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第一要案:嘉靖帝怒杀数十人,发配40人,仅是因为一个人?

明朝第一要案:嘉靖帝怒杀数十人,发配40人,仅是因为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06 更新时间:2023/12/15 10:08:10

回家后,李福达并向百姓大肆宣传白莲教,甚至还组织百姓造反。李福达屡教不改,数次挑衅,官府忍无可忍,直接抓获并立即处死。

可被处死的“李福达”,几年后竟再次出现,甚至制造了“明朝第一要案”!这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白莲教暴动

一:李福达“死而复生”变高官

明朝正德初年,薛良慌慌张张地跑到太原知府衙门报案,声称自己在太原城中看到了匪首李福达。明明几年前已经被斩首的人,怎会突然出现?

知府大人被薛良的一席话弄得后背发凉。不仅如此,接下来薛良的发言,更让知府大人惊慌失措。薛良着急地提到:

“当年的李福达没有死,现在的他已经换个身份了,是现任的太原指挥使【“指挥使”在明朝是一个军事单位,官位是正三品】张寅!”

军事长官怎么会是匪首?看着知府大人有些怀疑,薛良急得跳脚:

“李福达当年就是没死,他用自己抢劫来的金银财宝,贿赂别人,才能来到太原,并且他还入了匠籍,后来又通过捐粮食的手段,才有了他现在的官位。”

薛良举报张寅

薛良说得有理有据,知府当下便派人去把张寅抓来,不料奇怪的事又发生了,衙门一番寻找,并不见张寅的踪迹,后来得知张寅竟然外出办事了。

刚要找他,就外出办事,难道真有什么事情隐瞒?

就在这时薛良又跳出来:

“看吧,张寅就是李福达,知道被我举报了,这么快就逃走了!”

薛良像是有备而来,得知张寅不在太原,又想到张寅有三个儿子,挑唆知府先将他的儿子抓获。

由于事关重大,知府担心自己放过重犯,便采纳了薛良的建议,随后就派人逮捕了张寅的二儿子张大义。

不久后,张寅从北平回来了,得知儿子被抓,他直接带着张氏族谱跑到衙门。

即便这样,薛良还是咬着不放,他甚至知道张寅的家谱,是从山西徐沟县张家村张氏家族的族长张斌那里弄得。

原来薛良自己就是徐沟县的人。人证物证都齐全,张寅难道就这样被定罪了吗?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知府想找来张斌对质,没想到张斌早就过世了。就在知府派人逮捕张寅儿子的过程中,了解到张寅有三个儿子。

巧的是李福达也有三个儿子,张寅和李福达儿子的名字都是大仁、大义、大礼。

这样一来,就算是没了张斌这个人证,知府也相信了薛良的话。

重名

就这样,张寅最终以谋逆罪被捉拿归案。

二:谋逆案扑朔迷离

张寅和二儿子都被抓进大牢,而另外两个儿子赶忙找到了武定侯郭勋。

武定侯是明朝世袭的侯爵,洪武17年授予明初名将郭英,到郭勋这一代已经传了六代了,然而这个大人物与张家又有何渊源?

原因就是因为张寅的儿子们会一项技能—“炼金术”。

道教的炼金术,古代又称为炼丹术,当时明朝许多人都相信“仙丹”可以长生不老,就连嘉靖帝对此也是深信不疑。

可能受风气影响,武定侯郭勋也十分痴迷于炼金术,正因此,他与张家三兄弟关系要好。

当他得知张家的事,立马给山西巡抚传去亲笔书信,让他重新审理此案。

山西巡抚收到书信便亲自去调查,并且确定“李福达谋逆案”,就是一场乌龙,是薛良设计的一场戏。

令人惊喜的是,张斌没找到,巡抚却找到另一位证人。刚准备将证人带去太原为张寅澄清,给薛良定罪时,没想到意外又发生了。

山西巡抚的父亲突然亡故,案子也因此搁置了。山西巡抚自此也回家为父守孝了。

后面又冒出来一位人物,而他在此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御史马禄,正好此时碰上他来山西视察官员工作,他看到“李福达谋逆案”,便决定要立马亲自审理此案。

本以为马禄这一审理,案件可以早点结束,没想到他竟然将案件直接打回原形。

马禄

马禄的审理结果是张寅就是李福达?

