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襄王时,周王畿面积已经十分狭小,为何还要将一半土地送给晋国

周襄王时,周王畿面积已经十分狭小,为何还要将一半土地送给晋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8 更新时间:2023/12/13 4:30:36

[var1]

东周时周天子权威尽丧,只能以土地奖励有功诸侯

周天子作为周朝的最高统治者,其维护自身统治的权威,主要来自于武力震慑、宗法约束和天赋神权,然而到了东周时期,在武力丧失、礼乐崩坏、神权尽失的情况下,周天子已是权威尽丧。

[var1]

1、武力丧失。周朝建立之初,明确规定“天子六军,大国三军,中国二军,小国一军”(每军约1.25万人),且各诸侯国不得随意扩张军队。“三监之乱”后,周天子则在原本驻守镐京的“西六师”基础上,又于成周建立了“殷八师”,从而对各诸侯国建立起了绝对的武力优势。

然而,从西周中期开始,周王室的武力便开始急速衰退,周昭王先后三次南征楚国,结果“丧六师于汉(水)”。周穆王时又两伐犬戎、西征昆仑、东攻徐国,极大损耗了军队战力。结果到周厉王时,即便周天子出动“西六师”和“殷八师”,也没能击败反叛的鄂国。周宣王虽然号称中兴,但对外征战却是屡战屡败,以致“丧南国之师”。

周幽王时,更是因申侯与犬戎联手而身死国亡,周平王东迁后不仅彻底丧失了西六师,而且还丢掉了镐京王畿纵横八百里。而在周天子武力丧失的同时,各诸侯国却皆在扩张军事实力,以至于东周时的周天子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来拱卫王室。

[var1]

2、礼崩乐坏。周朝时期,维系周王室与诸侯国关系最为重要的制度,便是基于“宗法制”的宗法礼仪制度(即礼乐制度)。“宗法制”下,大宗对孝宗拥有着绝对统治权,而小宗则必须对大宗履行义务。周武王初封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于是周天子对这些姬姓诸侯拥有着绝对权威,而如此多的姬姓诸侯则又成为了维系周天子统治的屏障。

然而,随着周孝王夺位,以及有“弑父”嫌疑的周平王即位,这两件事可以说重创了“宗法制”,而晋文侯袭杀周携王,帮助周平王夺取正统之位,更是成为了“礼崩乐坏”的开端。此后,以血统分配权力的“宗法制”逐渐走向没落,实力为尊的观念开始占据上风,“曲沃代翼”、“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便是典型,而这无疑严重打击了周天子统御诸侯的权威。

春秋霸主中,除了宋襄公尊重春秋大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哪个不是武力为尊?

[var1]

3、神权尽丧。远古时期,由于人们无法理解很多自然现象,因而神鬼观念极强,因此从商朝时期开始,天赋神权的观念便已经开始出现,例如商王“受天命而立”,而这种观念到周朝时已经极为稳固,周武王灭商之后,便宣布“天命归周”。

这种观念中,周王便是天之元子,因而自称“天子”。周天子是“受命于天”,只是代太上天管理天下,为此周天子往往要通过祭天地、祖先、籍田礼等维持天赋神权的神秘感和高贵地位,进而衍生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普世价值观,进一步稳固了周天子的权威。

[var1]

而随着诸子百家兴起,各派学说凭借其价值观对“天赋神权”形成了极大冲击,以至于“受命于天”的周天子权威被冲击的支离破碎。再加上“井田制”的崩溃,世卿世禄制也逐渐走向瓦解,导致周天子逐渐开始丧失天下土地所有权。

正是在此影响下,各诸侯国对于周天子不过是表面服从,例如郑庄公便曾公然与周王室对抗,并击败王室军队,甚至差点杀死周桓王,直接令周天子颜面扫地。

[var1]

如上,由于武力丧失、国势衰弱,宗法制度和天赋神权约束丧失,周天子的权威从西周中期开始便一步步走向了衰亡,必须依靠强大诸侯拱卫王室的周天子,而周天子对于诸侯们却是无法赏赐(毕竟这时的诸侯更看重实际利益而非虚名),因此周天子所能提供的报酬,只能是已经为数不多的土地。

