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青铜时代》:余生不长,愿你在成年人的生活里,获得精神自由

《青铜时代》:余生不长,愿你在成年人的生活里,获得精神自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278 更新时间:2024/1/20 13:13:12

01

坦白来讲,没想到自己能把小波的三部作品看完,以为我本身不是一个特别喜欢读书的人,但是王小波成功的吸引了我。

甚至,连有点晦涩的《白银时代》我也看了下来。

不过,这三部曲,我个人比较喜欢《青铜时代》。

在这个书中,王小波讲述了三个故事,分别是《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三篇小说的时代背景都是唐代。

别人在描写的时候,可能会参考正史,但是王小波偏偏不这样,他喜欢参考“野史”,因为“野史”能让一个人更好的发挥,思想跳跃性也更强。

当然,我并不是说自己有多高明,而是有了一点心得。

熟知这部作品的人,应该都看过专家的权威解读,专家称《青铜时代》所反映的,就是在一个虚伪而无耻的时代中,寻求真实的故事系列。

简单来说就是,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放到一个陌生的时代中。

比如在《万寿寺》中,人们不敢面对现实,对所有的事情都采取遮掩的态度。

在《红拂夜奔》中,卫公建长安城有三个方案,分别是“风力长安”、“水力长安”和“人力长安”,这三个方案看上不去没什么不妥。

但是,仔细看就会发现端倪。

王小波觉得,这个人力会让人失去思考的能力,不再寻求独立自由。

02

遇到事情,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改变,而是选择人云亦云。

之所以不去改变,是因为成本太大,不但要承受高风险,而且还容易得罪人。

甚至,有时候面对明显的错误,也不会提出来。

说个朋友的故事吧。

朋友以前在报社上班,他负责报纸上版的最终检查,有一次他看到领导的一篇章有处问题,但是她选择了视而不见。

一来,她觉得领导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应该是自己弄错了。

二来,她和这位领导关系本来处得就不好,如果指出错误,对方会不会觉得她是针对自己。

所以,思前想后她选择了放弃,第二天报纸出来后,社长勃然大怒,她也收到了巨大的惩罚。

其实,这件事朋友本来能很好的处理掉,但是她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在体制内,让自己变得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因为害怕承担风险,所以才会这样。

记得《武状元苏乞儿》里有一句话:

“只要不执法就不会枉法,所以说现实中很多人就是这样,如果预感到可能会有一些麻烦,那么宁愿不做。”

这说白了,就是独立自主丧失的表现。

一个成年人,最好的活法不应该是人云亦云,应该具备独立的思想,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这样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

03

在《青铜时代》里有这样一句话:

“不要说话,语多必然有失。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学习、改造思想,总是赶不上形式。最好的态度就是虚心一点,等着你告诉我她是谁,我甚至绝不随声附和。”

在这种事上,我总是追随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态度:

“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既然苏格拉底都不怕,我也不怕别人说我是傻子。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内心挺可悲的,很多人明明能坦诚交流,明明早就知道答案,但因为规则,却只能装作一无所知。

他们等待比自己身份高的人告诉自己,真不知道这是一种聪明还是一种傻。

做任事,我们似乎都特别有信心,但可悲的是我们的信心看似坚不可摧,实际上却太容易易碎了。

就像王小波说的:

“信心这个东西,什么时候都像个高楼大厦,但是里面却会长白蚁。”

人生不过短短几万年,没必要一直隐藏,那样的生活也没有丝毫的意义。

生活本来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畏手畏脚的敬畏。

每个人都有迷茫的时候,迷茫就会失去方,希望我们能在人生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就像王小波一样能时刻保持独立自由。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活成生活的主人。

生不长,愿你在精神上保持绝对的自由、在人格上保持绝对的独立,共勉。

更多文章

  •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800步,周朝就存在800年,但一开始他犯了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姜子牙与周文王,周文王与姜子牙是同朝关系吗,关于周文王与姜子牙的故事

    姜子牙这个人物大家一定不陌生,周文王得以成功灭商,其功不可没。据说,姜子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洞察世间一切。但他生不逢时,一直不得重用。直到后来发生了“姜太公钓鱼”这一事情后,他才得以被周文王纳入麾下,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其实当时发生在渭水旁的,不仅仅只有钓鱼这一件事情。在民间故事中,据说还发生了一件

  •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究竟躲谁?考古显示:商朝避的并非洪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朝为什么频繁迁都,历史上真实的商朝迁都是哪几次,商朝迁都哪一年

    是故,都城的选择也往往是新兴王朝的头等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除非遭遇重大变故,否则绝无随意迁都之理。但商朝对于都城的迁移,却有近乎“随性”般的频繁。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朝从第三位君主太康到末代君主夏桀,都城都在斟鄩。而商朝都城的地望,却有“前八而后五”的说法。所谓“前八”,指的是商朝建立之前,自始

