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明朝是一个很特别的朝代,明朝皇帝从不求和、割地、赔款,这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与之相对的是,明朝历代皇帝基本也都性格鲜明,给后世众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曾为乞丐的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只娶一位妻子的明孝宗朱祐樘,还有沉迷于木工活的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蜡像
当然,还有醉心于炼丹给自己加号为“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三元证应玉虚总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的明世宗朱厚熜。明武宗朱厚照去世后,由于没有留下子嗣,首辅杨廷和便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请来太后懿旨,正式宣布兴王朱厚熜为皇帝继承人。朱厚熜一登基,就制造了两件轰动一时的大事情。
▲明世宗朱厚熜朝服像
第一件事是“大礼仪之争”。明世宗朱厚熜乃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他既然按照《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继位,那就应该被过继给皇伯父朱祐樘为子,尊朱祐樘为皇考,以此彰显其皇位的正统性。然而朱厚熜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坚称其为皇伯考,然后提出要把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追封为帝。这样一来,众位大臣与皇帝之间,在“继统”与“继嗣”之间便展开了一场礼法之争。这场争斗的结局,总体上来说是嘉靖皇帝赢了,因为他采取了一个强力手段,压制了反对此举的朝臣。
▲明世宗朱厚熜蜡像
至于嘉靖皇帝所采取的手段,便是第二件大事——“左顺门案”。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七月,面对步步紧逼的杨廷和等人,嘉靖皇帝最终忍无可忍,派锦衣卫将反对自己的大臣逮入诏狱拷讯。五天之后,嘉靖皇帝下令对一百八十多人施以杖刑,包括杨慎(杨廷和之子)、范鏓等人,都在这一事件中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可令嘉靖皇帝没想到的是,工部员外郎范鏓被打了一顿板子之后,却为明朝惹来了天大灾祸。
▲明朝锦衣卫剧照
范鏓所在的范氏家族,乃是一代名相范仲淹的嫡系后裔。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后金军队攻下抚顺,范鏓曾孙、范仲淹十七世孙范文程为报曾祖受辱之仇,与其兄范文寀毅然投入努尔哈赤麾下。事实上,努尔哈赤对待范文程也是极为礼遇,称其“此名臣后也,善遇之!”在皇太极执政时期,范文程凭借其出色才干而得到信赖,成为清军中的“第一军师”。每逢有讨伐明朝、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起草国家规制等重大决策之时,皇太极总会征询范文程的意见。范文程为清朝统治者立下的最大功劳,便是劝说多尔衮进入关内,最终使得清军铁骑纵横驰骋于中原大地。
▲皇太极朝服像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在此乱局之下,范文程当机立断,上书摄政王多尔衮,建议其进军关内。不久之后,在明朝降将吴三桂的带领下,清军成功入主中原。同年九月,顺治帝迁都北京。范文程因为献策有功,位列内阁大学士之首,封议政大臣、太傅兼太子太师,做到了清代汉臣的巅峰。
参考文献:
《清史稿·列传十九》《明实录·世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