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了崇祯十四年,祖大寿的对手已经从努尔哈赤变成了皇太极,松锦大战爆发以后,锦州成被围困的水泄不通,好在援军来了。带兵的洪承畴是非常著名的将领,祖大寿抱有一丝希望地看着战局的发展。没想到洪承畴的大军却败给了满清铁骑,而他本人居然也投降了。至于什么原因,很多人都说是孝庄使用了美人计,其实这是不靠谱的说法,真的使用了的话,在满清夺取了天下以后,洪承畴还不死个七八十次啊。但是洪承畴活的还挺好,他甚至写信给祖大寿,希望他能再次投降。
祖大寿无奈之下,只有向皇太极抛出了橄榄枝,但是他没有抱多大希望。毕竟他是反叛过一次的人了。没想到皇太极居然再次接纳了祖大寿,而且加封他为总兵。事情再次传到了吴三桂耳中,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已经出任山海关总兵的重要职位,他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是心底似乎已经开始动摇。崇祯皇帝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距离他上吊自杀还有三年时间,他根本就没办法再去处理这些反叛大臣的家人,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而且祖大寿的外甥是吴三桂,是他现在非常器重的山海关总兵。
一向对大臣都比较严苛的崇祯,现在总算是领悟到了什么叫做众叛亲离。从袁崇焕被杀,洪承畴主动投降满清开始,陆陆续续投降满清大战将居然有一百二十多个人,这基本上掏空了大明王朝在北方防线上的将领。崇祯皇帝已经来不及反躬自省,因为历史已经不允许他再做出任何选择了。李自成的大军攻打北京城,各路勤王的部队都在路上,却没有一个按时赶到的。就连最靠近北京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此刻居然在路上耽搁了十天时间,他在等消息。
谁都知道,他在等待北京那边的消息。此前多尔衮已经写信给他,希望他考虑投降的事情,甚至不惜要封他为异姓王。再加上舅舅祖大寿的劝告已经二次投降的经历,吴三桂彻底被动摇了。现在只需要一根稻草,这根稻草就是崇祯帝自杀。一旦崇祯被李自成逼死,那吴三桂的心理压力就彻底解除了,他需要为自己的皇帝报仇雪恨,但是他力量微弱,只能依靠满清大军,所以他也投降了。
抉择对一个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往往很多历史的拐点就是跟某一个人的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残忍的是,历史不允许你后悔,你只有选择一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