很快,郭勋得知此事,便再次写信为张寅伸冤,令人惊讶的是,马禄不仅不相信郭勋的话,还立马判定张寅的谋逆之罪。并且要求张寅妻儿上交所有家产,马禄甚至将此事上报给了朝廷。

不仅如此,他还认定郭勋勾结李福达,两人狼狈为奸,还拿郭勋的书信为证据。

郭勋书信(源于影视剧)

得到消息的嘉靖帝没有做出反应,当即就交给了督察员。这边督察员还在调查中,马禄又火急火燎地赶往张寅的老家,想要找到证据。

经过调查,马禄直接给张寅扣上了李福达的帽子,称之作恶无数。再次上报给了朝廷。

不仅如此,甚至一连举报了郭勋,称其明知李福达罪行深重,还与其和他的儿子拉帮结派。

得知此事后的嘉靖帝直接龙颜大怒,见此情形,马禄吓得不行,生怕嘉靖帝怪罪自己,赶忙再次上奏,要求直接将张寅凌迟处死。而对于郭勋,就由圣上自己定夺。

没想到嘉靖帝竟然直接批准案件办理。见此情形,郭勋十分气愤,好心办成了坏事,甚至惹得自己一身罪名。

随即便上书圣上为自己辩解,并且再次为张寅伸冤,不料却吃了个闭门羹。

三:案件背后竟是政治斗争

郭勋见此现状,只好向张寅儿子表示自己没办法救出张寅了,并且好心提醒他们找个去处躲起来,免遭厄运。

然而正是因为这句话,朝廷上的言官以此为把柄开始疯狂地弹劾郭勋。认为郭勋与李福达勾结,为匪首李福达辩解,并且还为罪犯的儿子计划逃亡。

言官弹劾郭勋

本以为郭勋会因此被定罪,然而皇上对于这些弹劾的话语也没有理会。

这样看来,对于郭勋和众多言官的建议,皇上全都置之不理。郭勋思来想去,认为“李福达谋逆案”只是个简单的刑事案件,如果单纯靠击鼓喊冤应该很难有所变化了。

如果这件事与政治碰上的话,或许就会引起皇上的关注。可是怎么才能将此次事件与政治牵扯到一起?

正德末年和嘉靖初年时,因为嘉靖帝称号从而展开了一场“议礼之争”。

武宗朱厚照在驾崩的时候,没有子嗣,也没有遗嘱。

于是内阁首辅杨廷和便以兄终弟及为依据,立了兴献王朱祐杬的儿子,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为新任皇帝,这便是后来的嘉靖帝。

正因为嘉靖帝不是朱厚照的亲生儿子,所以按照兄终弟及来继位的话,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嘉靖帝要认朱厚照为亲爹,只能称自己亲生父母为叔父叔婶。

这种事任谁应该都不会答应,嘉靖帝也是如此,他没有听取任何人的劝说,执意称先帝朱佑樘为黄伯父,并且封自己的父亲朱祐杬为睿宗皇帝。

因此,嘉靖帝与众多文臣言官发生了很大的争执,最后场面弄得极其尴尬。

但是,满朝官员还是有几位站在嘉靖帝这方的,郭勋正巧也在其中。通过大家共同帮助下,这才让嘉靖帝保全了亲生父亲的职位。

争议四起

难道皇帝没有随意听信那些弹劾郭勋的话语,就是顾及到郭勋曾经的功劳所在?

郭勋很快也想到了这一点,并且抓住机会,直接向皇上表明,这些言官之所以穷追不舍,抓住点机会就会大力地来来弹劾他,是因为“议礼之争”中,自己站在皇帝这边。

听完郭勋的话,嘉靖帝恍然大悟,一个刑事案件会闹得天翻地覆,原来问题在这。

嘉靖帝立即下令让锦衣卫速赶往山西,将“李福达谋逆案”所有的材料以及张寅本人全都带到北平,压在慎刑司等待审问。

谁也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走向。消息很快传遍朝中,言官们立马决定联名上书。一个小小的谋逆案竟然受到众臣如此重视,这其中难道真像郭勋说的那样?

