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人说诸葛亮若不死蜀汉必能一统三国是真的吗?陈寿一语道破天机

有人说诸葛亮若不死蜀汉必能一统三国是真的吗?陈寿一语道破天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26 更新时间:2024/2/8 21:21:08

虽然蜀汉不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势力,但却是最令人难忘的一个势力,像刘备、诸葛亮、五虎上将等人,如今早已家喻户晓,在关羽失掉荆州之前,蜀汉的发展一度如日中天,甚至是看到了超越曹魏的希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荆州之失以后,蜀汉接着便遭遇了夷陵之败,导致数万精兵损失严重,结果刘备命丧白帝城,很快国内又出现南中叛乱,而此时,其与东吴之间的矛盾也尚未平息,真可谓是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万幸的是,好在蜀汉还有一位杰出人物,他可以说是三国中知名度最高的人了,没错,此人就是被世人誉为“千古一相”的诸葛亮,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诸葛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东吴修好,没多久,两家又变得和睦起来,共同抗拒曹魏。

接着,诸葛亮便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发展蜀汉的经济上,他这么做的目的其实是为北伐在做准备,第一次北伐,虽然说街亭之失,诸葛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客观地说,关键还是因为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命令,不过还好,第一次北伐损失不算太大。

第二次北伐,主要输在了“陈仓之战”上,话说在这一战中,诸葛亮二十日攻克不下,结果粮尽退军,有不少人认为,这一次的北伐诸葛亮很是失败,甚至以此断定他并没有军事才能,其实不然,陈仓之战,诸葛亮的目的,是要声东击西,声 援东吴。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三国时期一个比较特别的情况,就是一个准备充分的重镇,短时间内很难攻克,比如邺城曹操用了数年,江陵周瑜用了一年,孙权攻打合肥、陆抗攻打永安,则是以绝对兵力优势但最终无果。

由此可见,二十天想要攻下一个事先有防御的重镇,难比登天,况且诸葛亮目的不在于克城,粮食之类的准备不充分,最终无果也是可以理解的,说起来,这一次北伐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斩杀了敌将王双,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第三次北伐,可以说是诸葛亮非常成功的一次北伐,也是极大开疆拓土的一次北伐,而他与司马懿之间的对决,是最为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小说中有诸葛妆神、火烧上方谷等精彩好戏,一些野史中也有空城计,后来还被《三国演义》给收纳了,不过,诸葛妆神、火烧上方谷终归不是历史,而空城计的可能性也颇低。

至于第四次北伐,用“甲首三千”便可以概括,而第五次北伐,也就是诸葛亮最终升天的这一次北伐,有人说,如果诸葛亮不死,蜀汉最终必定能够一统三国,那么这种说法有没有可能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早就一语道破天机,“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虽然不能把诸葛亮的失败完全归咎于人命天定,但是天下大势,真的是很难违背的。

口说无凭,咱们用数据说话,先看三国人口,蜀汉九十四万,东吴二百四十万,加起来都没有曹魏四百四十万人多,再看疆土,曹魏坐拥中原,囊括九州,可谓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蜀汉仅仅一州左右,东吴两州半,加起来还不够曹魏的一半。

论人才,曹魏前有荀彧荀攸钟繇,中期有司马懿、郭淮,后来又有邓艾钟会陈泰等人,蜀汉武将还罢了,至于谋士,除去诸葛亮本人,谁还特别优秀?此外,曹魏占据了主要的产马地区,骑兵量更是远胜于蜀汉。

说句实在话,其实三国从二二零年曹丕称帝开始,就已经宣告结束了,即便诸葛亮没有死在五丈原,蜀汉也无法完成一统大业,毕竟诸葛亮是人不是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又如何能够逆天而行呢?

更多文章

  • 有人说汉武帝雄才大略,也有人说汉武帝穷兵黩武,到底哪个正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武帝是雄才大略还是穷兵,汉武帝真的雄才大略吗,谁评价汉武帝是雄才大略

    那么,答案无疑是汉朝时期的武帝。他四处征讨,开拓疆土,极大地扩大了汉朝的统治版图。除此之外,汉武帝还派卫青和霍去病等几位将领率兵进攻匈奴,使得匈奴元气大伤,从此以后,再不敢进犯汉王朝了。但是,汉武帝真的打败了匈奴吗?为此,西汉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讲一讲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汉

  • 寒门难掌权,所向披靡孙坚,拱手让权,不得不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坚的生平简介,孙坚成功的四大秘诀,孙坚主要事迹

    后世每说起孙吴政权的历史,总会想起“江东孙氏,三代立国”。孙吴朝廷的开国皇帝是孙权,然而建立政权的人却不是他,孙策带兵拿下了江东,这才有了孙吴政权的基础。这兄弟俩人都是非常出名的人,相比之下,作为第一代领袖,他们俩人的老爹孙坚倒显得有些不太出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孙坚死得非常早,因此孙氏兄弟很早

