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古便有“成王败寇”一说,秦王赢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自将被历史铭记。可那六国的亡国之君,在城破国亡之后,是兵败被杀、国破被囚,还是流放异乡、郁郁而终,亦或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结局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六国国君的结局,其实他们大部分较惨,只有一国的结局算是相对较好。
[var1]
齐、韩两国——活活饿死,软禁被杀
齐国是战国七雄中,最老牌的强国之一,春秋时期便是霸主之一,齐桓公为齐国的强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再后来,齐国一直都是七国中最强大的存在,直至齐闵王时才彻底衰落。
在这场“七国大战”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可齐国却是最后的幸存者。究其原因或是与秦国相距较远,而且它对秦国阿谀奉承的中立态度,也使得秦国对其暂时视而不见、手下留情。
另外,公元前264年,齐国的末代君主田建即位。他与秦国交好,甚至不顾君主身份,亲自前往秦国,以示交好之诚意。后来,他又任用收受秦国贿赂的侯生为宰相,对其他诸侯国的求救置之不理。
同时,齐王建也不吸取其他诸侯国灭亡的教训,及时止损、防患于未然。最终,当秦将王贲和蒙恬率军开进齐国的都城临淄城时,齐国只能投降。
[var1]
秦王嬴政将齐王一家老小流放到共地,下令不给他供应任何的食物,齐王建被活活饿死。至死他才算明白与虎不能谋皮,但也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齐国走向灭亡。
在秦王一统六国的这盘棋局中,与齐国相反的则是韩,它是最先下场的国家。公元前233年,韩最后一位国王韩安,面对秦军的进攻时,被迫向秦国俯首低头。
他曾并派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出使秦国,欲求在夹缝中生存,奈何天不佑韩国,韩非受秦相李斯诬陷,命丧于秦国监狱之中。后来,秦王嬴政派内史腾进攻韩国,包围其都城新郑,韩国军队经过一番抵抗之后,无奈投降。
韩王也“荣幸”地成为了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诸侯国,国破家亡之际,韩王安成为了俘虏,秦王嬴政欲将其软禁在陈县至死。然而,命运捉弄,韩王安的结局却并非是在陈县终老。
[var1]
几年后,韩的旧部在新郑爆发了反秦叛乱,秦王一怒之下将韩王安处斩。不过,从某个角度来说,韩王安也算是死得其所吧,最起码要比齐王建好上许多。
魏、楚、燕3国——城破国亡,下落成迷
七雄之一的魏国,也算是一个老牌强国了,战国初期经李悝变法,魏在诸侯国中最先强盛起来,甚至连秦国都不得不仰起鼻息。可是,魏国的君王不懂得重用人才,导致大量人才流向秦国,最后秦国强大了,魏国却衰落了。
公元前227年,魏国末代君主魏假即位,2年后秦将王贲举兵攻魏,将其都城大梁包围起来。或是不愿做亡国之君,魏王假殊死抵抗,并无投降之意,但实力差距太大,根本无法改变战局。
王贲于是借白起之法,引水来攻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国抵抗不住,只得认输,魏王假的下落也成了一个迷。当然,也有一些书籍记载,魏王假被杀了——秦杀假。
[var1]
楚国算是最后一个能与秦国掰手腕的,它土地广袤、人口众多,前期与秦国实力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但后期逐渐衰落。可是,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国不可能像之前对付韩魏那般,将楚国从历史的棋局中驱逐出去。
起初,秦王派李信率领20万大军攻打楚国,结果有去无回。公元前223年,秦国派大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负刍不敌秦国大军,战败被俘。
楚王负刍被俘获后,下场也是相当的悲凉,毕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对于这样的敌人秦王只能斩草除根。后来,昌平君和项燕被杀,楚国也自此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燕国作为第五个被灭掉的国家,它的末代君主名唤姬喜,燕国似乎在七国中就没有强大过,总是趁火打劫赵国,使得赵国在与秦国的角逐中腹背受敌。
[var1]
只是,燕国在战国后期却做了一件事情,让人记住了它,那便是荆轲刺秦王,燕太子丹派壮士荆轲刺杀秦王嬴政,这次刺杀无疑坚定了秦王举兵灭燕国的决心。
燕王喜为了使燕国不断送在自己的手里,欲以其子太子丹的项上人头来求和,以平秦王嬴政之怒火。然而,此举并未阻止燕国的覆灭,秦王派王贲进攻辽东,燕国溃败、姬喜被俘,燕国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流放西戎,天水赵氏
话说,赵国虽是第二个被灭掉的国家,但是他的结局却算是相对较好的一个吧,或许与赵国人的思想有关系。公元前229年,秦军兵至赵国城池之下,赵王迁偏信宠臣郭开,杀害大将李牧、又罢免司马尚,致使赵军大败。
一年后,赵国灭亡,赵王迁也沦为阶下囚徒,秦王政将其流放至房陵的深山之中。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赵王迁的哥哥公子嘉带领其宗族逃到赵国的代郡,自立为代王,也称代王嘉。
[var1]
他集结赵国的残余势力,继续为赵国续命,并联合燕国,抵抗秦国,但终因实力悬殊、大势所趋而败于秦国。此时距邯郸城破已近六年,代王被掳,赵国彻底灭亡。
纵然天下棋局已定,但这位代表王嘉依然心向赵国、无悔一搏。或许是感念秦赵同宗同源,亦或者是被赵人的精神所感染,始皇帝并没有灭了赵国的根。
他让代王嘉的儿子赵公辅去守西戎,赵人的子孙也在天水定居,慢慢形成了后来的天水赵氏。到了东汉、魏晋时期,赵氏已经成为天水郡四大望族之一,西汉名将、“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的赵充国即为天水赵氏之人。
时日变幻,几经坎坷,多少负重前行与之相伴,我们终将蜿步独行,漫过历史长河,踱至生命尽头。可终点亦是起点,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