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三朝元老孙嘉淦为何能名留青史?雍正:他是当朝直谏第一人

大清三朝元老孙嘉淦为何能名留青史?雍正:他是当朝直谏第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88 更新时间:2023/12/12 7:00:10

《清史稿》对他近40年的为官生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嘉淦谔谔,陈善闭邪,一朝推名疏。”

然而,孙嘉淦之所以能名留青史,直言进谏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他身上还有很多值得当代官员学习的优秀品质。

一、直言进谏

在官场沉寂近十年的孙嘉淦,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异常勇敢地刚刚登基的雍正上疏直谏了三件事,即“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

单说“亲骨肉”,这可是直戳雍正的痛点。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雍正是“九子夺嫡”的最后赢家,他上位以后对与之争夺皇位的兄弟并不友善。

好在有朱轼为孙嘉淦求情,雍正不但没有将其治罪,反而称赞他的胆量,将他提拔为国子监司业。从此,孙嘉淦成为朝堂上有名的直臣,仕途也进入上升期。

雍正:“朕继位以来,每事能直言极谏者,惟孙嘉淦一人。”

被雍正赞为当朝直谏第一人的孙嘉淦,到了乾隆即位时依然不改直谏的作风,洋洋洒洒写下一千五百余字的《三习一弊疏》,劝谏皇上要亲贤臣远小人。

不久后,孙嘉淦甚至成为清朝的封疆大吏,先后担任过直隶总督、湖广总督。

或许有人会说,孙嘉淦是运气好,没有因为直言进谏受罚,反而不断升官。可是纵观雍正、乾隆两朝,真正敢直言进谏者能有几人。

要知道做一个直臣,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万一哪句话惹皇上不高兴,就可能会人头落地。

可是孙嘉淦却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为了朝廷和百姓进言,方才成就直臣的美誉。

二、肯办实事

孙嘉淦不仅是一位直臣,也是一位能臣,他在其位谋其政,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和好事。

做吏部尚书时,孙嘉淦奉旨去河南审理疑似冤案,使得十余名蒙冤之人重获清白;做户部尚书时,孙嘉淦与讷亲奉旨查办李卫弹劾总河朱藻一事,证实朱藻确实贪赃误工,遂依法惩办。

做直隶总督时,孙嘉淦上疏直言禁止民间酿造烧酒弊大于利,促使乾隆下旨废除禁令。如此一来,普通百姓酿造烧酒不会再遭受牢狱之灾,农民也能通过卖高粱、谷糠等从中获些小利。

兼管直隶河工时,孙嘉淦对永定河、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及东白洋两淀的疏通和治理,提出了很多可行性的意见,让直隶境内的百姓受益无穷。

做湖广总督时,孙嘉淦提出利用头人治理苗疆的策略,建议让头人做寨长,并且让最有威信的头人做峒长。县令则直接与峒长对接,从而避免官府与苗人直接发生冲突。

三、清正廉洁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朝的贪官可谓是数不胜数,但是孙嘉淦却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品格,而且是四十年如一日。

相传孙嘉淦告老还乡时两袖清风,为了不让家乡人耻笑,就拉了十几箱子的砖头上路。不明真相的人以为孙嘉淦说一套做一套,便到乾隆面前告状,弹劾他贪污。

于是,乾隆派人查验,结果发现箱子里装的不是银子而是砖头。乾隆得知真相后,命沿途官府将砖头换成真金白银,当作对孙嘉淦清廉的嘉奖。

虽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孙嘉淦为官清廉的名声却所言非虚。孙嘉淦在担任国子监祭酒时,被雍正抓住了一个纰漏,按律应该以欺君之罪问斩。

不过雍正却以“孙嘉淦

太戆,然不爱钱”为由,将他派往户部银库当差。当时外界谣传孙嘉淦是沽名钓誉,收银时会缺斤短两。果亲允礼亲自到户部视察,方知孙嘉淦是被冤枉的。

允礼据实上奏,雍正之后便愈发重用孙嘉淦,在雍正十二年更是让他管理河东盐政。即便是面对这样的肥差,孙嘉淦依然洁身自好,视钱财如粪土。

敢于直谏、肯办实事、清正廉洁,让孙嘉淦成为名留青史的好官。他以70岁的高龄去世之后,乾隆为其上谥号“定”,也是对他为官近四十载最好的褒奖。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和珅有九个老婆,个个都貌美如花,为何都没为他留下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一共多少个老婆,老梁说和珅60分钟完整版,和珅老婆豆蔻照片

    和珅,他是出生在公元1750年5月28日到公元1799年2月22日去世,他的原名是善保,字致斋。他是清朝中期的大臣,那时候的他非常有钱,可以说是万贯家财。他的一生有八九个老婆,但是却没有留下子嗣。他的第一个老婆是冯霁雯,她是清朝正白旗冯佳氏的女儿,而且她的祖父是直隶总督冯英廉。除去她的身份不说,她在

  • 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为何敢宰了慈禧的亲信安德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山东巡抚丁宝桢杀安德海,慈禧和丁宝桢的关系,慈禧为什么没有报复丁宝桢