  • 谈三国:曹操与刘备两人旗鼓相当,后代却有天壤之别,只因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和刘备的真实关系,曹操与刘备私下关系,刘备死后曹操还是先死的

    文|望梅求止渴在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里,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就是曹操和刘备了,这两个人在三国中的实力是旗鼓相当,但两个人的后代却拥有天壤之别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究竟在那里。只是因为这件事。在这之前我们先说一下两人的后代,由于曹操自己的女人比较多,所以他有一大堆的儿子,但我们捡最有代表性的两位说

  • 湘水之争后,刘备采取了哪些措施保卫荆州,为何最终还是丢了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郡中,南郡是孙权借给刘备的。这个郡是孙权为了他的全据长江的战略目标,必然要保有的。那么,为什么孙权要将南郡借给刘备呢?这是刘备的要求、鲁肃的斡旋和孙权的考虑一起作用的结果。刘备为了他的《隆中对》计划的实施,需要一块能够入川和北伐的基地。这就必须要占有南郡才能实现。为了借南郡,刘备不惜亲身犯险,到

  • 杀兄弟害同僚,三国那些阴谋论,毁三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阴谋论细思极恐,三国中最可怕的小人,三国阴谋论完整版

    然而,三国也是一个阴谋横飞的年代,阴谋的存在颠覆了我们心中某些人物的形象:忠心义胆的关羽竟是死于身后暗箭?才高八斗的庞统居然被同僚暗害?还有许许多多令人听起来难以置信的阴谋,发生在某些难以让我们将他和阴谋联系在一起的人身上,甚至让我们看不清这个人的面目。01 釜底抽薪,争夺权力——关羽之死公元219

  • 浅谈东汉政治权力的转移过程,宦官外戚争相主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示意图,东汉外戚和宦官的权力,东汉宦官与外戚交替掌权的原因

    张、段二人被迫携少帝刘辩、何太后以及皇弟陈留王刘协等数十人逃到了黄河渡口小平津。深夜,河南中部掾闵贡带领追兵赶到,按剑大骂,历数其罪恶,并手杀数人。张让、段珪吓得魂不附体,连连作揖,然后跪下向少帝刘辩叩头道:“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愿陛下自爱!”然后投入滔滔激流中,随行者皆落水而死。汉献帝至此,猖狂霸

  • 藤甲兵既然刀枪不入,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不使用藤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在哪里大破藤甲,诸葛亮为什么用火烧藤甲军,诸葛亮不用藤甲吗

    不过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容易获得,因为这个藤甲的原材料是一种特殊的野生藤蔓,只会生长在西南蛮荒之地,即使是有材料想要制作也是非常困难,要有祖传的手法而且还要时间累积,据说一套藤甲要2年时间才能完成。那做好藤甲是不能直接用的,先要泡在桐油里浸泡1周,目的就是让藤甲有韧性,后面放在太阳底下暴晒2个月。然后

  • 王政君才能平凡,命格非凡;她身上的优点,却成了西汉倾覆的主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汉王政君活了多少岁,王政君为何斗不过王莽,西汉王政君现在的生活

    元帝皇后、成帝生母王政君,史称“元后”。她一生经历了六位汉帝,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一般谈及王莽篡汉,定从元后说起。元后是王莽的姑母,她虽忠于汉朝,无政治野心,但其政治见识不高,优柔寡断,西汉江山仍断之在其手。王政君一路顺遂——“当大贵,不可言!”王政君的父亲王禁年轻时在长安学习法律,为廷尉

  • 若非此人兴风作浪,曹操与刘备或可联手终结乱世,让汉朝再次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深度分析刘备曹操,汉中之战刘备和曹操的巅峰对决,假如刘备打败曹魏会恢复汉朝吗

    公元198年,在联合曹操消灭了飞将军吕布后,刘备随曹操返回了许都。起初,曹操对刘备很是亲近,还举荐他做了左将军。刘备虽说是寄人篱下,但也算是奋斗十几年后在政治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朝廷做官,虽然不像在州郡之中当个土皇帝自由自在,不过却也能接触很多新的资源,这对于贫民出身的刘备来说,也是有巨大诱惑的

  • 老外:汉朝和罗马帝国作战的话谁会赢?一帮国外网友开始争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和罗马唯一一次战争,汉朝和罗马帝国之间的联系,汉朝和罗马的战争

    这样一来,国内外网友也就十分的乐于给两国进行一番比较,这不,在国外的一个历史社区中,一位老外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话题:Who would have won if Ancient China went to war against Ancient Rome?(如果古中国与古罗马作战,谁会赢呢?)罗马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