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时期的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是怎么回事

夏朝时期的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867 更新时间:2024/1/28 9:36:43

当夏王朝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以为首的贵族统治者,就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启死之后,由子太康继立,夏王朝内部发生内讧。

网络配图

先有“五子”(太康的兄弟五人)争立,接着又有武观叛乱,广大庶民群众就借此展开了强烈的反抗斗争。这就使有穷后羿有机可乘,他“因夏民以代夏政”,一度夺取了夏王室的统治权力。

有穷后羿,以善射见称,是东方夷人诸部势力比较强大的首领之一。当夏王室发生内乱,统治力量大为削弱的时候,他攻入夏都,赶走太康。但后羿也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他自恃有强大的武力,“不修民事”,只管田猎游乐,把政事交给寒浞经营。后来,寒浞又勾结后羿的“家众”,杀死后羿及其家属,篡夺了统治权。

太康失国,与弟仲康一同逃往东方,不久就死去。仲康子相在帝丘(河南濮阳县南),依靠斟灌(山东寿光县东北)等东方诸侯。

同时,又有夏的贵族靡带领一部分余众逃往有鬲(山东德州市附近)。寒浞杀死后羿,大力消除亲夏势力,又攻杀相于帝丘。当时,相的妻子缗已经怀孕,从墙洞逃出,逃回母家有仍(山东金乡境),生子少康。少康长大后,积极招纳夏的余众,作恢复夏王朝的准备。

网络配图

靡在有鬲,也在收集残存力量,与少康相配合。最后,终于灭掉寒浞,由少康称王,重新恢复了夏朝的统治地位。

由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经历了大约四十年左右。这一曲折而复杂的斗争事实说明,当国家开始建立的时候,就已存在着激烈的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夏王朝因为拥有比较深厚的社会基础,才能恢复它的统治,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少康以后,由季杼继立。

更多文章

  • 神射手后羿:历史上首位篡夺夏朝王位的异族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后羿为什么是夏朝的第五代君王,后羿的历史简介,历史上的后羿抢了谁的皇位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太康是个十分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有回家。那时候,黄河下游的夷族,有个部落首领名叫 后羿 (羿音yì),野心勃勃,想夺取夏王的权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猎,觉得是个机会,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

  • 赵括并非只是纸上谈兵,还真的是知兵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括真的纸上谈兵吗,赵括纸上谈兵有多厉害,纸上谈兵赵括真的一无是处吗

    [var1]这一切都只因为一件事情——长平之战!秦军在秦昭王时期,加快了兼并六国的进程,先后发动垂沙、伊阙、华阳等战役,都取得了胜利。到阏与的时候,被赵括他爹赵奢狠揍了一回,秦军受挫,但是依然没有停下进攻六国的步伐。在范雎入秦之后,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先攻魏,后攻韩。占领韩国的野王之后,就将上党

  • 刘备去世时,魏国五十万大军虎视眈眈,诸葛亮为何一点也不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后期为何疏远诸葛亮,诸葛亮刘备马超蜀枪,诸葛亮为什么跟着刘备

    [var1]而魏国的君主曹丕得知此事后,十分高兴,因为刘备的儿子刘禅十分不堪重用,即使有诸葛亮在一旁辅佐,也成不了大事,因此曹丕便想乘此机会将蜀国吞并。[var1]但是蜀国的地理位置极佳,因此想要攻打蜀国起码要有二十万的人马,而曹丕的军队数量根本不够,正当他为此发愁时,司马懿便献计说可以召集五十万人

  • 信陵君魏无忌简介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信陵君简介,信陵君真实的下场,信陵君最终死因

    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把其弟魏无忌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因而称为信陵君。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因而争相前往归附于他,最高峰时门下曾有三千食客。所以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各诸侯国连续十多年都不敢动兵侵犯魏国。有一次,魏无忌与魏

  • 公孙衍与张仪是怎样互相争斗的?公孙衍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孙衍和张仪简介,公孙衍和张仪在当时的影响力,公孙衍和张仪是什么样的人

    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楚使者陈轸,也是一个纵横家,他过魏,献计于衍。他说“魏相田需约诸侯纵亲,楚王疑而未信。如果您请于魏王,说您与燕赵之王有交情,多次有使者来邀请相见。魏王如答应了您,给您车子,你也不必多要,有三十辆乘就可以了。您把车子陈列在庭中,公开宣称,要

  • 公孙鞅和公孙衍比较谁更厉害公孙鞅和管仲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公孙鞅和公孙衍,公孙鞅人物简介,公孙鞅历史评价

    [var1]公孙鞅和公孙衍都曾经在魏国做过谋士,但是当时的魏王比较昏庸,公孙鞅觉得自己无法得到他的器重,于是便从魏国去往了秦国,不久之后便得到了秦王的重用,公孙鞅在国内展开了多方面的改革,制定了很多法规,他也因此成为在各国举世闻名的人,而秦国在他的影响之下也变得繁荣昌盛起来,一时间其他国家根本不能和

  • 看看中国第一位天使投资人吕不韦是如何投资“秦国复国”公司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吕不韦投资,秦国吕不韦个人简介,吕不韦的商业成就

    吕不韦出生在一位商人的家庭中,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他就有了经商的意识,到了他成人的时候,父亲想把家族的企业交给他打理,没想到被吕不韦拒绝了。吕不韦问父亲:“耕田之利几倍?”吕父说:“十倍。”吕不韦又问:“珠玉之赢几倍?”回答:“百倍。”再问:“立国之赢几倍?”答:“无数。”吕不韦说:“今力田疾作,

  • 古人有时有点愣:晏婴用“二桃杀三士”稳定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晏婴的二桃杀三士,齐国第一贤人晏婴,齐国晏婴因何而亡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战略性的权变看起来似乎奸诈,但其实能够成就功业;胸怀大智慧的人,表面给人的感觉似乎愚钝,其实内心明亮透彻;仁爱广博者好似空虚,其实内心真诚深厚;正直的畅谈像在攻击他人,其实他的情感最为忠诚……所以,观察一个人是否贤才的时候,要注意其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本质,也就是要观察这个人行事的

  • 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他竟然也在,还是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时期的廉颇有多强,廉颇在战国时厉害吗,廉颇简介战国四大名将

    [var1]第一位: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有名的大将,他的主要战绩就是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消灭了燕国和赵国,在秦国消灭楚国时占了绝大部分的兵力。王翦从年幼时候就喜爱阅读兵书,于是就在少年时期进入军营,王翦出生贫苦,但他可能是自幼学习兵书,他有沉稳的军事天赋,聪明能干,受到重用。[var1]第二位:廉颇

  • 楚怀王原来是这么好的君主!楚怀王雪中送炭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怀王为什么叫楚怀王,楚怀王的简介资料,楚怀王雪中送炭

    到底该如何评价楚怀王?笔者认为不能只简单地用一个“好”或“坏”字评价他。他应该是一位有血有肉比较丰满的历史人物,错事干过不少,正事也做过很多,从下面的这个小故事就可见一二。据说,有一年冬天,楚国都城附近下起了鹅毛大雪,楚国大地呈现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象。身在皇宫的楚怀王嫌冷,赶忙叫人在宫殿里点上炉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