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迁都北京,仅仅是为了体现天子守国门?还是有其它原因?

朱棣迁都北京,仅仅是为了体现天子守国门?还是有其它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4 更新时间:2024/1/16 15:39:36

1、政治军事影响

朱元璋打下天下,初期元大都虽然被攻下,元顺帝北逃,但是漠北蒙古一直是明朝最大的威胁,只要明朝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可能战争就会爆发。

朱元璋为了解决后顾之忧,选择分封诸子镇守边疆也算是当时非常好的政策。当时的燕朱棣就是抵挡蒙古大军的主力。

,但当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做了皇帝时,朱元璋定下的守边国策,被朱棣给破坏了,外围敌人过多,因而不得不不考虑迁都北京来镇守国门,以做最前线的抵御。

这样的军事背景下朱棣最终迁都北京也是必然的事情,最终在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2、阶级利益影响

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中大多数的人是淮西人,他们的根据地在淮西,所以并没有把都城建在北方。

但是朱棣不一样,朱棣的龙兴之地在北平,朱棣的统治集团多是朱棣在北平做燕王的时候的幕僚。他们的根据地是在北平。所以朱棣刚即位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要将都城迁往北平。

所以朱棣刚上皇帝位他的手下就巴不得赶快回到自己的根据地去,他们的人脉关系都在北平啊,现在在外地人生地不熟的。

另一方面,朱棣的皇位来的是“名不正言不顺”,特别是朱元璋和朱允炆当时的都城都是南京,朱棣在南京总感觉十分别扭,朱棣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回到北平,总感觉北京才是自己的地方。朱棣从10多岁被封为燕王开始,他就在北平,他对北平的感情就如自己的家乡一般。

而且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朱允炆下落不明。朱允炆的旧臣岂会人人拥戴朱棣?朱棣为了震慑旧臣,就屠杀一些冥顽不灵之人。屠杀虽然起到了震慑作用,但是这一做法也失去了南方民众的拥戴。从这两个方面讲,朱棣出于自己个人感情方面,他也想尽快回到北京。

3、地理因素影响

北京被朱棣选中除了上面两个主观原因,也有它自身的优势。

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从北京的整个地形去看可以发现,北京城是依山襟海,地势雄伟。这点我们可以从陶宗义的《南村辍耕路》中看出,

“右拥太行,左注沧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

而且北京的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北京在历史上曾十多次被定位都城,它的地形位置不用多说自然是适合做都城的。

终上所述,这是我认为朱棣会迁都北京的原因。

更多文章

  • 他是明朝四大宦官之一,却是其中的异类,也是其中唯一善终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四大太监排名,明朝最厉害十大太监,明朝宦官一览表

    汪直是大藤峡叛乱中瑶民的后代,在他还小的时候就被俘进宫,在万贵妃身边当差。而此时的他正巧遇上当时朝廷对于宦官教育的重视,在宫中设有内书堂,选拔大批年幼的宦官进学堂读书,以便长大后的他们可直接为皇帝所用。天资聪颖的汪直自然被选入了内书堂学习,内书堂可以说是许多宦官越向高位的基础。而在汪直身上应验了一句

  • 为何宋朝没有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只因有非常高明的“平乱”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三次农民起义,宋朝的平乱,宋朝有梁山起义吗

    要知道,宋朝也是一个农民起义频发的王朝,其起义次数为历朝之最,仅北宋160余年时间就有203次,规模较大又出名的农民起义有北宋初年的川蜀王小波起义、江南方腊起义、山东水泊梁山宋江起义等,但这些起义都带有区域性的特点,并没有像星星之火在全国各地燎原起来,更没有动摇宋王朝的统治根基。农民起义,一般都伴随

  • 此人镇守辽东数十年,功勋卓著,最终却养虎遗患导致明朝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末年的辽东三杰,明朝辽东四大战事,明朝后期最具军事才能的将领

    李成梁祖上因躲避唐末变乱曾避居于朝鲜,到了明朝初年其祖父李英一代又重新迁回到辽东铁岭卫(今辽宁省铁岭市)。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李成梁出生,从少年时代就英毅骁健,大有将才,但仕途并不顺利,直到40岁时依然十分落魄,后来侥幸以生员身份继承了祖上的军职。从此,李成梁开始在军旅之中崭露头角,凭借军功