  • 宋国为何叫“宋”?甲骨文改写认知,背后还隐藏着商人起源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的甲骨文故事,宋国为什么叫宋国,宋甲骨文字怎么写

    那么,微子启建立的宋国,为何取名为“宋”,是由地名而来,还是其他原因?甲骨文改写了认知,“宋”之称呼的背后还隐藏着商人起源史。关于国号“宋”的起源,古今学者观点基本一致,认为“宋”即“商”,“商”即“宋”。《国语·吴语》记载:“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春秋晚期,吴王夫差北上争霸,通于

  • 据史料记载,周朝皇帝寿命平均过百?为何后人寿命越来越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朝君王寿命排名,西周的皇帝很长寿吗,周朝皇帝寿命表

    由此可得,古代君王里也很少有掌握长寿之道的。但我们却能发现古时候也有不少长寿之人,比如在黄帝时期就有一位男子活了八百年的传说,而且在历史书中也有记载过周朝皇帝大多长命百岁。那么这些事情是真的吗,是否这其中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呢?一、《山海经》里的传说大家都知道,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能够被治愈的

  • 大禹后代建立夏朝,帝舜后代建立商朝?先秦文献改写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朝和商朝的相关资料,大禹治水后建立了什么朝代,三皇五帝夏朝商朝

    关于中国古代王子复仇的历史,最广为人知的是少康复仇记,后羿乱政导致太康失国,寒浞乱政废除后羿,半个世纪之后,夏人少康击杀寒浞,重新接续了夏王朝,历史上将这两件事称之为“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但少康复仇记并不是最早的,以如今文献记载来看,排名第一的当属帝舜后代复仇记,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六百年的商朝

  • 刘子业:史上最荒唐的皇帝,他做的事情,连商纣王都得顶礼膜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子业皇帝是怎样死的,刘子业纳姑为妃吻戏,刘子业真实故事完整版

    编辑但是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可能就是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他就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第六位皇帝刘子业。刘子业登基时不过十五岁,到他被杀时年仅十七岁,但是史料上却说他干了三千件坏事,就连南朝史学家沈约评价他都说,就连商朝时的商纣王,和西汉仅仅在位二十七天的刘贺,都要对这位君主顶礼膜拜。刘子业究竟

  • 清华大学拍下战国文物,意外揭开甲骨文未解谜团,难怪夏朝找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甲骨文记载的夏朝,甲骨文考古成果,甲骨文在夏朝出现了吗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历史很长,我们一直认为我国成型的国家历史是从家天下的夏朝开始。不过,虽然夏朝属于史料都认为的存在,但是却一直没有出土文物来对证,而我们国家有记载的历史,一直到商代,都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可以佐证,唯有夏朝,所有的历史书里都有它,但是始终无法确定其具体的年代。我们有明确纪年的历史,是开始

  • 帝尧为何叫“尧”?甲骨文改写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尧的甲骨文怎么写,尧甲骨文演变,尧和禹是甲骨文吗

    中国古人造字很有规律,有“禾”部的文字都与“谷物”有关,有“氵”部的都与水有关,有“宀”部的都与房屋有关,有“贝”部都与财宝有关等等,即便不认识某些文字,但只要见到相关部首,也能猜出大概意思。但含有“尧”部的文字,大抵有浇、挠、饶、绕、烧、晓、侥、跷、铙、蛲、硗、荛、桡、娆、哓、骁、峣、翘等等,它们

  • 中华5000年,夏朝之前的1000年,中国人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从夏朝开始的历史,中华5000年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中国从夏朝开始的社会变化

    大家好,我是蜀山笔侠,很高兴分享文章给大家。之前给大家聊过一期中华上下5000年的问题,聊得比较糙,这期,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中国现行历史教科书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考古和分子人类学成果了,对于中国史前文化的重新定义,已经迫在眉睫。问题在于:落实到教科书上的东西,是非常严谨的,容不得半点纰漏和猜

  • 殷墟出土15万片甲骨文,揭开了很多解不开的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了什么,殷墟甲骨文图片大全,殷墟甲骨与中国早期的文字

    此后甲骨文的出土波折不断,到了1908年殷墟遗址第一次在学术界被发现,再到1928年在傅斯年主导开始了正式的挖掘,殷墟考古的挖掘,确立了殷商时代的社会作为可信历史的科学地位揭开了很多谜团,但在挖掘中却也制造了很多解不开的谜团,因为在殷墟的挖掘中遗址内发现了黑人和白人的头骨。“殷墟”甲骨文问世殷墟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