晋文公帮助平定子带之乱,周襄王割让土地作为报答

基于以上原因,在周襄王以前,周天子以土地赏赐诸侯王的现象已经较为普遍,例如周平王为酬谢郑武公辅佐王室,便将虎牢以东的大片王畿赏赐给了郑国;再如周惠王为了答谢郑国、虢国帮助自己平定“王子颓之乱”,又将酒泉赏赐给了虢国,又将郑国归还了的虎牢以东土地再次赏赐给郑国。而到了周襄王时,周王室却再次发生内乱。

[var1]

周襄王姬郑是周惠王之子,因其母去世较早,周惠王又册封陈妫为后(即惠后),惠后开始对姬郑还不错,但在生下姬带(即王子带)后,便渐渐的疏远了姬郑,而由于惠后的关系,周惠王对姬带也是十分喜爱,这令已经被立为太子的姬郑极为担心。

周惠王二十五年(前652年),周惠王去世,太子姬郑担心弟弟抢夺王位,只能秘不发丧,并向齐桓公求助,齐桓公于是召集宋、卫、许、鲁、曹、陈等国会盟于洮,扶立姬郑魏王,是为周襄王。

周襄王三年(前649年),不甘心的王子带劝说周边诸戎攻打周王畿,焚毁了王城东门,周襄王费尽全力才击败敌军,王子带兵败之后出逃齐国。

[var1]

周襄王十四年(前638年),在大夫富辰的劝说下,周襄王这才赦免了王子带的罪行,王子带这才返回成周,结果不久便与周襄王的王后

正在攻打郑国的狄人得知周襄王废后,一怒之下回军攻打周襄王。当时,跟随狄人攻打郑国的之大臣颓叔、桃子见状,为了活命转而尊奉王子带,并为狄人做向导。结果,周襄王最终兵败,被迫逃亡郑国汜地,并向鲁、晋、秦等诸侯求援,而王子带则自立为王。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晋文公出兵,将王子带包围于温地,并迎接周襄王返回周王畿。王子带则兵败被俘,最终被杀死于隰城。

[var1]

事后,周襄王为晋文公举行庆功宴,晋文公直接向周襄王“请隧”(即死后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周襄王不愿周王室丧失最后的尊严,婉言予以拒绝,但却将樊、温、原和攒茅四邑赐给晋文公作为报答。结果,再次失地之后的周王室,变成了一个占地仅有方圆100多里的弹丸小国。

更多文章

  • 李斯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奇功,深受秦始皇信任,为何最后被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国丞相李斯为何被腰斩,李斯和秦始皇的关系,李斯在秦国功绩

    [var1]李斯作为秦始皇身边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对他的事业帮助良多,不仅提供了吞并六国的计划,还在立朝后帮助秦始皇建设天下。可以说,他是秦朝开国功臣中最有分量的一个。然而让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位肱骨重臣为何最终会落得腰斩的下场呢?胸怀大志寻明君春秋时期,各国学者谋士皆以找到明主为终身目标,生于战国末年

  • 赵国是唯一有实力和秦国竞争的国家,但却贪小利导致长平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国和秦国谁厉害,赵国和秦国哪个更强大,赵国能和秦国单独抗衡吗

    [var1]战国后期,秦国打遍天下无敌手。秦国派战神白起削弱韩魏,打残楚国,降服燕齐,山东六国中除赵国外,再也没有谁是秦国的对手。赵国是战国后期崛起的一个强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军事变得异常强大起来,特别是赵国的铁骑,是天下无敌的存在。赵国攻灭了境内的中山国,拓地几百余里,这时的赵国国力达

  • 为何战国的武安君的下场都不好?四个武安君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四大武安君,战国武安君有多厉害,战国时期武安君的下场