  • 朱元璋女儿墓被找到,其中还有活人居住,平时睡在公主的棺材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公主墓有活人居住,朱元璋女儿墓发掘视频,朱元璋墓地里有活人吗

    虽说在很多考古现场倡导保护性发掘,但是不可避免的,仍旧会出现一些文物遭受破坏的情况。一旦文物受损,它所代表的传统精神和文化信息都将会随之而消失,这就让不少考古专家对文物的保护投入了非同一般的重视,他们渴望通过个人努力,让更多文物能够受到关注,从而提升文物在历史研究当中意义。在考古现场进行保护性的挖掘

  • 朱元璋起义时,蒙古的铁骑去哪了?为何会被放牛娃推翻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和蒙古铁骑,朱元璋能打过蒙古铁骑吗,朱元璋怎么样打败蒙古铁骑的

    按道理有这样强的一支队伍护国,元朝应该可以存活很长时间。但事实恰恰相反,它的存在时间格外短,而且还被一个放牛娃给轻易灭了。那么当朱元璋发动起义的时候,这些蒙古铁骑去哪了呢?元朝之所以存在时间短,和他们窝里斗有很大关系。当时元朝发生了内斗,陈保保在他的养父被杀之后就掌握了军队。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在南方

  • 朱元璋为何不被后世看好?一人暴政,得罪了文人墨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在其执政期间,朱元璋确实算得上是一位非常勤俭的皇帝,因此还创下一个记录,他在短短8天时间里连续看了1000多个奏折,而且尽量做到每一篇奏折都会反馈,不得不说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工作狂。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勤劳,是在他心中认为自己若当上皇帝,这必将是一种责任,他说道,从这些话我们就能看出,朱元璋对待百

  • 宋朝的皇帝没生儿子,会被大臣逼得抬不起头,宋仁宗还被气得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仁宗宋朝最好的皇帝,宋朝宋仁宗为啥没儿子,宋仁宗是宋朝的第几代皇帝

    赵曙,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是为宋英宗。不过,赵曙继位之前,在选大宋未来继承人的问题上,可谓是一波三折。当时,宋英宗的名字并不叫赵曙,而是叫赵宗实,父亲是濮王赵允让,爷爷是宋太宗第四子赵元份。赵元份为人宽厚,在朝中有一定的声望,老三宋真宗赵恒继位后,就对弟弟赵元份百般打压。作为臣子的赵元份

  • 岳飞父子被害时,负责行刑的监斩官,是杨家将后人,也是百战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岳飞和杨家将,历史上的杨家将和岳飞,杨家将和岳飞是同一时代的人吗

    秦桧设计,岳飞父子被逮捕秦桧就指使万俟卨弹劾岳飞,紧接着又让御史中丞何铸、侍御史罗汝楫弹劾岳飞,岳飞几次上奏章请求罢免自己枢密副使的职务,还交出两镇节度使的官位,秦桧的阴谋还没有得逞,又指示张俊威逼王贵、利诱王俊诬告张宪策划把兵权还给岳飞。秦桧派使者逮捕岳飞父子来证实张宪的事情,使者到时,岳飞笑着说

  • 都说“唐诗宋词”,难道唐朝只有诗,宋朝只有词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代只有宋词吗,宋词和唐诗的对比,宋词是宋代才出现的吗

    当然不是,清朝人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骚、汉赋、六代骈语、唐诗、宋词、元曲,并不是说,这些朝代,只有这一种文学体裁,而是说,这种文学体裁,在这个朝代发展到了巅峰,能代表这个朝代的最高文学成就。拿唐诗来说,诗歌这一文学体裁,自先秦时期《诗经》的诗经开始,到隋唐初期,经历了千年发展,逐渐形成了

  • 岳飞之死的真正原因,宋高宗赵构、秦桧为什么要杀害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岳飞是秦桧杀的还是赵构杀的,宋高宗杀岳飞的后果,岳飞为何被秦桧杀害

    完颜兀术答应议和的首要条件就是——必杀岳飞。宋金议和原本要成功,完颜兀术发动政变掌权后,废除对宋和议带领大军南下攻宋,金军南下宋高宗赵构还是不答应岳飞出兵。在金军包围顺昌情况危急的情况下,宋高宗赵构没办法才让岳飞出兵,顺昌解围后,宋高宗赵构让李若虚去跟岳飞说立即回师,只能防守不能进攻,不让岳飞北伐。