了劝后生们好好学习,写了《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顺便说一下,我是吉安人,也是抚州外甥。颜真卿跟吉安和抚州,都颇有渊源。颜真卿曾经担任吉州司马,也曾经担任临川内史、抚州刺史。
图为忠义文化宣传栏,拍摄于永丰县藤田中心小学院内。
颜真卿到任之后,在临川大兴文教,把抚州从文化沙漠,建成“
浇风莫竞,文政大行”之乡。颜真卿的努力,为临川成为才子之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颜真卿在抚州兴修水利,在治理抚河水患问题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颜真卿治理好江西第二大河流抚河的水患,可以说是对江西有大恩。抚州人民为了感谢颜真卿,建立了祠庙祭祀颜真卿。时至今日,抚州人民还在祭祀颜真卿。
本文史料来源:《资治通鉴》,《新唐书》,《太平广记》。
备注:本文文字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配图是王福星拍摄的图片,本人享有图片完全版权。本人授权网友包括商用在内的图片无限制使用权,有需要配图的网友可自行下载使用,无须担心版权问题。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