    武安君的结局不是很好,可能也是和当时天下干戈不断,生死存亡的竞争有很大关系。这四个武安君的结局详细说一下。[var1]一、燕国间谍苏秦,密谋灭齐,五马分尸而亡。苏秦是鬼谷子的徒弟,有名的纵横家,早年贫寒交迫,爱读书但被家人嫌弃,认为是不务正业。后来苏秦悟出纵横的真谛所在,流浪多国寻求机会 ,均不得志

  • 春秋第一妖姬,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九个男人因其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战国十大女将,春秋第一妖姬,春秋第一位杀君夺位的人

    [var1]夏姬出身诸侯之家,却因家丑远嫁陈国周襄王十二年(前640年),郑穆公与少妃姚子之女夏姬出生,相传其容貌极为出众,蛾眉凤眼、杏眼桃腮。夏姬虽然出身高贵,然而或许是受到郑卫之地风气较为开放的影响,夏姬对待男女之事也是极为开放,《列女传·孽嬖传》称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var1]少年之时

  • 曹操一死,魏国一支近三十万的部队突然消失,他们是谁又去了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是在军营里死的吗,曹操建立魏国过程,曹操经历过的几大战役

    正所谓英雄惜英雄,关羽于219年12月被害,之后曹操也一病不起,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两位英雄可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荆州危机也成了曹操生前最后一道难题,曹操虽然解决了荆州危机,可曹魏政权内部的危机却应运而生,曹操之死留下的权力真空,让曹魏朝堂再次变得风云难测。最大的危机发生在军队内部,一支

  • 秦国宣太后为义渠王生育两子,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宣太后为什么最后要刺杀义渠,秦灭义渠国,秦国宣太后是谁

    但是也有一群人同样优秀,却很少被人提起,比如宋真宗赵恒的皇后赵娥,被人赞誉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还有更早的一位大器女子,她就是秦国宣太后,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女人,她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var1]宣太后出生在楚国贵族芈氏,像众多历史上的女性一样,她在史书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芈氏命运

  • 战国七雄之齐国:列国之中地位最高,为何由盛而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七雄争霸齐国的历代国君,战国齐国是怎么灭的,战国七雄时期的齐国

    齐国是西周初期分封的一个诸侯国,齐国第一任国君就是封神传说中的姜太公,齐国也经历过大规模的变动,前期由吕氏治理,后期到田氏上位,走过了八百多年的历史。与其他大国不同,齐国一直盘踞在太行山东侧,在山东一带是首屈一指的老大,相对于中原其他地区的国家,算得上是偏安一隅了。立国: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

  • 春秋下场最悲剧的国君,玩物丧志,给鹤官位和俸禄,却惨遭烹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卫懿公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痴迷养鹤,并把养鹤当成了一种兴趣,而且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按道理来说,一个国家的文武百官都是根据才能武力来分配的,但是在卫国却不是这样,不管你是治国有方还是能征善战,这在卫懿公的眼里都不是事,只要你会养鹤,并且能把鹤养好,这才叫有真本事。为了能养好鹤,卫懿

  • 春秋战国纷乱不堪的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战国的背景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资料,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根本原因

    历史上,让人混乱的有两个时代,一个是由于时代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个就是东汉末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前者是南北朝的靖康之变,后者则是乱世枭雄的时代。除了携天子以令诸侯值得一说外,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激烈争夺天下、斗争不休的源头也让许多人疑惑,乱世枭雄,会在怎样的境况下,才会在乱世里留下如此浓

  • 比勾践“更猛”的复国枭雄,五次对敌称臣,覆灭后竟还能逆袭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勾践复国后怎么对付功臣,勾践复国的残暴,勾践复国有多厉害

    [var1]其人与陈寿《三国志》中“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的孙权颇为相似,他的亲大哥辛劳创业,好不容易乘乱世之际,坐拥一方沃土,然而环顾四面全是强敌虎视,豺狼之邦林立,这位枭雄继承父兄之业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竭智尽勇,欲逞强称霸,结果事与愿违,竟先后五次屈辱地向非帝即王的司马氏、苻氏、吕氏、姚氏、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