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将清初对边疆用兵之大略概述如下:
一、康熙之世
1、设台湾府:
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派施琅率水师攻台湾,郑成功之孙克塽出降。清廷遂置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2、安外蒙古:
明清之际,蒙古分为漠南蒙古(内蒙古)、漠北之喀尔喀蒙古(外蒙古)、漠西之厄鲁特蒙古(新疆北部)等三大部。
入关前,漠南蒙古己附清。后厄鲁特蒙古之准噶部侵喀尔喀蒙古,康熙三次出兵漠北,败准噶尔部,其首领噶尔丹自杀,喀尔喀蒙古遂定。
3、绥靖西藏:
西藏即唐时吐蕃之地。明未清初,其前藏、后藏分别由达赖、班禅掌权。
康熙时,西藏一度陷入准噶尔之手,圣祖用两年时间出兵击败之,并派员协助西藏地区之管理(雍正时称驻藏大臣)。
二、雍正之世
1、平定青海:
十七世纪未期,移居青海的厄鲁特蒙古之和硕特部臣服于汁噶尔。康熙战败噶尔丹后,和硕特部首领降清。
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和硕特部首领罗布藏丹津反清,出兵大掠西宁等地。清廷遣年羹尧、岳钟琪(一六八六--一七五四)率军平之,后改西宁卫为西宁府,设置西宁办事大臣。
2、镇抚西南:
清初,对西南地区的苗、瑶等族,沿旧制设土司治理。雍正四年(一七二六),改置流官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后在云南西南边地设立普洱府。
三、乾隆之世
清高宗时,对边疆地区大规模用兵,战事迭起,他亲自书记其,夸称为「十全武功」,自称为“十全老人”。
所谓”十全武功“,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二次受廓尔喀降,合而为十。
清代前期武功鼎盛,其版图幅员之广,远超汉、唐,仅次于元。中国之疆域范围至清代业已大定,北至恰克图,西抵巴尔喀什湖和葱岭,南及钓鱼岛。此外,朝鲜、琉球、安南、暹罗、缅甸、尼泊尔、不丹等周邻各国,率皆入贡称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