原本抱有怀疑态度的嘉靖帝,这下更加相信郭勋的话了。

此时的郭勋也找到了重要人物张璁,张璁曾是议礼之争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嘉靖帝的人,自此,张璁直接升为内阁首辅,受到了皇帝的重用。

张璁

可以说,本身张璁与郭勋就是同路人。而这次,当听到郭勋来请求自己。张璁不假思索,直接答应,并且想借此打压言官的士气。

机智的张璁旁敲侧击提出建议:

“圣上,对于此事还是要多加思虑,言官这次的行为很明显是想借着议礼之争失败的怒气,从而来报复郭勋。”

这话倘若是从别人口中说出,皇帝可能并不理会,然而从重臣张璁的口中说出,皇帝可以说是无条件相信并听取。

嘉靖帝立马交代此案要重新严审,并且九卿也参与其中。

九卿是中国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可以说嘉靖帝这次对于 “李福达谋逆案”是必查不可!

嘉靖帝(源于影视剧)

案件开始审理,当事人张寅以及所有的证据都到场了。就连之前回家守孝的山西巡抚也带着人证过来了。

令人吃惊的是,这个证人并没有说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反而表示自己是被迫来作证的。最终还是维持原判。

刑部尚书颜颐寿向皇上呈上结果后,本以为就此结案,没想到嘉靖帝得知此消息后,决定要亲自审理“李福达谋逆案”。并且当即下令捉拿山西巡按,不仅如此,只要参与过此案的官员全都带到北平来。

皇帝亲自接手此案,他当即怒骂颜颐寿勾结奸人,诬陷郭勋。并且将所有参与此案的官员,以及前面弹劾郭勋的官员一并压入大牢严刑拷打,直至说出真相。

其中有十几人直接被打死,还有40多人被发配到边疆。不仅如此,皇帝还将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的工作,统统转交给以张璁为代表的,在议礼之争中曾支持过自己的人。

严刑拷打

嘉靖帝自始至终都是想借“李福达谋逆案”来反攻倒算的。案件从一开始的简单刑事案件变成轰动一时的重案。

而今,嘉靖帝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开始真正处理此案了。

负责审核此案的官员去了山西,查到李福达在户籍上的注册时间1482年,此时的李福达是7岁,而如今嘉靖六年,1527年,李福达已经52岁了。张寅此时67岁,很明显,张寅并不是李福达。

既然如此,薛良又为何一口咬定张寅就是匪首李福达呢?

调查发现,薛良与张寅家族世代为敌,或许是看到张寅三个儿子与李福达三个儿子同名,这才故意诬告张寅。可没想到自己却成了块垫脚石。

纵观整件事,其实就是“议礼之争”的后续。

显然这场风波的赢家还是嘉靖帝。嘉靖帝的举动,也都是想借机让皇权凌驾于文官制度之上。

由此可见嘉靖帝头脑清晰,懂得制衡权力。就算不是这次“李福达谋逆案”,他也会找别的事来严惩这些言官,树立威严。

更多文章

  • 宋朝奇案 富商买1小妾 不到3年竟害得自家5人丧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十大奇案纪实,宋代四大奇案完整版,宋朝著名奇案

    此案发生在北宋时期。乔俊,淳化元年(990年)生于钱塘,从小父母双亡,独自一人流浪到杭州讨饭,在贫困潦倒中度过了童年。好在他聪明伶俐,又善于动脑钻营,逐渐做起了水果小贩养活自己。成年后买卖越来越顺,从小贩发展为家财万贯的丝绸店老板。乔俊娶妻生下一女,在杭州众安桥附近买了座宽大的宅院,家中雇佣着两个仆

  • 她是清朝皇族后裔,出道后拒演清宫戏,却为刘德华演了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皇族后裔明星,刘德华演过哪些古装剧,刘德华的古装图片大全

    她就是爱新觉罗启星,一位留着满清四分之一血统的格格,这位格格的曾祖父是溥仪的堂兄,也就是说溥仪是爱新觉罗启星的舅舅。她身为清朝皇族后裔,在出道后却拒演清宫戏,但为了刘德华,打破了自己的原则出演了一次。其实爱新觉罗启星拒演清宫戏这一点大家都应该可以想明白,她本身作为满清的子孙,第一,可能是爱新觉罗启星

  • 说说“扬州八怪”的历史故事:思想行为与当时的习俗不大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扬州八怪为什么叫八怪,扬州八怪的具体资料,扬州八怪由来

