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士告诉宋徽宗7个字,能让北宋躲过靖康之变,宋徽宗却没当回事

道士告诉宋徽宗7个字,能让北宋躲过靖康之变,宋徽宗却没当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19 更新时间:2023/12/17 4:32:44

比如武则天篡夺唐朝江山,就曾利用佛教经典《大云经》,大肆宣扬《大云经》中的“女身当王国土”,是神佛天意,让她这个女子登基称帝。宋太祖赵匡胤,原来是后周武将,周世宗柴荣去世后,他乘机篡夺后周天下,自立为帝开创大宋。他的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乱臣贼子的篡逆之举。为了洗白自己,赵匡胤继位后,也开始用武则天这一招。

北宋很多史料中都提到一个著名道士陈抟,即民间所说的“陈抟老祖”。赵匡胤一生对陈抟推崇备至,因为陈抟曾经多次预言,赵匡胤就是上天派来终结五代乱世的“真龙天子”。赵匡胤还亲自拜访、加封另一个道士苗训,因为苗训也曾说过,陈桥兵变是“此天命也”。北宋第二个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因为继位时闹过“烛影斧声”疑案,帝位貌似也是来的不明不白。道士张守真乘机投其所好,宣扬“晋王(赵光义)有仁心”的舆论,赵光义投桃报李,给张守真营建豪华“道府”北帝宫,大搞斋醮祭祀等活动。

此后宋朝皇帝一发不可收拾,出现了很多崇信道教到了走火入魔地步的皇帝。宋真宗继位后,大搞“天赐神书”的闹剧,自欺欺人,史称“举国若狂”,贻笑千古。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崇信道教再度到达高峰期,直接自号“道君皇帝”,声称自己就是天帝之子“东华帝君”,奉天命前来统治凡间,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兴建道观,提高道士的社会地位,很多道士受到宋徽宗的宠信,一步登天。

宋徽宗在位期间,先后有过刘混康、王老志、林灵素、王仔昔、张继先、王文卿、张虚白等道士,获得宋徽宗的垂青,加官进爵,出入宫禁,每日陪侍皇帝左右,文武大臣无不趋之若鹜,成为名震一时的朝廷新贵。其中,要数林灵素的知名度最高。

林灵素,温州永嘉人,原来是一个落魄江湖的穷道士。但他为人精明,听说宋徽宗如醉如痴宠信道教,顿时知道自己的出头之日来了。他颇有心计,拜见宋徽宗时有意要表现的与众不同。宋徽宗问他有何道术,他昂然答道:“臣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一时语惊四座,让宋徽宗刮目相看。正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宋徽宗是“东华帝君”转世的说法,一下子挠中了宋徽宗的痒痒筋,从此深受宠信,青云直上,成为宋徽宗驾前最为得宠的道士。

不过,这个林灵素貌似还真不是等闲之辈,绝非一般江湖术士可比,既有气节又有见识。他得宠期间,北宋正是蔡京童贯等奸臣把持朝局、祸乱朝纲之时。林灵素对蔡京等奸佞之臣很看不惯,假托“神灵”之口向宋徽宗说“蔡京乃北都六洞魔王第二洞大鬼头,童贯是飞天大鬼母”,暗示皇帝应该贬谪驱逐他们这些奸臣。

林灵素还干过一件振聋发聩的举动,是建议北宋迁都。《林灵素传》记载,他还假托“西王母”下凡,向宋徽宗进言了七个字:“察奸臣,迁都长安”。并声称如果宋徽宗能把这七个字落实到位,就可以“虽有小灾,终无大祸”。林灵素一生是非黑白暂且不论,他对宋徽宗说的这七个字,倒真是对当时已经内忧外患的北宋开出的一剂良药,如果宋徽宗肯接受,北宋靖康之变、二帝被掳、皇后公主被掠走的亡国之祸就可躲过。

正如林灵素所说,当时北宋的迫在眉睫的两大危机,无非就是内有蔡京、童贯等六贼作乱,拉帮结派排挤忠良,营私舞弊祸乱国家,使得北宋兵疲民弱,元气大伤,种下了亡国的内因。第二大危机,就是北方金国迅速崛起并日渐强大,野心勃勃想南下中原。而当时看似强大的北宋,已经腐朽不堪,武备实力根本不足以和金兵抗衡。如果宋徽宗能够意识到这两大风险,及时清除奸臣,主动迁都长安,即使金兵攻占汴梁,也只是得到一座空城。而宋朝依托关中的千里沃野,以及黄河和潼关天险,就完全具备东山再起的资本和条件,即使窝囊到底也足以自保,不至于亡国,历史就将被改写,靖康之变就可以躲过。可惜宋徽宗没当回事,终于导致了北宋灭亡的大祸。

参考史料:《宋史》《林灵素传》

更多文章

  • 大清官包拯的墓地被发现, 专家挖开墓室, 场景让人唏嘘一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真正的包拯墓地,包拯墓地最新消息,包拯墓地是谁挖的

    考古专家们发现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宋代陵墓,为了能够保护好宋朝的陵墓,是考古专家们提出从最简陋最小的陵墓入手,可是当考古专家们挖开他们认为最简陋的陵墓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因为在这座陵墓中却发现一具金丝楠木的棺木,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用得上的,就算是放在如今这个社会,那也是价值不菲。在这个里面还放着2品以上