    安德海是直隶青县人,14岁就入宫,靠着聪明伶俐,办事妥帖,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喜爱。可此人对慈禧毕恭毕敬,到了外面可谓是嚣张跋扈之极。对恭亲王奕訢都一点不客气,有一次怼得奕訢怒火上涌,破口大骂道:“不斩杀此獠,老子都对不起祖宗!”可是奕訢不敢得罪慈禧啊,因此也不敢真的去干掉安德海。连王爷在杂家面前都得缩

  • 大清王朝衰败覆灭的七个征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清王朝衰败的真实原因,大清王朝为什么会覆灭,一个朝代衰败的征兆

    征兆一:多尔衮算命当年,多尔衮护送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福临进入北京。走到京郊的青龙桥时,遇到一位算命的老瞎子,只见他卦摊上挂着一幅对联,“眼瞎能明古往今来事,手残善断痴男怨女情”。于是便上前问到:“听说关外的军队打进来了,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坐天下?”“能坐天下”,算命的瞎子不假思索的就回答到。多尔衮暗自

  • 大清“守护神”曾国藩,书法之作透露着一股浩然正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书画君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初次听闻感觉有些夸张,毕竟这种将功臣神化总让人有一种错觉,但是随着进一步的了解,慢慢的也开始认同。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

  •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隶属的李氏家族兴盛异常,家中兄弟一门六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鸿章李氏家族的故事,揭秘晚清名臣李鸿章,李鸿章为什么是晚清四大名臣

    其中尤属李鸿章与其兄长二人在清朝廷中权势最大,也最为出名。李鸿章的哥哥叫李瀚章,他任湖广总督时,某一日为太夫人做寿,宾客盈门,热闹非常。忽然有一人身着便衣前来,年龄大约四十岁左右,说话间就要登门为太夫人祝寿。府上守门的卫兵并不认识这人,听来者这么说便直接拒绝了。但这不速之客闻声并不作罢,反而更加来势

  • 太监李莲英彩照曝光:一脸脓包,面露阴狠,为啥能获得慈禧赏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莲英彩照,李莲英为什么深得慈禧宠爱,清末大太监李莲英简介

    李莲英是谁?他是清朝历史上宦官的天花板,是慈禧太后身边红的最久的那支“花”,也是从泯然众人的穷小子到史书留名的逆袭者。如果把清朝皇宫看作是太监的职场,从7岁净身入宫成为太监,31岁被封为四品,到46岁打破祖制位至二品,61岁隐退。李莲英的晋升之路,证明了他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职场人”。但是,翻看李

  • 吴三桂死后,他夫人陈圆圆去了哪?专家:你把墓碑上“聂”字拆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吴三桂陈圆圆故事简短,陈圆圆吴三桂历史资料,李自成陈圆圆与吴三桂

    当年还有一位诗人曾为她写过诗,诗中有一句传颂至今。“冲冠一怒为红颜”,当时这句诗描写的就是吴三桂和那位陈圆圆的爱情故事。这位陈圆圆小姐是谁呢?她本名姓邢。他原本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是一个卖货的,后来母亲在她出生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因为没有母亲来照看管教,她一直都借住在自己的姨父家里。后来没有办法,只

  • 乾隆禅位给嘉庆,当了3年太上皇,历史上真相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禅位给嘉庆,历史上乾隆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嘉庆,乾隆禅位对嘉庆有影响吗

    一、乾隆的皇帝梦1735年,雍正皇帝因病去世,将皇位传给自己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当时乾隆年仅25岁,正是风华正茂,为国家建设出力的大好年龄。乾隆登基之后,作风与雍正截然相反,雍正是一个铁面无私、严肃刚正的皇帝,而乾隆则是宽宏大量、仁义治国之君,一时间赢得天下民众一片叫好,乾隆顺势还给自己

  • 和珅被处死后,他的儿子怎样报复嘉庆妹妹的?至今令人无法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怎么被嘉庆处死,嘉庆哪一年把和珅处死的,嘉庆一定处死和珅原因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涌现出过大量的名臣,当然也出现过大量的贪官,比如说和珅。乾隆年间,和珅凭借着乾隆的宠爱,大肆收刮钱财,直到现在也依旧很多描写和珅的文学,比如说《铁齿铜牙纪晓岚》。不过乾隆死后,嘉庆继承了皇位,和珅的好日子就到了头,在大量的贪污铁证之下,和珅被处死。但和珅的儿媳妇是嘉庆的妹妹,那和

  • 太平天国李秀成一个被隐埋的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天国李秀成个人简介,李秀成简历,忠王李秀成之死

    李秀成自小家境贫寒,在当时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压的情况下,日子过得更加困难,生活的艰难让李秀成最终加入拜上帝教,成为了太平天国的一个马前卒,因为从小上过私塾,很快在军队中崭露头角。后来太平天国上层领导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渐渐的脱离了太平天国成立的初衷,经过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由强盛转为衰落,李秀成和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