    所谓“扬州八怪”,指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曾在扬州卖画的一批“怪”画家。“怪”,主要指他们的绘画风格与当时的正统画家有所不同,也指他们的思想行为与当时的习俗不大一样。当时,两淮盐利甲天下,扬州是两淮转运使的驻地,盐业极盛,盐商鳞集。漕运和盐业,使扬州具有特殊的地位,成为东南一大都会。全国各地的许多文

  • 清朝皇太极和顺治登基的背后隐藏着重大阴谋,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顺治与皇太极的关系,皇太极死后顺治多少岁,皇太极为何册封顺治

    说起清朝的起源,还要从明初说起。那时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后按地域分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公元1583年,建州女真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

  • 此女是康熙最厌恶的儿媳,碍于情面一再忍让,雍正登基后直接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最疼爱的妃子,雍正临终前赐死一人,康熙和雍正的祖孙情

    那么这个女子是谁?又如何有这么大的本事让这么多人厌恶她?这个女子就是胤禩的妻子,由于古代的时候女子很少有全名出现,一般都是以姓加一个氏来称呼。所以这个老八胤禩的妻子姑且就称之为郭络罗氏。话说她可是一个美女,相貌出众,按理说这样的美女应该被很多人喜欢,但是为何会被这么多人厌恶呢?第一点就是因为太过泼辣

  • 光绪出生后,奕譞要给儿子做“百子衣”,制作的过程可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光绪皇帝名叫爱新觉罗•载湉,其父即爱新觉罗•奕譞,也就是晚清历史上权臣醇贤亲王。史料记载,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他大福晋又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虽然奕譞在清朝诸多的亲王和大臣中显得十分低调

  • 曹操军事才能远胜曾国藩,起家时也曾编练乡勇,为何表现不如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军事实力排名,曹操和曾国藩谁厉害,曹操真实的军事才能

    曹操编辑搜图曾国藩曹操和曾国藩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而且两人最初都是靠团练起家的。曹操最初起兵讨伐董卓时,身边仅有5000人马,都是其宗族兄弟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及曹洪等人从家乡临时招募的;曾国藩麾下的湘军其是就是湖南当地的团练武装,后来出省作战,其粮饷也一直都是靠家乡支援。编辑搜图官渡之战形

  • 西北的准噶尔部,到底有多少实力,为何与清朝对抗了7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军平定准噶尔,清朝准噶尔势力范围,清朝准噶尔的势力范围

    当时准噶尔汗国,并非一个小国,而是一个盘踞在中亚、新疆、蒙古地区的庞然大物,他的领土甚至一度达到了西藏和青海地区,被西方历史学家称为“最后的游牧帝国”。准噶尔汗国的前身,是曾经在土木堡大败明朝军队的蒙古瓦剌部,瓦剌部被蒙古另一大部族鞑靼部驱逐至中亚,又分裂为四个部族,准噶尔就是其中之一。明崇祯九年(

  • 董鄂妃是顺治最爱的妃子,又是众妃之首,为什么佟佳氏先生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顺治董鄂妃的真实照片,董鄂妃和顺治差多少岁,董鄂妃真的是顺治的弟媳吗

    顺治在登基的时候年龄不过只有六岁,所以小小年纪的顺治根本就没办法自己独立去处理朝政,所以只能够依靠自己的母亲孝庄太后以及大臣。虽然孝庄太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清,客氏顺治却不理解,一直认为自己受到了母亲的控制,而古代时期想要亲自掌权,就必须成年,而成年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结婚。但可惜的是顺治没有办法

  • 纯妃墓被打开后,发现了清朝皇室丑闻,乾隆曾想极力隐瞒!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纯妃墓发掘,纯妃墓里的秘密,乾隆对纯妃的评价

    读者朋友们都知道,在封建统治时期,等级观念非常严重。不光是生前,就连死后的墓葬都有一定的讲究。清东陵是清朝皇帝们的陵寝,大多数清朝皇帝都埋葬在这里,其中就包括乾隆。乾隆时期,得宠的妃子也是非常多的,比如纯妃、富察皇后等,这些也都是乾隆的家事。然而却有一个妃子,是乾隆甚至整个皇室都想掩盖和抹掉的,就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