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春秋时的大战,有时数日即告结束,战国时则短者数月,长者可以“旷日持久数岁”。作战双方都要求消灭对方实力,因此一次战役中被杀的士兵多达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已成为常见的现象。战争中消耗的物力也十分惊人。《孙子兵法》说“兴师十万,日费千金”。
[var1]
《战国策》说一次大战,仅以损失的兵甲、车马而言,“十年之田不能偿也”。各国为了克敌制胜,还竞相改进武器装备。韩、楚两国都以武器制作精良而著称于当时。兵器方面的最大变化是铁兵器开始出现。如《史记》有“楚之铁剑利”的话,《荀子》也说楚的宛(今河南南阳)地所出的戟和铁矛极为锋利。河北易县出土有战国末年燕国的钢戟和钢剑。另外,当时还有铁甲和铁盔。
[var1]
武器中的新品种有弩,弩是在弓上安装木臂和铜制的郭,即利用简单的机械将箭从弓上射出,使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像韩国所造的劲弩,可把箭射到六百步以外。作战用的器械也多种多样,如有攻城用的云梯、冲车,水战用的钩拒。有关的情况,在《墨子》的《备城门》等篇中都有记述。作战方法和兵种,也随着战争规模扩大而发生变化。长期以来以车战为主的作战方法,渐退居于不太受地形条件限制的步战之下。在北方民族的影响下,骑兵作为新兵种开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