  • 都知明朝的军队很强,可为何会输给努尔哈赤?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的军队有多厉害,为什么明朝的军队都很强大,明朝末年明军的战斗力真的弱吗

    即使后来的明朝皇帝没有太多的能力,明朝的军队仍然没有失败。要知道,明代枪支几乎是世界上无法比拟的,各种枪支的配合程度极高。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始在建立后金后,就开始向明朝进攻。1619年,明朝出兵十几万包围后金,分四路进攻其都城。但努尔哈赤只占据了一条路,就歼灭了明军。所以,这一次,明朝在辽东失去了

  • 此人乃一代奇才,如果没有他的辅佐,朱棣压根不可能做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打了多久的仗才当皇帝,朱棣成名史,朱棣得到谁的辅佐

    如果按照正常趋势,朱棣会好好做他的燕王,成为一位不错的王爷。后来,建文帝听从了心腹大臣黄子澄和齐泰的建议,进行了削藩政策。随着各地藩王先后被出掉,这让燕王朱棣如履薄冰,如果不进行反抗,下场也会和各藩王一样,被侄子建文帝干掉,这对于胸怀大略的朱棣来说,是绝不会接受的。于是,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

  • 此人比方孝孺还硬气,当众让朱棣难堪,因身份特殊,朱棣不敢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处死方孝孺,朱棣怎么评价方孝孺,方孝孺和朱棣谁的名声好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戎马一生的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弥留之际,意识非常清醒。回首往事,他从一介布衣,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最终成就帝业,足以笑傲群雄、含笑九泉。然而,他不愿闭上双眼,因为心中还有一件事放不下,用尽平生最后一点力气,口述留下一道遗诏,其中两句话是:“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

  • 此将军酷爱单挑,朱元璋:也就你能一人敌百万之众,朕怕你被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和朱元璋打天下的将军,朱元璋惨烈一战,朱元璋打仗最厉害的人

    例如在楚汉之争的时候,项羽就曾在阵前想要与刘邦斗将,而他甚至还亲自带着小部队和汉将斗将。而时间再往后推,无论是在南北朝还是在隋唐等时期都曾多次有将领带着精锐小部队亲自与敌对将领斗将。这些大将都非常享受在一线冲锋的感觉,就连李世民都曾参与过斗将,斗将的风气也在军营中盛行,也越发普遍,大家也都逐渐接受斗

  • 常遇春是如何脱颖而出,成长为朱元璋心腹爱将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对常遇春好吗,常遇春怎样遇到朱元璋的,常遇春如果不死朱元璋会杀他吗

    朱元璋听闻后,深感惊愕,悲痛不已,下令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谥号忠武,赐葬钟山原,而且亲自出奠。因其卓越功勋,常遇春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均位列第二,仅在徐达之后;朱元璋还下令宫廷画师为其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常遇春长子常茂因为父亲的功劳被封为郑国公,位列第三,仅

  • 此人娶朱元璋最疼爱的女儿,纳妾百余人,历经八个朝代却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最宠爱的妃子,朱元璋和哪个妻子关系最好,朱元璋一生娶几个妃子

    而这一切的都是因为张美人是朱元璋最疼爱的女儿宝庆公主的生母,朱元璋在六十七岁高龄的时候才诞生的宝庆公主,所以对她格外的疼爱。就连朱棣篡位成功后,依旧也很疼爱这个妹妹,给她最高的待遇,甚至还在宝庆公主成年的时候,亲自为她挑选驸马。只是因为朱元璋曾规定,公主不许下嫁朝廷权臣,防止外戚专权,只能嫁给老百姓

  • 成吉思汗下令屠城,为何杀男不杀女?俘虏的50万女奴隶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铁木真统一蒙古部落后,他被草原上的诸王和群臣尊号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立国后,他的野心不仅限于蒙古草原,而是在外面的世界上,从前蒙古人还是活在女真金朝的统治之下,金国、辽国、西夏和宋朝这些是战争主力,蒙古人就是在他们的忽略之下,逐渐扩大势力。先是打得西夏投降,如此军队得以顺利南下攻金,金国虽然没有

  • 成吉思汗妻妾成群,又不缺老婆,为何非要将被劫走的老婆抢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吉思汗妻妾多吗,成吉思汗妻妾如何称呼,成吉思汗一共有多少老婆

    成吉思汗刚结婚没多久的时候,一家人孤零零地把营帐,扎在了客鲁涟河上游区域草原的帐篷内。这一天,大家像往常一样安然熟睡着,但是外面却动荡不安。一伙准备打劫的乞惕人正在向他们扑来。这时,一位寄居于铁木真家的老妇人在敌人靠近时,听到了马蹄震动的声音,于是叫醒了大家。但是那个时候情况危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

  • 成吉思汗虽喜欢屠城,却会赦免这3种人,此举让蒙古大军更加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工匠,我们都知道蒙古向来都是以游牧为主,器物制造能力偏弱,所以非常多的东西都要依靠工匠们来完成。所以成吉思汗不但不杀工匠,还把他们留下来为蒙古军队制造无数的攻城利器,让他们在行军打仗的时候省了很多的事情。只有汉人会,于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攻城,在汉人谋士耶律楚材的建议下,工匠作为特殊人才被保留了下来。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